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一回 典金環老婢逢夫 受絲鞭佛子納婦

詩日:

魔亦成佛道,空仍結色胎。

苦中來作樂,笑處卻生哀。

聚散如飄火,衰殘似死灰。

幻緣成一剎,春到百花開。

又:

非想非非想,如是復如是。

我欲轉法華,法華原不二。

舌上青蓮花,化爲蒼蠅翅。

一笑復一跳,高臥吳山寺。

卻說玳安不見了孝哥,悽悽煌煌,上大路找尋,只見千軍萬馬,前是逃民,後是金兵,那裡去找。走了幾日,也沒人稠睬他。見金兵進了淮安,殺擄的男婦無數,他不敢進城,往城南一路大寬轉走。只在鄉村裡乞出,不敢近這官路上來。這人到亂中,心裡如迷如夢,還有甚麼主意?不過是這村裡一日,那村裡一夜,敲聲木魚討飯而去。也是水盡山窮,到了絕處自生出機會來。

卻說月娘剪髮之後,拜這老尼姑爲師,起個法名日慈靜。

把一件白布女衫染成皁色僧衣,玉樓做了一頂僧帽,一雙僧鞋送來。姊妹們痛哭一場,留下小玉做伴。玉樓還住在村裡,白日裡送米送柴,不住的來往,怕村裡有兵,也換了一身舊衣,扮作貧婆,在庵裡宿臥。那日天假其便,月娘叫小玉將金環一雙上村裡去賣幾貫錢來糴米:“我還留這環子做甚麼!”秤了秤重一兩,足有九換,也值八兩紋銀:“隨你尋主兒,或賣或當,不拘是銀子、錢,換這米來,等平定了再講?!毙∮衲弥h子道:“這亂荒荒的,知是那裡去賣?大人家都逃了,那裡有買金環子的?”月娘正是尋思,老師父道:“如今這湖心寺造摻金佛像,正找金子,只到寺里長老方丈裡,便可照數換米,不必要銀子另糴米去?!毙∮褚姥?,上湖心寺來。

這村隔寺不遠,只有二里路,卻是一條溪,在個松林子裡,過去長橋就是寺裡大路。山們大額上寫“古湖心寺”四字。長老法名智圓,開著叢林接衆,僧行有三百多衆,每年吃米一千五百餘石,還要修塔造像,放生施食,十分興旺。

因是兵火大亂,衆生遭劫,長老建了大悲的道場,日日誦經拜懺,替衆生解厄。這小玉進得山門,就有知客問道:“那裡來的?”小玉說:“是西村李奶奶衙內,白衣庵尼姑處來的。因有金環一雙,要來本寺換米,不敢求多,只照依換數準算罷?!敝皖I到方丈,見了長老,問訊一畢,取出汗巾包著赤烘烘金環二隻,秤了秤足有九錢五分,長老也不好論價,就算了七兩紋銀,依市價該支白米七石,叫知客差火工道人隨著小玉交割。留小玉吃齋,不好久住,只在禪堂上吃了一鍾空茶,出山門外來看這些道人量米,怕少了數,到了襯裡就不好來爭論了。只見一個道人,挑著蒲團掛著個木魚子往寺裡來。進得山門,見小玉站在韋馱殿旁,那人上下不住的打量,但見他:身穿破鈉,絮垂線斷;頭戴包巾,油浸灰殘如片瓦。腳步兒一絲兩氣,好似失路的瘸驢;麪皮兒半瘦半黃,一如喪家的餓狗。肚內必無三日飯,囊中那得一文錢。

小玉見道人看得急了,把臉朝著寺裡,等那火頭們挑米。站了一個時辰,百忙裡叫不出挑腳的來。這道人走近前,深深的唱偌道:“你莫不是小玉姐麼,因甚麼在這裡?”

