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二章 出發

翌日辰時,潁州西城門外,一千二百餘名紅巾兵卒以蓄勢待發。

而在城門處,劉福通也正一臉嚴肅的對韓咬兒和張世華交談著。

劉福通:“兵貴神速,爲確保此戰萬無一失,兩位將軍務必要在四日之內趕到沈丘城,並需在七日之內攻下此城。卻不知兩位將軍可有把握?”

劉福通話音剛落,不及張世華回答,韓咬兒便便拍著胸口保證道:“元帥放心,末將在此願立下軍令狀,七日之內必爲元帥拿下此城。”而張世華也高聲回答道:“末將亦如是。”

見此,劉福通臉上也不禁露出一抹笑意,說道:“有兩位兄弟此言,本帥便安心了。來來來,臨行前且在讓本帥敬兩位兄弟一杯。”劉福通身後的一名兵卒,聽到劉福通這話,連忙將早就準備好的三碗酒,端到了劉福通、張世華和韓咬兒三人的身前。

是的就是‘碗’,而且是滿滿的三碗酒。

等三人都各自端起了酒碗,劉福通看著張世華和韓咬兒二人,說道:“便以此酒,祝兩位兄弟凱旋。”說完便將碗中之酒一飲而盡,而張世華和韓咬兒見此,胸中也頓生一股豪情,也皆將碗中之酒一飲而盡。

放下酒碗,韓咬兒和張世華對著劉福通一抱拳,便翻身上馬,領隊而去。

雖說此時軍隊只有一千兩百餘,但是因爲韓咬兒的關係,這軍陣之中有泰半人馬,都是上過陣見過血的老卒。所以當在韓咬兒一聲令下,軍陣前行之時,其聲威放在如今,確實不敢讓人小視。

而這樣一支聲威驚人部隊在離開潁州城後,便順著潁水,徑直撲向了沈丘城。

……

因爲韓咬兒立下軍令狀的關係,所以大軍的行軍速度很快,也就是一日半的時間,大軍便趕到了太和。不過也虧得這一千二百餘兵卒大都是青壯精銳,要不然這樣急行軍,估計光掉隊都能掉三分之一。

而不得不說的是,劉福通之所以任命張世華爲副將也是有原因的。因爲韓咬兒這支軍隊是急行軍的原因,後面沒有徵調的民夫隨行,大軍自然也就沒有帶多少後勤補給品,甚至就連軍糧,也只是讓每個兵卒帶了三日所需罷了。

這樣一支輕裝上陣的軍隊要攻打沈丘城,自然需要太和這邊爲他提供所必須的補給。

但是誰都知道,一下子爲一千多人提供軍糧、軍帳等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說張家又是剛剛歸附與白蓮教的,所以爲確保張家能真正爲紅巾軍效命出力,劉福通自然會任命張世華爲這支軍隊的副將。

而在這個時代,打仗最難得事情便就是後勤了,因爲沒有先進的交通工具,一支軍隊所需要的後勤補給品,往往是要靠大量的民夫,以肩扛手挑方式爲大軍提供支援。

而這也是爲什麼古代打一次仗,出動大軍十萬,卻要徵調二十萬民夫的原因。

不過萬幸的是,幸好進攻的沈丘。

因爲潁州一州三縣都是坐落於潁水之旁,所以補給完全可以以水運的方式來進行。雖說太和縣包括潁州城,所有的船隻加起來也沒有組建水師的條件,但至少以太和縣的船隻,用來運輸一千五百餘人的軍糧、軍帳等物資還是沒問題的。

至於爲什麼會擴張到一千五百人,那是因爲張世華到太和後,爲確保萬無一失,便又將鹿哥、石十三、趙二他們三人的百人隊帶上了。

而在這也不得不說一下韓咬兒了,此人雖然有些居功自傲,但卻也能做到以大局爲重。

一開始軍隊到達太和時,張世華還擔心此人會縱兵爲禍,卻沒想到軍隊抵達太和時,韓咬兒直接下令,讓大軍在城外安營休整,就連縣城都沒有進。

甚至就連張世華的二叔張烈文,打著盡地主之誼的名義想要款待韓咬兒及其部下時,也被此人一句“此乃戰時”給義正言辭的拒絕了。而經此二事倒也不由得讓張世華高看了他一眼。

畢竟在這個時代,一個作戰勇猛,且在戰時開始時能以大局爲重的人,絕對是可以稱得上是一員良將了。

第二日清晨,在太和城外休整了一整夜的一千五百餘紅巾兵卒,收拾好了一切後,便順著潁水繼續向西北方的沈丘城進發。而在這支紅巾軍出發半日之後,一支載著糧草、軍帳等物資的船隊,也隨著這支紅巾軍的腳步,向西北方趕去。

