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節 上

“西夏人!”

“敵襲!”

突然,東門箭樓上負責瞭望的士兵大聲喊了起來。

“來了!”某處傳來酒杯被捏碎的聲音。

一萬五千精銳的西夏騎兵急馳而來的聲音,讓大地都發抖,隨著西夏人的接近,東大營的營帳都能感覺到震動的餘波。這支騎兵急趨至東大營東門外四百步左右的地方纔停了下來,凜然打量著守備空虛的宋軍東大營東門。而勒馬於中陣之前的,赫然是身著明光鎧甲的李清!

“將軍真是神機妙算,引振武軍出營,將他們拖在營外,再來端了他們的老巢!”

“哈哈……看來是種誼要成仁的時候了。將軍不愧是主君看重的人啊!”

“……”

李清卻沒有時間理會這些或是衷心,或是諂諛的話語,只是仔細地觀察著東門上方飄揚的旗幟。

“果然是未整編禁軍。”李清不覺微微鬆了一口氣,一面厲聲問道:“準備好火種沒有?”

“稟將軍,一切就緒。”一個偏將欠身應道。

“好!一旦攻入宋營,便四處縱火,燒掉這座營寨。”

“是!”

李清心中暗暗遺憾自己沒有火箭,否則的話,此時就可以派上大用場。但是當時整個大陸的硫磺產量非常少,一向重視火器的宋軍這些年變本加厲發展火器,軍事與民間的雙重需求,導致了大宋每年從倭國進口的硫磺要用十萬宋斤爲單位來計算,大宋朝並專門頒佈嚴酷的法令:任何大宋臣民向外國私賣硫磺達到十斤,都是死罪;並且還特別禁止了向西夏賣鞭炮等含硫磺的產品。因此西夏人連走私上都得不到多少硫磺,整個西夏的硫磺,連民間放鞭炮都嫌不夠,要配備足夠的火箭,就實在勉爲其難了,畢竟從原料到工匠,西夏都很緊缺。

不過此時李清沒有怨天尤人的立場,“刷”地一聲,李清拔出刀來,高高舉起,大聲喊道:“前鋒陣進攻!”

戰鼓擂動,號角吹響!

前鋒陣三千精銳騎兵,怪吼著衝向孱弱的東大營東門,宋營東門的守軍,幾乎能感覺到營寨的顫抖。好一陣慌亂之後,宋軍營寨中,射出了稀稀落落的箭矢,無力的阻擋著西夏人的衝鋒。這種微弱的反抗,讓西夏人頓覺放心,一切跡象,無不顯示著,宋軍的東大營,此時已經精銳盡出了!而東門的守衛,更加空虛。

“策前鋒陣!出擊!”李清再次舉起了戰刀,發出如猛虎一般的吼聲。

巨大的令旗向前方揮舞,戰鼓更急,號角的響聲,直接劃過天際,充斥整個天地之間。策前鋒陣的三千騎兵一齊發出一聲吶喊,直接拔出戰刀,踩著前鋒陣的足跡,催馬衝向前方的宋軍大營,似乎是想要將整個宋軍東大營踏碎於他們的鐵蹄之下!

李清的臉上,終於不易覺察地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

“種誼,你的大營沒了!”

然而,李清甚至還沒來得及讓人察覺到他的笑容,他臉上的表情,就被驚愕、不解所代替!突然,他竟然似乎聞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

宋營的東門,自己打開了!

李清的眼睛瞇了起來!前鋒陣與策前鋒陣與他們衝擊時揚起的灰塵,擋住了李清的視線,讓他看不清楚前面究竟發生了什麼。但是前鋒陣的衝鋒並沒有停滯的現象,李清稍稍心安了一點,卻不自覺的握緊了手中的戰刀。

但這只是一瞬間。

李清最擔心的情況出現了,前鋒陣的騎兵們突然一個接一個地從奔馳的馬背上摔了下去,密如蝗羣的箭雨撕裂空氣,發出凌厲刺耳的聲音,突然降落在得意忘形的西夏騎兵頭上。甚至有不少箭枝更是穿過沖擊的部隊,一直飛行到李清的陣前,方纔心不甘情不願的摔在地上。

“怎麼回事?”