小玉低頭一看,原來不是別人,就是我的親丈夫玳震寰,道:“你如今做了道士了,好個人兒。這幾年在那裡來,也不來接我們接兒。”正是喜從天邊至,歡從面上生。這一別七年,今日到此,想孝哥也有信了。詩曰:失路木郎將配婦,下山石女卻逢夫。

鉢中剩有千家飯,杖底將回萬里途。

踏破鐵鞋原不有,拋將斗笠竟如無。

等閒對面渾如夢,七載悲歡盡掃除。

二人見面如夢如沉,說不盡別後的愁腸,亂離的苦境。只苦境。只見知客僧人出山門來叫聲道:“奶奶,來看米,整整七石。領他往西村去,我寺中無人,當面交割了罷。”說畢,知客進寺去了。玳安隨小玉押著米回來,一路上細問,才知道大娘已削髮出家,“在村頭觀音堂正盼孝哥和你,哭得眼也幹了”。說話多時,進得村來,叫挑米的先進庵去。

月娘見小玉袖著金環走去,又想想:“路上兵亂,萬一遇見金兵土賊,把環子奪去還是小事,如把小玉擄了去,叫我一時間倚靠著誰?”越想越悔,待叫他轉來,又去得遠了。

月娘只在座門首走一回立一回,往東盼望。去了兩三個時辰還不回來,好生放心不下。只見一羣挑腳的往這庵上來,一步步近了,竹籮裡都是白米,月娘心裡放下一半。問這挑米的道:“那個女人可來了麼?”那漢子道:“緊在後面跟著哩?!?

說不及話,望見小玉過了林子來?!皡s如何有一個男子和小玉一搭裡走,挨肩靠臂,笑嘻嘻說著話兒,一似個熟人一般?”月娘心裡想道:“這妮子離家久了,見我出了家,有些二心,通改變得不老實了。如何一個婦女家,和一個走路的人這等樣同行同坐的,甚麼道理!”月娘不耐煩,進庵來,且叫老師父來收米。老姑子取了個鬥來,才待量米,小玉進來了,那後面跟隨著一個道人,望著月娘磕下頭去,放聲大哭,小玉也哭個不祝月娘低頭細看,呀!原來玳安來了。好一似:三年不雨,半天裡降下甘霖;午夜重昏,陰影中捧來明月,初見時,如夢中逢舊侶,疑假疑真;再尋思,像死後見生人,半驚半喜。大海顧船,卻遇了一條活場,井中望路,忽垂下十丈長繩。窮巖枯木久無春,隴上梅花將有信。

月娘才放聲大哭,忙問道:“孝哥如今在那裡,可是死在亂兵手裡,可是還有個信哩?”玳安道:“我和孝哥走了半路,到淮河口來的?!痹履锫牭谜f有了孝哥,大叫了一聲道:“我的兒,原來還有你麼!”也就喜得不哭了,忙問:“如今在那裡?”碳安道:“孝哥也出家了,在薛姑子底裡做了和尚。

一路來找娘,到了淮河口地界,宿在破廟裡,撞著土賊又擄了去了?!闭f著玳安大哭,月娘聽得有了孝哥,喜得昏了;又聽得一聲沒了孝哥,又痛得昏了。不覺一頭硼在地下,牙關緊閉,全不言語。老師父、小玉慌了,快傳了玉樓來。玉樓見玳安也哭成一塊,問不及話,且來救月娘,先使箸把牙關啓開,用雞翎探入喉中,吐出粘液,喉中哽咽不出聲來,半日方纔甦醒。玉樓細問玳安,才知孝哥半路里又失散了。

大家抱頭放聲,你看一場好哭。這纔是:久離乍聚,才合還分。草蛇灰線,埋伏下離合歡悲;燈影鏡花,指點出地風水火。把一副熱淚,滴作閻浮世界;把幾番煩惱,隔開恩愛菩提,到頭來兒女也是掛礙,怎跳出骨肉情腸;回頭去眷屬總似微塵,誰離得夢想顛倒。

