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5章 穩步前進

第225章 穩步前進

“因爲我看過老師之前關於孿生素數猜想的證明,我覺得在這三個猜想中,周氏猜想的解決可能可以利用老師您在證明孿生素數猜想時候所用到的方法。

而另外兩個猜想,新梅森猜想和考拉茲猜想,我還想不到應該從哪裡下手,所以我就選擇了這個周氏猜想。”

在周明向劉昊文詢問過他爲什麼選擇這個猜想作爲他的博士畢業課題之後,劉昊文便向周明說出了他選擇這個猜想的理由。

“嗯,不錯。”聽劉昊文說完,周明點了點頭。

不管劉昊文的理由怎麼樣,最起碼他並不是閉著眼睛瞎選的,他是能夠說出他選擇周氏猜想的理由的,而且這個理由也並不像是隨便找的一個理由,倒是能夠看出他選擇周氏猜想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老師,另外兩個猜想,您是準備留給您的其他博士生們嗎?”劉昊文有些好奇地對周明詢問道。

“那倒不是,今年招不招得到博士生還不知道呢,我也沒準備下一個博士生的畢業課題。

我讓你選擇的那三個猜想中,另外兩個猜想是給你那幾位碩士研究生學弟和學妹們研究的。”

周明對劉昊文說道,“對了,我還給你們準備了一份我專門整理出來的適合伱們研究生閱讀的數學書籍,你把之前我給你推薦的那些書都看過之後,可以好好看看這本書。”

周明一邊說著,一邊掏出了手機。

其實,要是真死命的往裡面砸錢,華國也是能夠在十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實現載人登月的,只不過沒這個必要,因爲月球上實在沒啥東西。

就算是數學專業的研究生,之前沒有經過大量的閱讀和學習,恐怕也會很難看下去。

而現在這個去年上天的天宮二號,它算是天宮一號的加強版,畢竟它擁有了天宮一號沒有的補加功能,這也是天舟一號能夠載著貨物上去給天宮二號補充物品的原因。

“蘇所長,你好。”

雖然華國現在的航天技術與美利堅那邊依舊有些差距,短期內也不太可能超越美利堅那邊,但是在外太空生存方面,華國這邊的發展速度卻是飛快的。

天宮二號是華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的第二個目標飛行器,是華國首個具備補加功能的載人航天科學實驗空間實驗室,它是去年9月15號在九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的。

這個任務完成之後,便會先後發射空間站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而空間站基本構型則會進行在軌組裝建造。

還有,叫我老師或者是其他什麼都行,但是像‘您’這樣的敬語就不要用了。

當初美利堅花費那麼多錢,可以說是傾舉國之力這才實現載人登月的,他們那個時候能這麼燒錢,是因爲當時有個還沒解體的國家在。

周明所說的招不到博士研究生,那也是因爲周明的要求非常高,而不是因爲沒人報。

點開周明發送給他的文件之後,劉昊文大概看了一些目錄,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並看向周明,對周明問道。

那他這博士生和碩士生有什麼區別?他這個直博不就白直了嗎?

“好了,我發到你手機上了,你看看。”將文件發送給劉昊文之後,周明便又繼續對劉昊文說道。

但是直到2013年的時候,世界上第一塊實驗室培育的人造肉才被推出,這塊肉是從牛肌肉中提取的幹細胞培育而成,培育過程採用了培養人體組織和器官的醫療技術。

周明對蘇學明說出了自己來找他的具體想法。

至於周明後面所說的,另外兩個猜想是給他那幾個碩士研究生的,劉昊文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他只感覺做周明的博士生壓力挺大的。

不過,現在周明正在忙的,並不是太空合成生物實驗室那邊的事情,而是關於他要成立的新實驗室的事情。

他點開手機上的一個通訊軟件之後,給劉昊文發送過去了一份文件,這是一份PDF文件。

對於華國來說,載人登月最主要的難度還是在於如何將登月的宇航員成功送回地球,現在華國還沒有將大質量的重物從月面帶離的能力。

第二步是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周教授,久仰大名啊。”這位被周明稱呼爲蘇所長的,同樣也是笑著和周明說道。

“我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究克隆技術的實驗室,該實驗室主要就是進行克隆技術的研究,我的想法是先進行特定的克隆器官的研究。

