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0章 軍事家(上)

;????宋九氣樂了。

於是又回奏摺,陛下,你還記得端硯案嗎?

首先國家經(jīng)濟在漸漸轉(zhuǎn)好。

還有些困難,不過今年財政壓力不象去年那樣了,因此趙恆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繼續(xù)治河。

此次主辦治河的大臣乃是原南唐臣子謝德權(quán),對土木水利十分精通,京城因爲(wèi)人口增加,廣建屋宅,導(dǎo)致街道擁擠,就是此人重新整理規(guī)劃的。

他來到黃河汴河邊做了兩件事,第一是淘盡河牀淤沙,不過宋九不是很認同,沒有挖掘機,更沒有先進的水平儀,想淘沙深河,在這時代根本就辦不到。

第二件事便是植樹造林,於黃河與汴河之堤岸上植數(shù)百萬株柳樹固堤。

這件事倒是讓宋九十分贊同。

而且讓宋九更認可他的是他的一份提案,於關(guān)中重開三白渠,但不僅是重開三白渠,而是他又提出一種構(gòu)想,於渭水河畔選擇一處河谷,築堤建設(shè)陡門,然後將渭水引到這個大堰內(nèi)。就象都江堰那樣,但比都江堰工程更要複雜。再建蓄沙池,先將渭水沉澱,進入大堰內(nèi),注入下游地區(qū),渭水清,黃河就清了一半。

並且渾濁的北洛水同樣可以這麼做,黃河泥沙減少,河水危害自然下降。

沒有他想的那樣誇張,但會起到一些效果。而且這樣做也有了基礎(chǔ),在宋九提議下,汴黃入口處就是這麼做的,也便於灌溉。

這是一種想法,想要動工,必須派人認真考察設(shè)計,再說朝廷現(xiàn)在也沒有這個財力支持。

其次今年一顆超新星爆發(fā)。狀如半月,有芒角,煌煌然可以鑑物,明亮得象月亮。大家以爲(wèi)是吉星。因此趙恆下詔抽出一些錢帛,建設(shè)資善堂。贍養(yǎng)孤寡老人。

其實在這之前,朝廷也有許多資善舉措,包括安撫災(zāi)民,救濟。詔獎一些善戶,宋九在蘇州更將慈善業(yè)發(fā)展到巔峰。

但在宋九擔(dān)任首相時,卻暴發(fā)了一件大案,那就是端硯案。

宋初四大名硯不是後來的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而是端硯、歙硯、洮河硯、紅絲硯,實際洮河硯就是洮硯,在洮州。後來澄泥硯才取代山東的紅絲硯。

端硯乃是宋朝四大名硯之首。

但硯的材料很多,有石,有沙,有泥。有磚,有瓦,石硯也分貴賤,普通石硯不值錢,然而上等端硯價值千金。

南漢時官方主持著開採端硯事務(wù),宋九到了廣南,不用等包拯了,就說了開採端硯的困難與危險,讓朝廷取消百姓進獻,或者和買端硯的舉措。

想採購可以,在京城市場上和買,而非是到端州去直接和買,以免產(chǎn)生種種弊病。

趙匡胤便同意了,於是端硯正式商業(yè)化。

這個成了端州的支柱產(chǎn)業(yè)。然而隨著商業(yè)發(fā)展,許多豪強士大夫也在經(jīng)商,這些人那個衙役敢去徵商稅?

不僅是端硯,其他商品也是如此。

宋九與王欽若改革新商稅法,下調(diào)商稅比例,甚至爲(wèi)了妥協(xié),大宗商品交易商稅比例進一步下調(diào)。

新商稅法後的商稅稅率真的很低了。

不過依然有許多豪強不願意納這個稅務(wù)。

包括兩家經(jīng)營端硯的豪強商人,也納稅了,將端硯當(dāng)成普通的石硯去納稅,俺也交稅的……

但他們沒有想到宋九改革商稅,下降商稅比例,那是爲(wèi)了能全面執(zhí)行納稅,施恩於前,動威於後,不斷地施辣手,處罰了一批權(quán)貴,甚至有的官員被牽連進去,免官或貶官。

有人與這兩家豪強不和,便主動替官府蒐羅了一些證據(jù)舉報。

宋九聽聞後派人認直查訪。

數(shù)量不多,但那怕一年只有幾萬塊端硯,一艘小船就裝走了,可是其價值不菲,一年如此,十年下來逃漏了多少稅務(wù)。而且從廣南到京城又經(jīng)過多少地方?