生滅總從情裡盡,涅案原在識中圓。

月娘、玉樓哭罷多時,老尼姑來勸道:“世上發難件件是要受過的,不受魔難不成佛,你果然修因上有兒女的命,自然還有團圓的日子。今日既然出家,把這兒女的情還這樣迷戀,這點愛根不斷,又出甚麼家!”說得月娘一時頓醒,把眼淚揩乾,向菩薩前禮拜,做些飯與玳安吃了。天已將晚,使小玉同玳安向西村佃戶人家尋口空房:“你兩口兒今日各自安歇。等等平定了,再去找尋孝哥的信罷。”玳安真是正人,這一向出家,也有些道氣,道:“今日見過了娘,在庵子上不方便,我還往湖心寺叢林裡去宿。白曰裡到庵上,我管打草做飯,行那道人的事。只等得孝哥有信,同她回了家,那時夫婦完聚不遲。今日裡母子不得團圓,沒有我兩口兒就同住的理。顯見得我這一來只爲妻子了?!崩瞎米釉谂哉f:“玳安果然是個道人,說話不差?!辩榘惨琅f背了蒲團向湖心寺去了。從此,每曰早來打柴做飯,伺候大娘吃齋唸經已畢,即回大寺。小玉並無留戀丈夫的私情。可見這一點佛法化人,受用不荊過了幾日,月娘思想孝哥,眼淚不幹,玳安要辭了月娘向淮北一路找尋。在觀音菩薩前佔了一卦,是該靜守,自然遇合的課。月娘又恐怕玳安去了一時不得回來,有些兵慌馬亂沒處去躲,只得留下玳安,四口女人只靠他一個男子,大家暫且同住,不題。

卻說了空自在破寺伽藍殿裡,三更天被一起土賊們進來殿裡,分了些打劫的財物衣服,怕有人宿在寺裡泄漏了風信,因此使撓鉤往佛像後亂戳,不料有了空在佛像後,一撓鉤鉤著衣原袖子,拉出寺來,把手綁了,向賊巢寨子上來。

原來這一起賊有兩個賊頭,一個是九頭蜈蚣李達,一個是沖天鷂子楊保,領著些土賊們,百十桿槍,在淮北路上打劫孤客,搶掠村坊,俱投在淮北大病鎮海天王李全標下,每月來納進奉的。這李全是淮北積年大盜,自宋朝靖康年間佔了陀羅山寨百餘里,不下十萬土寇,誰敢惹他?又有一個渾家楊夫人,使一桿梨花鐵槍,殺萬將無敵,綽號梨花娘娘。生一一個女兒名喚錦屏,年方一十六歲,使兩口飛刀,能百步外取人首級。因此有這兩員女將,淮南淮北一帶土賊,上千百成夥結寨的都來報名,領了印票去,按月來納貢,不拘金帛子女,有好的都解了大寨上來。這李達、楊保打劫了些金珠綵緞,擄了兩個婦女和了空,俱往李天王大營裡來。走了二日到山寨上,把婦女、了空解了繩索,綵緞金珠擺設在桌子上,使鼓樂領著進來。但見:山高千使,路通一線入羊腸;門設三層,嶺抱九關屯虎口。人骷髏築成影壁,血汁湯遍染城牆。蓬頭披髮,填溝澗多是屍骸;摘膽剜心,滿林木全藏兇煞。殺人不請旨,此地不講王章;報應不畏天,現世即成地獄。羅剎城中鬼子母,修羅宮裡太歲君。

原來淮南大底李全,受了金朝劉豫招安,封爲鎮淮王,使他領兵五千,助兀朮南侵,不在山寨,只有梨花槍楊夫人和錦屏小姐在山守寨。聽得山下小寨裡來納進奉,即忙升帳,列下兩班刀斧手,和家將披掛齊整,吹打三通,纔開門登帳。先是手下將官們一對對參見了,就是各族長、隊長、千總、百總參見,然後放進寨外頭目,解了弓刀,乘著手本和禮物進見,跪在帳前。把手本看了,是黃金十錠,明珠二百顆,元寶五十錠,綵緞八十對,美女二名,民婦二口,小沙彌一名。夫人看過,遞與小姐一件件點過收了,把婦女叫入後房去了,落下了空跪在帳下。楊夫人看他一貌堂堂,面圓耳大,眉有白光,脣如丹漆,就有羅漢之相。夫人便問了空:“從何處來?因甚遇劫到了此處?”了空合掌當胸,高聲念:“南無救苦救難有靈有感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弟子山東清河縣人氏,亂後出家。因有老母流落淮城,遠來尋找。