這次請劉昊文吃飯,並和他聊了些以後學業上的事情之後,周明的生活又一次恢復了平靜。

不過,說到底天宮二號依舊還是實驗空間站。

這本週明整理的關於數學知識點的書籍,絕對不是普通的研究生能看的,因爲從前面的目錄和後面這正文的第一頁中劉昊文就能看出來,它所涉及的範圍有些廣,研究的也是頗爲深入。

而另一種,則是利用動物幹細胞製造出的肉。

到那個時候,華國載人航天才算是全面邁入空間站時代。

按照現在這樣的發展速度發展下去,等幾年之後華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第三部開始的時候,華國在外太空生存方面的實力恐怕已經能夠遠遠超越包括美利堅在內的其他國家了。

聽周明說完後,劉昊文也是收起了心裡的無數槽點,一臉好奇地也掏出手機,點開周明發送給他的文件。

做碩士研究生是研究這些世界級的難題,做博士生還是研究這些到現在都還沒人解決的世界難題,只要能解決畢業課題,就能立刻畢業,不管是碩士研究生還是博士研究生,都能直接拿到博士學位證。

在今年一月份的時候,周明的太空合成生物實驗室裡,關於細菌改在的項目也再次有了新的突破。

另外,華國航天部門那邊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空間站任務的同時,關於基地車登錄火星、宇航員登錄月球、建造月球基地甚至是建造火星基地的事情也在齊頭並進地進行著,只不過這些任務進度都不一樣。

一旦這一方面有了成果,這個技術我們不僅可以用在器官移植上,我們還可以用在人造肉方面。”

其實說到國內的空間站,早在2011年的時候,國內第一個空間實驗站天宮一號便發射升空,在去年3月16號的時候,天宮一號都已經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歷史使命了。

“沒錯,這是我專門爲你們準備的知識點,裡面包含了很多我在證明孿生素數猜想、哥德巴赫猜想和黎曼猜想的時候,所用到的一些經過改良和創新的數學方法。

在華國這邊看來,天宮一號和天宮二號這兩個實驗空間站並不能算作是完整的空間站,所以這次發射的天舟一號,也只能說是第二步的收官之作,並不能算作是第三步。

航天部門那邊打電話過來,除了和周明說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載著他太空合成生物實驗室的一些研究成果成功發射以外,還專門對周明表示了感謝。

要是按照現在的情況發展下去,就算國內科技有周明的推動,發展迅猛,但周明現在主要的研究畢竟也是集中於生物領域和數學領域,以及人工智能領域,等發展到了2020年,國內想要實現載人登月,恐怕也是有不小的難度的。

華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是於1992年9月的時候開始實施的,它的第一步便是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

在周明來之前,他就已經提前和蘇學明說過了,畢竟這位蘇所長平時也是比較忙的,周明要是連個招呼都不打就來找別人,最後的結果很大可能就是撲了個空。

“好的,老師。”劉昊文點了點頭,往下滑動了一下手機屏幕,看到正文的第一頁之後,他這才知道周明爲什麼說要他把他推薦的那些書籍都看完再來看這個。

此時的周明正伸手和一位穿著黑色西裝,帶著一副眼鏡,頭髮有些花白的男人握手,並滿臉笑容地和他打招呼。

人造肉分爲兩種,其中一種人造肉又稱大豆蛋白肉,主要是靠大豆蛋白製成的。

到20號的時候,周明收到了航天部門那邊打過來的電話,那邊這次打電話過來倒是有什麼事情要找周明幫忙,而是因爲今天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取得了圓滿成功。

蘇學明還於2009年的時候當選了美利堅國家科學院院士,2011年當選華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同時他還是香江科學院創院院士,主要從事的是細胞膜生物物理、神經軸突導向機制、神經營養因子與神經突觸可塑性的關係、突觸可塑性的機制、神經環路功能等領域的研究。

不用周明解釋,蘇學明也能夠很清楚的明白周明這裡所說的人造肉指的是第二種。

而且周明和蘇學明也不熟,他要是連個招呼都不打就過來,那多少也有些不禮貌。

而在和蘇學明聯繫的時候,周明也提了下他這次要來找他的目的,而且章名傑也和他說過這件事情。

我也沒比你大幾歲,這麼喊我都感覺自己多大了似的。”

不過,由於和蘇學明提出這個研究的是周明,所以蘇學明倒也沒有拒絕周明,他倒是很想聽聽這位最近幾年才突然崛起,一飛沖天,在國內乃至國際生物學領域內已經能夠堪稱大師級的年輕人,對於器官克隆究竟有著怎樣的看法。

到現在,華國的航天載人工程的發展,可以說是很順利的按照華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穩步前進了。

