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6章 知天命,盡人事

七在衆(zhòng)人仔細欣賞往日根本不可能看到的杭州景觀時。突傑,卻亞楚質(zhì)上前,俯下身體,伸手一抹。用泥面圍造而成的西湖頓時被毀去。清碧積水滲到其他地方,露出赤色的沙泥,亂七八糟的模樣,簡直讓人不忍相顧。

原來清山綠水的景觀,看得衆(zhòng)人心曠神怡,養(yǎng)眼舒適之際,卻被楚質(zhì)這麼一抹,雖然旁邊依然是青山仍在,河流潺潺,但沒有了杭州城旁的西湖,衆(zhòng)人總覺得缺少些什麼,很是不習慣,就好像準備舉杯細品一盞清香誘人的茶湯之時,杯中卻突然多了只蒼蠅,換成是誰都不爽。

而楚質(zhì)這類似辣手催花的舉動。自然立即得到衆(zhòng)人的一致譴責。

“楚知縣,如何美景,你何忍心毀去

“這等行徑,真是焚琴煮鶴。nbsp;nbsp;。

不理旁人搖頭頓足嘆息,楚質(zhì)只是輕笑不語,爲衆(zhòng)人的反應而感到高興,果然不出所料,如果沒有個直觀的印象,任自己說得天花亂墜怕也有人不怎在意,如今有了個對比,想必他們應該也明白自己的用心

吧。

惋惜了片刻,有些人的確慢慢醒悟過來,回想到楚質(zhì)剛纔之言,再看向盒子內(nèi)缺少西湖的景觀,頓時若有所思。

“下官以爲,若是杭州沒有西湖,就如人去美眉,那怎麼能行。”楚質(zhì)拱手道:“若是西湖不復存在,那城中十萬人家何以爲飲?難道讓他們與唐代之前一樣。復飲鹹苦之水不成,這豈非我杭州官員之失,況且,杭州城外尚有數(shù)十里田土,灌溉之需也離不開西湖之水,再者,要是湖水不足,則運河淤塞

楚質(zhì)慢慢地列舉著必須治湖的理由。除去第一個美觀之外,其他的都是關(guān)係杭州發(fā)展的日用、農(nóng)業(yè)、交通方面,指出西湖對於杭州城市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特別是交通問題,運河是勾通南北的大動脈,若是淤塞住,那受到影響的可不止杭州城而已,東南各地稅糧恐怕難以轉(zhuǎn)運到京城,到時皇帝大臣不加以責纔怪。

靜靜聽完楚質(zhì)述說的理由後。范仲淹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過了片刻,纔開口說道:“老夫是問你治湖之法,不是想聽你爲何要治湖。”

楚質(zhì)不好意思笑了笑,指著盒內(nèi)微型景觀道:“如今湖中菱芹日滋嚴重,想治湖無非就是除菱挖泥而已。”

湖泊受到污染,原因無非就是那麼幾種,一是湖面的水生植物,繁衍過多,使得陽光照射不到湖底,微生物滋生,不利於魚類生長,水質(zhì)會慢慢變壞。二是湖底下的淤泥把湖盆日益擡高,水面慢慢縮三是以上兩者綜合,自然加快了西湖沼澤化的進程。

治理整頓的方法的確很簡單。無非是疏俊而已,說的往往比做的容易,要疏淡西湖可不是隨口一說就能行的,工程十分浩大,還要解決很多實際的難題。

范仲淹自然明白,瞄了眼楚質(zhì),立即說道:“楚知縣留下,其餘人等暫且退下吧

不用說,太守肯定是有什麼私秘要與楚質(zhì)商討,某些人心裡很是羨慕嫉妒,不過也不敢違令,紛紛走出書房,知趣的連房門都替他們合

就在這時,范仲淹問道:“錢塘湖石記可卓讀過?”

“前幾日還在拜讀楚質(zhì)說道,白居易這篇文章,記載的事情都與治理西湖有關(guān),而且言之確有道理,他怎麼可能錯過。

“白公當年欲治西湖,縣官多假他詞以惑,或曰決放湖水,不利錢唐縣官,或雲(yún)魚龍無所託,或言菱菱先其利。”范仲淹問道:“他們爲何反對,你可知道原因?”

