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36章 不得不爲

大堂裡,雖然炭火熾熱,一陣陣熱氣瀰漫在整個廳堂,但是,門外的呼嘯寒風,在這緊閉的門扉外,無論如何也進步了這間煌煌大堂。

但是,在張元,在西安傀儡知府一番言談後,原本熱鬧,充滿希望與輕鬆的大堂,溫度驟然下降,這不得不讓千斤重擔落在肩上的巡撫李應期感覺到冰冷,不自覺的緊了緊身上的裘袍。

這個小小的動作,沒人注意,但是卻落在了觀察入微的張元眼裡,這個動作,讓張元一陣欣喜,一陣失落,一陣——沮喪。

憂的是,就這樣完啦?難道整個大明一省竟然鬥不過一個剛剛崛起的闖賊?如果連著一省之力都不能爲自己報仇,那自己的仇恨什麼時候才能了結?

一陣欣喜的是,如果就這樣,讓闖賊繼續逍遙,豈不正是達到了自己養賊自重的目的?讓自己的官升的更快?讓自己更有自保的能力?因此上,依附在自己這顆大樹上的,不如錢中軍,比如延綏巡撫周暨,比如——那個新官上任的洪承疇。

戰與不戰,其實都掌握在巡撫李應期的手中,二那位按照規矩真正掌控軍權的總兵大人,自然也不過是個擺設。

但,現在出戰,以三萬剛剛招募,就連隊形都站不好的流民丁壯,更不要說那繁複的大陣,就要出戰闖賊,自己再是自負都是一種笑話。

二一旦戰敗,那看看四周,那先不說敵人,就是這些同僚,就會摺子紛飛,將自己淹沒在永不翻身的大山之下。

現在,李應期有點後悔當初,自己的手是不是伸的太長,結果事到如今,竟然尋找一個頂缸的人都沒有的地步,這怪得誰來?自作自受,好像就是這樣。

他在猶豫,但突發的一件事情,卻讓他不得不下定決心。

正在大家陷入沉悶,誰都不願爲戰後的責任負擔的時候,一個親信急匆匆不顧正在召開的軍事會議規矩,直接推開沉重的大門跑了進來。

李應期正要呵斥他的沒了官場體統,但那親信卻不管不顧的將一份通報遞到李應期的面前。急慌慌的湊到他的耳邊報道:“東主,外面急報,勤王兵譁變,已經紛紛歸陝,禍害地方,大人,請您拿個主意吧?!?

這輕輕在耳邊的言語通報,就如同無數炸雷在李應期耳邊連續轟響,震的他五魂七竅發言冒火,整個人再沒有半點知覺。看到異狀的同僚,紛紛上前詢問探視,在李應期眼中,一個個都成了沒了水的魚,那一張張已經扭曲的臉上的嘴,沒有半點聲音的一張一合,恍惚晃動。

渾身發冷,下意思看向就在腳邊上好闖賊根據地生產的焦炭升起的火盆,原本都感覺炙烤無比,現在感覺,卻只有紅紅的顏色,卻發不出半點溫暖,整個大堂,陰暗冰冷,比三九天還要冷,冷的已經凍僵了自己整個身軀,讓自己努力的想動一動,給滿臉惶急的下屬一個哪怕是勉強的微笑都無比艱難。

“散了吧,散了吧。”一見事情不好,原本悶嘴葫蘆般的知府大人,這次難得的做了回主,決斷一把,解了巡撫危難。

大堂的門吱呀開啓再吱呀關閉,與會衆人都驚慌而去,獨獨關係切身的幾個人卻默不作聲的留下。

總兵杜文煥,賀人龍,張元,還有那個無奈的知府,靜靜的等待巡撫大人知會公文裡的內容。時間就在這難耐的等待裡,在巡撫木雕泥塑裡慢慢流淌,巡撫渾身冰冷,但在座的諸位卻是汗流浹背。