雖然你們也能從我那些證明過程裡面找出這些方法,但是那樣畢竟太麻煩了,而且也沒有我現在整理出來的這個有條理。

兩人見面之後,寒暄了幾句,蘇學明也將周明帶去了他的辦公室。

基地車登錄火星倒是可以近幾年就能完成的,可宇航員登錄月球,這恐怕就有些難度了。

這位蘇所長,全名叫蘇學民,是華國科學院魔都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所長。

而這次發射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中所攜帶的物品中,就有好幾項周明的太空合成生物研究項目中的研究成果。

雖然蘇學明現在還是美利堅國籍,但就周明從章名傑那裡得到的消息,蘇學明今年就會放棄美利堅那邊的國籍,加入華國國籍。

而這,就是周明太空合成生物實驗室所成立的意義所在。

而對於周明所說的這些,劉昊文也是感覺有好多槽可以吐,不過因爲周明是他的導師,所以他也沒有當著周明的面將自己心裡的想法吐槽出來。

第三步則是預計在2019年的時候開始,到時候會發射華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它將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

“這是……老師您整理的知識點?”

周明又對劉昊文說道。

先是周明說的今年還招不招得到博士研究生還不知道這件事劉昊文可是知道,就周明現在在國際數學界的名聲,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可都是有不少數學界的天之驕子擠破腦袋都想來周明這裡當研究生的。

這些從周明的太空合成生物實驗室裡面出來的研究成果,都是在經過航天部門那邊的空間站實驗倉裡的模擬實驗之後,這才送上去的。

人造肉的想法在克隆技術出現的時候,便有人提出了,現在全世界有這樣想法的人並不少,而且將之付諸實踐的人也很多。

周明對劉昊文說道。

你看完我給你推薦的那些書籍之後,就可以看這本書了。

這次發射的這個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聽名字便能猜到它是一搜專門運送貨物的飛船,而實際上他也確實如此,而且他還是華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貨運飛船,專門向天宮二號進行貨物運輸的地面後勤保障系統。

爲了新實驗室的事情,周明還專門跑來魔都一趟。

“聽說你今天來找我,是關於器官克隆的事情?”

對於克隆,蘇學明也是挺感興趣的,不過關於器官克隆的技術,蘇學明可是知道現如今這個領域的最新情況,在目前許多關鍵技術還沒有被解決的情況下,想要利用克隆人體器官以實現器官移植,這是尚不可能的事情。

至於空間站試驗實驗倉的模擬實驗怎麼樣,可以說是出乎預料的好,單單是這些研究,就已經爲以後要發射的空間站節省了不小的空間和載重。

“周氏猜想你也不用急著證明出來,可以一邊證明一邊看這本書,有什麼想不通的地方就看看這本書裡有沒有類似的方法,還不行你也可以來問我。”

周明來找蘇學明,也是章名傑幫忙聯繫和推薦的。

而到了第三步就是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當時還有一位廚師用這塊肉烹製成了漢堡,並邀請美食家品嚐。

不過雖然它的口感確實是肉的口感,但是它的脂肪缺乏明顯,味道和真正的肉比起來也有不小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人造肉的成本是要遠遠高於普通肉的。

味道沒普通的肉好吃,價格還高,所以現在的人造肉依舊是沒什麼市場的。

(本章完)