這一查牽連了許多官吏,甚至包括趙匡胤兄弟老母親孃家杜家都捲了進去。爲(wèi)了震懾,那次宋九有意用此案做了示範(fàn),嚴懲了一批官吏。

這就是宋九做首相的一起大案,又稱爲(wèi)端硯案,可能會留名史冊,它意味著宋朝齊民政策進一步落實,那就是“齊稅”。

不能將趙恆當(dāng)成史書上記載的那個傻子,實際這是一個很聰明的人。

沒有澶淵之盟的羞辱,國家進一步興盛,如今趙恆仍在兢兢業(yè)業(yè)處理著國家政務(wù),宋朝繼續(xù)在上升階段。

宋九又只問了一句。

他的意思更簡單,那就是貪心不足,富了更富。實際宋朝有些豪強真的很富了,如今京城家產(chǎn)十萬貫的彼彼皆是,甚至有許多人家家產(chǎn)達到百萬貫。

大宗商口交易稅率又是那麼低,爲(wèi)什麼還要逃稅?

不要以爲(wèi)倭國富裕了,就不會危害中原了,照樣還會危害。

趙恆於是復(fù)派中使詢問,卿之意如何?

宋九這才說正題,儒學(xué)治國,物格學(xué)強國富民,宗教化民。

可以讓倭國留學(xué)生學(xué)習(xí)儒學(xué)與佛學(xué),讓他們國家安寧,學(xué)習(xí)儒家佛教的溫和向善之道,那麼就不會入侵我朝。但物格學(xué)不能讓他們學(xué)習(xí)。

並且國家守內(nèi)虛外,何爲(wèi)虛外?不僅僅是對開疆拓土要保持理性,還要讓外夷“虛”,外夷弱了,便不會形成危害了,就包括眼下的分化各部族,不讓一部族一枝獨大,也是這個虛。

趙恆最終同意。

實際宋九是帶著前世的仇恨了。

與高麗人的無恥相比,倭國人的團結(jié),虛心學(xué)習(xí)進步文明,堅忍,尚武,不怕死,要讓人更加尊敬,可是這個種族卻是如此的殘忍,儘管宋九如今高位。必須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岐視眼光,更況且是前一世的恩怨,然而想到倭國人對中國的戧害,這個仇恨他仍然沒有放下。

不會報復(fù)吧。但必須要提醒大家。更不會主動下賤地幫助他們?nèi)姶蟆?

總之,中國周邊盡出好鄰居啊。

景德三年幽州路仍有戰(zhàn)事。有部分人叛亂,特別是中京的奚人與上京的契丹人,沒有原先高高在上的地位,許多權(quán)利被先後剝奪。一些豪強心中怏怏不樂,導(dǎo)致陸續(xù)有叛亂髮生,還有一些大漠上的部族不知天高地厚的來騷擾,然而宋朝在幽州路駐紮著最多的兵力,並且六成以上是騎兵,及時鎮(zhèn)壓下去。

治是認真治,但鎮(zhèn)壓也是認真地鎮(zhèn)壓。霹靂一般,十分果斷地鎮(zhèn)壓,斬首處決。

但總的來說,幽州漸漸由亂入治。特別是宋九到處跑,認真看,讓近兩千名宋朝各州縣官員不得不小心治理著地方,整個幽州路有了復(fù)甦的跡象。

宋九又做了一件事,讓各州派出一些文人,蒐羅資料,撰寫一本幽州路地誌,記錄各州縣的山川河流,物產(chǎn),動植物資源,氣候,適合的種植養(yǎng)殖方式,以及其他各種資訊。

這本書一旦成功,會利於東北進一步歸心,也利於各州縣官員易於治理地方,將領(lǐng)不會盲目用兵。

這時候李繼隆在雲(yún)州去世了,他的死震動朝野,趙匡義留下兩大支柱,一是宋九,二是李繼隆。因此趙恆隆重哀悼,綴朝三日,以表達對李繼隆的尊重與認可。同時又派中使傳旨,讓宋九一定要保重身體。實際李繼隆的死,也讓趙恆猜疑心被擔(dān)心取代。