楚質(zhì)明白范仲淹的意思,當年白居易要治理西湖時,一些官員紛紛找藉口不願意按令行事,現(xiàn)在又耍治湖,肯定又有人會表示反對。

“下官清楚太守之憂楚質(zhì)低聲道:“杭州官吏、豪伸之田地莊園就在湖邊,若走動土施工,必影響其利,以他們的性格,肯定不會答應。”

西湖景色秀美天下,環(huán)境條件優(yōu)越,可是修養(yǎng)身心的好去處如此的天獨厚之地利,官伸地主們怎麼可能錯過,私人豪宅莊園自然滿面西湖各個角落,前些時候,還有人勸說范仲淹也在西湖邊上購置膏腴良田。建築莊園以養(yǎng)老呢,不過以他的秉性,當然毫不猶豫的斥駁回去。

而隨著西湖沼澤化進程加快。西湖邊緣地帶的泥土慢慢淺露出來,那裡的土壤極其肥沃,填湖造田的現(xiàn)象自然而然的開始發(fā)生,這不僅是某些官仲的行爲而已,有些百姓也牽扯其中,這也是導致西湖逐漸減少的原因之一。

可以料到要治理西湖,損害的未必只是官立。有此百姓可能辦不答應。所以說不是楚質(zhì)眼米獨鯽叭”西湖之害,而是有些人明知如此。卻爲了自身利益而選擇視若無睹。

“既然你知道,就應該明白。若是要治湖,必會受到他們的阻撓范仲淹淡笑說道:“況且,你可曾考慮,治理三十餘里西湖,可不是一朝一夕靠百來個民夫匠役就能完成的,怕要傾全州之力,招集數(shù)萬工役才勉強可行,工程之浩大,其錢糧又從何而來?”

“這些下官自然也想到了。

。楚質(zhì)知道範仲淹說的十分有道理,畢竟古代技術(shù)落後,沒有先進的挖掘機器,一切只能依靠人力,幾十裡寬的西湖,想要挖泥除草,肯定是件非常困難而且辛苦的事情。

“那可有解決之法?。范仲淹問道。

“沒有楚質(zhì)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很是自然的說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像治湖這等大事,當然是太守的責任,下官只是負責提出意見,至於是否採用。或者如何實施,本該是太守要考慮的事情,最後無論結(jié)果如何,吩咐下來,下官照辦就是。”

范仲淹頓時氣結(jié),剛纔還暗贊這小子憂國憂民,怎想轉(zhuǎn)眼間就變成個皮賴樣子,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話雖如此,但是范仲淹也不得不承認,楚質(zhì)所說的確有道理,像這種浩大工程,確實不是區(qū)區(qū)知縣可以處理得了的,這小子倒是給自己出了道難題,望著盒中一派青山綠水的景觀,范仲淹嘴角忽然泛起一縷笑容,突然問道:“如果你是老夫,該如何行事?”

沉吟了下,楚質(zhì)說道:“自然是們查清楚是否真有此事,免得只是危言聳聽而已。”

“真有此事又該如何?”范仲淹繼續(xù)問道。

“奏請朝廷批準。”楚質(zhì)毫不猶豫說道,這種興師動衆(zhòng)的事情,也不是州縣官員能決定得了的。沒有皇帝的允肯,別說各級官吏,就連稍微有些見識的民夫匠役也招集不起來。

“那摺子該怎麼寫?”范仲淹說道:“不是你說要治湖,朝廷就會批應,再者說了,就算朝廷批覆,那治湖有何具體措施,工程的錢糧是從國庫撥款,還是從地方出,其中的章程你可想過?”