不料寄宿古廟,遇見二位大王,捉來投見。夫人肯放菩提之心,放回見母,如造七級浮屠一樣?!闭f畢淚如雨下。小姐向夫人耳邊不知說了幾句甚麼言語,只見夫人下帳,將了空扯起向後房內去,分付安排飯來。即時五葷大飯,無非是魚肉雞鵝,擺了一桌,大杯斟上老酒,叫了空動箸,了空合掌念:“阿彌陀佛。貧僧自幼出孃胎,天戒不吃葷酒?!狈蛉吮憬锌此佚S來。又早香蕈、蘑菇、油卷、粉湯擺了一桌。了空合掌謝齋,才吃得一個點心,一碗素湯,又來問訊。只見兩個家惶僮了空向書房洗浴,又早香湯、肥皂、細布葛巾擺在房中,香水傾在錫筒俗盆裡面。了空只得閉門洗浴,甚是爽快。洗浴已畢,香茶漱口,請人書房,又早送進兩套新衣,巾靴衫褲,無非是綾綢緞絹,內外一新。了空不敢更衣,依舊穿上僧衣憎帽,拿著數珠唸佛,闇誦《心經》。上得繩牀,跌膝閉目面壁去了。有詩讚了空持戒堅定:故鄉易到路頭差,白日青天物自遮。

豎起眉毛還自省,火坑原有白蓮花。

原來這錦屏小姐生得嬌嬈聰慧,不肯招俗人爲婿,長到十六歲,至今要選個好丈夫,沒有可心的。一見了空生得福相,又年齒相當,知是大家的兒子,便有愛慕的心。和夫人悄悄說了,留下了空,看他的性情德行是何等樣人,好招他爲婿。因此設席管待,沐浴更衣,極盡其繾綣,怎奈了空心如死灰,法根淨定,原無一點色想,是個西方路上修來,該主持正覺的高僧,豈是魔女所能染的。到了天晚,只見兩個青衣使女打著一對紗燈,到書房中說:“夫人叫小師父進去,有話說。”了空不敢不遵,隨著使女到一繡房深處,但見:紅紗垂幕,碧簟鋪茵。香馥馥金爐焚麝餅,褥掩芙蓉;暖溶溶翠枕設鴛鴦,屏開孔雀。紅綃帳裡佳人,好一似玉面金睛白額虎;錦帳排成陣勢,真是個朱顏綠鬢捲毛獅。但尋常紅錦套索,跳不出地網天羅;幾曾見香水池塘,免得你油枯髓荊親到百花香處過,可能一葉不沾身?

了空進得房來,只見繡牀枕頭上搭伏著個美貌嬌娥。殘妝半卸,露出半幅鮫綃,籠著一雙玉臂,手腕上金鐲緊束,十指上金戒指排滿了。他卻盤膝而坐,不下牀來,擁著一牀錦被,好似脫了中衣,要睡的一般。了空合掌問訊,道:“小姐喚小僧,有何分付?如今夜靜更深,我是男僧,小姐是女子,昏夜久留,恐夫人有知不便。”小姐笑一笑,叫使女取了一錦杌,請了空坐下。便問了空家世何處,父母何人,出家幾年,住居何寺?了空合掌而答偈日:家住東溟東復東,掉頭歸去又乘風。

如今不在東溟住,只在柴門煙雨中。

小姐又問了空父母何人,今日存亡,在於何處?了空又答偈日:目幼生來不見天,爺生娘長枉徒然。

拖條拄杖來尋母,不及西方有目連。

小姐又問出家幾年,是宗是禪是教,有甚行腳?了空又答偈日:不參禪教不參宗,卻向空門空外空。

面壁九年笑行腳,隔江一葦渡西風。

小姐又問住持何寺,掛搭何方,受教何師,修持何行?

了空又答偈日:

本來無教亦無師,方丈前頭豎大旗。

但得住來無所住,五臺南海與峨嵋。

了空答小姐已畢,起身拜辭。原來楊夫人在窗外細聽,見了空對答如流,舉止尊重,知是個出世高僧,不同下等俗輩,心中歡喜,說:“我這女兒招此人爲駙馬,也不枉了?!奔疵ο坪熑霊?,小姐下牀相迎,了空也不驚慌,立在傍邊。只見夫人手執絲鞭一枝,叫:“長老遠來,千里有緣,不是我請將你來的。我把絲鞭與你,以待大王南征回來,再排筵宴,與小姐成其夫婦,日後就是寨主了。只不可執拗,那時你進退無門,悔之晚矣?!绷丝詹豢蟻斫樱唇袃蓚€使女將他捧著絲鞭,送入書房而去。