李繼隆的去世,讓潘憐兒擔(dān)心,勸說宋九可以致仕了。一個大臣做到這一步,對得起國家了。北方畢竟苦寒,而且宋九爲(wèi)了治理幽州路到處跑,吃了很多辛苦。

不過宋九還是放不下。

一是幽州路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來的官員都是資歷淺的官員,他們也沒有成長起來。二就是高麗……

宋九一直默視著高麗的暗中擴張。

但在秋後,呂陽府的張知白算是好人哥了,終忍無可忍,向宋九發(fā)出責(zé)問。

無他故,自鴨綠江入海口往東北深處率賓府去,分佈著鴨綠江部,長白山部與穢貊部三大部族以及若干小部族,不過這三個大部族也不是一個整體,又可以分成若干部族。

高麗人分化的便是穢貊部。

不過隨著東北漸漸由亂入治,並不是所有部族都向高麗倒戈的,有的部族不服,精明一點的便派人向宋朝官員求救。可是宋九態(tài)度曖昧不清,只是好言安慰,並沒有實際行動,因此多數(shù)部族在高麗威逼下,名義上漸漸向高麗倒戈。

不能說是治理,以宋朝與高麗的實力,此時都不能實際去治理長白山脈諸多部族,山太大,林太茂,百姓太野悍,但高麗又做了一件事,渤海國曾經(jīng)在圖們江建立龍原府,又以龍原府城爲(wèi)東京(渾春附近)。遼國滅亡渤海國後,這個城池消失了。

高麗人慢慢侵吞,在今年秋後,又在圖們江建設(shè)了一個小城,而且將這個小城向古移到後世的圖們附近,再次命名爲(wèi)東京府,然後開始分化北部原渤海國的率賓府各族。

張知白也傻眼了,這裡是俺的地盤啊,你們在這裡建東京府,離呂陽府僅是一步之遙,成何體統(tǒng)?

他要出兵必須經(jīng)過宋九同意。

宋九接到他的稟報後,不置與否。

正好宋九來到呂陽府巡視,張知白再次提到這件事,宋九仍不吭聲,最後逼急了,說道:“這樣吧,向陛下反映這個情況,看陛下如何處理。”

張知白嘆氣,讓陛下處理還能處得得好麼?

“那就讓他們繼續(xù)擴張,甚至讓出率賓府,讓出長白山,讓他們官兵臨近呂陽城下!”

張知白準(zhǔn)備抗議,忽然醒悟,哈哈大樂。

宋朝弱的不是文治,文治上沒有宋九,宋朝也幾乎做到了極致,弱的乃是軍事。

因此宋九一生所做的只有三件大事,第一個推物格學(xué),第二就是進一步發(fā)展經(jīng)濟,沒有錢,如何打仗,特別是宋朝這種募兵制度,第三就是強化軍事。

實際他強項還是在內(nèi)治上,軍事上雖有建樹,但只是改革一些軍事的缺陷,負責(zé)策劃一些戰(zhàn)略,即便是這些戰(zhàn)略,還多由潘美,楊業(yè)與李繼隆等將領(lǐng)協(xié)助他完善,至於細節(jié)更是由這些重將落實的。

