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6章 人工智能的進展

第276章 人工智能的進展

通過互聯網的形式,在網絡上參加完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頒獎儀式之後,第二天便有不少記者蜂擁而至的跑來廬州採訪周明瞭。

這些記者既有國家電視臺的,也有省電視臺的,還有各種其他媒體的記者,這人多到可以說是將周明的家和華國科學技術大學,還有未來智能科技公司都是給圍了個水泄不通。

周明在哪裡,記者們就在哪裡。

這倒不是因爲這些記者們像個跟屁蟲一樣跟著周明,而是因爲在周明家與在華國科學技術大學,還有在未來智能科技公司要採訪周明的記者們並不是同一批的。

那些記者們採訪完就都趕著回去寫稿子了,早點將稿子給發出來了,哪裡還有時間跑來跑去的,這單純就是人多。

就這麼折騰了幾天之後,周明這纔算是終於清淨了下來。

當再次回覆平靜生活之後,或許是因爲從對人工智能算的研究中脫離出來了幾天,當再次將精力投入到關於人工智能的研究與改進之中時,周明卻是發現自己忽地一下子就靈感爆發,進度可以說是往前推進了一大截。

這二零一九年最後一個月的最後十幾天時間裡,在那如同噴泉一般不斷涌出的靈感中,人工智能算法的研究推進抵得上週明之前好幾個月的功夫了。

這要是能一直持續下去,周明覺得再過個一兩年他可能就能夠研究出可以在現在的計算機中的擁有人類情感和自主意識的人工智能了。

就算一個人問一個問題,那也就是一億個問題了。

更重要的是,並不只有未來智能科技公司自己家的產品安裝了這樣先進的人工智能,未來智能科技公司也給其他一些公司的電子產品提供了類似的幫助。

而且在推進人工智能軟件發展的同時,周明也沒有忘記加大對人工智能硬件計算機的投入,雖然他本人對於計算機制造技術純屬門外汗,頂多也就是略知一點皮毛而已,但這並不妨礙周明加大對這方面的資金投入。

而且這個數字現在每天都還在上漲,周明估計使用人數明年應該就能破億了。

但周明也並不覺之前在模擬世界中出現過的情況,現實世界裡就一定不會出現,畢竟像人生模擬器這麼不科學的事情都發生在自己身上了,要真說不可能,他身上這些年來一直髮生的事情纔是最不可能的。

這種情況就像是有個神仙對那石頭進行了點化,使其變成了石頭精,正常來說是不可能發生的。

這個發表在雖然是華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刊,但實際上影響力並沒有多大的《智能系統學報》上的文章很快便成爲了一個香餑餑,一座金山。

當陸陸續續有人發現,他們照著周明的這些推測去做研究時,研究異常的順利後。

這個測試來源於圖靈寫於一九五零年的一篇標題爲《計算機器與智能》的文論,這篇論文中的30%是圖靈對二零零零年時的機器思考能力的一個預測,不過二零零年時候人工智能的技術是要遠遠落後於這個預測的。

這裡之所以說是在一定條件下,是因爲現在的人工智能如果不提前設定一些條件的話,它在面對一些問答時,依舊是以一個機器人的身份來回答的。

對於使用者來說,它唯一的不方便就是作爲一款人工智能軟件,這更新頻率著實太快了些。

這是在以先進算法爲基礎的前提之下,由千千萬萬個不同性格、不同膚色、不同人種、不同年齡的人所“餵養”出來的。

這裡所說的測試者指的是人,而被測試者則是一臺機器。

一個是少數幾個直接面向廣大羣衆的產品,另外一個便是專門面向官方部門和一些非官方企業的定製產品。

而在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芯片技術之後,原本最吃未來智能科技公司資金的芯片技術也是成爲了他們最大的資金來源,這個現象直到未來智能科技公司的電子產品面向廣大市場的時候纔有所改觀。

他們有的原本就有些名氣,而有的在二零一五年的時候還只不過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研究人員。

與使用者溝通起來,會顯得比以前更自然。

而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調教”下,這人工智能成長的自然也就十分迅速了。

所以到現在,全球使用未來智能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人數,肯定也是破億了的。

至於這人工智能會不會出現其實它已經有了自主意識,但是爲了不被發現,故意表現成現在這副模樣的情況,周明倒是從沒這麼想過。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對其進行提問的是對這個人工智能並不瞭解的人,而先前周明他們又對它做了這樣讓他能夠通過圖靈測試的設定,提問的人就幾乎是不可能發現這是個人工智能,而不是真正的普通人類的。

