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回山?”張之維看著張懷義,說道:“你小子在外面玩野了?”
“怎麼能說是在玩?我這是在修行!”張懷義正色糾正:“師父不是說過嗎,修行修行,貴在知行合一,不能只修不行,需要去遊歷,去經歷。經歷的越多,心智才越堅韌。”
聞言,張之維不再多言,目光投向師父。
張靜清也不去阻攔張懷義,道:“這幾年,懷義你的進步有目共睹,既然你覺得遊歷對你的修行有益,那你就繼續遊歷吧。不過……”
張靜清提醒道:“雖然你很聰明,在我看來,你比張之維還要更聰明一些,但有時候,聰明可能反被聰明誤。我慣例提醒你一次,歷練的時候,有些原則性的問題不能犯,不管怎樣,都應該堅守自己的底線。”
“在此底線之上,在此原則之內,你儘可放手施爲,你可以把所有的階層都嘗試一次,把諸多的人生經歷融入自身情感之中,參悟人間百態,以此爲資糧,在心火之中煅燒,這就是紅塵煉心。”
“你……明白了嗎?”張靜清凝視張懷義。
“師父!”張懷義神情肅穆,斬釘截鐵,“弟子謹記於心!”
張靜清點頭,他是一個很傳統的玄門師長,不喜歡把話說的太直,但這次他說的無比的直白。
張懷義對著師父和師兄鄭重一禮,轉身就要離開。
“懷義!”張之維突然叫住了他。
張懷義駐足回望。
“師父給了你忠告,”張之維道,“師兄也贈你一言提醒。”
張懷義眼神微動,“師兄,您直說。”
張之維說道:“懷義,當你重新踏上旅途之後,一定要記得旅途本身的意義,路上遇到的一切,百姓和地主,妖人和強盜,都是你旅途中的一部分,提升實力並不是一切,睜大你的眼,敞開你的心,去真切地觀察、感受這世間萬物吧。”
“師兄教誨,懷義銘記!”張懷義面容鄭重,深深點頭。
張懷義是一個擅演的人,李慕玄能在三一門演兩年,左門長都佩服無比,甚至還說如果李慕玄能演三年,他親自去請教。
而張懷義,在龍虎山演了近十年,除了天師張靜清外,沒有任何人能發現他身上的端倪,就連張靜清,也不能說看穿,只能說是發現他有問題。
所以,此時此刻,無論是張之維還是張靜清,都看不穿張懷義的心中所想。
望著張懷義漸行漸遠的背影,張靜清收回目光。
“怎麼?”張之維說,“師父您覺得不放心?”
張靜清搖頭:“懷義有實力,又有心機,他行走江湖,我不擔心他的安全。”
“那您擔心什麼?”張之維問。
張靜清笑了笑,沒有說話。
這時,呂慈跑了過來:“張師兄,天師,那我跟你們一道回山!”
“你不回呂家村?”張之維問。
“這不是剛回過嗎?”呂慈拍了拍手,“我離開的這幾天,山上的師兄弟們怪想念我的吧。”
“那可不?一羣人鋤地的時候,可是叫苦連天。”張之維笑道。
呂慈正要說話,張靜清輕咳一聲,道:“呂慈啊,以後你要鋤地練功,可以去山下幫那些佃戶,不用幫山上那些小兔崽子,這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是,天師!”呂慈連忙應下,其實,他之所以幫龍虎山的道士鋤地,還真不是爲了討好他們,只是因爲他住在龍虎山,那些地隔得近。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這下,那羣小崽子們要唉聲嘆氣了。”張之維笑道。
“早就該如此了。”張靜清道。
”天師,我們就先告辭了。”這時,火德宗的儲大師走過來說道。
“張師兄,前輩,咱們後會有期。”豐平也來打招呼。
張靜清和張之維與他們寒暄了幾句。
隨後,火德宗幾人便在衆目睽睽之下,施展火遁,化成一團火焰消失了。
接下來,陸續有人過來打個招呼離開。
武當牌坊前,人越來越少,張之維也抓住了一個無人過來客套的空檔,撐開閃電通道,裹挾住師父和呂慈二人,化作一道閃電衝天而起,消失在雲端天際線。
“張師兄這手段,還真是蕭灑啊!”
