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章 豐收

新闖王

日子平淡但快樂的過著,轉眼就是秋收,天高雲淡間,這河灘之地麥浪翻滾,金黃一片。

由於日照好,灌溉及時,河灘上所有的田地都是往年無法相比的好收成。

張老實摘下一穗麥穗,在粗糙的大手裡搓了,撿個飽滿的麥粒放到嘴裡,閉上眼睛仔細的咀嚼。

飽滿,香甜。

興奮的張開眼,對身邊的呂世道:“託大師傅的福,這是個百年不遇的大收成,這一畝地下來要照往年多打一石有餘,我家這祖傳下的四十畝少說也可以打上一百多石的,真是不知道該怎麼感謝大師傅?!?

一百石就是一萬二千多斤,在當時的社會生產力下,一畝小麥大約的產量是兩石左右,在這大旱年月,這多收的四五千斤的確是這風車的功勞。

看看左近百姓歡樂的笑聲和幸福的眼光,呂世很有了成就感,不能改變歷史,那就改變身邊,現在,自己做到了。

張家幾個小子也是歡欣鼓舞,呵村上其他的孩子一起在田埂地頭不斷歡呼,他們歡呼是因爲今年可以不餓肚子。

張老實的婆姨在田頭抹淚,抹淚的原因是因爲他再不必爲上頓沒下頓的飯食發愁。

趙大海也歡喜,他的歡喜是因爲大家的歡喜。

開鐮,是莊戶人家最講究的禮儀,一項都是家中長者禱告了天地之後享受的尊榮,現在這個光榮的角色被張老實讓給了呂世。

恭恭敬敬的雙手捧上鐮刀,恭敬道:“秋收開鐮,請大師傅施行?!?

呂世也不矯情,虔誠的接過鐮刀,禱告是不會,但祝願的詞句卻是隨心而發,聽了到更是親和虔誠。

一鐮下去,就是一抱沉甸甸包含對生活無限憧憬的麥子。

“開鐮嘍——”張家父子一起歡呼,然後開始在這豔陽高照的秋日裡揮汗如雨的收割。

成垛的小麥被運到打穀場,沿途上見到的每個人都是歡天喜地一片幸福之光。

然後是碾壓,揚場,然後是把每一粒都小心的拾起,裝入口袋或者是瓦甕之中。

忙碌的時光是辛苦但更是快樂的,當最後一粒小麥被小心的裝入口袋裡之後,張家破敗的房舍裡竟然裝不下了。

收割的日子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呂世這個莊稼門外漢簡直成了累贅,大家都嘻嘻哈哈的趕他走,別耽誤大家的勞作。

呂世和趙大海就只能帶著自己的長弓,上山打獵去了,當然三兒被張老實派去不離呂世左右侍候著。

這秋天正是獵物肥胖的時候,打下幾個就是一頓豐盛的大餐,這幾天連著吃了幾頓飽飯,現在大家爬山涉水已經不覺吃力,於是慢慢的就進了大山深處。

現在呂世的箭法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當然還是以蒙爲主,這讓口無遮攔的趙大海很是奚落一番,更是在箭法出衆的三兒面前無地自容。

現在院子裡就只有張老實和他的婆姨,望著這如山的小麥,張老實就一直蹲在麥垛前,嘴裡喃喃自語,算計著交上官家的皇糧賦稅,自己還能剩下多少,剩下的留著多少備荒,拿出多少換些鹽巴日用,是不是該湊些彩禮,給已經二十歲的大小子說和門親事,自己成親的時候可是在十五,十七便有了他的,都是這些年艱難才耽誤了傳宗接代的大事。

“呦呵?張老實好快活啊,怎麼,秋收完結啦?”正在張老實幻想著的時候,院門外一聲陰陽怪氣的招呼,嚇了張老實一跳,忙站起身回頭看時,卻是幾個張家鄉勇在一個本縣衙役的帶領下,正旁若無人的走進了院子。

張老實一見是官差,忙戰戰兢兢的趕緊迎接。

明朝的時候,對於鄉里的管轄主要是靠鄉里大族或是宗族族長,這張家莊的里正自然而然便是那張老爺了。

“上差前來,沒有迎接,真是罪過,小老兒這裡賠禮,趕快院子裡坐。孩子他娘,趕緊燒水,侍候著官差?!?

