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3章 名節

古代信息傳遞十分不便。有時候鄉里發生的事情,鄰村也未必清楚,況且半個月之前,糧價根本沒有波動,這幾天才上漲而已,蘇州那帶地方怎麼可能預先知道,章東主緩過氣來,心裡卻充滿迷惑、茫然,還有幾分後悔。

以往缺糧的杭州城,現在一下子涌進十幾萬石糧食,可以想像的是,當貨商們確認杭州乾旱缺糧的消息無誤時,絕對不會滿足於只運一船來而已,而今消息肯定已經傳遞回去,想來再過段時間,駛入杭州城的不僅只是十幾艘貨船了。

“諸位,事情的來龍去脈我不想了解,我只是知道,若是再不開鋪經營,倉庫裡的米糧只怕會發黴腐爛了。”說話的是那姓古的東主,只兄他神色漠然道:“當初聽信某人之言。花費重金囤積糧食,一個子都沒剩下,連買點茶鹽魚肉的餘錢都沒有,若是再不出手,家裡老少也只能天天吃素,這叫人如何受得了。”

“古兄言之有理,其實做生意的,也不必賺足幾倍之利,有點賺頭就行。”

衆人紛紛點頭贊成,如今的形勢,想賺取暴利肯定是不成了,況且不是每人都是專門經營米糧生意的,其下還涉及有其他產業,當初爲了能夠最大限度的儘快囤積米糧,他們可是舍下重本,有人是借、有人是當、有人是挪用,以每鬥百二三十文錢的高價從別人手中收購,本想再過幾日,能大賺一筆,可惜事與願違,願望成空,自然萌生了退意。

“既然大夥都沒有意見,那就這樣吧。”古東主說道,根本沒有徵求章東主的意見,朝衆人微微拱手,徑直告辭而去。

這個時候了,也沒人想要商議什麼對策。衆人相互對望了片刻,也隨之三三倆倆的離開,沒有人理會還在座位上輕輕咳嗽,不停喘氣的章東主,都忙著回去安排開店事宜。

………………

州衙,議事廳,杭州地方九縣知縣共聚一堂,趁著范仲淹沒有到,熱情友好的攀談起來,九人之中,年紀最大的近五六十歲,最小的就是楚質,才十七歲而已,雖然由於守地之職,幾人很少見面,但相互之間也不算陌生。

畢竟同屬杭州官場,公文之間時常有所往來,可謂是神交已久,難得有機會這麼齊人,如果不是礙於公務在身,衆人怕是少不了要舉杯共飲暢談一番。所謂的官場人脈,其實就是這樣結交出來的。

官場詭變難料,除了一兩個準備致仕的官員,誰也不會知道對方能在仕途上走得多遠,不過就算前程如何遠大,要是沒有人幫襯,那也只是孤家寡人一個,成就不了大事,要知道仕途之中,並不只有小人結黨營私而已。

歐陽修幾年前寫的朋黨論餘韻還未消除,正人君子們才恍然明白過來,原來只要志同道合之人,也可以結黨爲公,既然如此,那誰還願意做個獨夫,當然是趕快找幾個志趣相投的好友,相互扶持,爭取走得更遠。

說了大堆相互仰慕的話,幾人也按照熟悉程度,分成三倆個小圈子閒聊起來,一般來說,鄰縣之間自然比較熟絡,所以楚質與張元善就臨近而坐寒暄起來。

交流了片刻兩縣的政務時訊,隱晦的暗示兩三次,見到楚質沒有表示,張元善忍不住悄聲說道:“楚知縣,赴宴之事,睿達兄是如何迴應的?”

糟糕,剛纔驚喜之下。忘記追問沈遼了,還不知道他是否答應呢,楚質心中懊悔,正想實話實說,卻見到張元善滿面的期待,頓時又把到嘴邊的話嚥了回去,口中打了個哈哈,腦子急轉,想著怎麼把這事敷衍過去。

“都來了。”

范仲淹的聲音適時響起,如同天籟之意,讓楚質心中驚喜之至,急忙起身行禮拜見,張元善無奈,只好暫且收斂心思,與他躬身見禮。

“不必多禮了,都坐下吧。”范仲淹和聲說道,蒼渾的聲音中雜亂著一絲倦意,還是與以前一樣,道了句開場白,就直接轉入正題:“此次請你們來,是爲了修建引水渠,灌溉農田之事,按照張知縣探查的情況來看。杭州各地水源充裕的大小江道共有一十三條,分佈各縣,水流經過之地,多爲山石丘陵,且遠離百姓居住的村落農田,不易利用。”