“這天可真他孃的熱。”鄧虎擦了一把臉上的汗,看著高掛於天空的烈日,忍不住的罵了一句。農曆五月的潁州地區,氣溫已經接近三十度,在火辣辣的太陽的照射下,一行人還要忙著趕路,能不熱嗎。

“這時候趕路,可真他孃的不容易。”鄧虎擦著臉上的汗,心裡如此想到。想到這,他又轉身看了一眼自己身後那七八名滿頭大汗的新卒,心中不禁又想到:“不過這樣行軍倒是挺鍛鍊人的,這樣行軍兩天,倒是比平時訓練兩天強多了。”

想到這,鄧虎也不再理會天上高掛的烈日,低著頭重新埋頭趕起了路。現在他只想快點趕到沈丘城,然後跟那羣狗韃子幹上一架。

傍晚,這支紅巾軍終於趕到了界溝站。

“界溝站”其實就是後世的界首shi,不過界溝在現在還不過是個小鎮子罷了,遠沒有後世的繁華。而根據史書記載,在北宋初年這個地方有一條橫貫南北的長溝,爲潁州與陳州的分界溝,所以此地變名爲“界溝”。

而等到元滅南宋,重新劃分州府之後,界溝便成爲了太和與沈丘的分界線,只要過了界溝,再走一天就可以到沈丘城了。

自然而然,界溝鎮便也成爲了韓咬兒和張世華進攻沈丘城的前沿陣地。

對於這樣一個地方,沈丘那邊自然也是無比重視的,原本這裡還駐紮著一個百戶的官兵,可是當韓咬兒和張世華率大軍趕到時,這一百官兵自然也不會留在這等死。

所以,他們在發現這支紅巾大軍的第一時間便捨棄了這裡,逃回了沈丘城。

就這樣,韓咬兒和張世華他們也便無比順利的接管了界溝鎮。

夜晚,也就是衆兵士的晚飯時間,張世華並沒有向韓咬兒那樣安穩的坐在軍帳中享用美食。而是帶著名義上是自己副手的徐明和麾下驢哥趙九等人,去巡視營房去了,畢竟對於一羣新兵來講,在白天那樣的天氣下,連續的幹一天的路可並容易。

因爲所屬將領不同,張世華和徐明麾下的五百兵卒,自然也不會和韓咬兒麾下的兵卒住在一起。雖然雙方都住在一個營地之中,但是卻也有著明顯的分別,就比如張世華和徐明的兵卒都聚集在了營地的東部,而韓咬兒的兵卒則都聚集在了營地的中部的西部。

而張世華去的地方自然也就是營地的東部。

而在此時的營地東部,張世華麾下的兵卒也大都以“什、排”爲單位,或十人或三十人的聚集在一起。

只見這些兵卒一個個的圍坐在照明用的火堆旁,手上端著簡陋的餐具和飯菜,在舒緩著一天疲憊身體的同時,也在認真的聽著他們的什長和什中的老卒,繪聲繪色的講當年他們是如何在張大人的帶領下圍剿盜匪的故事。