那張家二管家卻是把手一揮道:“你張老實也不必忙碌,咱們也沒看上你家的開水,更沒有時間和你磨牙?!?

張老實就一再點頭哈腰道:“是是,我這小門小戶的怎麼能看在您的眼裡?您都是見過大世面的,原諒折個。”

“廢話沒有,我問你,張老實,今年的收成不錯吧?!?

“託各位大爺的福氣,今年倒是一個難得的好收成。”

“那皇糧賦稅該繳納了吧?!蹦枪芗谊庩柟謿獾?。

“那是,那是,我家祖祖輩輩的,哪時候欠缺過皇糧國稅?今年又是個好收成,正想著繳納,繳納完了,剩餘的還想給大小子娶門親事的?!毖哉Z間雖然謙卑,但臉上卻顯示著一點點小小的底氣。

那張家管家聞聽,卻是把嘴一撇,然後對那衙役道:“官差大人請稍坐,待我給張老實一家算算這賦稅皇糧徭役捐苛多少?!?

崇禎年少登基,意圖勵精圖治,可惜手中嚴重缺錢,於是就規定各省賦稅一定要實收,不許地方官拖延耽誤。同時崇禎和東林內閣認爲應該顯示出新朝氣象,決議清查各省積欠流弊,以圖把以往歷朝落下的缺口都補上。

就是,天下百姓欠著朝庭錢糧算是什麼事?

便這陝西,萬曆朝估算每畝產糧大約能賣銀五錢左右,畝稅是銀兩分左右,加上遼餉兩分七釐,共應四分銀到五分銀上下。在萬曆年和天啓年間,遇到災荒的時候不但免去這筆,而且還會有相關地賑濟。

但崇禎以及那些清流卻認爲此法不當,都是這個辦法才使得大明國庫入不敷出,都要餓了老鼠。到了崇禎元年,皇帝的內庫已經無法對陝西災區進行賑濟,不但如此,崇禎等認爲,陝西災荒或許有,但也一定是地方官吏誇大了事實,現在國家正要中興,急需用錢,於是還下令要一視同仁地收賦稅,補齊積欠。

明朝建國初期,陝西各軍鎮的軍糧、武器、被服都由軍鎮自籌,進入小冰河期以後,主要由萬曆收來的雜稅進行補貼。現在內幣的源頭既然近乎枯竭,東林黨遂建議按照一條鞭例,把這筆賦稅平攤給陝西災區的農民,摺合每畝收兩錢銀,崇禎帝認爲區區兩錢銀子不過是自己一小碗米飯的本錢,不多,天子批準了這個票擬,

明朝建國初期,朝廷在陝西地區設馬政,專門畫出草場以備養馬以備軍用,到崇禎元年的時候,陝西馬政在紙面上應該有戰馬、挽馬五十七萬匹,但事實上……連一具馬骨頭都沒有,草場也早已經退化消失。

萬曆朝期間,軍馬主要靠內幣的礦稅的收入來購買。泰昌朝東林黨體恤富人艱難,廢除了礦稅,便沒有錢來買馬。

但馬政一費不可能在陝西憑空造出五十萬匹馬來,但九邊軍鎮卻都還需要馬匹供應。東林君子把馬政荒廢的責任推給了魏忠賢,都是閹黨的錯誤,然後告訴皇帝現在之所以養不了馬。乃是因爲馬場都被陝西的“刁民”霸佔去種田了,所以他們建議皇帝按一例,增加買馬的銀錢。

現在是朱家天下,那些王爺不可出城郭,便是在家娶妻生子,年年的便是生養兒子,堯舜之君崇禎上臺後,東林內閣建議他按一條鞭例,通過向農民收加賦的辦法來補上部分宗室所需。崇禎同意了這個票擬,陝西因此又多了一份加賦。