問題又饒了回來,不過楚質(zhì)也知道,這回可不能再推託不答,來之前他也曾考慮過這些問題。覺得以范仲淹的威望,奏摺只要遞上去。像這種利國利民的事情,朝中見識廣聞的正直大臣肯定會贊成。通告的可能性起碼有**成。

至於錢糧費用,說實話,楚質(zhì)從來就沒有往這方向考慮過,也不知道真是故意忽略此點,還是覺得錢糧不是問題。

眼睛微微轉(zhuǎn)動了下,楚質(zhì)突然說道:“太守,這幾日下官在調(diào)查西湖情況時,聽聞一些百姓報怨。某些官員曾屢言要疏淡運河、開淡西湖,對上藉機虛報民夫匠役之數(shù),騙取官糧,對下則巧立名目,逼索百姓出錢出力,疏俊之事卻草草了之

本以爲范仲淹會勃然大怒。卻不想他只是稍微沉吟,淡淡說道:“風聞奏事乃言官之職,不須你多管。”可能覺得不應該打擊楚質(zhì)的積極性,末了說道:“此事老夫自會覈實,你還是多把心思放在縣治之

在官場沉浮數(shù)十年,范仲淹雖未失去年輕時候敢說敢言的性格,但是棱角卻不像當初那般鋒芒畢露,有著親身體驗的經(jīng)歷,知道參奏彈劾他人的後果,出於保護楚質(zhì)的心理,范仲淹不希望他過早涉及其中。

楚質(zhì)未必明白范仲淹的好意,不過他說這件事情並不是要彈劾別人,而是爲了說明其他事情。

“下官認爲,被濁官污吏如此敲詐逼迫,百姓深受其害,治湖錢糧怕是不能再向他們收取。”楚質(zhì)說道:“而爲賑災濟民,官衙銀庫錢糧也所剩無幾,如此說來

“治湖錢糧,只能求助於朝廷。”范仲淹額眉微皺:“恰逢歲末,正是用錢的時候,三司不僅要度支公卿王侯及天下官員炭薪俸祿,且西北邊塞將士還等著朝廷撥下的餉銀,而歲幣之期將至,各項瓦雜費用加起來,朝廷怕是再無力撥付治湖錢糧。”

曾經(jīng)作爲主持朝政的宰相。范仲淹對於大宋王朝國庫情況一清二楚,如果不是認識到其外強中乾的虛假浮華景象,他怎麼會選擇變革,只希望能緩解王朝的衰落。

北宋自建國之日起,太祖、太宗實施的國策,就已經(jīng)註定了宋朝會出現(xiàn)重文抑武、冗兵、冗官的情況,正是由於冗兵、冗官的存在,才贊成了第三大弊端冗費的出現(xiàn)。

剛開始的時候,三個問題並不嚴重,或者皇帝大臣根本沒澗書曬細凹曰混姍)不一樣的體蛤”、說閱讀奸去外。心只到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而當國策實施幾十年之後。奴目膩終於不斷爆發(fā),有識之士自然看的出來,也明白其根源在哪裡,可是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實施,造成這些現(xiàn)象的國策已經(jīng)深深的在王朝烙下印痕。

就算某些人有心,但對此不是說改就能改變的,或者根本不敢言改,直到范仲淹的出現(xiàn)。在一幫正直大臣的支持下,終於勇於站出來收拾幾個皇帝留下的爛攤子。可問題在於積病已深,要動大手術(shù),痛的可不只一個兩個人而已。

其結(jié)果如何,楚質(zhì)當然清楚,聞言喃聲道:“不想國庫空虛至此。”

范仲淹輕嘆,如果不是國庫空虛,他何至於得罪天下權(quán)貴實施新政,不是他不明白自己的舉措會得罪人,但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效忠的王朝,滑落深淵之內(nèi)而見死不救吧。

其實在楚質(zhì)看來,范仲淹的新政以吏治爲中心,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爲之,畢竟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冗兵和冗官是導致冗費的根源,只能削減其中之一,而曾率兵抵禦西夏的范仲淹,無論是從公心還是從私情來說,都不會打兵將的主意。

畢竟面對西北兩大強國,在缺少精兵的情況下,只有以多取勝,若是整頓軍隊的話,那豈不是自取滅亡,看似二選一,其實並沒有別的選擇,范仲淹也只能拿官吏開刀,以至於在朋友同僚的善意規(guī)勸下,道出了心中所想,一家哭總比一路哭好。

可見在他心中,官員爲朝廷犧牲是應該的,然而其他人卻未必這樣想,最後只能產(chǎn)生悲劇。楚質(zhì)暗暗感嘆著,目光閃爍了下,希望自己的主意能見效,挽回傷悲結(jié)局。