消息,絕對不是一個好的消息,要不也不會讓一向淡定沉穩的巡撫如此驚慌無措,那還要什麼壞消息呢?大家已經沒了心裡準備。

“大人,大人。”在這裡,真的能斗膽喚醒巡撫的就只有知府一人,老是這麼等待也不是個辦法,於是,知府左良功趨步上前,輕輕的呼喚臉色慘白的巡撫大人。

被幾次呼喚之後,李應期才啊的一聲,醒轉過來,看看已經人去屋空的大堂之上,只剩下寥寥四人,澤瀉都是這次大事的主角,一些話,一些事情,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向他們隱瞞的,於是,咳嗽一聲,努力的將身子擺正,慢慢的擡起頭,將手中都攥出水的公文通報遞給了大家。

“看看吧,現在的時局已經糜爛到了如此地步,下一步,我們該怎麼辦?還望諸位同僚和衷共濟,力挽狂瀾?!崩顟诿鏌o血色的低聲懇求道。這是破天荒,沒有過的事情,他獨斷專行已經習慣,也自視極高,但現在,在沒了掌控陝西大部,生殺予奪大權的意氣風發,有的,只是滿臉的驚慌與慘白。

這份文書遞出來,四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沒有一個人願意第一個去看,雖然,按照等級,應該是知府優先。

但是,在這個時候,優先代表著責任,誰都不想惹事上身。

“總兵大人,還是你看看吧。”巡撫將手中公文遞給了杜文煥。

杜文煥明顯的感覺到身邊其他幾人如釋重負的聲音。沒奈何,只好戰戰兢兢地上前,接過那本來輕如鴻毛的一片紙張,現在,這時候卻感覺到是重如泰山。

公文很直白,也很詳細,但越看卻越讓人心驚。

當杜文煥看罷公文只好,冷汗已經順著頭盔的縫隙,汩汩而下,遮蔽了雙眼,但他已經不顧擦拭,就那麼將由於手抖二嘩嘩作響的紙籤遞給左良功,如此之後,最後遞到了賀人龍手上。

賀人龍看罷公函,只覺得兩眼一黑,巨大的身軀轟然頹然坐倒。

完了,一切都完了,拼命一戰,勉力一戰,只能如此了。

公函是楊鶴髮來的,上面詳細的敘述了當今局勢,尤其是勤王兵的現狀,這就是讓所有人沮喪的原因。

崇禎二年十月,滿洲貴族軍隊大舉內犯,從河北遵化、薊縣地區破邊牆而入,攻陷遵化、玉田、三河、香河、順義等縣,兵鋒直抵北京城下。明遵化巡撫王元雅自殺,入援的山海關總兵趙率教陣亡。崇禎帝朱由檢惶遽失措,輕信宦官一面之詞,中了皇太極設下的反間計,把遼東督師袁崇煥逮捕下獄(不久處死)。遼東總兵祖大壽嚇得心驚膽戰,拉起隊伍跑回山海關。爲了挽救危局,朝廷下令各地督撫火急勤王。山西總兵張鴻功遵照兵部的檄調,帶領晉兵五千入援,山西巡撫耿如杞也自告奮勇,領著撫標營和太原營三千多名官兵趕赴畿輔勤王。陝西三邊總督楊鶴,甘肅巡撫梅之煥、延綏巡撫洪承疇,也應詔抽調各鎮精兵一萬七千多人,由沿邊五大鎮總兵吳自勉、尤世祿、楊麒、王承恩、楊嘉謨率領,入衛京師。此外,奉檄入援的,還有河南巡撫範景文、江西巡撫魏照乘、鄖陽撫治樑應澤等人統率的官軍(26)。

山西總兵張鴻功的軍隊到達畿輔地區以後,兵部傳令駐守通州,第二天調守昌平,第三天又調守良鄉。

可按照規定,軍隊到達汛地的當天不準開糧。山西兵三天調了三個地方,三天沒有領到口糧。士兵們極爲憤慨,就自己在駐地附近搶掠糧食。朝廷又以耿如杞、張鴻功未能約束軍隊,下令逮捕。這五千名精銳士卒,眼見巡撫和總兵下獄問罪,就一鬨而散,逃回山西。事情鬧大以後,明廷不僅不自究處置失宜,反而把耿如杞、張鴻功處死。

