天天看小說

第417章 議論

拂袖罷朝,走了幾步,趙禎忽而停了下來,若是回宮,說不定張貴妃又來與自己鬧騰起來,想想就覺得頭暈,而且根本以前的經驗,如果不盡快解決此事的話,臺諫官員肯定會再有其他動作,一些地方官員知聞消息,定然也會湊熱鬧,那時更難得清靜。

猶豫了片刻,趙禎輕聲道:“擺駕昭文館。”

小黃門聽令,連忙擡來冕車,待皇帝入坐,立時小心翼翼起轎,緩步朝昭文館而去,那時宰相龐籍的地盤,顯然趙禎準備與他商量這件事情。

怎麼說呢,與其他朝中執政大臣相比,趙禎似乎比較信任龐籍,這點朝中上下也能看得出來,要知道,按照宋朝的規矩,一般都是以兩人或三人同時爲相,目的就是制衡,而今文彥博、宋庠相繼被罷,趙禎就只拜龐籍爲相,卻沒再任命其他人。

所以說,龐籍就是所謂的獨相,這是極爲罕見的情況,就是呂夷簡執政時,還有王曾、李迪那些名臣在旁掣肘,而龐籍卻有此殊榮,如果臺諫官員不是把目標瞄準了張堯佐,肯定會拿這點來說事。

當然,可以預料,張堯佐事了之後,如果龐籍還是獨相的話,被參肯定是避免不了的事情,而今知諫院長官是包拯,或許這個原因,正是後世包青天鬥龐太師的素材來源,也不知道龐籍得罪了誰,給人編排成那樣,背上奸佞污名,確實可悲。

其實,人家既不是太師,又沒有當貴妃的女兒,與包拯的年紀相差只有五歲,是世間少有的名臣忠良,貍貓換太子更是子虛烏有,那個時候,龐籍還沒考中進士,才二十歲左右,怎麼能耐來參與此事,更加不用說,趙禎與劉太后,李宸妃並非是貍貓換太子的關係。

至於勾結西夏、遼國,更是無從談起,荒謬可笑,龐籍之所以才拜相,就是因爲人家十幾年來,在陝西兢兢業業抵禦外敵,爲朝廷社稷立下無數汗馬功勞,才得以積功遷升。

仔細推敲,張堯佐反而比較符合那個龐太師的形象,或許是後世小說家覺得他實在是太差勁,分量不夠,襯托不出包拯的偉光正來,乾脆張冠李戴,拿龐籍頂上,比較符合大衆心理,只是可憐了龐籍一代賢相的聲名而已。

不過這都與楚質無關,按照規矩到集賢殿點卯之後,又清閒下來,手裡捧著詩經,腦中思緒萬千,一會是曹雅馨、白瑾瑜,一會又是初兒、沈瑤的,心中猶如一團亂麻,哪裡還能靜下心情看書,迷迷糊糊弄,也沒有覺察身前多了個人。

啪的一聲,一隻手掌落在楚質肩膀上,大家都知道,毫無防範的情況下,受到驚嚇,心臟可能會停滯跳動,而且總是本能驚駭蹦起,楚質也是如此,反應就是這樣激烈,連座椅也碰到在地,發出撲通巨響。

“才卿,差點給你害死。”緩過氣來,楚質目露兇光,惡狠狠的盯住高士林,而且挽起了衣袖,大有不給個說法,就要揮拳相向的意思。

“抱歉,我絕對不是故意的。”好像不似說笑,高士林連忙解釋:“叫了你兩聲,卻沒見你迴應,所以纔會如此。”

“真的?”楚質有些懷疑,好像真是這樣。

“那是當然。”高士林誓言旦旦。

“咳咳,兩位,這裡並非坊市,能否注意些影響。”

旁邊的官員很是客氣,幾日時間,早就打聽清楚楚質的背景了,其他且不用多說,單是審官院侄子這點,就足夠使得衆官巴結奉承,就算不屑於此的清高官員,只要楚質不招惹他們,對於楚質的行爲,也肯定會睜隻眼,閉隻眼。

況且,楚質也沒有仗勢欺人的習慣,一切表現溫良恭讓的,發現自己打擾了人家安靜,連忙施禮抱歉,拉著高士林走出集賢院,躲在某個僻靜角落聊起天來。

至於高士林爲什麼能出現在這裡,楚質一點也不覺得奇怪,畢竟早在年前,耐不住姐姐高滔滔的意思,正式補了個殿直的官職,不時要來宮裡站崗。

殿直,是三衙底下的官職,北宋初年,仍然沿襲後周的制度,由殿前司和侍衛司統領全部禁軍,可是後來,趙匡胤覺得禁軍權勢過重,畢竟他就是當了殿前都點檢之後,得以擁軍而立,自然要防止部下也是這樣。

