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二
慧姍回門後,已是臘月中旬,眼見舊曆新年近了,何胡兩府忙著治辦年物,兩府上下,皆是忙忙碌碌,漸漸聚少離多。
民、國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隨即宣佈廢除舊曆改用陽曆。
可傳統之佳節,豈能於一朝一夕間革除,別說大戶人家,就是平常百姓家,難得一年到頭,有幾天清閒日子享受,吃穿皆在這年終歲尾之際,因此當年雖有總統命令,民間照例過傳統新年,其他如端午、中秋等仍依照舊俗。
鑑於此,轉年袁世凱繼任大總統,採取了折中方式,批準舊曆新年爲春節,同意春節例行放假。 щщщ⊙ тt kΛn⊙ ¢o
雲青夫婦因慧姍出閣日子定得匆忙,急切間把小孩子扔給乳母,因不放心,于慧姍出閣當晚,兩人匆匆趕回南京,諸事安排完畢,再回上海,已是臘月二十八。
次日,雲青、雲山陪同韓秋桐、胡泰裕、韓晴回鄉去祭祖。臨行時,老太太再三叮囑韓秋桐:“你爹最愛吃辣的,千萬記著供菜裡多放些辣椒。”
送走衆人,原本熱鬧的大廳,頓時靜了下來,巧兒過來請玉露去看送各家的禮,及請年酒的單子,老太太推故累了,自己回房休息去了。
玉露回來時,見娘一個人坐在沙發上,膝前茶幾上擺著幾十個福袋,玉露順手拿起一個,見裡面裝著一金一銀兩個押歲錁子,問道:“怎麼備了這麼多?”
羅旭兒道:“知道你家裡老老少少人多,臨來時備了這些以爲足夠了,可昨兒見雲山和靖華商量請客的年酒,竟有十幾桌,來的都是晚輩,每個要磕頭,若讓人空手回去,豈不笑話我們家小氣,可如今再讓人去弄這些又來不及了。”
玉露笑道:“媽不用擔心,雲山早就命人傾了許多,昨兒何伯母又打發人送來一些,足夠用的。”說著起身上樓,不一會兒,捧著一個小竹笸籮走下來,羅旭兒一看笸籮精美的手工,知道是佳紅編的,玉露把笸籮放到茶幾上:“可惜沒媽的樣式多,只有圓錁子。伯母送的,倒有幾個梅花式的。”
韓夫人順手抓了一把,估算下足有百餘個,順手在裡面劃拉一下,見都是金的,問道:“怎麼沒銀的?”
玉露道:“如今上海這裡押歲錁子早改成銀元了,金錁子作成圓的倒好,若銀錁子也都是圓的,和銀元樣式差不多,倒不如用銀元代替。”
母女倆正閒聊著,巧兒悄悄走過來問:“少奶奶,晌午備幾個人的飯?”
玉露笑道:“素日裡人多都不問備幾個人的飯,怎麼這會兒倒問起來了?”
巧兒道:“剛剛去老太太屋裡給她送燕窩,說要接慧姍小姐和姑爺回來,見這會兒還沒人去接,若飯做多了,怕剩了。”
玉露笑著點點頭,對韓夫人道:“奶奶真是越來越偏心了,有我這個親孫女在眼前,她倒躲回屋裡,怪不得巧兒問我做幾個人的飯,原來是老太太派她來探我口風的。你這就去回老太太吧,說即刻派人去接。”
說著起身出去叫人去接慧姍夫婦,回來時,韓夫人已將茶幾上的東西收拾乾淨,正坐著喝茶,見玉露只穿了一件夾旗袍,外面罩了件開司米的披肩,臉色凍得青白,忙把自己的外衣脫下來,讓她趕緊披上,玉露向著手心裡呵了呵氣:“今天冬天較往年真是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