陝西三邊軍隊在勤王途中也一再發生譁變。

延綏鎮兵由於總兵吳自勉剋扣行糧,勒索不願入衛的軍士交納賄銀和盜賣軍馬,引起士兵們的強烈不滿,許多人開小差不辭而別。延綏巡撫張夢鯨因此憂憤而死。

甘肅巡撫梅之煥和甘鎮總兵楊嘉謨統領的軍隊,在崇禎三年正月走到安定縣(今甘肅定西)時也發生譁變。據參加者的口述,這次兵變的原因是,入衛行程遠達六千里路,沒有發給安家糧食;統兵官員迫於朝廷嚴旨,一個勁地趕著士兵們快走。士兵們負載的盔甲、銃炮又重,困苦不堪,“幾日人馬俱倒?!彼麄儜崙嵅黄降卣f,“左右是死,不如就死在這裡”。於是在王進才、殷登科、吳天印的領導下奮起反抗,格殺出面阻攔的參將孫懷忠、把總周道昌、連登魁。奪取了營中餉銀,“介馬西馳”,自行返回駐地。到達蘭州時,被巡撫梅之煥佈置的內奸,把兵變的領袖人物王進纔等殺害。經過整頓以後,一部分軍隊繼續東行勤王,一部分堅決不願意去的被遣還原戍地。

勤王兵的譁變,不僅打亂了明廷的軍事部署,牽扯了地方官員的精力,而且參加兵變的士卒往往不敢歸伍,其中不少人飄泊無著,連羣結夥地投入農民起義。這樣,就使相當一批原來用以鎮壓農民起義的力量,轉化成了反抗明王朝的力量。他們受過軍事訓練,有作戰經驗,對於提高農民軍的戰鬥力是有重大意義的。尤其闖賊,更是那些譁變軍漢的首選,宜川縣令趙梓更是以收攏潰兵爲由,大肆招攬,卻不再歸還潰兵,幾次行文也沒了下文,這樣,已經肯定,趙梓反叛。

擺在大家面前的只有一條路,剿滅闖賊只能自己顧著自己,沒了正規軍的指望。

死一般的寂寞之後,李應期看看神色各異的幕僚手下,輕輕的問道:“下一步,我們該怎麼辦?”

