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一章 桀驁

雖說張世華向他抱拳後,他也向張世華回了一禮,不過看此人的眼神就知道,他根本就未把張世華放在眼裡。而張世華見此,也自然不會熱臉貼人家的冷屁股,兩人也不過是出於禮節隨便寒暄了兩句,便也不復交談。

至於餘下的那幾位千戶紅巾軍的千戶將官,則大都是平庸之輩,在這依舊不一一詳述了。

總之等張世華與衆人見禮完畢,劉福通便說道:“既然兄弟們都認識,也見過面了,那接下來咱們也該談正事了。”說完這話,劉福通便帶著堂前的衆人,重新回到了前衙大堂。

雖然說現在白蓮教已經正式造反,並打出了造反的旗幟和口號,甚至還自任了不少官職,但是現在的白蓮教紅巾軍還並不是一個政權。而更重要的就是,劉福通雖然是公認的紅巾軍主帥,但是紅巾軍也並非是劉福通的一言堂。

就比如盛文鬱、羅文素、韓咬兒等人,雖然他們在名義上接受劉福通的指揮和任命,但劉福通卻並沒有能力直接指揮他們手下的兵卒,就比如盛文鬱手下的盛五,他就只聽盛文鬱的號令,而不聽劉福通的。

而這樣也就導致,紅巾軍名義上是一個整體,但它實際上卻更像是一個聯盟,而作爲紅巾元帥的劉福通,則更像是聯盟的盟主。也因此這個所謂的紅巾元帥府,在佈置上則更像是一個山寨的聚義堂,除了元帥劉福通高坐在主坐外,其他的各個紅巾軍的千戶將官,也都是有著各自的座位的。

就比如張世華,他現在在大堂上就有著一張屬於自己的交椅,不過因爲張世華是剛剛加入的白蓮教,所以張世華在堂上的位置很靠後,就坐在大堂左邊倒數第二的地方,至於坐在倒數第一的,自然就是實力做弱的徐明瞭。

不過看著徐明臉上樂呵呵的笑容,好像他也並沒有因爲這個座次而感到不滿,畢竟以他手上那點人,能在堂上有個座位就已經不錯了。

而再說此時,等衆人依次落座之後,劉福通看著堂下的衆將官,輕咳了一聲便開口說道:“太和張家,棄暗投明,舉義旗,奪城池,而後歸入我聖教,可謂立功與天下也。有功不得不賞,所以本帥決定,任命張家家主張烈武爲太和縣尹、張烈文爲主薄、張世輝爲縣尉。”

說到這,劉福通停頓了一下,將目光轉向張世華又接著道:“而此事中,張小將軍功勞最大,故特命張世華張小將軍爲太和千戶,而徐明徐堂主亦在此事立有功勞,故特命徐明爲太和副千戶,爲張小將軍之副。”

說完,劉福通便召來兩名站在大堂上的兵卒,對他們說道:“此乃千戶之印,且授予兩位將軍。”說著劉福通便將兩個銅製的小印章分別遞給了他們。

而那兩名兵卒則雙手相併,恭敬的接過了印章,而後又雙手相併捧著印章走向了張世華和徐明。

大堂上的衆多將官,這時也皆看向那兩枚印章,而後又看向張世華的徐明,亦是表情各異。但卻並沒有驚訝與羨慕,沒有驚訝,是因爲他們早就猜到了張世華會成爲千戶;沒有羨慕,則因爲他們也早就是千戶了。

而再說張世華和徐明,兩人在聽到這樣的任命後,也都是一臉平靜,畢竟這個結果他們一個早就猜到了,一個早就知道了。不過不同是的,張世華雖然猜到了自己成爲千戶後,劉福通會在自己身邊安插人手,但卻沒想到竟然會安插徐明,畢竟徐明可不是他的心腹手下。

而徐明心中則是一聲嘆息,畢竟他雖然想巴結張世華,但是劉福通這樣的任命,無疑會讓他裡外不是人。

但不管怎麼樣,兩人接下印章後,還是在第一時間對劉福通彎腰拜謝。而張世華更是拜了兩拜,一次是他的,一次是家族的,畢竟有了劉福通正式的任命,對於張家的治理總歸有些幫助。

而等任命完,張世華和徐明,劉福通看了一眼杜遵道等人,換了一張不怒自威的嚴肅表情。輕咳了一聲接著說道:“自我軍起義兵、除暴虐、殺不平以來,天下百姓歸之如流水,以致不足半月,我軍便連取三城,麾下更有健兒萬餘。”