第五百一十章 大業決勝第三百八十四章 沙盤 福通第六十六章 亂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二百九十八章 心路第四百四十五章 治官第三百八十三章 過年兩三事第四百三十五章 楚王殿接見陳友諒 衆使者震撼軍械監第八十二章 潁州城的反應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離人命歸黃泉 大將軍分明罰賞第六十七章 人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楊媚兒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陵稱王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頓與賞賜第四百七十六章 領軍十萬戰天完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完來使第一百一十六章 借兵甲第五百章 報捷 出使第二百零四章 入主西平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論功第二百六十章 火炮之威第三百八十八章 擴軍第三百九十八章 撤兵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駕 封賞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器營第十章 練軍2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九十二章 出發第四百三十章 張世華疆土再增 劉福通擁帝建極第四百八十九章 召兵第七十七章 萬無一失的任命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殺第四百九十四章 初戰常遇春(爲“jjc1221”書友的萬賞加更)第二十五章 鄧鎮元朝官職表第八十八章 意外風波第四十五章 免職第一百零一章 戰局第五百零三章 戰太平第九十八章 攻城(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完來使第四百二十六章 鬧劇 變計第二百五十八章 懲罰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三十七章 蹴鞠熱第三百四十四章 城破突圍婦‘盡忠’第二百零八章 咬兒之死第四十五章 免職第四百零三章 奪城之戰(一)第八十八章 意外風波第十六章 臨水鎮(求推薦)第四百五十七章 詐城 攻堅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敵得勝顯榮耀(求推薦)第四百一十四章 訊息傳來 兵不血刃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一百零六章 局勢翻轉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撤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面楚歌 兵臨城下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陽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臉無情第二百一十九章 激戰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八方雲動第三百一十八章 重甲步兵團(爲大唐劍俠客的加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混亂 南下 軍制改革第四十九章 郭薇兒的情感第四百九十章 宣戰第一百五十章 攻城第五百一十六 末路(大結局)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炮軍第四百二十五章 調任判官及南下第九十二章 出發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陵閱兵第三十三章 郭薇兒第十四章 獎賞第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鋒 明通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好消息第二百七十七章 衆人心思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雨 激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改變第四百零七章 聯合第二十三章 父親第二百三十五章 獵犬扎那第四百七十二章 弔民伐罪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場風波終落幕第九十章 紅巾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頓與賞賜第三百三十七章 分娩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前論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前第二百八十一章 絕路第三百零八章 大起大落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雨 激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多智之虎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請呂思誠第三百四十二章 蘄春之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抵江陵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奸佞昏庸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戰而逃
第五百一十章 大業決勝第三百八十四章 沙盤 福通第六十六章 亂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二百九十八章 心路第四百四十五章 治官第三百八十三章 過年兩三事第四百三十五章 楚王殿接見陳友諒 衆使者震撼軍械監第八十二章 潁州城的反應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離人命歸黃泉 大將軍分明罰賞第六十七章 人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楊媚兒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陵稱王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頓與賞賜第四百七十六章 領軍十萬戰天完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完來使第一百一十六章 借兵甲第五百章 報捷 出使第二百零四章 入主西平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論功第二百六十章 火炮之威第三百八十八章 擴軍第三百九十八章 撤兵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駕 封賞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器營第十章 練軍2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九十二章 出發第四百三十章 張世華疆土再增 劉福通擁帝建極第四百八十九章 召兵第七十七章 萬無一失的任命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殺第四百九十四章 初戰常遇春(爲“jjc1221”書友的萬賞加更)第二十五章 鄧鎮元朝官職表第八十八章 意外風波第四十五章 免職第一百零一章 戰局第五百零三章 戰太平第九十八章 攻城(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完來使第四百二十六章 鬧劇 變計第二百五十八章 懲罰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三十七章 蹴鞠熱第三百四十四章 城破突圍婦‘盡忠’第二百零八章 咬兒之死第四十五章 免職第四百零三章 奪城之戰(一)第八十八章 意外風波第十六章 臨水鎮(求推薦)第四百五十七章 詐城 攻堅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敵得勝顯榮耀(求推薦)第四百一十四章 訊息傳來 兵不血刃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一百零六章 局勢翻轉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撤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面楚歌 兵臨城下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陽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臉無情第二百一十九章 激戰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八方雲動第三百一十八章 重甲步兵團(爲大唐劍俠客的加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混亂 南下 軍制改革第四十九章 郭薇兒的情感第四百九十章 宣戰第一百五十章 攻城第五百一十六 末路(大結局)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炮軍第四百二十五章 調任判官及南下第九十二章 出發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陵閱兵第三十三章 郭薇兒第十四章 獎賞第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鋒 明通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好消息第二百七十七章 衆人心思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雨 激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改變第四百零七章 聯合第二十三章 父親第二百三十五章 獵犬扎那第四百七十二章 弔民伐罪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場風波終落幕第九十章 紅巾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頓與賞賜第三百三十七章 分娩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前論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前第二百八十一章 絕路第三百零八章 大起大落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雨 激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多智之虎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請呂思誠第三百四十二章 蘄春之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抵江陵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奸佞昏庸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戰而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新县| 嘉鱼县| 广灵县| 长泰县| 嫩江县| 石家庄市| 民乐县| 上栗县| 平远县| 宁海县| 陕西省| 黔西| 正镶白旗| 肥城市| 灵川县| 张家港市| 威信县| 广河县| 逊克县| 邢台市| 呼和浩特市| 纳雍县| 康马县| 扶绥县| 广饶县| 南城县| 宜章县| 石首市| 吉安县| 甘南县| 黄骅市| 基隆市| 邻水| 旺苍县| 五河县| 南部县| 额尔古纳市| 略阳县| 高州市| 新乐市| 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