乾脆就撒了殿前都點檢和殿前副都點檢這兩個職務,另立殿前都指揮、侍衛馬軍都指揮使、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分別率領禁軍,合稱三衙,互不統屬,禁軍從此沒有統帥,將領分別聽命於皇帝本人,而且只有統兵之重,卻無發兵之權,與之相反的是樞密院,可以調動兵馬,卻不能統兵,也就是說,樞密院與三衙兩者相合,才形成宋朝的軍事機構。

三衙之下,都有許多諸如都虞候指揮使、都軍使、都知、副都知、押班之類的官員,此外,還有什麼環衛官、皇城司、帶御器械等等機構,也是負責守衛宮禁的,而殿直,卻是可有可無。

“進宮了,還以爲能領兵備戰,沒想卻是領個牌子,每日抽籤換防,昨天還守城門,明兒就不知道要待在哪個角落了。”高士林抱怨說道:“無聊之極,若不是在曹伯父節制下,我早就不幹了。”

這纔是理由,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怕曹佾告訴曹媛,再給高滔滔知道,一個是心愛妻子,一個是敬重的姐姐,他怎敢招惹。

“真是羨慕你,每日待在屋裡,舞文弄墨,清閒自在,不像我等,風和日麗也倒罷了,就怕遇到雪雨交加氣候,也不能避開,有苦難言啊。”高士林哀嘆。

“你應該換個角度想,起碼每日能在宮裡轉悠,我卻只得待在屋裡沒有自由,才幾日而已,對著一幫之乎者也的儒生,怎是一個煩字了得。”楚質也訴苦不已:“連咳嗽兩聲,也要管,凡事小心翼翼的,差點沒憋出病來。”

難兄難弟躲起來吐露滿腹牢騷,一時之間感嘆萬千,相對淚眼,嘩嘩地直流。

本來是來找楚質聊天的,卻觸及人家傷心之事,高士林有些過意不去,覺得有必要說點樂事給兄弟解悶,勸慰兩句,立時幸災樂禍道:“景純,你可知道,那個張晉元,接下來的日子又不好過了。”

從來就沒有把張晉元當盤菜,楚質對此自然沒有感覺,不像高士林,見到對頭或要倒黴,心中興奮。

高士林也沒有留意,繼續笑著說道:“張堯佐要倒了,看他還能得意多久。”

“張堯佐不是已經倒臺了嗎,在杭州的時候,也聽你們來信說,這幾個月張晉元的威風不再,任由你們挑弄,卻是避之不及。”楚質隨口說道:“這般忍耐退讓,你們的怨氣也該消了吧,難道還要落井下石不成。”

“其實,我們與張晉元也沒什麼宿怨的,只不過看不慣他囂張而已。”高士林有些不好意思,揉了揉鼻尖,笑道:“有隙多半也是他挑起的,若是他真落魄了,誰還有心思理會。”

確實也是實話,紈絝子弟之間的鬥怨,也講究級別的,沒有相應的身份地位,誰有搭理的興致,豈不是自掉身價。

“張堯佐又怎麼了?”楚質有點好奇:“都卸任三司使了,應該沒事了吧。”

“誰知道那些御史諫官是不是吃飽了撐著,非要找他麻煩,能有什麼辦法,總在說什麼無功厚祿的廢話。”高士林滿不在乎道,這是勳爵子弟的自傲,畢竟人家祖輩,封公賜侯的不在少數,自然不把四使榮耀放在眼中。

況且,這些人生下來之後,就已經註定一生都是無功厚祿,御史諫官以此彈劾,自然引得高士林的不滿。

“也不能這樣說,臺諫論事,或許有些出格,卻是他們的職責,但是官家。”楚質輕笑道:“對張堯佐實在也太好了,也不怕過分的恩寵會招災惹事。”

“呵呵,就如你說的,現在禍事真來了。”高士林歡笑道。

“算了,朝堂之事,不是我們能議論的。”楚質微微擺手,有些苦惱說道:“爲了成親的事情,都弄得我焦頭爛額,哪有心情管別人的閒事。”

“哈哈,你也有今天。”高士林笑得更加歡悅。

兩人歡鬧打趣,卻沒有察覺角落之外,皇帝的轎輦悄無聲息地離去。

擺駕昭文館,可惜罷朝之後,龐籍卻已經返家,尋之無果,一時之間,趙禎也拿不定主意是否要回宮,乾脆停在個角落小憩,不料卻聽到隔壁傳來的聲音。

轎輦走遠,趙禎突然說道:“祐之,你可知道,剛纔那兩個是何人?”

趙禎身爲皇帝,君臨天下,統治萬民,節制百官,江山社稷,日理萬機,都要耗盡心血,恐怕連朝官也不能認全,怎麼可能還記得楚質是誰。

入內副都知甘昭吉也是如此,十分誠實的搖頭,說道:“要不,奴婢這就去打探。”

“不必,大動干戈的,落入不知情者眼中,還以爲朕要追究惰庸之責,沒準又生出許多事端來。”趙禎微微一笑,又問道:“你覺得那人說得怎樣?”