不用懷疑,楚質(zhì)當然知道再過二三十年,有個大名鼎鼎的人物會出來治理西湖,還會留下不少動人傳說,然而爲了給范仲淹找些事情做,分散其注意力,免得他總是憂國憂民,心中鬱積難解。

楚質(zhì)始終認爲,范仲淹身體不好,不僅是因爲年老體弱,最重要的是心病難醫(yī),將心比心,他覺得在前途暗淡,施展不了心中抱負的時候,心胸再怎麼開闊,也難免有些疙瘩,君不見,自古有多少名人都是因不得志而鬱鬱寡歡,最後積鬱成疾,一命嗚呼。

范仲淹是聖賢沒錯。但他總還是人吧,也擺脫得了這個規(guī)律,知道歷史,楚質(zhì)自然不能無動於衷,才決定將治理西湖的議程提前幾十年擺出來,至於有沒有效果。他也不敢肯定,只是知天命,盡人事而已。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不知道楚質(zhì)正在爲他惋哀,范仲淹說道:“若是沒有錢糧,治湖不過是個笑話,對此你可有辦法?”

隱約察覺,范仲淹總是把問題丟給自己解決,似乎是對自己的一種歷經(jīng),瞬息之間,楚質(zhì)也沒有細想,胸有成竹說道:“下官覺得,不妨向朝廷乞度蝶以治西湖。”

度蝶,是和尚的憑證,在古代,出家爲僧是需要朝廷批準許可的,無非是因爲寺院有免役特權(quán)。百姓不堪苛捐雜稅的重負,紛紛相繼出家,躲避調(diào)役,而度樓就是朝廷限制出家僧人人數(shù),控制佛教規(guī)模的一種手段。

度樓作爲朝廷發(fā)給僧人的證明文件,具有權(quán)威性,若是沒有這份許可證的和尚,是沒有資格受戒的,而且也不能在各個寺院持單修行,因爲度蝶上面詳細登載著僧人的本籍,俗名,年齡,師名等資料,有了這份證明才受到官衙的承認,得到免除賦稅繼役的優(yōu)待。

度蝶獲取的途徑有三種:一是通過朝廷試經(jīng)通過,二是在皇恩吉慶時額外恩準,三是納錢換取,也許是持有度樓可以享受優(yōu)惠政策,也許是與錢沾了邊,反正到了後來度蝶的性質(zhì)就發(fā)生了變化。

宋代照章奏行,按比例度僧,有一百僧人的地方可以度一人,苦於苛捐雜稅,百姓紛紛涌向寺院。私度很多,空白的度操更成了有價證券而流通於幣面,度樓在市面上值二三十貫錢一道,簡直要官員的俸祿還要多,爲了解決捉襟見肘的財政困難,朝廷也開始出賣度蝶,以彌補財政虧空,同時,將度聯(lián)用來賑災,充作軍餉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很好。”范仲淹輕輕點頭,好像也有這個打算,微笑說道:“既然此事你已有定見。那上奏朝廷的摺子就由你代筆,到時老夫署名即可。”