“將軍,前鋒部遇到宋軍的抵抗,從旗號上看,是宋軍的未整編禁軍。”李清的話音剛落,就有一個小首領前來稟報。

“未整編禁軍?”李清臉上肌肉抽搐了一下,趨前一步,厲聲問道:“剛纔的齊射,訓練有素,最遠的箭矢落到了我中軍之前!這分明是神臂弓!”

“神臂弓?細作不是說只有振武軍有神臂弓部隊麼?”李清的部將們迷惑起來。

“宋營裡的是振武軍!”李清咬著鋼牙,吐出了這幾個字。

“怎麼可能,南門前出擊的,明明是振武軍的旗號!”

“換旗計!”李清已經沒有時間和部將們解釋,他自出擊起就一直心裡感覺有個地方不對勁,現在才明白過來——原來是因爲出擊的“振武軍”,沒有使用神臂弓!種誼既然用換旗號的伎倆來欺騙自己,就表明他已經識破了自己的計謀——李清從來沒有想過要和種誼的大軍來一次堂堂正正的正面對決,只有白癡纔會拿騎兵和重步兵去做這事情,李清的計劃是:引誘或迫使種誼軍主力出擊,再利用部分軍隊纏住這隻主力,利用騎兵的機動力親率精銳襲取宋軍大營。一旦大營失陷,宋軍就會進退失據,喪失鬥志,再前後夾攻出擊的宋軍主力……但是現在的情勢,已經完全不同。

李清的處境並不是太糟糕,他依然隨時可以撤走——雖然這意味著整次進攻的失敗。因爲一旦東大營的攻勢受挫,西大營前面的大軍就沒有存在的意義,憑藉那些兵力,即便攻下西大營,也是損失慘重。而西夏與大宋的實力對比懸殊,西夏絕對沒有本錢和宋朝打消耗戰,哪怕用一個夏軍換兩個宋軍,西夏也損失不起!所以一旦這次進攻失敗,西夏軍就只有暫時撤退,伺機再來……

除此以外,李清還可以選擇強攻!

哪怕面前是振武軍,兩強相遇,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所有的念頭在李清的腦海中飛快的閃過,幾乎只在一瞬間,李清就下達了命令:“左軍、右軍交替掩護殿後!鳴金收兵!”

“是!”

立時,西夏軍中軍敲響了清脆的鉦聲,同時,在令旗的指揮下,左右軍開始向前,交替掩護。而似乎與此對應,宋軍的營寨中,也響起了進攻的號角!

西夏騎兵強行拔轉馬頭,向後撤退,跟在他們身後的,是一支黑壓壓的部隊,長槍與盾牌在最前面,排著整齊的方陣掩護大宋精銳的神臂弓部隊,追擊著墜入計算中的敵人。

神臂弓超長的射程,的確是所有騎兵的噩夢!每一輪齊射,必有西夏人受傷、斃命。西夏人的前鋒陣已經摺了一半以上的人馬,策前鋒陣在密如飛蝗的弩箭面前,也喪失了進攻的勇氣——敵人能攻擊到自己,而自己無論如何,也射不到敵人;如果想要靠近進攻,就難免死在箭下……面對這樣的部隊,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逃到他們的射擊距離之外吧。

但儘管如此,李清的部隊也並沒有因爲撤退的命令而崩潰。他們撤退的時候,沒有忘記觀察令旗的指引。

雖然驚慌,卻沒有失措。

左軍與右軍的接應很快就上來了。兩支三千人的部隊一左一右的攻擊追擊的宋軍,忽而左軍在前,忽而右軍在前,接近宋軍後一陣箭雨,就立時後退。這種策略很快就奏效,追擊的宋軍部隊放緩了腳步,謹慎的注意著陣形,生怕給敵人可乘之機。

“哎!”眼睜睜看著陷入計算中的西夏人從容退走,種誼麾下的軍官們,無不跺腳。

“不必嘆氣。”在箭樓上指揮的種誼對這種結果並非沒有惋惜之意,但是這是宋軍天然的劣勢,種誼不想爲不可能的事情而嘆息,平靜的命令道:“下令收兵吧。”說罷,他把目光轉向了南方的戰場。“天很快就要黑了,西夏人支撐不了多久了。就算他們的人不會累,馬也會累,該去接應他們回營了。”種誼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如果等到李清回去拿那支部隊泄氣,那就會弄巧成拙了。

