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7章 施行新政——土地

施行新政,,土地

解決了宗族的問題,呂世接著道:“現在我們再說說我們的土地分配問題吧。

這纔是正題,在座的無論是誰,根本上都是農民,土地纔是最關乎到大家的根本利益所在,葫蘆峪地域廣大,可開墾土地多多,有不少人已經開始對那些未開墾的沃野垂涎三尺了,做個地主,這是中國幾千年所有人的夢想,即便是到了呂世那個時代,土地情結也是揮之不去,

“土地的事情是最重的事情,各級王朝在開始的時候都把土地直接分給了農民,但這裡好像是有一個弊端,那就是到王朝後期的大量土地兼併,首先是農民自身,由於各式各樣的原因變賣土地應急,二就是那些大戶官吏利用他們手裡的權勢或者是金錢,或高價利誘或花言巧語或強取豪奪,就像現在的大明,最後大批的農民軍戶失掉了他們賴以爲生的土地而成了流民,就像現在各位這樣,沒辦法只好揭竿而起,我不想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我又沒有能力改變現狀,所以我想先在我們這裡實驗一下,看看我的辦法是否行的通。”

大家心神一震,這是呂世要拿這個做實驗田啊,如果能夠成功就會推廣他處,那推廣他處的辦法是什麼,不言而喻了,所以大家就開始振奮起來,

“闖王的辦法是什麼,快快說出來,我都等不及了。”過天星大聲催促道,

“其實很簡單,就是讓我們黑虎寨成爲最大的地主,也就是土地公有,然後把我們掌握的土地按人頭承包給個個鄉親,鄉親們沒有對土地的所有權,但可以無限期的租種我們的土地,我們規定一個合理的地租比例,他們只能向我們繳納地租,也沒有附加在土地上的其他任何負擔,且不被地主富人在土地上盤剝,他們在活著的時候是這樣,但他們死去就必須交回他們的土地,我們再把土地分給新出生的人,這樣無論他們多麼困苦,就都會有一口飯吃一把柴燒。”

大家沉默了好一陣,慢慢的消化著呂世的方法,很久後吳濤才首先發問道;“闖王此法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良法,大善,這就是變相的耕者有其田,且沒有以後的弊端,大善。”吳濤欣喜的鼓掌喊好,

“那外面的那些地主,我們該如何對待,比如現在已經開始向我們繳納保護費的村鎮,難道也要出兵剿滅了,把土地如闖王之法分給百姓嗎。”陳策憂心忡忡的道,

“我的這個方法只適合新開發的地方,卻不適用於外面,地主,這是個幾千年形成的東西,地主的土地也不是全部用不正當手段得來,也有一部分人是靠著辛勤勞作,省吃儉用獲得,對於這些,我們採取順其自然的方法,維持原狀,但堅決抑制他們的再次擴張,勸他們對佃戶施行減租減息,但現在我們向他們徵收賦稅,便是抹了他們的面子,會對我們反感,最後展開抵抗,那我們便換個名號,就叫保護費,這樣他們有了面子,我們有了其實的賦稅實惠,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歡喜,而對於不聽話,或者罪大惡極者,對我們採取抵抗者,我們就堅決予以鎮壓,把他們的土地再分給百姓。”

大家一起點頭,表示贊同,

“三叔,現在一個人正常的生活下去需要多少土地。”

“一個成人需要三石糧食可活,還有就是穿衣油鹽,一般的看病什麼的,也需要三石以備開銷,正常年景一畝地可打麥子一石半到兩石,所以一個人需要四畝地,一家大小男女如果有五口,就要二十畝地,一年下來還可以有點剩餘,但我們需要收多少地租呢。”三叔是老人,所以對地租的收取額度非常關心,收多了,怕鄉親承受不起,收少了,又怕養不活山寨這些人,

田賦也就是地租多少,這是個大問題,

“比照朝廷的正稅例子減半收如何呢。”呂世提出了一個徵收標準,這個標準是在山寨發展,四處用錢的前提下,咬咬牙說出來的,

呂世知道,整個山寨如果不靠劫掠,收入運轉只有靠地租過活,除此別無進項,自己還沒有別的穿越大大那樣的神通,造玻璃造肥皂,造這造那,有大把的銀錢進賬,呂世可不行,所以只有狠下心來盤剝農民了,但想來我們只是比照朝廷的稅賦不額外,不再加收苛捐雜稅負擔,就應該能讓農民活下去吧,

三叔當時就把腦袋搖的和撥浪鼓相仿,

呂世趕緊尷尬的笑著道;“是我太貪心了,這樣的話,我們還不是逼迫農民拋卻土地成爲流民嗎,那我們就再減半吧。”

三叔都快哭了,把個花白的頭越發搖的和兩個撥浪鼓相仿,

“三叔,那就先這樣,等以後咱們地方大了,人口多了的時候再減吧,如果現在再減,那我們只有主要依靠去搶了。”呂世苦笑著妥協道,

但看大家用看白癡的眼神看著自己,就頭大了,忙狠狠心道;“那就再減兩成如何,大家也不能一味的照顧百姓,我們山寨要發展,要生存,也只能如此。”