“但是我們卻不能因此而懈怠,要知道我們的敵人可是竊取了我漢人天下的元蒙韃子,而且就在西邊,還有三萬虎視眈眈的官兵呢。”

“而想要實現我聖教的大業,就必須要擊敗韃子的三萬官兵。但以我軍現在的兵力,面對數倍與自的韃子官兵,卻是勝少而敗多,所以本帥決定,三日後本帥便親率大軍南下,一舉攻佔‘朱皋糧倉’。”

堂上除了杜遵道這些早就知道此行動的四人,和隱隱猜到紅巾軍下一步行動的張世華外,其他的將官聽到劉福通這話,都感到了些許驚訝。

然而接下來還不等他們有所反應,大堂最前面坐著的杜遵道四人,便不約而同的起身抱拳道:“末將(下官)謹遵元帥之命。”

堂上的其他人見此,也紛紛明白過來,這肯定是這幾位商量好的事情了,於是也紛紛起身抱拳道:“末將(下官)謹遵元帥之命。”

見此劉福通臉上也不禁露出一抹笑意,於是劉福通面帶微笑的接著說道:“衆位兄弟請坐,既然衆位兄弟沒有意見,此時便就定下了。不過爲吸引元蒙韃子的注意力,保證此戰萬無一失,本帥決定由韓千戶爲主將、張小千戶爲副將,再帶一路大軍,直取沈丘城,以爲我大軍西部之防線耳目。”

而堂下的張世華聽到這話,嘴角也不禁揚起一絲笑意。

說實話對於沈丘城,張世華早就想把它拿下了,因爲張世華知道,如果元蒙朝廷派官兵想要進攻潁州、鎮壓紅巾軍,那麼最先出動的大軍,一定是駐守在潁州西方的治河官兵。而如果這樣,那麼處在潁州城西北方的太和,一定會成爲元蒙官兵首當其衝的進攻目標。

而這樣也自然不是張世華願意看到的,畢竟‘匪過如梳,兵過如篦’,以太和爲戰場的話,無論勝負,太和xian都肯定會被禍害的不成樣子。別說太和xian現在是張家的根基所在,就單從感情上講,張世華也不願意看到自己生活了這麼久的故鄉被戰火蹂躪。

所以當張世華聽到劉福通的命令後,便和韓咬兒立即站了出來,對劉福通行禮,道了個“遵命。”

而劉福通見此,便接著對韓咬兒和張世華說道:“兵法之計,最重虛實。所以明日一早,兩位將軍便帶著麾下各部出發,務必要在七日之內拿下沈丘城。”

……

半個時辰後,劉福通詳細的安排完了此次紅巾軍的軍事行動,等安排完後,劉福通便解散了紅巾衆將官,讓他們各自準備去了。

見劉福通離去,張世華和徐明兩人相視一笑,也各自從座位上起身。

一開始張世華原本還打算著去和韓咬兒商議一下此次行動,卻沒想到張世華和徐明還沒去找他,他倒是徑直的走到了張世華的面前,一臉倨傲的對著張世華說道:“明日辰時,你們二人便帶著麾下兵卒去西城門集合。”

說完這句話後,便看都不看張世華他們一眼,就這樣帶著人離開了。那樣子,簡直就像是把張世華這樣一個和他平級的千戶,當成是自己的下屬一樣。

對於這樣這樣桀驁無禮的行爲,就算張世華心胸再廣闊,也不禁有些臉色陰沉。

而站在張世華身後的徐明,則也是在其走遠後,陰沉著臉對張世華道:“這韓千戶好生無禮。”