第509章 阻止出援第278章 新人加入第208章 闖王出世第517章 兩軍對壘第15章 豐收第92章 鼓氣再戰第66章 小民之怨第566章 雨過天晴第616章 分兵圍困第34章 人心第380章 從容應對第706章 慢慢改變第181章 確定軍種第481章 革新技術第119章 也是謀算第352章 堵門之戰12第139章 英雄來投第222章 發賣官身第704章 整頓思想第662章 全軍陷陣第27章 敵情第498章 展望未來第296章 兄弟同心第81章 填滿壕溝第668章 全力進攻第137章 屠殺不從第680章 暗流涌動第357章 陳車之心第617章 四面合圍第592章 溫馨時刻第568章 一片光明第710章 蠢蠢欲動第274章 黃粱一夢第570章 急轉直下第731章 招降第70章 衛所大營第104章 玉石俱焚第342章 果不其然第299章 盡舒胸臆第346章 堵門之戰7第322章 整軍練兵第42章 酣暢淋漓第140章 四面皆敵第114章 死戰不退1第67章 縣衙募捐第314章 改造思想第60章 忍痛燒糧第217章 死戰不退4第201章 危機暗藏第6章 風車第527章 拆穿把戲第604章 接受招降第657章 大戰開始第696章 烈火焚城第33章 造反第672章 慘烈搏殺第499章 全面盤活第52章 初步整合第150章 實行兵諫第295章 英雄來投第350章 堵門之戰11第247章 步入險境第296章 兄弟同心第340章 坐地分贓第252章 血戰延川5第213章 堅決阻擊第191章 少年軍校第181章 確定軍種第126章 兄弟相殘第263章 驚聞鉅變第331章 死守不退第431章 都是親情第602章 現場觀摩第343章 也是諜戰第669章 駭人理論第62章 驚慌失措第441章 爾虞我詐第144章 單騎入城第101章 咬牙死戰3第326章 君臣父子第152章 又見火拼2第81章 填滿壕溝第672章 慘烈搏殺第197章 減輕負擔第177章 鼓勵鬥毆第183章 藤盔藤甲第728章 死路第741章 改變歷史第342章 果不其然第428章 千鈞一髮第327章 浩蕩皇恩第354章 兩軍交鋒第275章 大戰落幕第342章 堵門之戰4第347章 堵門之戰8第364章 強盜法則第698章 趁火打劫第110章 縣衙風波爆更第八章第656章 急轉直下第333章 互探心意
第509章 阻止出援第278章 新人加入第208章 闖王出世第517章 兩軍對壘第15章 豐收第92章 鼓氣再戰第66章 小民之怨第566章 雨過天晴第616章 分兵圍困第34章 人心第380章 從容應對第706章 慢慢改變第181章 確定軍種第481章 革新技術第119章 也是謀算第352章 堵門之戰12第139章 英雄來投第222章 發賣官身第704章 整頓思想第662章 全軍陷陣第27章 敵情第498章 展望未來第296章 兄弟同心第81章 填滿壕溝第668章 全力進攻第137章 屠殺不從第680章 暗流涌動第357章 陳車之心第617章 四面合圍第592章 溫馨時刻第568章 一片光明第710章 蠢蠢欲動第274章 黃粱一夢第570章 急轉直下第731章 招降第70章 衛所大營第104章 玉石俱焚第342章 果不其然第299章 盡舒胸臆第346章 堵門之戰7第322章 整軍練兵第42章 酣暢淋漓第140章 四面皆敵第114章 死戰不退1第67章 縣衙募捐第314章 改造思想第60章 忍痛燒糧第217章 死戰不退4第201章 危機暗藏第6章 風車第527章 拆穿把戲第604章 接受招降第657章 大戰開始第696章 烈火焚城第33章 造反第672章 慘烈搏殺第499章 全面盤活第52章 初步整合第150章 實行兵諫第295章 英雄來投第350章 堵門之戰11第247章 步入險境第296章 兄弟同心第340章 坐地分贓第252章 血戰延川5第213章 堅決阻擊第191章 少年軍校第181章 確定軍種第126章 兄弟相殘第263章 驚聞鉅變第331章 死守不退第431章 都是親情第602章 現場觀摩第343章 也是諜戰第669章 駭人理論第62章 驚慌失措第441章 爾虞我詐第144章 單騎入城第101章 咬牙死戰3第326章 君臣父子第152章 又見火拼2第81章 填滿壕溝第672章 慘烈搏殺第197章 減輕負擔第177章 鼓勵鬥毆第183章 藤盔藤甲第728章 死路第741章 改變歷史第342章 果不其然第428章 千鈞一髮第327章 浩蕩皇恩第354章 兩軍交鋒第275章 大戰落幕第342章 堵門之戰4第347章 堵門之戰8第364章 強盜法則第698章 趁火打劫第110章 縣衙風波爆更第八章第656章 急轉直下第333章 互探心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丰县| 濉溪县| 谢通门县| 翼城县| 伊通| 富宁县| 改则县| 黄平县| 玉溪市| 阿克陶县| 新疆| 泰宁县| 杭锦后旗| 柘荣县| 济阳县| 集安市| 虎林市| 涞水县| 新丰县| 修水县| 大丰市| 富源县| 通河县| 墨江| 蓝山县| 桦川县| 旬邑县| 石林| 黔江区| 申扎县| 崇义县| 岳阳市| 五指山市| 古蔺县| 淮南市| 龙泉市| 巴里| 景谷| 宽甸| 武陟县| 饶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