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6章 鬧騰

當(dāng)圖畫空白處顯現(xiàn)出影像,畫上纔算是一張完整的圖,一個俊逸非常,紙扇綸巾的少年翩翩而立,與楚質(zhì)有幾分相似之處,也是臉面微側(cè),與曹雅馨深情對望,兩人執(zhí)手而立,郎才女貌,彷彿天生的一對璧人。

下方,除落款印跡外,還有執(zhí)子之手,與之偕老字樣,然而,相對溼水顯形,更加讓人感到驚訝的,卻是曹雅馨怎麼知道圖畫秘密的。

沒有理由啊,楚質(zhì)、曹雅馨一直在衆(zhòng)人的視線範(fàn)圍內(nèi),根本沒有見到兩人接觸,連照面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談?wù)f話暗示了,或許,是事先打過招呼,託人遞話。覺察曹佾懷疑的目光,曹評、曹誘連連搖頭,誓言旦旦表明,這絕對不是他們所爲(wèi)。

“馨兒,你是如何看出圖中奧妙來的?”盛裝麗人柔聲問道。

“很簡單,看到這句,我就知道了。”曹雅馨笑盈盈說道。

順著曹雅馨纖手指示方向,衆(zhòng)人稍微打量,映入眼簾的卻是那首點絳脣,其中那句“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十分招人惹眼。

“薄汗輕衣透,就是指用水沾溼圖畫,這確定無疑了,問題在於。”曹佾左右顧盼,苦笑問道:“你們也見到了,能猜測得出來嗎?”

曹評、曹誘再次搖頭晃腦,廢話,沒點提示,誰會聯(lián)想到兩者之間的關(guān)係來。

就連盛裝麗人也十分的遲疑,輕聲說道:“夫君,具妾身所知,馨兒盪鞦韆之舉,只是偶然,而且所謂的文試,也絕對是我們姐妹臨時起意。”

“哈哈,夫人不必在意,就算沒有文試,想必那小子也會留下其他暗示的,只不過你們給了他一個絕好機會罷了。”曹佾笑著,突然說道:“說出來你們也不信,我之所以要換那柄半石弓,其實是想給他更換把只有十斤力度的,沒想下人弄錯,反而弄巧成拙,居然換成了一石半的。”

“而且剛纔也有人再三嘗試,就算用一石半的弓,也洞穿不了一寸厚的靶板,聽師傅說,出現(xiàn)剛纔那樣的效果,純粹是運氣,箭矢命中靶板脆弱紋理之處,纔會一箭透過,如此巧合,真是連上天都幫他。”曹評也在旁笑道。

“要不然,怎麼叫做天作之合呢。”

在父兄的笑聲中,曹雅馨秀面飛紅,低下頭來,眼眸中盪漾著一種異樣的光澤,嬌媚、羞澀和喜悅,水汪汪地,彙集了諸般少女羞於啓齒的心思和情絲。

敲定了婚期,曹楚兩家自然行動起來,曹家還好,只要備妥嫁妝即可,但是楚家就相對麻煩一些,擴修院落,制定宴客名單,車轎輿乖,歡慶樂隊等等,各種繁瑣細(xì)碎的事情,都要都要理順整齊,依次實施。

幸好,楚家三房的幾個女眷似乎對此非常的熱衷,包攬了一切大小事情,就連還在修養(yǎng)的潘氏,也抱著兒女前來湊個熱鬧,幾個女眷聚在一起,輕言細(xì)語討論,不時傳出幾串清脆笑聲,妯娌氣氛很是祥和。

至於婚禮的當(dāng)事人,當(dāng)見到楚潛不過是上前提幾個建議,卻給轟了出來的時候,楚質(zhì)就知道,這件事情已經(jīng)輪不到自己插手了,閨中清閒許久,好不容易得些事情來做,楚潛卻想剝奪她們的樂趣,不被轟走纔怪,既然有前車之鑑,楚質(zhì)自然十分識趣,絕對不會犯下同樣錯誤。