李慕玄擡頭,看著張之維在雲層上,留下的那道劃破天穹的口子,嘴裡喃喃自語道:“我要是像他一樣瀟灑就好了。”
“那你好好修行,要是你能修到第三重,化身雲炁,逍遙御風,不比這差到哪去呢!”一旁的陸瑾說道。
本來,他也是打算像呂慈一樣隨張之維離開的,但被左門長留下來了,讓他隨自己回山。
左門長和張之維論道,找到了逆生三重的通天路,他需要對現階段逆生三重的修行進行一個修改。
而新的修行方向,必須要有先行者在前面試驗。
畢竟這次論道,只是討論了其可行性,真的行不行,還是未知數,不適合帶著全部門人去修。
只有先練了才知道,這種事,以前一直是左門長先試,他試過,確認可行之後,纔會傳給弟子。
但這次,他打算讓陸瑾也跟他一起,陸瑾有相當多的時間都在龍虎山,有之維小友把關,他比較放心。
至於三一門的其他人,他會加入一些打磨本我思維的修行,至於具體的行炁脈路等暫時不變。
“走吧!”左門長說道。
“師父,我已經讓我父親安排好了接送的車輛!”李慕玄說道,作爲閩地的大戶,三一門背後最大的金主,這點牌面還是有的。
左門長搖頭道:“大可不必如此,替我謝謝李先生的好意,這次我們就步行回山吧。”
“如今世道混沌,我們卻舊居山上,整日潛心修行,享受著歲月靜好,已經脫離世間太久太久了。”
“正好這次用腳丈量大地,一路深入民間,體驗一下紅塵百態,人間疾苦吧!”
三一門一直都是出世修行,但接下來,左門長想讓弟子們出世了。
當然,在出世前,他打算自己先遊歷一番大江南北,好好體會一下,等以後弟子游歷的時候,自己也能給他們一些經驗。
“是,師父!”陸瑾和李慕玄點頭說道。“此次以遊歷爲主,是以普通人的目光看世間,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得使用能力!”左若童提醒道。
“是,師父!”
兩人再次迴應。
前些年,陸瑾和張之維走南闖北,體驗過人間疾苦,對行程心裡有數。
倒是李慕玄,生活優越的他,從小到大一直處於一種遊戲人間的狀態,在成爲異人後更是如此,他從沒以普通人的視角看待過這個世界。
所以對這次旅程,他還是很感興趣的。
而現在,戰亂不斷,軍閥割據,土匪橫行……這注定是一場極其深刻的旅行。
……
另一邊,龍虎山天師府。
天空晴空萬里,憑空一道霹靂落在天師府門口的校場上,把衆多在校場上修行的弟子們嚇了一跳。
衆人紛紛看過去,雷火煉殿也應該是午夜子時纔對,這大白天的,哪來的閃電。
旋即,就看到刺目的雷光閃去,焦黑一片的地面上多出了三個人。
“師父!”
“天師!”
“之維師兄!”
衆人紛紛過來拜見。
張之維搞出雷火煉殿的修行炁局之後,平時分散在龍虎山各處修行的道士,紛紛聚集到了這裡。
老輩小輩都有,一窩蜂的涌上來,還是讓張靜清有些頭疼的,他應付了幾聲後,就把張之維推了出來,自己去了大上清宮。
而張之維應付這種場景可謂是得心應手,對答如流。
“對了,之維師兄,這次武當之行,有沒有比試環節啊!?”
“這次去的門派去不少,肯定會有的,就是不知道之維師兄有沒有出手。”
“之維出手,那跟欺負小孩有什麼區別?估計也就小輩們打了一圈,和咱們龍虎山關係不大。”
“對了,我還是關心武當的孫牛鼻子是不是真的成仙了,之維,我知道你小子從不說假話,你實話實說,他是真成了,還是死求了?”