“久旱無雨,醞釀成災,致使各縣百姓背井離鄉,居無定所,我等身爲地方官員,奉命治理一方。當盡守土安民之責,以報皇恩,。”激勵了幾句,范仲淹開始分派任務:“昌化李知縣負責挖掘……及……,於潛史知縣負責……。”

古代的水利工程,不像現在有專門的施工隊,而是讓縣衙招集民夫,通過服徭役的方式工作,有些地方因爲缺乏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所以興修的水利工程,費時耗力不說,有時還達不到要求效果,往往是修到一半就進行不下去,或者勉強修好,卻經濟損壞,要時常修補才能正常使用。

不過這並不能抹滅他們的貢獻,畢竟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從某方面說,其實就是一部水利史,從大禹治水到都江堰、大運河……,哪怕在科技發展、經濟騰飛的現代社會,長江三峽工程,依然是個熱鬧的話題,無數舉世矚目的大工程,都是從點滴開始的,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以完善的,所以就算挖渠引水最後沒能成功,百姓卻不會有所怨言。

“……暫且如此,你們就這樣行事吧,如有什麼困難,不必隱瞞,及時向本官彙報就是。”范仲淹輕聲說道,有些水源處於崇山峻嶺之間,的確難以引用,自然不能強人所難,最後不忘再次鼓動:“此乃利民惠民、功在千秋之事,待事成之後。本官定然上報朝廷,爲你們請功。”

“下官定不負太守之託。”衆官欣然領命道,對於范仲淹的話深信不疑。

千里做官求的是什麼?無非是爲名爲利而已,誰都知道挖河引水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況且也沒有多少利可圖,但是這可是撈取名聲的好機會,有個好名聲,往往意味著容易得到提拔,所以說只要幹成這事,那可是實打實的政績,誰也抹殺不了。

況且雖然范仲淹不再是中樞宰執,但影響力猶在,提拔一個人只是輕而易舉之事,想到自己的名字可能出現在吏部升遷的名冊上,不少人開始熱血沸騰起來,紛紛向范仲淹拜別,準備趕回去著手實施。

范仲淹點頭應允,同時說道:“錢塘楚知縣且先留下。”

聽聞這話,不少人步伐一滯,過了片刻,沒有聽到范仲淹呼喚自己名字,才磨磨蹭蹭的離開,目光閃過羨慕之意,而張元善更是微微失望嘆氣,當然不是嫉妒,而是楚質還沒給人家一個明確的答覆,本想出衙再問的,沒想到又錯過機會。

“太守……。”當其他知縣都離開之後,楚質輕輕行禮,不知道範仲淹叫住自己有什麼事情,心裡有點忐忑。

剛纔分派任務時,楚質負責的工程比較輕鬆,就是疏通下西湖幾個支流的淤泥,讓湖水流淌得湍急些即可,相對其他人刻苦攻堅的工作,的確容易得讓人妒嫉。

但這也不是范仲淹偏愛,主要是錢塘縣的地形地貌就是這樣,要麼就是沒水,要麼多水的地方成災,而江水離最近的村子旱田起碼有四五十里,途中佈滿山石,就算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也沒有這個時間挖通。

“坐到前面來。”范仲淹指著身旁的座位說道,目光掠過溫和之色。

遲疑了下,楚質輕輕施禮,上前幾步,悄然落坐,腰板挺直,目視前方,呼吸盡量放緩,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樣。

嘴角泛出一絲笑意,范仲淹說道:“糧價上漲的幾日,城中百姓對老夫……可有什麼怨言?”