了空一夜無眠,只是打坐唸佛,默涌神咒,望菩薩來救脫此厄。想起:“玳安不知下落,訪見母親也不知?我在這裡遇著邪魔,何日得出天羅地網?”唸到此處,淚如雨下。

每日在書房悶坐,錦屏小姐常來送茶送齋,或是問些因果,講些佛法。那錦屏小姐原有佛性,即時解悟,不甚纏擾也就去了。

不料淮西風陽有一黑山賊叛了,是張龍、趙虎,要來山上借糧。夫人守寨,使小姐率人馬三千下山征討。小姐恐了空在寨無人看守,怕他逃去,可不誤了我一世前程,又要一路溫存磨光的意思,稟知夫人,要同了空下山討賊。夫人依允,即叫了空把僧衣脫換,改變戎妝。由不得了空作主,許多家將捧著盔甲絛環,一時披掛停當,和小姐一齊上馬。真是好一對小將軍,金鼓旗幡,並轡聯馬而去。有詩曰:戎衣新換鐵袈裟,託鉢降龍到海涯。

已借金剛消戰鬥,更收魔女作渾家。

火池種得蓮花滿,月影能分玉漏斜。

寶杵功成終奏凱,歸來銀甲爛生光。

到了淮西紮下營寨,黑山賊聞知,即便領五百嘍羅路上截殺。怎當得錦屏小姐英勇,和十員家將一齊殺過陣來,把二賊活擒,殺得屍橫遍野,流血成河。直趕到他寨上,殺的殺,燒的燒,一個草寇剪成土平了。奏凱回營,大吹大打,了空也盔甲著和小姐拜謝楊夫人。喜得滿營兵馬都誇他一對好夫妻,口口稱爲駙馬。那知了空心如枯木,全不關心,依舊上書房脫去戎衣,又換上他的僧帽直掇。每日拜天誦經,二時功課,夫人小姐無可奈何,只得憑他,待李全回家再作區處。不知終來錦屏得成夫婦,了空何日見母,正是: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鄉。