“是。”

默默地望著南方猶自糾纏的戰場,種誼在心裡微微嘆了口氣:“這場戰爭不會這麼快結束。”不過身爲大將的種誼,表面上卻絕不會表露半點這樣的情緒,只是一瞬間,種誼就恢復平時的從容與威嚴,移目至身邊的一個人身上,沉聲說道:“孫參軍。”

“下官在。”

“你隨我來。”種誼淡淡的說完,便即起身,向箭樓下走去。

被喚作“孫參軍”的中年軍官連忙應了,緊緊跟著種誼下樓而去。二人一前一後,一直走到種誼的中軍大帳,種誼見左右再無旁人,這才坐了下來,向他微微笑道:“你即刻設法潛入西夏,命令我們的細作去散佈流言。便道這次戰鬥,我們之所以能擊退夏軍,是因爲李清心懷故土,故意未盡全力,所以一直不肯和我們硬拼。如果他能和我們打一場硬仗,東大營早就成爲平地了。”

“是。”

“此外,我這裡有我的幾封親筆信,你讓幾個可靠的人去帶給李清,不要告訴他們真相。只是在通關的時候,要故意被西夏軍查獲了。”

那個孫參軍聽到這種毒計,竟是不由打了個寒戰,忙應道:“是。”

“嗯。”種誼臉上終於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雙手踞案,笑道:“李清用兵多智,兼之殺伐果斷,臨機決斷,毫不遲疑。此人實是大宋之勁敵。然而他有生來的弱點——他是漢人,不合與西夏賣力。須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戰場上除不掉的敵手,便須在戰場外除去!”

孫參軍凜然答道:“下官必不辱命!”

擺脫了追兵的李清率領著敗兵再次繞向南面的戰場——既然振武軍主力未出,那麼如果動作迅速的話,至少可以從南面戰場挽回一點面子。雖然那註定無關大局,但是無論如何,哪怕是名義上的“勝仗”,對於主將來說,也是必要的。

但是李清沒有想到,他的黴運並沒有到此爲止。連種誼也想象不到的事情,在前面等著他。就在他的騎兵們神情鬆懈的繞過一個山崗之時,突然,似乎是從地底傳來數十聲的巨響,彷彿大地被炸裂了一般,巨大的塵土與石塊在前方掀了起來……李清只來得及看見走在前方的騎兵與戰馬們的肢體在塵土中飛裂,便下意識的趴了下來,緊緊貼在馬上。但是受到驚嚇的戰馬卻不聽控制,瘋了似的亂跑起來。

李清完全不知道前面發生了什麼,他擡起頭來時,只看到一副名副其實的“兵荒馬亂”的場景。到處都是血肉橫飛,戰馬、駱駝亂成了一團,無意識的到處亂竄,有些馬發起狂來,更是前蹄高揚,把騎在馬上的騎兵給摔了下來,結果導致了許多的騎兵不得不瘋了似的追趕自己的戰馬。最要命的是,這種慌亂,把本來沒有受到攻擊的後隊也給衝散了。

“怎麼回事?!”

“怎麼回事?!”

但是沒有人能回答出來究竟發生了什麼。

李清顧不得弄清楚真相,迅速的找到了自己的親衛隊,手持戰刀,親自勒束著亂成一團的部屬,若是此時被人偷襲,大事去矣!

然而真是怕什麼便來什麼,李清剛剛略略控制住局面,眼見著東南方便揚起灰塵,大地傳來震動之波。李清等人不由面面相覷。

“約有三千騎左右,從側翼而來!”一個小首領在地上貼耳聽了,面帶驚疑的稟道。

“左右軍準備迎敵!餘部儘快勒束好隊伍!”李清連忙發佈命令,他此時根本沒有功夫去追究這隻騎兵是從哪裡來的。

李清的話音剛落,那三千騎人馬就出現在李清的視線之中。他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宋朝蕃軍?!”

“狄!”

“包!”

“哪有蕃部姓狄?!”

“包順?”