這時候三叔才緩過氣來,大喊道;“你瘋啦,再減就白給啦。”

呂世就莫名驚詫了,

三叔說道;“闖王真的是個書生啊,真的是做到了那個什麼什麼兩耳什麼來的,“

吳濤也苦笑著道;“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對,就是這句。”三叔一拍大腿,看著一臉霧水的呂世,只好給呂世解釋起大明的稅賦來,

其實大明的農業稅是非常低的,明代的農業稅收是多少呢,明初的時候,平均的農業稅率是三十分之一,甚至低於五十分之一,這樣的一個稅率不能不說已經低到了極限,實際也的確如此,這個稅率都被洪武帝朱元璋用石板刻在縣衙門前,按此折算,也就是說,一畝地按照呂世的話說,就是要給黑虎寨這個大地主上繳糧食------二斤,

“這點地租你還要減,那就是一畝地得一斤毛糧,看餓不死你個小子。”三叔哭笑不得的道,

“但但。”呂世吶吶的迷糊了,這麼少,那百姓還把地投獻給士紳地主繳納八成收入幹什麼,還拋荒當流民幹什麼,

看到自己的闖王真的不懂,吳濤站起來道,“其實稅是這麼少,但是捐多啊。”然後開始掰著手指頭給闖王算開了帳,

“你看起來土地上承擔的稅負不重,可是額外巧立名目收走的,往往是正式規定的稅額的數倍到數十倍,名目多到無法一一指出,總之是,什麼斛面、折變、科敷、抑配、贓罰,火耗,鼠耗,雀耗,糧食收上來後,還要老百姓千里萬里運送到規定的地方,你想想,以明朝的道路運輸條件,將糧食千里萬里運到規定的地方,需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而這些運費全部是農民承擔的;雖然一切耗損已經提前以數倍的數額預收了,但是,一旦運輸中真的出現耗損和風險,仍然完全由納稅農民負擔,

“所以。”三叔接口道;“闖王若其他的什麼都不攤派,我們只要他們把地租交到附近的地點,你就是收他們一半,我保證家家給你立長生牌位。”

呂世真正的無語了,看來自己還是外行啊,但按照三叔說的抽取一半卻也是有點過了,沒有存糧的百姓就沒有度荒的家底,一旦大災來臨,只能依靠山寨救濟,那一來一往,絕對是種浪費,

陝西大旱這纔剛剛開始,一直到崇禎中期纔是頂峰,那纔是關鍵,自己帶著大家不想成爲流民,必須從現在開始藏糧於民,然後在這期間一定要大力氣整頓水利,穩定糧食生產,

收取田賦不但要看出產,也要看自己手中有多少土地,這樣纔是定田賦的依據,

“三叔,我們這個山谷能開墾多少良田,多少山地。”呂世對葫蘆峪還是沒有仔細的認知,上次來的時候也是草草看看,並不能做到真正的完全瞭解,現在必須問問清楚,可別再出笑話了,

聽到這裡,三叔就高興的站起來向軍師彙報,當時站起就對軍師如數家珍般彙報起來;“軍師,山谷裡共有大的溪流五條,都是北南走向,最後彙集到山谷的出口,就是葫蘆峪山寨水門那裡,成爲一個大的河流,流出山谷,還有許多的小的河流奔流其中,雖然現在天下大旱水量不大,但也可以灌溉周邊所有田土,在這些河流的邊上可以開墾出足夠我們山寨現在所有人過活的土地,多了不敢說,我想按照良田的標準,單是個個河流的邊上就可以開墾大約二十萬畝的上田,其他山地坡田比這個要多的多。”

大家聽到三叔的彙報更是羣情激奮,這就是安身立命的資本啊,

呂世萬分高興,沉吟了一會後道;“首先把這些好點的地方優先分配給我們士兵的家庭,這也算是對我們士兵待遇的一種,山地上要少安排一些村落,地按照膏腴和貧瘠分成五等,膏腴之地每人分四畝,每降一等加一畝,依次類推,叫做口糧田,生則耕種,死則收回重新分配,

而地租則按照膏腴之地每畝收取100斤,然後每降一等降二十斤,到最後降到每畝二十斤,如果天比這樣還旱,我們就將地租再酌情減免可好,現在雖然地租是多了點,但沒辦法,山寨事物繁雜,四周強敵環視,要養兵打造器具,戰兵是不能生產的,工匠就更不能脫產,所以需要糧食和花錢的地方多,大家就忍一些吧,等我們有了其他的收入的時候再說可好。”