張世華聽到徐明這話,什麼也沒說,冷哼了一聲,便也徑直離開了官衙前堂。

第四百七十九章 友諒歸降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兵出第三十九章 冬天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兵與賊匪(新書上架,求月票)第一百零八章 城破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好消息第四百一十二章 城陷異象生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臨許州第三百三十一章 沿河追擊第十四章 獎賞第七章 訓練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安站第十二章 大勝1第十九章 殺俘第三百八十九章 分析 局勢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戰功成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伐無望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炮第二百一十二章 屠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戰常遇春(四)第三十四章 撫卹第四百五十九章 動盪 重病第三百五十六章 悍不畏死的搏殺第四百七十八章 鏖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人第五十一章 亂世近風波將起 張家子年以及冠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死城破論封賞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們的訓練日常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襲第八十四章 招撫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雨 激戰第五百零七章 戰太平(五)第四百四十三章 稅制 賞賜第一百六十章 羅文素奸計害人 張世華取捨有道第四十二章 出事第五百零三章 戰太平第一百零五章 廝殺第一百二十章 交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擊 抓週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戰而逃第二十六章 鄧虎第一百九十九章 詐敗之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孕第四百六十五章 交易丁口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臉無情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水之力第二百七十一章 生死存亡第五十三章 絕望中的瘋狂第七章 訓練第三十九章 冬天第三百六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業決勝(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營嘯再起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戰常遇春(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詐敗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戰常遇春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四百三十九章 建立武院第三百九十二章 交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糧毀 絕望第四百三十二章 混亂 南下 軍制改革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元代汝寧府的資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斬的內容第二百零一章 大勝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第二百六十六章 資助第一百一十章 氣節第一百六十八章 搬家 招工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業決勝(六)第八十五章 去潁州第一百九十三章 逆迎衝殺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擊 抓週第二百二十九章 虎士第二百八十八章 強敵 亂局第一百九十九章 詐敗之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間行軍險渡河第三百八十九章 分析 局勢第四百八十五章 黔地歸順第二百五十八章 懲罰第三百一十八章 重甲步兵團(爲大唐劍俠客的加更)第三百九十六章 火攻之計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衣潰敗第八十章 掌控第四百三十三章 推行改革及秋獵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第一百零六章 局勢翻轉第四十四章 局勢第二百六十九章 迫切戰局第三百零九章 ‘襄陽’掌中物也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戰前議事第三百四十四章 城破突圍婦‘盡忠’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險計第二十三章 父親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下
第四百七十九章 友諒歸降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兵出第三十九章 冬天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兵與賊匪(新書上架,求月票)第一百零八章 城破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好消息第四百一十二章 城陷異象生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臨許州第三百三十一章 沿河追擊第十四章 獎賞第七章 訓練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安站第十二章 大勝1第十九章 殺俘第三百八十九章 分析 局勢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戰功成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伐無望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炮第二百一十二章 屠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戰常遇春(四)第三十四章 撫卹第四百五十九章 動盪 重病第三百五十六章 悍不畏死的搏殺第四百七十八章 鏖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人第五十一章 亂世近風波將起 張家子年以及冠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死城破論封賞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們的訓練日常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襲第八十四章 招撫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雨 激戰第五百零七章 戰太平(五)第四百四十三章 稅制 賞賜第一百六十章 羅文素奸計害人 張世華取捨有道第四十二章 出事第五百零三章 戰太平第一百零五章 廝殺第一百二十章 交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擊 抓週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戰而逃第二十六章 鄧虎第一百九十九章 詐敗之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孕第四百六十五章 交易丁口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臉無情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水之力第二百七十一章 生死存亡第五十三章 絕望中的瘋狂第七章 訓練第三十九章 冬天第三百六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業決勝(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營嘯再起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戰常遇春(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詐敗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戰常遇春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四百三十九章 建立武院第三百九十二章 交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糧毀 絕望第四百三十二章 混亂 南下 軍制改革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元代汝寧府的資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斬的內容第二百零一章 大勝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第二百六十六章 資助第一百一十章 氣節第一百六十八章 搬家 招工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業決勝(六)第八十五章 去潁州第一百九十三章 逆迎衝殺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擊 抓週第二百二十九章 虎士第二百八十八章 強敵 亂局第一百九十九章 詐敗之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間行軍險渡河第三百八十九章 分析 局勢第四百八十五章 黔地歸順第二百五十八章 懲罰第三百一十八章 重甲步兵團(爲大唐劍俠客的加更)第三百九十六章 火攻之計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衣潰敗第八十章 掌控第四百三十三章 推行改革及秋獵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第一百零六章 局勢翻轉第四十四章 局勢第二百六十九章 迫切戰局第三百零九章 ‘襄陽’掌中物也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戰前議事第三百四十四章 城破突圍婦‘盡忠’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險計第二十三章 父親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教育| 荆门市| 德清县| 二连浩特市| 海盐县| 重庆市| 海原县| 呈贡县| 上蔡县| 新宾| 常宁市| 赤峰市| 南皮县| 屯昌县| 乌兰察布市| 广安市| 彭阳县| 明水县| 资阳市| 朝阳区| 望奎县| 砀山县| 兴义市| 叶城县| 南丹县| 石阡县| 自治县| 自贡市| 大关县| 兴业县| 思南县| 泉州市| 和林格尔县| 宣化县| 汉川市| 麦盖提县| 昭苏县| 河池市| 财经| 临高县| 扎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