況且,連日幾番應(yīng)酬,與親朋好友們歡聚之後,也到了上班的時間,畢竟汴梁不比杭州在任錢塘知縣之時,身爲(wèi)縣衙之長,就算偷懶,旁人也不敢多說,可是現(xiàn)在正應(yīng)了今時不同往日之言,集賢校理再怎麼清閒,也要按時報道點卯,畢竟,京裡的言官不是吃素的。

就好比如今,皇帝趙禎只覺得十分的頭痛,世人都知道,天子性子喜靜,最厭惡麻煩,特別是大臣之間的掐架叨嘮,拿前幾個月來說吧,唐介彈劾文彥博,鬧得實在是太過厲害,眼不見爲(wèi)淨(jìng),乾脆把兩人都貶出朝廷。

還有宋庠,御史言官參他爲(wèi)相期間毫無樹建,宋庠也算聰明,知道與臺諫言官是說不通道理的,乾脆自己申請辭退,以避風(fēng)頭,趙禎也允肯了,做了這麼多讓步,本以爲(wèi)臺諫官員應(yīng)該滿意了,能消停幾日,好讓自己過些清靜日子。

沒想,今日才上早朝,似乎已經(jīng)約好似的,御史臺、知諫院,兩幫官僚輪番上陣,還是老生常談,目標(biāo)直指張堯佐,什麼無功受祿,不知羞恥,真清朝之穢污,白晝之魑魅,甚至還以致仕爲(wèi)威脅。

趙禎怒了,心裡很是生氣,但瞬息又平靜了下來,其實也沒有什麼可氣的,二十多年了,官員們總是這樣,根本就不理解自己的心思,總是喜歡抓住一些小毛病,然後加以無限誇大,甚至危言聳聽,讓自己按照他們的意思來做,卻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的感受。

往事一件件涌上心頭,自小受到了最正統(tǒng)的教育,知道當(dāng)皇帝就是要勤修政務(wù),整頓朝綱,節(jié)儉自身,厚愛黎民,這些他都做到了,但是百官卻對此視若無睹,反而是時常死死地揪住了他生活裡小節(jié)大做文章。

其實,張堯佐本身也是正牌的進(jìn)士出身,混得不大出彩,可也沒有劣跡,無非就是運氣好些,有個侄女得到皇帝的寵愛,所以官運亨通一些罷了,根本不像言官說得那麼差勁,達(dá)到禍國殃民的級別,那是太過擡舉他了。

至於趙禎,只要仔細(xì)研究他的經(jīng)歷,就可以知道,他不喜歡大家閨秀,而是民間女子,小家碧玉,道理很簡單,畢竟從小就是被刻意訓(xùn)練成爲(wèi)皇太子,從出生起就沒有親情、疼愛、撒嬌、玩耍等的孩童特權(quán),或許在內(nèi)心的深處,趙禎盼望的就是這些。

所以相對出身高貴,舉止氣度雍容的曹怡,他更加喜歡愛撒嬌,喜歡鬧的張貴妃,愛屋及烏,纔給了張堯佐那麼優(yōu)厚的待遇,然而,這些臺諫官員不能理解,或許,也不想理解,因爲(wèi)他們的職責(zé)就是如此。

在宋朝成立之初,宋太祖趙匡胤收回兵權(quán),制定重文抑武之策,但是對於士大夫卻不放心,爲(wèi)了加強他們互相間的牽制,以防團(tuán)結(jié)生變,特別成立了御史臺和知諫院,任務(wù)完全相同,就是監(jiān)察彈劾皇帝與百官,而且除了臺諫官員,其他任何高級官員,同樣都可以隨時向皇帝提出意見,或?qū)μ煜鹿賳T提出抨擊。

這是一個好制度,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使皇帝與百官自我警惕,可惜,壞就壞在,讓言官掌握了風(fēng)聞奏事的權(quán)力,也就是說,這些官員只要聽到一件事情,不管真假,都可以向皇帝進(jìn)諫。