心中一震,楚質側頭看向范仲淹,口中連忙道:“太守何出此言,以城中現在的情況,糧價上漲實屬必然,百姓豈會有什麼怨言。”

“你才上任幾天,就學會了官場中欺上瞞下的那套,若是讓濟川兄知道,小心挨他的尺子。”范仲淹說道,言辭看似厲害,卻沒有絲毫嚴厲之音,語氣反而有點像慈祥的長輩在教育小輩一般。

楚質不好意思的訕笑起來,目光落在范仲淹身上,略微觀察片刻,心中有些莫名酸楚。

此時的范仲淹身穿緋紅官袍,身腰筆直如同一棵蒼松,滿面紅光,看似精氣神十足,然而龍白的鬚髮末稍微微曲捲,顯得有些凌亂,本應炯炯有神的雙瞳,卻泛著黯淡之色,眼圈附近有些微的紅腫,顯然是睡眠不足特有的模樣。

“即使你不說,老夫也能猜測得出來。”范仲淹輕嘆說道:“想老夫一生愛惜清名,不想在風燭殘年之時,卻晚節不保。”

楚質知道,范仲淹承認自己愛惜名聲,其實也是有根據的,少年時的范仲淹曾經寫過一首詩中自抒抱負:“有客淳且狂,少小愛功名;非謂鐘鼎重,非謂簞瓢輕。”同時,他慨嘆道:“風塵三十六,未作萬人英。”以此看來,出身貧寒的范仲淹很想出人頭地,而且他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成功了。

對於范仲淹的愛名、近名,當時頗有些非議,范仲淹入官的舉主晏殊就曾告訴過他,說有人議論他好奇邀名,當時的宰相呂夷簡說范仲淹務名無實,而另一位宰相王曾,也說過範希文未免近名之類的話。

不過楚質卻明白,對於范仲淹的愛名、近名,除了有人出於惡意攻擊之外,不少人卻是誤解了,在楚質來,一個人看重和愛惜自己的名節、名譽,立身揚名,是件好事,而不是壞事,一個人能愛惜的聲名,就算是在沽名釣譽,但也起碼不會做自毀名譽的事情,對誰來說都是件好事,應該加以提倡纔對。

況且范仲淹提倡注重名節,可以說是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的一種撥亂反正,唐末五代十國時期,由於王朝更迭轉換頻繁,士大夫往往轉仕幾朝,如自命長樂老的馮道,就歷仕四朝十君,而宋朝取代後周之後,後周就有一批士大夫成爲宋臣。

在宋初的幾十年中,貳臣充滿了朝廷,當然,對於當時所謂的貳臣,在輿論上也沒有什麼非議,後來,范仲淹痛感五代以來士風澆薄,道德淪喪,決定以身作則,振作士風,砥礪士大夫名節,纔有重名之聲。

“在下官看來,太守大忠偉節,充塞宇宙,照耀日月,前不愧於古人,後可師於來哲,乃天地間氣,第一流人物,一世之師……。”楚質快速的引用大堆後人評論范仲淹的話,隨後說道:“況且……。”

“停。”還沒等楚質況且下去,范仲淹連忙打斷,神情有些古怪:“你剛纔那……溜鬚拍馬的話,是誰教你的?”

眨了眨眼睛,楚質指天立誓道:“這絕對是下官肺腑之言……。”

要知道在中國,一個改革家,特別是一個失敗了的改革家,在他的生前身後,往往會非議甚多,以致蓋棺難以論定,然而,主持慶曆新政的范仲淹,卻是個例外,無論是在在宋代,乃至後世,對於范仲淹的評論絕對是讚譽有嘉,像這種純粹的偉大人物,楚質當然是敬仰之極。

況且這件事情范仲淹也是出於好意,是爲了大局,才漲糧價的,只要再一段時間,楚質相信百姓都會明白范仲淹的良苦用心,根本不必有晚節不保的擔憂。

“看來濟川兄書信所言皆是事實,有時滑賴不堪之辭果真不虛也,不過你也不必如此安慰老夫。”范仲淹搖頭輕笑道:“老夫固然愛惜羽毛,卻知何爲大節,絕不會竊論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

由此可見,范仲淹的近名,是建立在高度事業心之上的重名,好的是大名大節,而不是出於個人目的的出風頭,因此,他在生前死後,留下的名都是一種正直之名,此外,當這種注重個人名節對朝廷利益有所妨礙時,范仲淹肯定是舍已而取大。