第156章 迴歸第214章 獎勵大會第139章 重回故地(2/10 3/10)第244章 模擬結束第247章 全面檢查第68章 關於新項目第3章 噩夢第243章 進化一號第234章 畢業之後的打算第59章 確定院校第291章 可控核聚變技術第161章 見面(3/11)第72章 班會第72章 班會第65章 拉普拉斯矩陣與人工智能第261章 三選一(5/11 6/11)第136章 申請傑青?第219章 建議第197章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區別第240章 久違的模擬第246章 三大數學獎第118章 加入(5/9)第171章 又是一年畢業季第207章 黎曼猜想第103章 開始入住第291章 可控核聚變技術第265章 有點尷尬的頒獎現場(7/11 8/11)第167章 一場關乎未來的會談第97章 消息第126章 新奇的模擬第6章 室友的刮目相看第198章 研究的新進展第211章 科學界的奧斯卡第128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268章 問詢第80章 採訪第105章 教授們的聊天第19章 返校第219章 建議第257章 器官3D打印技術第66章 一刊兩稿第141章 要上新聞了第256章 臨終預言第267章 改變重心(9/11 10/11)第203章 空間站計劃第262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56章 佔股第250章 小別勝新婚第191章 有什麼事就和組織上說第224章 第一個博士生(3/11 4/11)第284章 人生體驗功能(6/9 7/9)第109章 結果第215章 頒獎第52章 五一邀請第94章 見家長第116章 意外來客第61章 招攬第120章 壞事做盡第184章 想法(8/11 9/11)第84章 風波起第39章 三位校領導第226章 克隆實驗小組第6章 室友的刮目相看第192章 另尋他法第267章 改變重心(9/11 10/11)第268章 問詢第33章 按下加速鍵第187章 思想的碰撞第232章第237章 相逢總是短暫的第272章 諾貝爾獎第292章 未來的路還在繼續(完結)第54章 邀請第30章 論文過稿第145章 開證第108章 肯定第188章 入場第132章 激動的李院長第181章 一獎又一獎第131章 周教授的數學論文第169章 頒獎第275章 諾貝爾獎第216章 催婚第141章 要上新聞了第155章 回家第149章 兩位朋友第239章 學生的懷疑第78章 天下無有不散筵席第185章 大會第8章 進步神速第18章 除夕將至第240章 久違的模擬第151章 學術報告公佈第208章 靈境技術第282章 火星移民(4/9 5/9)第30章 論文過稿第231章 鍛鍊第101章 離別第249章 大項目
第156章 迴歸第214章 獎勵大會第139章 重回故地(2/10 3/10)第244章 模擬結束第247章 全面檢查第68章 關於新項目第3章 噩夢第243章 進化一號第234章 畢業之後的打算第59章 確定院校第291章 可控核聚變技術第161章 見面(3/11)第72章 班會第72章 班會第65章 拉普拉斯矩陣與人工智能第261章 三選一(5/11 6/11)第136章 申請傑青?第219章 建議第197章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區別第240章 久違的模擬第246章 三大數學獎第118章 加入(5/9)第171章 又是一年畢業季第207章 黎曼猜想第103章 開始入住第291章 可控核聚變技術第265章 有點尷尬的頒獎現場(7/11 8/11)第167章 一場關乎未來的會談第97章 消息第126章 新奇的模擬第6章 室友的刮目相看第198章 研究的新進展第211章 科學界的奧斯卡第128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268章 問詢第80章 採訪第105章 教授們的聊天第19章 返校第219章 建議第257章 器官3D打印技術第66章 一刊兩稿第141章 要上新聞了第256章 臨終預言第267章 改變重心(9/11 10/11)第203章 空間站計劃第262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56章 佔股第250章 小別勝新婚第191章 有什麼事就和組織上說第224章 第一個博士生(3/11 4/11)第284章 人生體驗功能(6/9 7/9)第109章 結果第215章 頒獎第52章 五一邀請第94章 見家長第116章 意外來客第61章 招攬第120章 壞事做盡第184章 想法(8/11 9/11)第84章 風波起第39章 三位校領導第226章 克隆實驗小組第6章 室友的刮目相看第192章 另尋他法第267章 改變重心(9/11 10/11)第268章 問詢第33章 按下加速鍵第187章 思想的碰撞第232章第237章 相逢總是短暫的第272章 諾貝爾獎第292章 未來的路還在繼續(完結)第54章 邀請第30章 論文過稿第145章 開證第108章 肯定第188章 入場第132章 激動的李院長第181章 一獎又一獎第131章 周教授的數學論文第169章 頒獎第275章 諾貝爾獎第216章 催婚第141章 要上新聞了第155章 回家第149章 兩位朋友第239章 學生的懷疑第78章 天下無有不散筵席第185章 大會第8章 進步神速第18章 除夕將至第240章 久違的模擬第151章 學術報告公佈第208章 靈境技術第282章 火星移民(4/9 5/9)第30章 論文過稿第231章 鍛鍊第101章 離別第249章 大項目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萨嘎县| 福建省| 星子县| 夏津县| 平安县| 新邵县| 定结县| 阿荣旗| 龙山县| 四子王旗| 甘洛县| 柳江县| 湖北省| 涿州市| 阳谷县| 南乐县| 东安县| 象州县| 资兴市| 荆门市| 临沂市| 彭阳县| 英吉沙县| 白山市| 余姚市| 太谷县| 乌苏市| 民县| 太原市| 鹤岗市| 凉城县| 泌阳县| 沽源县| 柳江县| 曲阳县| 柳江县| 玛沁县| 静安区| 丹寨县| 漳州市| 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