而且,唐朝以前,官員的彈劾或檢舉,如果被認(rèn)爲(wèi)失當(dāng),可能被免職或被處死,可是在宋朝卻沒有這樣的負(fù)擔(dān),有不殺士大夫的傳統(tǒng)在,就算奏言不實,無非就是貶職罷了,反而因此贏得了美名聲譽,與其說是懲戒,不如說是一種獎賞。

況且,朝廷也有規(guī)矩,如果身爲(wèi)言官,在規(guī)定的時期內(nèi),如果沒有上奏參人的話,說明你不稱職,是要被罷官或貶職的,賞與罰之間,是人都會作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連參人的理由都有現(xiàn)成的,於是,再小再無聊的事,都會引起激烈爭論。

更加不用說張堯佐事件了,丟掉了一個三司使的位置,卻換回了四個超級隆重的頭銜,或許對於趙禎來說,這根本不算什麼,無非是幾個清貴閒職罷了,只加官,不給權(quán),還能鬧出什麼事情來。

可是對於百官來說,一日之間,身兼四使,這是宋朝開國百年間從來沒有過的事情,而且每一個都是官員們苦熬終生都盼望不到的殊榮,怎能不讓官場震動,怎能不招人眼紅,怎能不讓人憤激,怎能不拼死彈劾。

臺諫官步步緊逼,趙禎卻很沉得住氣,把意見都壓了下來,不反對,也不同意,輕輕揮拂,一句退朝了事,誰叫人家是皇帝,不發(fā)表意見,你還有什麼辦法,只得退下,尋思著明日再繼續(xù)進(jìn)諫,磨也要磨到皇帝同意爲(wèi)止,反正自己就是吃這碗飯的,看誰有耐心。

也不怪臺諫官員那麼自信,畢竟有前事可考,幾十年下來,哦,確切的說,應(yīng)該是趙禎親政之後,哪次與皇帝對掐,最後取得勝利的不是言官們,這是必然的事情,誰叫大夥是正義的化身,至於趙禎親政之前的情況,臺諫官員又選擇習(xí)慣性的集體失明。

太祖、太宗兩朝不說了,誰敢吱吱歪歪,一個字,殺,而到了真宗時期,政治環(huán)境好不容易寬鬆些,可是後期劉娥執(zhí)政,隨便擅權(quán)逾禮,爲(wèi)所欲爲(wèi),就差沒有臨朝稱帝了,可是在她的管制之下,哪個言官不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誰敢說半個不字,就算是上書,也都是小心翼翼斟詞酌句,生怕鐵腕太后有半點的不高興。

說到底,這一切都是趙禎自己造成的,誰叫他是個恭儉仁恕的皇帝呢,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之下,揮下必才俊如雲(yún),但是有的時候,在一個平易而寬厚的家長下,子弟卻更有出息,顯然,趙禎一朝就是屬於後者,名臣輩出,使得後人有三世子孫,賴以爲(wèi)用的稱讚。