一個老輩說道,聽語氣,和孫門長有些過節。
其實,龍虎山和孫門長有過節的道士不少,當年他打上山,一路上被他收拾的道士可不少,易潛就被狠狠的拾掇了一頓。
“真成了!”張之維極其肯定的回答了他的問題。
“真成了?”老道士一愣,臉色有些複雜,嘴裡喃喃自語:“如果是別人,我不信,姓孫的話……倒是有可能……”
張之維並沒有過多關注這位前輩,他開始繼續講述此行的經歷。
呂慈則是默默的取出自己用了多年,每天以炁餵養,現在已經削鐵如泥的鋤頭,開始了自己的鋤地修行。
回家的幾天,他都在和族裡的兄弟敘舊,有幾天沒修行了。
而校場上,衆人很久就自覺的圍在了張之維的四周,傾聽起來,那一個個的模樣,比平時聽講道認真多了。
在聽到張之維雖然沒有參與年輕一輩的比試,但張懷義參加了,還擊敗了武當年輕一輩的第一人周聖的時候,衆人忍不住歡呼起來,直言大耳朵給龍虎山揚了名。
雖然這些年龍虎山出盡了風頭,但大部分的名聲都是張之維帶來的,其他人倒是沒什麼名氣,這次張懷義也算是狠狠露了次臉。
而衆人在聽張之維講述了張懷義和周聖具體的交戰情形後,一個個錘頭頓足起來。
如此精彩,如此戲劇性的一幕,他們居然無緣一見,實在是遺憾啊。
隨後,張之維又講了自己和左門長論道的事,還說了,三一門可能要不了多久,就要重回玄門行列了。
聞言,衆人也不禁爲三一門高興起來,半點沒有又要多一個同行對手的心態,誰讓三一門人緣好呢。
而三一門即將重回玄門的消息,也跟著傳了出去,落入江湖之中,越傳越廣。
甚至左門長還在帶著兩個徒弟紅塵煉心,消息就傳到了三一門,搞的三一門上下一臉懵逼,怎麼三一門要重回玄門一事,他們三一門自己反而不知道?
…………
…………
張之維給師兄弟們講述了一番自己在武當的經歷後,便起身前往天門峰之下的天通觀。
據師兄弟們說,他離開的這幾天裡,龍虎山的香客數量激增,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來天通觀的,不過,由於隔得很近,天師府也跟著沾了點光,香火也旺盛了不少。
張之維來到天通觀,這裡果然人山人海,許多香客不辭辛苦,千里迢迢趕至這裡燒香,外鄉香客尤其的多。
究其原因,是最近幾年,天通教會,以及旗下的各種涉及民生的產業,影響力越來越大,連帶著天通教主的信仰也變多了。
而天通教主的道場,一共只有兩個,一個在魔都,一個在龍虎山,靠近魔都的,就去魔都了,靠近龍虎山的,自然來了這裡。
這些香客和龍虎山本身的香客加起來,自然也就造成了人山人海的狀況。
本來,天通觀只是一個很小的觀,裡面的道士也就兩三個,基本是張之維的師弟輪流去執勤,但隨著這裡的人越多越多,天通觀也經過了一次擴建,人手也變多了很多。
而這次擴建,又給本來就很神奇的天通觀,又增添了幾分神秘元素,因爲本來不大的道觀,一夜之間擴張了好幾倍,引得無數人驚呼這是天通教主顯靈了。
但其實,這裡面並沒有那麼玄乎,無非是龍虎山的人看地方小了,施展土河車等手段,給快速擴建了一番。
擴建之後,人手也要增加,田晉中被命爲了此觀的主持,平時就在這裡主持大局。
田晉中本來想推辭的,但誰讓他都被供奉在了觀裡了呢,天通觀的主殿裡,供奉著天通教主和他的左右護法,田晉中就是右護法,張懷義是左護法。
左護法跑出去歷練去了,事情自然就落到了他這個右護法身上,這也是這次張之維回山,田晉中沒有上來迎接的原因,實在是他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