“啊!”楚質(zhì)無語。

這周斷了兩天,不過既然已經(jīng)偷懶過了,那週末只能勤奮一些了。

第360章 緣由第387章 討好第64章 長兄歸來第1章 如夢初醒第299章 詠月第394章 大功第189章 翩翩風度第450章 揭秘第195章 公子高見第159章 應邀出遊第255章 水鞦韆第356章 私鹽第323章 心情舒暢第368章 家事第397章 茫然第104章 梅花酒淳第62章 微醉而歸第113章 元夕第423章 支持第309章 尾聲第407章 聲歌逸樂第44章 聲名漸起第250章 動之以利第436章 挑撥第285章 十五之約第28章 大相國寺第447章 秘密心思第231章 誰家子弟第32章 私閨之事第30章 茶百戲第306章 救援(二)第449章 拜會私語第187章 詩第183章 瓊林苑第152章 評點指教第269章 囤積居奇第91章 侃價第230章 事了第351章 怒火第303章 衆(zhòng)人皆醉第134章 綻放的梅花第294章 諂媚討好第76章 冥思苦想第117章 恭賀第188章 曲第86章 安家置宅第109章 燈會第三百五十五章第297章 族親第240章 上任第一日第328章 真改行了第58章 箭發(fā)虛不第101章 曹家雙姝第341章 轉(zhuǎn)機第188章 曲第276章 退意萌生第45章 酒醒第138章 宋祁第445章 掐指盤算第177章 餘韻意長第187章 詩第205章 名人效應第419章 青澀的夢第234章 雙喜臨門第438章 激情澎湃第121章 治療之方第413章 考驗第412章 深情絮語第429章 禮第198章 勾欄人市第228章 鎮(zhèn)定自若第338章 驚喜第374章 探視第222章 幫忙第58章 箭發(fā)虛不第171章 金榜題名第6章 白雀書院第161章 酒後真言第76章 冥思苦想第410章 變化第229章 如此簡單?第52章 唱詞第126章 喜事第331章 過期作廢第139章 賞心樓第285章 十五之約第335章 揭發(fā)第40章 舞伎月香第425章 氣運第137章 端倪(二)第117章 恭賀第404章 重聚第136章 端倪(一)第368章 家事第284章 不宣而散第298章 且慢第378章 驚歎第123章 運氣第167章 宮禁
第360章 緣由第387章 討好第64章 長兄歸來第1章 如夢初醒第299章 詠月第394章 大功第189章 翩翩風度第450章 揭秘第195章 公子高見第159章 應邀出遊第255章 水鞦韆第356章 私鹽第323章 心情舒暢第368章 家事第397章 茫然第104章 梅花酒淳第62章 微醉而歸第113章 元夕第423章 支持第309章 尾聲第407章 聲歌逸樂第44章 聲名漸起第250章 動之以利第436章 挑撥第285章 十五之約第28章 大相國寺第447章 秘密心思第231章 誰家子弟第32章 私閨之事第30章 茶百戲第306章 救援(二)第449章 拜會私語第187章 詩第183章 瓊林苑第152章 評點指教第269章 囤積居奇第91章 侃價第230章 事了第351章 怒火第303章 衆(zhòng)人皆醉第134章 綻放的梅花第294章 諂媚討好第76章 冥思苦想第117章 恭賀第188章 曲第86章 安家置宅第109章 燈會第三百五十五章第297章 族親第240章 上任第一日第328章 真改行了第58章 箭發(fā)虛不第101章 曹家雙姝第341章 轉(zhuǎn)機第188章 曲第276章 退意萌生第45章 酒醒第138章 宋祁第445章 掐指盤算第177章 餘韻意長第187章 詩第205章 名人效應第419章 青澀的夢第234章 雙喜臨門第438章 激情澎湃第121章 治療之方第413章 考驗第412章 深情絮語第429章 禮第198章 勾欄人市第228章 鎮(zhèn)定自若第338章 驚喜第374章 探視第222章 幫忙第58章 箭發(fā)虛不第171章 金榜題名第6章 白雀書院第161章 酒後真言第76章 冥思苦想第410章 變化第229章 如此簡單?第52章 唱詞第126章 喜事第331章 過期作廢第139章 賞心樓第285章 十五之約第335章 揭發(fā)第40章 舞伎月香第425章 氣運第137章 端倪(二)第117章 恭賀第404章 重聚第136章 端倪(一)第368章 家事第284章 不宣而散第298章 且慢第378章 驚歎第123章 運氣第167章 宮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甸| 陆良县| 和田县| 霍山县| 祁门县| 江都市| 宝兴县| 临夏县| 鸡东县| 乳山市| 宿迁市| 浦江县| 神木县| 开原市| 绥芬河市| 榕江县| 松江区| 和顺县| 浪卡子县| 安平县| 黔东| 闵行区| 彩票| 平和县| 马鞍山市| 璧山县| 靖边县| 沛县| 宣化县| 民勤县| 南平市| 突泉县| 儋州市| 桂东县| 连南| 阿合奇县| 富顺县| 克东县| 新龙县| 屏南县| 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