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二回 翟雲峰義送月娘 韓搗鬼路濟玳安第五十一回 典金環老婢逢夫 受絲鞭佛子納婦第二十二回 翟雲峰義送月娘 韓搗鬼路濟玳安第十九回 宋道君隔帳琵琶 張邦昌御牀半臂第五十九回 走江口月娘認子 下南海孝子尋親第十三回 陷中原徽欽北狩 屠清河子母流離第十九回 宋道君隔帳琵琶 張邦昌御牀半臂第二十七回 淮安城月娘問渡 清江浦嫠婦同舟第三十五回 清河縣李銘傳信 齊王府銀姐逢時第三十九回 演邪教女郎迷性 鬧齋堂貧子逢妻第五十七回 鴛鴦帳新婦聽經 錦屏姐送夫贈衲第四十九回 沈花子魂認前身 王六兒老還舊債第二十六回 薄倖郎貼金易色 癡心婦喪命償冤第二十七回 淮安城月娘問渡 清江浦嫠婦同舟第二十三回 翟員外大撒買花錢 鄭玉卿穩吃新紅酒第三十回 瓜州渡櫻桃死節 潤州城鄭子吹蕭第二十五回 美償美兩場大棍 債還債一葉扁舟第六十二回 活閻羅判盡前身 死神仙算知來世第三十四回 排善良重立黨人碑 殺忠賢再失河南地第二十回 李銀瓶梅花三弄 鄭玉卿一箭雙鵰第五十四回 韓世忠伏兵走兀朮 樑夫人擊鼓戰金山第四十七回 木瓜郎語小莫破 石女兒道大難容第二十二回 翟雲峰義送月娘 韓搗鬼路濟玳安第四十六回 傻公子枉受私關節 鬼門生親拜女房師第二十九回 董玉嬌明月一帆風 鄭玉卿吹蕭千里夢第四十一回 同牀美二女灸香疤 隔牆花三生爭密約第四十四回 劉瘸子告狀開封府 金桂姐鬼魅葡萄架第四十七回 木瓜郎語小莫破 石女兒道大難容第四十七回 木瓜郎語小莫破 石女兒道大難容第二十九回 董玉嬌明月一帆風 鄭玉卿吹蕭千里夢第五十二回 劉學官棄職歸山 龍大師傳丹入海第二十七回 淮安城月娘問渡 清江浦嫠婦同舟第五十六回 揚州城分剮苗員外 建康府箭射蔣竹山第三十九回 演邪教女郎迷性 鬧齋堂貧子逢妻第六十一回 龍海珠還兒見母 金梅香盡色歸空第六十二回 活閻羅判盡前身 死神仙算知來世第十七回 給孤寺殘米收貧 兀朮營鹽船酬藥第五十六回 揚州城分剮苗員外 建康府箭射蔣竹山第四十三回 母夜叉禿剪玉佳人 孫雪娥夢訴前生恨第五十一回 典金環老婢逢夫 受絲鞭佛子納婦第十回 夢金磚富翁得子 賜銀瓶孽女歸娼第五十一回 典金環老婢逢夫 受絲鞭佛子納婦第二回 欺主奴謀劫寡婦財 枉法贓貽累孤兒禍第二十七回 淮安城月娘問渡 清江浦嫠婦同舟第四十三回 母夜叉禿剪玉佳人 孫雪娥夢訴前生恨第十九回 宋道君隔帳琵琶 張邦昌御牀半臂第十九回 宋道君隔帳琵琶 張邦昌御牀半臂第十七回 給孤寺殘米收貧 兀朮營鹽船酬藥第六十回 面前母逐親兒去 衣底珠尋舊主來第十八回 吳月娘千里尋兒 李嬌兒鄰舟逢舊第十五回 應伯爵掠賣孝哥 吳月娘窮逢秋菊第二十六回 薄倖郎貼金易色 癡心婦喪命償冤第十八回 吳月娘千里尋兒 李嬌兒鄰舟逢舊第三回 吳月娘舍珠造佛 薛姑子接鉢留僧第四十一回 同牀美二女灸香疤 隔牆花三生爭密約第三十二回 拉枯樁雙嫗夾攻 扮新郎二女交美第二十七回 淮安城月娘問渡 清江浦嫠婦同舟第四十五回 鄭愛香傷心烹雞 應花子失目喂狗第二十六回 薄倖郎貼金易色 癡心婦喪命償冤第二十回 李銀瓶梅花三弄 鄭玉卿一箭雙鵰第九回 來安妻出首賊贓 吳典恩拷逼主母第十九回 宋道君隔帳琵琶 張邦昌御牀半臂第三十六回 翟員外伸冤元帥府 李師師官配馬頭軍第三十四回 排善良重立黨人碑 殺忠賢再失河南地第二十五回 美償美兩場大棍 債還債一葉扁舟第四十四回 劉瘸子告狀開封府 金桂姐鬼魅葡萄架第五十六回 揚州城分剮苗員外 建康府箭射蔣竹山第二回 欺主奴謀劫寡婦財 