可因爲(wèi)假像,所以後世多稱宋九爲(wèi)軍事家……

第90章 又玩大了第444章 高處不勝寒(中)第210章 錢啊第9章 歪才第245章 獻酒(下)第506章 殘忍的計劃第534章 大結(jié)局(二)第458章 朔州之戰(zhàn)第305章 不殺人(上)第30章 這世界太危險(下)第116章 流民(下)第259章 槍桿子第135章 夜戰(zhàn)第178章 開業(yè)(上)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53章 比較(下)第187章 用(下)第431章 四人幫(下)第525章 選擇題(下)第16章 約戰(zhàn)(上)第160章 提親(上)第126章 影響第371章 那一年第488章 要翻天第241章 金貴第306章 不殺人第82章 誘、惑(下)第288章 春行(下)第116章 流民(下)第373章 原因第217章 夜宴(二)第272章 伐第391章 打臉(上)第438章 神的黃昏(七)第422章 定(上)第412章 鐵血之路(十二)第180章 開業(yè)(下)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489章 大事不糊塗第2章 人心第262章 辭戟(上)第303章 打獵(上)第199章 牛(下)第449章 風(fēng)起第263章 辭戟(下)第305章 不殺人(上)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299章 愛情問題(上)第6章 金子第304章 打獵(下)第353章 莫明的處罰第16章 約戰(zhàn)(上)第452章 西北最強第16章 約戰(zhàn)(上)第426章 上位(中)第54章 獨一無二第394章 持續(xù)性的打臉(下)第109章 新任務(wù)(上)第285章 論語第200章 父親(上)第387章 好人三百九十章 封禪下第313章 才第426章 上位(中)第321章 大江(下)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430章 四人幫(上)第173章 第一槍第362章 號角第144章 事了(下)第317章 學(xué)問第326章 一個人的戰(zhàn)鬥(上)第254章 妹妹找哥淚花流第284章 春闈(下)第324章 棋子第113章 教材(上)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332章 入相(上)第391章 打臉(上)第355章 有一種痛叫虛僞第395章 梟雄末落(上)第91章 地圖(上)第524章 選擇題(上)第165章 有約第343章 矯正(上)第5章 損人不利己第323章 天下第一書院第443章 高處不勝寒(上)第398章 自作聰明(下)第387章 好人第164章 新知州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500章 破騎軍第411章 鐵血之路(十一)第207章 遊園(上)第522章 第三十七計(上)第138章 草芥第349章 王氣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394章 持續(xù)性的打臉(下)
第90章 又玩大了第444章 高處不勝寒(中)第210章 錢啊第9章 歪才第245章 獻酒(下)第506章 殘忍的計劃第534章 大結(jié)局(二)第458章 朔州之戰(zhàn)第305章 不殺人(上)第30章 這世界太危險(下)第116章 流民(下)第259章 槍桿子第135章 夜戰(zhàn)第178章 開業(yè)(上)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53章 比較(下)第187章 用(下)第431章 四人幫(下)第525章 選擇題(下)第16章 約戰(zhàn)(上)第160章 提親(上)第126章 影響第371章 那一年第488章 要翻天第241章 金貴第306章 不殺人第82章 誘、惑(下)第288章 春行(下)第116章 流民(下)第373章 原因第217章 夜宴(二)第272章 伐第391章 打臉(上)第438章 神的黃昏(七)第422章 定(上)第412章 鐵血之路(十二)第180章 開業(yè)(下)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489章 大事不糊塗第2章 人心第262章 辭戟(上)第303章 打獵(上)第199章 牛(下)第449章 風(fēng)起第263章 辭戟(下)第305章 不殺人(上)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299章 愛情問題(上)第6章 金子第304章 打獵(下)第353章 莫明的處罰第16章 約戰(zhàn)(上)第452章 西北最強第16章 約戰(zhàn)(上)第426章 上位(中)第54章 獨一無二第394章 持續(xù)性的打臉(下)第109章 新任務(wù)(上)第285章 論語第200章 父親(上)第387章 好人三百九十章 封禪下第313章 才第426章 上位(中)第321章 大江(下)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430章 四人幫(上)第173章 第一槍第362章 號角第144章 事了(下)第317章 學(xué)問第326章 一個人的戰(zhàn)鬥(上)第254章 妹妹找哥淚花流第284章 春闈(下)第324章 棋子第113章 教材(上)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332章 入相(上)第391章 打臉(上)第355章 有一種痛叫虛僞第395章 梟雄末落(上)第91章 地圖(上)第524章 選擇題(上)第165章 有約第343章 矯正(上)第5章 損人不利己第323章 天下第一書院第443章 高處不勝寒(上)第398章 自作聰明(下)第387章 好人第164章 新知州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500章 破騎軍第411章 鐵血之路(十一)第207章 遊園(上)第522章 第三十七計(上)第138章 草芥第349章 王氣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394章 持續(xù)性的打臉(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江市| 高雄市| 讷河市| 石首市| 新疆| 大同县| 冷水江市| 莱芜市| 图木舒克市| 平利县| 上虞市| 和田县| 保康县| 浦江县| 靖州| 广汉市| 盱眙县| 鲁甸县| 神木县| 汉源县| 宜州市| 谢通门县| 穆棱市| 隆林| 南丹县| 板桥市| 武穴市| 秦皇岛市| 沅江市| 枝江市| 昭觉县| 紫金县| 衢州市| 荔波县| 永平县| 天台县| 工布江达县| 瑞昌市| 贡嘎县| 潞城市| 台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