此外,東林黨號稱要給陝西治水增產,按一條鞭例……

而且,東林黨認爲給甘陝軍鎮運輸糧食的費用也不該完全依賴鹽引……

還有……

原本在豐年被張居正評估爲畝產收入可到四、五錢銀的陝西省,天子和東林黨在崇禎元年給當的農民定的畝賦稅總和已經高達二兩銀子。……

那差役也不說話,尋了個凳子坐了,事情便有張家管家做主,其實這都都是往年慣例,縣上撥付下各地的份額,然後分攤給個衙役,衙役再加上些辛苦使喚,再分攤到地下大戶里正,當然里正不可能自己出哪怕一粒糧食一文銅錢,反而要在其間做些手腳,分潤些好處。

如此,衙役不過是虎皮,那些狐貍才狼纔是真正的辦事差事。

那張管家當時拿出一個算盤,噼裡啪啦的一番妙算,看的張老實和他的婆娘頭昏眼花,最後,那張管家把算盤一收道:“本村原有村戶若干,現在逃亡若干,逃亡者應負擔徭役捐稅,負擔,皇糧,賦稅,王莊供養,折算,運腳,老鼠耗,雀耗,途徑,輾轉,隱沒,填缺、折扣、、、、、都要你家承擔,因此,你家應該繳納銀120兩一錢三十文,另王莊供奉麥五十五石。”

在看張管家十指飛動的時候,張老實的心就不斷下沉,想象著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糧食眼看著隨著那雪白的十指飛快的減少,冷汗便不斷的流出。張家婆姨已經只能依靠門框才能站立了。

等張管家報出該繳納的銀錢糧米之後,張老實和他婆姨徹底的昏厥了。

這個時候的物價,一石麥子是合銀一兩或八錢,120兩,這就是全部的收成,哪裡還有半點剩餘?更有那王糧供奉五十石,即便是砸鍋賣鐵也的確湊不出如此大的數量。

沒有哀求,因爲每次的哀求都不能打動這些黑了心肝的差役大戶的良知,就如死屍般看著如狼似虎的鄉勇把自己辛辛苦苦的希望搬空。

當最後一粒小麥被裝到車上時候,那張管家來到已經幾乎沒了生氣的張老實面前,蹲下身子道:“麥子我給你過了鬥,是八十石?!?