“全部閉嘴!”李清惡狠狠的大吼一聲,厲聲道:“左右軍衝鋒迎戰!殺敵一人,賞酒十斤!後退一步者斬!”

“將軍有令!殺敵一人,賞酒十斤!後退一步者斬!”

“將軍有令!殺敵一人,賞酒十斤!後退一步者斬!”

“……”

果然,重賞酷罰之下,左右軍立時士氣大振,便聽中軍號鼓三聲,西夏騎兵們再次發出興奮的怪吼聲,衝向包順的蕃騎。

互射、對斫……

一場中規中矩的騎兵對決。

第1章 上第9節 上第三章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23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7節 上第11節 天下才俊(上)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十二節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第三十章第1章 上第9節 上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十三節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九章第20章 關河迢遞繞黃沙(二)第7節 下第7節 ?拗相公(下)第二節第20章 關河迢遞繞黃沙第四章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1節 熙寧二年下(02)第10節 呂氏復出(下)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3章 誰持白羽靜風塵(四)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第10節 呂氏復出(下)第9節 下第二十一章第32章 雪壓飛狐城第8章 上第16節第10章 下第7節 拗相公上(01)第7節 下第十六章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六章第2節 下第10節 呂氏復出(中)第10章 下第十五章第1節 上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二)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8章 中流以北即天涯(一)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6節 上第七節第7章 江上潮來浪薄天(三)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三十章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第三章 下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二)第3章 誰持白羽靜風塵(一)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7節 上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2節 下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二)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三)第二十三章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二)第二十三章·十字後記第17章第十節第四章第十九節第六章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10章 下第2節 上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2節 聲名鵲起下(01)第五章第33章 山河百戰變陵谷第一章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1節 下第9節 汴京新聞(下)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第3節 終南捷徑上(03)第32章 雪壓飛狐城
第1章 上第9節 上第三章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23章 熊羆百萬臨危堞第28章 聖主如天萬物春第7節 上第11節 天下才俊(上)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十二節第13章 一夜大雪風喧豗第三十章第1章 上第9節 上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十三節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九章第20章 關河迢遞繞黃沙(二)第7節 下第7節 ?拗相公(下)第二節第20章 關河迢遞繞黃沙第四章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1節 熙寧二年下(02)第10節 呂氏復出(下)第17章 安漢當年一觸龍第3章 誰持白羽靜風塵(四)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第10節 呂氏復出(下)第9節 下第二十一章第32章 雪壓飛狐城第8章 上第16節第10章 下第7節 拗相公上(01)第7節 下第十六章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六章第2節 下第10節 呂氏復出(中)第10章 下第十五章第1節 上第18章 封疆盡是春秋國(二)第34章 誰其當罪誰其賢第8章 中流以北即天涯(一)第26章 真剛不作繞指柔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6節 上第七節第7章 江上潮來浪薄天(三)第11章 錯料一帆超十程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三十章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第三章 下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二)第3章 誰持白羽靜風塵(一)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7節 上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25章 河潼形勝寧終棄第2節 下第9章 國須柱石扶丕構(二)第5章 東風未肯入東門(三)第二十三章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第12章 三朝元老心方壯(二)第二十三章·十字後記第17章第十節第四章第十九節第六章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10章 下第2節 上第27章 臣憂顧不在邊陲第21章 雲重陰山雪滿郊第31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第30章 自古和親誚儒者第22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第2節 聲名鵲起下(01)第五章第33章 山河百戰變陵谷第一章第19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第24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第1節 下第9節 汴京新聞(下)第15章 天機雲錦用在我第3節 終南捷徑上(03)第32章 雪壓飛狐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什克腾旗| 荥阳市| 金平| 永兴县| 丰台区| 甘孜| 商水县| 花莲县| 化州市| 咸丰县| 华坪县| 孟连| 怀仁县| 恭城| 兴海县| 建湖县| 常熟市| 资溪县| 永兴县| 英山县| 新竹县| 安康市| 茌平县| 乌鲁木齐县| 锡林郭勒盟| 永宁县| 安远县| 当阳市| 东阿县| 闽侯县| 乌兰县| 二连浩特市| 灵石县| 新民市| 萨嘎县| 景德镇市| 大宁县| 苍溪县| 普洱| 元谋县| 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