“好好非常好了,我們收的地租只是現在好心地主的一半還不到,軍師你就是萬家生佛啦。”三叔第一個舉雙手贊同,

第327章 浩蕩皇恩第650章 接管吉縣第332章 決定一戰第635章 不能再等第207章 去留兩難第501 我有話說第638章 趕緊破城吧第724章 突襲第703章 法律條文第469章 戰略方向第617章 四面合圍第56章 盟軍聚會第108章 一戰所獲第286章 兄弟相會第27章 敵情第325章 一個消息第708章 政府成立第345章 堵門之戰6第727章 離心第211章 應對追擊第222章 發賣官身第491章 一戰抵定第203章 衆矢之的第六百一二章 知己故人第206章 萬事俱備第246章 天羅地網第42章 酣暢淋漓第38章 爾虞我詐第448章 意外之變第244章 敵情突變第124章 火拼火拼第26章 無奈三百七十四章 經濟舉措第715章 我意已決第702章 糾正錯誤第345章 知己知彼第81章 填滿壕溝第255章 血戰延川8第607章 堅壁清野第485章 再遇對手第362章 炸藥平城第323章 出征鬧劇第134章 完勝官軍第324章 惺惺相惜第722章 進退維谷第177章 鼓勵鬥毆第104章 玉石俱焚第30章 苦戰第433章 勝利會師第325章 一個消息第277章 急需休整第658章 突破渭河第128章 官軍來襲第65章 百般算計第605章 敵方應對第430章 劍拔弩張第266章 兄弟相殘2第137章 清除家賊第280章 驚聞消息第468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山勢六章 與賊爭功第704章 整頓思想第72章 延安巡撫第354章 兩軍交鋒第201章 危機暗藏第134章 完勝官軍第187章 略懂略懂第307章 施行新政——土地第79章 各鼓士氣第六百一三章 應對之法第80章 信心滿滿第335章 支前民工第270章 背叛忠誠第528章 支援敵人第159章 討價還價第723章 故人來訪第23章 婉拒第7章 打造第38章 爾虞我詐第428章 千鈞一髮第46章 分析局勢第580章 絕不強拆第566章 雨過天晴弟五百七十八章合資辦廠第114章 死戰不退1第345章 堵門之戰6第429章 援兵到來第113章 穿越展望第16章 驚變第630章 單騎邀戰第430章 劍拔弩張第353章 溫馨時刻第428章 千鈞一髮第38章 爾虞我詐第132章 狼狽爲奸3第717章 都在改變第229章 路途夜話第672章 慘烈搏殺第72章 延安巡撫第221章 堅決阻擊
第327章 浩蕩皇恩第650章 接管吉縣第332章 決定一戰第635章 不能再等第207章 去留兩難第501 我有話說第638章 趕緊破城吧第724章 突襲第703章 法律條文第469章 戰略方向第617章 四面合圍第56章 盟軍聚會第108章 一戰所獲第286章 兄弟相會第27章 敵情第325章 一個消息第708章 政府成立第345章 堵門之戰6第727章 離心第211章 應對追擊第222章 發賣官身第491章 一戰抵定第203章 衆矢之的第六百一二章 知己故人第206章 萬事俱備第246章 天羅地網第42章 酣暢淋漓第38章 爾虞我詐第448章 意外之變第244章 敵情突變第124章 火拼火拼第26章 無奈三百七十四章 經濟舉措第715章 我意已決第702章 糾正錯誤第345章 知己知彼第81章 填滿壕溝第255章 血戰延川8第607章 堅壁清野第485章 再遇對手第362章 炸藥平城第323章 出征鬧劇第134章 完勝官軍第324章 惺惺相惜第722章 進退維谷第177章 鼓勵鬥毆第104章 玉石俱焚第30章 苦戰第433章 勝利會師第325章 一個消息第277章 急需休整第658章 突破渭河第128章 官軍來襲第65章 百般算計第605章 敵方應對第430章 劍拔弩張第266章 兄弟相殘2第137章 清除家賊第280章 驚聞消息第468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山勢六章 與賊爭功第704章 整頓思想第72章 延安巡撫第354章 兩軍交鋒第201章 危機暗藏第134章 完勝官軍第187章 略懂略懂第307章 施行新政——土地第79章 各鼓士氣第六百一三章 應對之法第80章 信心滿滿第335章 支前民工第270章 背叛忠誠第528章 支援敵人第159章 討價還價第723章 故人來訪第23章 婉拒第7章 打造第38章 爾虞我詐第428章 千鈞一髮第46章 分析局勢第580章 絕不強拆第566章 雨過天晴弟五百七十八章合資辦廠第114章 死戰不退1第345章 堵門之戰6第429章 援兵到來第113章 穿越展望第16章 驚變第630章 單騎邀戰第430章 劍拔弩張第353章 溫馨時刻第428章 千鈞一髮第38章 爾虞我詐第132章 狼狽爲奸3第717章 都在改變第229章 路途夜話第672章 慘烈搏殺第72章 延安巡撫第221章 堅決阻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吕梁市| 台南县| 治县。| 淮北市| 政和县| 晴隆县| 马关县| 宁夏| 轮台县| 龙泉市| 博野县| 鹿泉市| 龙里县| 穆棱市| 日土县| 兴国县| 海丰县| 阜南县| 德格县| 介休市| 昌邑市| 花垣县| 乌拉特中旗| 剑川县| 阿坝县| 凤台县| 浠水县| 芜湖市| 常德市| 枣强县| 邻水| 鱼台县| 宕昌县| 津市市| 方城县| 闽侯县| 札达县| 历史| 景德镇市| 龙南县| 龙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