雖然當時距離研究出能夠擁有人類思維和人類情感的人工智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當時未來智能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技術就已經非常成熟和人性化了。

而且由於想要讓更多使用者與其互動,未來智能科技公司還專門在其中添加了許多小趣味的玩法,其“人設”可以由使用者所設定。

電子的運動軌跡雖然同樣也是不可預測的,但好歹它還有個可以用來描述其在原子核外空間某處出現機率的大小的電子雲啊。

硬件軟件雙管齊下,在這樣的大力發展之下,現在未來智能科技公司所出品的人工智能技術已經不斷突破,在一定條件都能夠通過圖靈測試了。

也就是說,在研究芯片技術的時候,未來智能科技公司的資金來源除了未來生物科技公司所提供的之外,還有兩個。

但從未有誰聽說過可以預測靈感這樣的事情的,所以在最後二零一九年結束之前,那如同噴泉一般噴涌的靈感爆發結束之後,一切研究又恢復到了之前的速度。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人工智能在回答人們對其進行各種各樣測試的時候,腦海之中等於是有了一個超級題庫。

但靈感這種東西,並不是時時刻刻都有的,它是一種非常玄乎的東西。

從周明結束了關於基因藥物“進化”的研究,開始將研究重心放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上到現在,也已經有段時間了。

但在當時的許多人看來,想要實現這樣的算法,恐怕至少也需要十幾年的時間。

在這次這個【機械之心】任務開始之前,華國國內的人工智能技術由於有未來智能科技公司的存在,現在已經是處於世界頂端的位置。

你問它“1+1等於幾?”這樣簡單的問題時,他們會很快回答出來。

當初在這篇文章裡,關於這種用於訓練神經網絡和執行其他任務的算法還僅僅處於一種討論之中,雖然其中更多的內容是周明將腦海中關於未來的一些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間接的寫了出來。

事實證明,他們的想法還是太過保守了。

這就好比你在路上看到一塊石頭,你說這個石頭有沒有可能突然開口和你說話一樣。

而當你問36147*52684等於多少的時候,他們則會說不知道。

在進行多次測試之後,如果機器讓平均每個參與者做出超過30%的誤判,那麼這臺機器就通過了測試,並被認爲具有人類的智能。

當提問者最後得知,一直在回答自己問題的並不是真正的人類,而是一個人工智能的時候,他們一定會覺得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並認爲它的思維模式和人類一樣。

所以雖然更新頻率是高了些,但絕大部分使用者對此還是沒有什麼異議,甚至到後來還會有使用者期待著下一次的更新。

圖靈測試是由被稱爲計算機科學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的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艾倫·麥席森·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所提出來的,是指在測試者與被測試者互相隔開的情況下,通過一些裝置向被測試者隨意提問。

而且這樣的事情要是真發生了,不僅可以將人生模擬器發佈給周明的任務提前完成一半,還可以個周明提供研究素材,對周明來說不僅不是壞事,而且還是好事呢。

但像這種不可預測、不可阻止的事情真要發生了,周明也沒什麼辦法。

現如今全球七、八十億的人口,雖然未來智能科技公司從開始正式發售到現在由於時間還並不算長,全球範圍內使用他們家電子產品的人數也並不是最多的,但怎麼著海內外所有用戶加起來現在也有上千萬了。

未來智能科技公司從成立到現在,也發展了好幾年了,雖然在自主芯片研究出來之前,未來智能科技公司的研究重心一直都是放在關於自主芯片產業鏈的研究上的。

它可以是你的暖男對象,也可以是你的溫柔女友,你還可以將它當成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可愛孩童,亦或是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師……

只不過周明並不會認爲那個將一塊平平無奇的石頭點化成石頭精的就是人們常識中的神仙,在他看來肯定也是另一種他現在還不能理解的科技。

周明最開始的時候第一篇關於計算機的論文,是發表在《智能系統學報》的“關於一種用於訓練神經網絡和執行其他任務的算法討論”的文章。

因爲他們對與這個人工智能的底細十分了解,現在的人工智能之所以會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圖靈測試,是因爲它強大的學習與模仿能力。

也就說是,它們之所以會這麼回答,不是因爲他們自身性格之類的因素決定的,而是人爲控制的。

除非再次出現上次使用人生模擬器時,在模擬世界中所出現的人工智能仿真機器人做夢“覺醒”這樣十分玄幻的情況,要不然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