第266章 對策第209章 答謝第129章 歡喜的初兒第242章 勤政愛民第241章 名不虛傳第243章 縣尉受襲第157章 柔情蜜意第185章 三絕第315章 糾纏第274章 彈劾第44章 聲名漸起第130章 異常第195章 公子高見第二百五十七章第360章 緣由第225章 佈置第三百五十五章第162章 弄巧成拙第363章 一書難求第133章 名字第423章 支持第171章 金榜題名第191章 憧憬第181章 有事相求第19章 家族聚會第74章 躍躍欲試第54章 山長高明第292章 偶爾改行第300章 觀潮第219章 朝議第311章 千古流芳第307章 救援(三)第182章 支持第404章 重聚第393章 心態(tài)第160章 題詩第90章 近水樓臺第8章 一個機會第198章 勾欄人市第288章 微妙的曖昧第362章 成就感第16章 母子之間第225章 佈置第200章 動人心扉第109章 燈會第18章 端午印象第390章 用意第348章 點撥第380章 姻親第197章 會錯意第365章 熱議第34章 九宮格第305章 救援(一)第40章 舞伎月香第358章 一封信第120章 盛衰之論第283章 名節(jié)第200章 動人心扉第260章 西湖盛會第438章 激情澎湃第430章 燭影搖曳第360章 緣由第166章 祝詞第385章 喜憂第315章 糾纏第113章 元夕第415章 現(xiàn)形第234章 雙喜臨門第218章 相互算計第58章 箭發(fā)虛不第328章 真改行了第428章 迎第182章 支持第409章 先見第326章 知天命,盡人事第181章 有事相求第150章 還是運氣第450章 揭秘第二百五十七章第207章 上門第327章 朝爭第448章 煞費苦心第351章 怒火第132章 留宿第6章 白雀書院第51章 酒樓品茶第171章 金榜題名第187章 詩第11章 心有所動第401章 珍貴的禮物第270章 奸商第246章 要來了第231章 誰家子弟第261章 西湖盛會(二)第390章 用意第364章 搶錢呀第77章 機遇第191章 憧憬第339章 名利雙收第432章 豐厚的嫁妝
第266章 對策第209章 答謝第129章 歡喜的初兒第242章 勤政愛民第241章 名不虛傳第243章 縣尉受襲第157章 柔情蜜意第185章 三絕第315章 糾纏第274章 彈劾第44章 聲名漸起第130章 異常第195章 公子高見第二百五十七章第360章 緣由第225章 佈置第三百五十五章第162章 弄巧成拙第363章 一書難求第133章 名字第423章 支持第171章 金榜題名第191章 憧憬第181章 有事相求第19章 家族聚會第74章 躍躍欲試第54章 山長高明第292章 偶爾改行第300章 觀潮第219章 朝議第311章 千古流芳第307章 救援(三)第182章 支持第404章 重聚第393章 心態(tài)第160章 題詩第90章 近水樓臺第8章 一個機會第198章 勾欄人市第288章 微妙的曖昧第362章 成就感第16章 母子之間第225章 佈置第200章 動人心扉第109章 燈會第18章 端午印象第390章 用意第348章 點撥第380章 姻親第197章 會錯意第365章 熱議第34章 九宮格第305章 救援(一)第40章 舞伎月香第358章 一封信第120章 盛衰之論第283章 名節(jié)第200章 動人心扉第260章 西湖盛會第438章 激情澎湃第430章 燭影搖曳第360章 緣由第166章 祝詞第385章 喜憂第315章 糾纏第113章 元夕第415章 現(xiàn)形第234章 雙喜臨門第218章 相互算計第58章 箭發(fā)虛不第328章 真改行了第428章 迎第182章 支持第409章 先見第326章 知天命,盡人事第181章 有事相求第150章 還是運氣第450章 揭秘第二百五十七章第207章 上門第327章 朝爭第448章 煞費苦心第351章 怒火第132章 留宿第6章 白雀書院第51章 酒樓品茶第171章 金榜題名第187章 詩第11章 心有所動第401章 珍貴的禮物第270章 奸商第246章 要來了第231章 誰家子弟第261章 西湖盛會(二)第390章 用意第364章 搶錢呀第77章 機遇第191章 憧憬第339章 名利雙收第432章 豐厚的嫁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应县| 德江县| 龙海市| 密云县| 金平| 红安县| 贵德县| 长岭县| 武鸣县| 丁青县| 南木林县| 玉环县| 额尔古纳市| 徐水县| 行唐县| 眉山市| 河津市| 孝感市| 广平县| 龙岩市| 黄冈市| 余干县| 腾冲县| 九台市| 盱眙县| 曲阳县| 瑞安市| 合肥市| 尼勒克县| 龙岩市| 无棣县| 资源县| 鄂托克前旗| 黎平县| 杨浦区| 襄樊市| 香格里拉县| 曲阜市| 合阳县| 红桥区| 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