第23章 好消息第55章 重返書院第51章 酒樓品茶第394章 大功第388章 隨意第44章 聲名漸起第335章 揭發第278章 孺子不可教第150章 還是運氣第110章 花言巧語第1章 如夢初醒第112章 比鬥第433章 刺繡第二百五十七章第388章 隨意第165章 豔福第155章 揮之不去第415章 現形第184章 窮奢極欲第140章 努力奮鬥第357章 相思第264章 真的是你第171章 金榜題名第30章 茶百戲第259章 擦肩而過第220章 欲問行人去第92章 立契第26章 美人計第398章 好官第14章 峰迴路轉第301章 沉迷第13章 花明柳暗第445章 掐指盤算第237章 起程赴任第246章 要來了第324章 求斷第89章 祈福第197章 會錯意第400章 家的感覺第450章 揭秘第417章 議論第254章 不及一分第4章 善意謊言第416章 鬧騰第430章 燭影搖曳第417章 議論第96章 高府小宴第259章 擦肩而過第32章 私閨之事第208章 隱謎第283章 名節第376章 把柄第431章 熱情第116章 案首第272章 本末倒置第342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163章 親迎第390章 用意第138章 宋祁第243章 縣尉受襲第336章 禍害第244章 下鄉視察第368章 家事第407章 聲歌逸樂第142章 唱名第435章 一片祥和第214章 隱患?第343章 惡客上門第300章 觀潮第291章 洛小仙的盤算第280章 優勢互補第290章 純潔的友誼第40章 舞伎月香第316章 孤山遊記第209章 答謝第277章 機會來了第8章 一個機會第18章 端午印象第367章 旁敲側擊第213章 漏了?第424章 拜訪第39章 白瑾瑜第404章 重聚第385章 喜憂第118章 舉薦第215章 敲山震虎第263章 進香第315章 糾纏第97章 鴻雁傳情第391章 德才第235章 人去樓空第185章 三絕第198章 勾欄人市第10章 竹石第253章 天差地別第82章 夜歸第13章 花明柳暗第390章 用意第100章 印象第245章 難得糊塗
第23章 好消息第55章 重返書院第51章 酒樓品茶第394章 大功第388章 隨意第44章 聲名漸起第335章 揭發第278章 孺子不可教第150章 還是運氣第110章 花言巧語第1章 如夢初醒第112章 比鬥第433章 刺繡第二百五十七章第388章 隨意第165章 豔福第155章 揮之不去第415章 現形第184章 窮奢極欲第140章 努力奮鬥第357章 相思第264章 真的是你第171章 金榜題名第30章 茶百戲第259章 擦肩而過第220章 欲問行人去第92章 立契第26章 美人計第398章 好官第14章 峰迴路轉第301章 沉迷第13章 花明柳暗第445章 掐指盤算第237章 起程赴任第246章 要來了第324章 求斷第89章 祈福第197章 會錯意第400章 家的感覺第450章 揭秘第417章 議論第254章 不及一分第4章 善意謊言第416章 鬧騰第430章 燭影搖曳第417章 議論第96章 高府小宴第259章 擦肩而過第32章 私閨之事第208章 隱謎第283章 名節第376章 把柄第431章 熱情第116章 案首第272章 本末倒置第342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163章 親迎第390章 用意第138章 宋祁第243章 縣尉受襲第336章 禍害第244章 下鄉視察第368章 家事第407章 聲歌逸樂第142章 唱名第435章 一片祥和第214章 隱患?第343章 惡客上門第300章 觀潮第291章 洛小仙的盤算第280章 優勢互補第290章 純潔的友誼第40章 舞伎月香第316章 孤山遊記第209章 答謝第277章 機會來了第8章 一個機會第18章 端午印象第367章 旁敲側擊第213章 漏了?第424章 拜訪第39章 白瑾瑜第404章 重聚第385章 喜憂第118章 舉薦第215章 敲山震虎第263章 進香第315章 糾纏第97章 鴻雁傳情第391章 德才第235章 人去樓空第185章 三絕第198章 勾欄人市第10章 竹石第253章 天差地別第82章 夜歸第13章 花明柳暗第390章 用意第100章 印象第245章 難得糊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台县| 房山区| 鄂尔多斯市| 芜湖市| 瑞昌市| 克拉玛依市| 普陀区| 镇原县| 永胜县| 道孚县| 建德市| 海兴县| 澄江县| 民丰县| 五大连池市| 清河县| 错那县| 仪陇县| 迁安市| 新乡市| 陆川县| 奇台县| 仲巴县| 新竹县| 北辰区| 旬邑县| 上高县| 五原县| 陕西省| 闵行区| 中西区| 平乐县| 含山县| 闵行区| 郑州市| 绥化市| 额济纳旗| 华亭县| 娱乐| 锡林郭勒盟| 娄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