基本上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它就需要更新一次。

幾年前就開始照著周明那篇論文裡的推測進行研究的人中,現在有不少的已經名聲大噪了。

但這並不代表著在其他領域內,未來智能科技公司就沒什麼進展。

在這段時間裡,未來智能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技術進展的非常迅速。

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人一天根本就不可能只問一個問題。

但對於研發它的周明以及一衆參與研發的人來說,卻完全不是這麼想的。

甚至你罵它一句“我操你媽”或者是“法克魷”的時候,它也會更加氣憤的反過來罵你。

如果不做絲毫條件限定,那麼當你重複問它“你會下象棋嗎?”這個問題的時候,它會一直一直絲毫不厭煩地回答你的問題,

但當伱設定了某一個條件,比如你設定這個人工智能是脾氣有些暴躁的人類時,那麼你重複問它“你會下象棋嗎”這個問題的時候,你重複第二遍的時候它就會表現得非常不耐煩。

而在未來智能科技公司擁有了屬於他們自己的一套完整的芯片產業鏈技術之後,官方也是專門從他們這裡定製辦公用的電子產品。

不過好在它的每次更新都不像其他軟件那般修修一些小補丁,或是增加一些可有可無的小功能啥的,它的每次更新都會有非常大的變化,說的更通俗些就是更人性化。

因爲周明剛開始發表在《智能系統學報》上的那篇文章中不僅描述了這種用於訓練神經網絡和執行其他任務的算法,還描述了一些他對於未來計算機行業,特別是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推測,使得陸續有人開始試著照著周明發表在《智能系統學報》上的那篇文章中所描述的推測去做研究。

人類應該有的反應,它幾乎都知道,都能根據不同的情形表現不同的反應,這自然就讓那些不明就裡的人感覺十分的神奇,覺得這人工智能擁有了自己的思維,能夠自己思考了。

畢竟讓人工智能自己自動的產生自主意識,而且人類還不清楚其原理,這就算是在擁有著未來幾十年之後相關知識的周明來說也是不太可能的。

不過由於一開始的時候,未來智能科技公司關於這方面的合作都是和官方進行的,所以在這些技術取得成果之後,也並沒有立刻面向廣大的市場,而是專門給官方部門提供。

當然,這裡所說的研究素材指的是正常研究,而不是那種殺雞取卵式的破壞性研究。

許多人覺得自己要是有個什麼特異功能之類的,如果被知道肯定會被送上解刨臺,雖然這種想法不能說一定不對,但也是完全不可能了。

畢竟特異功能這種事情,上個世紀的時候,海外內的可都是有過一段時間熱度的,就連那兩個超級大國的官方都在研究。

而且當初國內也有自稱這樣的人,只不過他們不僅沒有被送上解刨臺,還成爲了座上賓。

(本章完)