枉法贓貽累孤兒禍第九回 來安妻出首賊贓 吳典恩拷逼主母第二十二回 翟雲峰義送月娘 韓搗鬼路濟玳安第十四回 夢截髮大士解冤 不食牛帝君救劫第四十三回 母夜叉禿剪玉佳人 孫雪娥夢訴前生恨第五十二回 劉學官棄職歸山 龍大師傳丹入海第四十一回 同牀美二女灸香疤 隔牆花三生爭密約第五十七回 鴛鴦帳新婦聽經 錦屏姐送夫贈衲第二十九回 董玉嬌明月一帆風 鄭玉卿吹蕭千里夢第十九回 宋道君隔帳琵琶 張邦昌御牀半臂第五十九回 走江口月娘認子 下南海孝子尋親第三十五回 清河縣李銘傳信 齊王府銀姐逢時第十四回 夢截髮大士解冤 不食牛帝君救劫第五十七回 鴛鴦帳新婦聽經 錦屏姐送夫贈衲第四回 西門慶望鄉臺思家 武大郎酆都城告狀第十二回 衆女客林下結盟 劉學官雪中還債第四十七回 木瓜郎語小莫破 石女兒道大難容第十一回 五歲兒難討一文錢 一錠金連送四人命第十二回 衆女客林下結盟 劉學官雪中還債第五回 奈河橋奸雄愁渡 枉死城淫鬼傳情第四十回 孔梅玉愛嫁金二官 黎金桂不認窮瘸婿第二十七回 淮安城月娘問渡 清江浦嫠婦同舟第四十九回 沈花子魂認前身 王六兒老還舊債第十一回 五歲兒難討一文錢 一錠金連送四人命第二十九回 董玉嬌明月一帆風 鄭玉卿吹蕭千里夢第十五回 應伯爵掠賣孝哥 吳月娘窮逢秋菊第十三回 陷中原徽欽北狩 屠清河子母流離第二十三回 翟員外大撒買花錢 鄭玉卿穩吃新紅酒第五十二回 劉學官棄職歸山 龍大師傳丹入海第二十三回 翟員外大撒買花錢 鄭玉卿穩吃新紅酒
第二十二回 翟雲峰義送月娘 韓搗鬼路濟玳安第五十一回 典金環老婢逢夫 受絲鞭佛子納婦第二十二回 翟雲峰義送月娘 韓搗鬼路濟玳安第十九回 宋道君隔帳琵琶 張邦昌御牀半臂第五十九回 走江口月娘認子 下南海孝子尋親第十三回 陷中原徽欽北狩 屠清河子母流離第十九回 宋道君隔帳琵琶 張邦昌御牀半臂第二十七回 淮安城月娘問渡 清江浦嫠婦同舟第三十五回 清河縣李銘傳信 齊王府銀姐逢時第三十九回 演邪教女郎迷性 鬧齋堂貧子逢妻第五十七回 鴛鴦帳新婦聽經 錦屏姐送夫贈衲第四十九回 沈花子魂認前身 王六兒老還舊債第二十六回 薄倖郎貼金易色 癡心婦喪命償冤第二十七回 淮安城月娘問渡 清江浦嫠婦同舟第二十三回 翟員外大撒買花錢 鄭玉卿穩吃新紅酒第三十回 瓜州渡櫻桃死節 潤州城鄭子吹蕭第二十五回 美償美兩場大棍 債還債一葉扁舟第六十二回 活閻羅判盡前身 死神仙算知來世第三十四回 排善良重立黨人碑 殺忠賢再失河南地第二十回 李銀瓶梅花三弄 鄭玉卿一箭雙鵰第五十四回 韓世忠伏兵走兀朮 樑夫人擊鼓戰金山第四十七回 木瓜郎語小莫破 石女兒道大難容第二十二回 翟雲峰義送月娘 韓搗鬼路濟玳安第四十六回 傻公子枉受私關節 鬼門生親拜女房師第二十九回 董玉嬌明月一帆風 鄭玉卿吹蕭千里夢第四十一回 同牀美二女灸香疤 隔牆花三生爭密約第四十四回 劉瘸子告狀開封府 金桂姐鬼魅葡萄架第四十七回 木瓜郎語小莫破 石女兒道大難容第四十七回 木瓜郎語小莫破 石女兒道大難容第二十九回 董玉嬌明月一帆風 鄭玉卿吹蕭千里夢第五十二回 劉學官棄職歸山 龍大師傳丹入海第二十七回 淮安城月娘問渡 清江浦嫠婦同舟第五十六回 揚州城分剮苗員外 建康府箭射蔣竹山第三十九回 演邪教女郎迷性 鬧齋堂貧子逢妻第六十一回 龍海珠還兒見母 金梅香盡色歸空第六十二回 活閻羅判盡前身 死神仙算知來世第十七回 給孤寺殘米收貧 兀朮營鹽船酬藥第五十六回 揚州城分剮苗員外 建康府箭射蔣竹山第四十三回 母夜叉禿剪玉佳人 孫雪娥夢訴前生恨第五十一回 典金環老婢逢夫 受絲鞭佛子納婦第十回 夢金磚富翁得子 