張老實眼神空洞的小聲爭辯:“老爺,那是一百三十三石五升一捧啊?!钡f這話的時候絕對是下意識的,早就沒了爭辯的氣力。

那張管家也不理他,繼續往下說道:“摺合成現銀四十兩。那麼你還欠著官家糧食五十石,現銀八十兩

第42章 酣暢淋漓第313章 殘殺同袍第168章 身處死地第660章 各方應對第114章 禍亂出現第461章 大力推廣第一百就是八章 人事變動第509章 阻止出援第314章 麻雀戰術第210章 生離死別第710章 蠢蠢欲動第528章 支援敵人第521章 跟著我,跑第123章 民無選擇第113章 穿越展望第84章 漫天箭雨第219章 要求死守第505章 李自成第259章 血戰延川11第466章 尊卑之爭第691章 鉅變前夜第482章 原則問題第664章 同樣抗命第695章 無用之功第453章 有士來投第337章 堵門之戰3第130章 狼狽爲奸1第341章 必敗無疑第442章 戰場一跪第232章 血火阻擊2第311章 軍心浮動第225章 囂張邀戰第618章 計劃落空第519章 陣前屠殺第579章 無限感慨第329章 突然驚變第137章 清除家賊第653章 決戰序幕第634章 急需俘虜第62章 驚慌失措第115章 暫消禍亂第588章 爭分奪秒第722章 進退維谷第362章 炸藥平城第569章 請上賊船第423章 堅信必勝第102章 咬牙死站4第525章 遭遇窘迫第471章 發放俸祿第639章 重大決策第564章 悠閒縣尊第346章 真是兩難第370章 加強外圍第118章 盟主決斷第454章 推誠相見第660章 各方應對第338章 翁婿密議第192章 溫馨時刻第496章 解決問題第458章 再建一隊第566章 雨過天晴第484章 潰兵衝陣第40章 宗族火拼第122章 尋求庇護第692章 沒有援軍第499章 全面盤活第115章 暫消禍亂第602章 現場觀摩第475章 黃龍近況第99章 咬牙堅持第679章 留有後路第465章 軍政分家第348章 堵門之戰9第677章 奇蹟出現第436章 軍民魚水第269章 翻身殺回第137章 清除家賊第628章 滅軍縱將第307章 施行新政——土地第610章 戰前之夜第351章 八方觀戰第676章 全軍壓上第六百一二章 長遠準備第347章 順勢而爲第299章 盡舒胸臆第49章 堅決推拒第566章 雨過天晴第202章 邊軍之困第176章 花樣百出第498章 展望未來第三百三十七章第738章 投名狀第99章 咬牙堅持第530章 落魄秀才第356章 萬民歸心第225章 囂張邀戰第175章 開始訓練1第295章 英雄來投第668章 全力進攻第14章 糾結
第42章 酣暢淋漓第313章 殘殺同袍第168章 身處死地第660章 各方應對第114章 禍亂出現第461章 大力推廣第一百就是八章 人事變動第509章 阻止出援第314章 麻雀戰術第210章 生離死別第710章 蠢蠢欲動第528章 支援敵人第521章 跟著我,跑第123章 民無選擇第113章 穿越展望第84章 漫天箭雨第219章 要求死守第505章 李自成第259章 血戰延川11第466章 尊卑之爭第691章 鉅變前夜第482章 原則問題第664章 同樣抗命第695章 無用之功第453章 有士來投第337章 堵門之戰3第130章 狼狽爲奸1第341章 必敗無疑第442章 戰場一跪第232章 血火阻擊2第311章 軍心浮動第225章 囂張邀戰第618章 計劃落空第519章 陣前屠殺第579章 無限感慨第329章 突然驚變第137章 清除家賊第653章 決戰序幕第634章 急需俘虜第62章 驚慌失措第115章 暫消禍亂第588章 爭分奪秒第722章 進退維谷第362章 炸藥平城第569章 請上賊船第423章 堅信必勝第102章 咬牙死站4第525章 遭遇窘迫第471章 發放俸祿第639章 重大決策第564章 悠閒縣尊第346章 真是兩難第370章 加強外圍第118章 盟主決斷第454章 推誠相見第660章 各方應對第338章 翁婿密議第192章 溫馨時刻第496章 解決問題第458章 再建一隊第566章 雨過天晴第484章 潰兵衝陣第40章 宗族火拼第122章 尋求庇護第692章 沒有援軍第499章 全面盤活第115章 暫消禍亂第602章 現場觀摩第475章 黃龍近況第99章 咬牙堅持第679章 留有後路第465章 軍政分家第348章 堵門之戰9第677章 奇蹟出現第436章 軍民魚水第269章 翻身殺回第137章 清除家賊第628章 滅軍縱將第307章 施行新政——土地第610章 戰前之夜第351章 八方觀戰第676章 全軍壓上第六百一二章 長遠準備第347章 順勢而爲第299章 盡舒胸臆第49章 堅決推拒第566章 雨過天晴第202章 邊軍之困第176章 花樣百出第498章 展望未來第三百三十七章第738章 投名狀第99章 咬牙堅持第530章 落魄秀才第356章 萬民歸心第225章 囂張邀戰第175章 開始訓練1第295章 英雄來投第668章 全力進攻第14章 糾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手房| 昭平县| 宿迁市| 徐闻县| 德化县| 诸城市| 铜鼓县| 湟中县| 文安县| 徐水县| 万山特区| 胶南市| 怀柔区| 固始县| 南木林县| 鄄城县| 沧源| 呼玛县| 清镇市| 恭城| 南靖县| 宜春市| 徐闻县| 保亭| 苗栗县| 大连市| 泰兴市| 海盐县| 仙桃市| 永川市| 成都市| 南漳县| 沾化县| 淮南市| 陆川县| 湖南省| 岐山县| 蚌埠市| 广丰县| 绥化市| 库尔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