明白皇帝指的是誰,甘昭吉遲疑了下,笑道:“朝堂之事,不是奴婢該議論的。”

第110章 花言巧語第385章 喜憂第145章 歡聚第375章 聚謀第69章 聚衆第94章 墮落了第409章 先見第282章 算計第318章 迷惑第45章 酒醒第88章 別離第448章 煞費苦心第265章 要出亂子第373章 逼迫第323章 心情舒暢第76章 冥思苦想第118章 舉薦第351章 怒火第360章 緣由第41章 有意提攜第145章 歡聚第56章 時光如水第294章 諂媚討好第387章 討好第124章 策論第412章 深情絮語第173章 面聖第35章 公堂之上第376章 把柄第180章 提點第368章 家事第361章 序幕第70章 以禮相待第13章 花明柳暗第228章 鎮定自若第253章 天差地別第144章 疑是夢中第380章 姻親第314章 初兒來了第426章 慌對第382章 緣故第44章 聲名漸起第380章 姻親第164章 催妝詞第97章 鴻雁傳情第306章 救援(二)第25章 驚喜第396章 緒亂第193章 揣測第216章 被連累了第360章 緣由第379章 安石第226章 授權第103章 禮物第118章 舉薦第450章 揭秘第183章 瓊林苑第422章 情緣第三百五十五章第346章 狡猾第248章 聲名初顯第98章 鴻雁第66章 喜慶第261章 西湖盛會(二)第394章 大功第95章 請柬第261章 西湖盛會(二)第321章 稀客第166章 祝詞第352章 豔遇第137章 端倪(二)第370章 貌似悲劇第199章 兩全其美第29章 拜訪何涉第148章 東郊聚會第114章 人散歸家第213章 漏了?第356章 私鹽第227章 擒獲第131章 楊家村第119章 邀請第112章 比鬥第31章 功課第69章 聚衆第409章 先見第44章 聲名漸起第157章 柔情蜜意第447章 秘密心思第358章 一封信第211章 真假難辨第168章 趣聞第309章 尾聲第42章 不勝酒力第397章 茫然第417章 議論第225章 佈置第360章 緣由第33章 後院第261章 西湖盛會(二)
第110章 花言巧語第385章 喜憂第145章 歡聚第375章 聚謀第69章 聚衆第94章 墮落了第409章 先見第282章 算計第318章 迷惑第45章 酒醒第88章 別離第448章 煞費苦心第265章 要出亂子第373章 逼迫第323章 心情舒暢第76章 冥思苦想第118章 舉薦第351章 怒火第360章 緣由第41章 有意提攜第145章 歡聚第56章 時光如水第294章 諂媚討好第387章 討好第124章 策論第412章 深情絮語第173章 面聖第35章 公堂之上第376章 把柄第180章 提點第368章 家事第361章 序幕第70章 以禮相待第13章 花明柳暗第228章 鎮定自若第253章 天差地別第144章 疑是夢中第380章 姻親第314章 初兒來了第426章 慌對第382章 緣故第44章 聲名漸起第380章 姻親第164章 催妝詞第97章 鴻雁傳情第306章 救援(二)第25章 驚喜第396章 緒亂第193章 揣測第216章 被連累了第360章 緣由第379章 安石第226章 授權第103章 禮物第118章 舉薦第450章 揭秘第183章 瓊林苑第422章 情緣第三百五十五章第346章 狡猾第248章 聲名初顯第98章 鴻雁第66章 喜慶第261章 西湖盛會(二)第394章 大功第95章 請柬第261章 西湖盛會(二)第321章 稀客第166章 祝詞第352章 豔遇第137章 端倪(二)第370章 貌似悲劇第199章 兩全其美第29章 拜訪何涉第148章 東郊聚會第114章 人散歸家第213章 漏了?第356章 私鹽第227章 擒獲第131章 楊家村第119章 邀請第112章 比鬥第31章 功課第69章 聚衆第409章 先見第44章 聲名漸起第157章 柔情蜜意第447章 秘密心思第358章 一封信第211章 真假難辨第168章 趣聞第309章 尾聲第42章 不勝酒力第397章 茫然第417章 議論第225章 佈置第360章 緣由第33章 後院第261章 西湖盛會(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充县| 洛宁县| 沈阳市| 徐汇区| 喀喇沁旗| 南宫市| 海口市| 乌兰察布市| 溧水县| 镇宁| 宜都市| 罗定市| 酒泉市| 佳木斯市| 曲沃县| 太仓市| 永康市| 辉县市| 三穗县| 长武县| 通海县| 和田县| 含山县| 邵阳县| 百色市| 乐业县| 斗六市| 湟中县| 奉节县| 江油市| 平邑县| 静海县| 饶阳县| 台中市| 两当县| 大冶市| 江山市| 南宫市| 望江县| 扶余县| 天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