賜銀瓶孽女歸娼第五十一回 典金環老婢逢夫 受絲鞭佛子納婦第二回 欺主奴謀劫寡婦財 枉法贓貽累孤兒禍第二十七回 淮安城月娘問渡 清江浦嫠婦同舟第四十三回 母夜叉禿剪玉佳人 孫雪娥夢訴前生恨第十九回 宋道君隔帳琵琶 張邦昌御牀半臂第十九回 宋道君隔帳琵琶 張邦昌御牀半臂第十七回 給孤寺殘米收貧 兀朮營鹽船酬藥第六十回 面前母逐親兒去 衣底珠尋舊主來第十八回 吳月娘千里尋兒 李嬌兒鄰舟逢舊第十五回 應伯爵掠賣孝哥 吳月娘窮逢秋菊第二十六回 薄倖郎貼金易色 癡心婦喪命償冤第十八回 吳月娘千里尋兒 李嬌兒鄰舟逢舊第三回 吳月娘舍珠造佛 薛姑子接鉢留僧第四十一回 同牀美二女灸香疤 隔牆花三生爭密約第三十二回 拉枯樁雙嫗夾攻 扮新郎二女交美第二十七回 淮安城月娘問渡 清江浦嫠婦同舟第四十五回 鄭愛香傷心烹雞 應花子失目喂狗第二十六回 薄倖郎貼金易色 癡心婦喪命償冤第二十回 李銀瓶梅花三弄 鄭玉卿一箭雙鵰第九回 來安妻出首賊贓 吳典恩拷逼主母第十九回 宋道君隔帳琵琶 張邦昌御牀半臂第三十六回 翟員外伸冤元帥府 李師師官配馬頭軍第三十四回 排善良重立黨人碑 殺忠賢再失河南地第二十五回 美償美兩場大棍 債還債一葉扁舟第四十四回 劉瘸子告狀開封府 金桂姐鬼魅葡萄架第五十六回 揚州城分剮苗員外 建康府箭射蔣竹山第二回 欺主奴謀劫寡婦財 枉法贓貽累孤兒禍第九回 來安妻出首賊贓 吳典恩拷逼主母第二十二回 翟雲峰義送月娘 韓搗鬼路濟玳安第十四回 夢截髮大士解冤 不食牛帝君救劫第四十三回 母夜叉禿剪玉佳人 孫雪娥夢訴前生恨第五十二回 劉學官棄職歸山 龍大師傳丹入海第四十一回 同牀美二女灸香疤 隔牆花三生爭密約第五十七回 鴛鴦帳新婦聽經 錦屏姐送夫贈衲第二十九回 董玉嬌明月一帆風 鄭玉卿吹蕭千里夢第十九回 宋道君隔帳琵琶 張邦昌御牀半臂第五十九回 走江口月娘認子 下南海孝子尋親第三十五回 清河縣李銘傳信 齊王府銀姐逢時第十四回 夢截髮大士解冤 不食牛帝君救劫第五十七回 鴛鴦帳新婦聽經 錦屏姐送夫贈衲第四回 西門慶望鄉臺思家 武大郎酆都城告狀第十二回 衆女客林下結盟 劉學官雪中還債第四十七回 木瓜郎語小莫破 石女兒道大難容第十一回 五歲兒難討一文錢 一錠金連送四人命第十二回 衆女客林下結盟 劉學官雪中還債第五回 奈河橋奸雄愁渡 枉死城淫鬼傳情第四十回 孔梅玉愛嫁金二官 黎金桂不認窮瘸婿第二十七回 淮安城月娘問渡 清江浦嫠婦同舟第四十九回 沈花子魂認前身 王六兒老還舊債第十一回 五歲兒難討一文錢 一錠金連送四人命第二十九回 董玉嬌明月一帆風 鄭玉卿吹蕭千里夢第十五回 應伯爵掠賣孝哥 吳月娘窮逢秋菊第十三回 陷中原徽欽北狩 屠清河子母流離第二十三回 翟員外大撒買花錢 鄭玉卿穩吃新紅酒第五十二回 劉學官棄職歸山 龍大師傳丹入海第二十三回 翟員外大撒買花錢 鄭玉卿穩吃新紅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城县| 道真| 岳西县| 咸阳市| 龙陵县| 昌图县| 临西县| 安阳县| 右玉县| 波密县| 壤塘县| 武城县| 永州市| 乃东县| 湛江市| 舒兰市| 信宜市| 缙云县| 平陆县| 集贤县| 全州县| 中卫市| 时尚| 广安市| 崇义县| 慈溪市| 华阴市| 伊川县| 濉溪县| 武邑县| 家居| 漳平市| 内黄县| 台北县| 三江| 西平县| 陆丰市| 区。| 北流市| 阿尔山市| 三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