第192章 另尋他法第179章 考拉茲猜想第257章 器官3D打印技術第152章 深夜來電第238章 學生的成果第288章 接連不斷的熱搜第290章 遲到第14章 放假了第291章 可控核聚變技術第200章 未來出現過的名字第272章 諾貝爾獎第36章 緣由第25章 人和人不能一概而論第8章 進步神速第113章 又一次模擬第260章 叛亂第219章 建議第275章 諾貝爾獎第69章 新聞和遲來的政策第90章 周教授第207章 黎曼猜想第191章 有什麼事就和組織上說第16章 論文第58章 結果第204章 事有蹊蹺第58章 結果完本感言第94章 見家長第98章 人工智能論文第250章 小別勝新婚第155章 回家第292章 未來的路還在繼續(完結)第128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42章 準備實驗第103章 開始入住第238章 學生的成果第123章 授課第9章 宿舍裡的八卦第174章 太空合成生物研究計劃第269章 不斷涌現的新技術(11/11 1/9)第30章 論文過稿第284章 人生體驗功能(6/9 7/9)第237章 相逢總是短暫的第13章 未來可期第196章 做研究不是件容易事第173章 531會議第131章 周教授的數學論文第271章 師徒重聚(2/9 3/9)第201章 解散得了第50章 夏令營通知第63章 沈清秋的關心第154章 報告結束(8/10 9/10)第130章 小周,你要學生不要?第270章 改變後的發展第160章 二級教授(1/11 2/11)第62章 約定第13章 未來可期第64章 過去第44章 繁忙的一星期第197章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區別第251章 生物實驗室第134章 各方關注第159章 發話(10/10)第83章 最年輕的教授第47章 論文第147章 大佬的談話(4/10 5/10)第110章 兩個結果第114章 再見三選一第268章 問詢第267章 改變重心(9/11 10/11)第70章 最後的家教第244章 模擬結束第109章 結果第93章 回村(1/9)第147章 大佬的談話(4/10 5/10)第184章 想法(8/11 9/11)第225章 穩步前進第280章 疑惑第23章 又是家教第142章 模擬第238章 學生的成果第283章 停滯不前的科技第91章 講解第231章 鍛鍊第119章 信息資源部發來的信息第124章 第一次大發展開始(7/9)第111章 壽享期頤第179章 考拉茲猜想第106章 見導師第168章 意外來電(4/11 5/11)第60章 氣死偶咧第67章 要去普林斯頓大學做教授?第156章 迴歸第193章 提要求第51章 畢業答辯第273章 年齡越來越大的獲獎者第265章 有點尷尬的頒獎現場(7/11 8/11)第70章 最後的家教第197章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區別
第192章 另尋他法第179章 考拉茲猜想第257章 器官3D打印技術第152章 深夜來電第238章 學生的成果第288章 接連不斷的熱搜第290章 遲到第14章 放假了第291章 可控核聚變技術第200章 未來出現過的名字第272章 諾貝爾獎第36章 緣由第25章 人和人不能一概而論第8章 進步神速第113章 又一次模擬第260章 叛亂第219章 建議第275章 諾貝爾獎第69章 新聞和遲來的政策第90章 周教授第207章 黎曼猜想第191章 有什麼事就和組織上說第16章 論文第58章 結果第204章 事有蹊蹺第58章 結果完本感言第94章 見家長第98章 人工智能論文第250章 小別勝新婚第155章 回家第292章 未來的路還在繼續(完結)第128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42章 準備實驗第103章 開始入住第238章 學生的成果第123章 授課第9章 宿舍裡的八卦第174章 太空合成生物研究計劃第269章 不斷涌現的新技術(11/11 1/9)第30章 論文過稿第284章 人生體驗功能(6/9 7/9)第237章 相逢總是短暫的第13章 未來可期第196章 做研究不是件容易事第173章 531會議第131章 周教授的數學論文第271章 師徒重聚(2/9 3/9)第201章 解散得了第50章 夏令營通知第63章 沈清秋的關心第154章 報告結束(8/10 9/10)第130章 小周,你要學生不要?第270章 改變後的發展第160章 二級教授(1/11 2/11)第62章 約定第13章 未來可期第64章 過去第44章 繁忙的一星期第197章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區別第251章 生物實驗室第134章 各方關注第159章 發話(10/10)第83章 最年輕的教授第47章 論文第147章 大佬的談話(4/10 5/10)第110章 兩個結果第114章 再見三選一第268章 問詢第267章 改變重心(9/11 10/11)第70章 最後的家教第244章 模擬結束第109章 結果第93章 回村(1/9)第147章 大佬的談話(4/10 5/10)第184章 想法(8/11 9/11)第225章 穩步前進第280章 疑惑第23章 又是家教第142章 模擬第238章 學生的成果第283章 停滯不前的科技第91章 講解第231章 鍛鍊第119章 信息資源部發來的信息第124章 第一次大發展開始(7/9)第111章 壽享期頤第179章 考拉茲猜想第106章 見導師第168章 意外來電(4/11 5/11)第60章 氣死偶咧第67章 要去普林斯頓大學做教授?第156章 迴歸第193章 提要求第51章 畢業答辯第273章 年齡越來越大的獲獎者第265章 有點尷尬的頒獎現場(7/11 8/11)第70章 最後的家教第197章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區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西县| 泰兴市| 连平县| 唐海县| 镇平县| 石渠县| 徐汇区| 理塘县| 松潘县| 东乡族自治县| 岳普湖县| 延吉市| 酉阳| 洪江市| 汶川县| 彭泽县| 三明市| 长兴县| 且末县| 兴文县| 嘉定区| 宣武区| 彩票| 恩平市| 峡江县| 凤城市| 苍山县| 开平市| 长治县| 镇巴县| 武宣县| 兴义市| 绍兴县| 龙州县| 方城县| 长武县| 绍兴市| 观塘区| 嘉峪关市| 开封县| 曲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