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2章 延安巡撫

現今的延安巡撫嶽和聲就如同坐在火盆之上,被煎熬的坐立不安。

這山陝大旱,略帶著也波及了塞外蒙古,但蒙古大汗就自然而然的把災害轉嫁給了關內漢人。

甘肅以北蒙古諸部攻打黑水河,與明副總兵陳洪範,宮惟賢等交戰,河套地區的蒙古部落屢次南襲延綏鎮,整個河套地區都亂了套了,好在那副總兵還是能戰知兵之人,現在總算是把韃子擋在了靠近蒙古的地方沒有真正的糜爛內地,而內地民亂只能是捂著蓋著粉飾太平罷了。

但對於韃子來說,這些個流民組成的盜賊匪寇不過是癬疥之疾,先讓地方衛所和地方豪強組成鄉勇先行鎮壓,實在不行等開春的時候,韃子退兵再抽調邊兵平息下去也就是了,這真是按下葫蘆起來瓢,怎麼不讓自己神傷?

這日正在書房悶坐,想著如何給京城有司還有小皇帝上摺子,撕摞清這些事情,卻見一個門子急慌慌的進來,在門外小聲的與門外老僕說什麼。

開始那老僕人還小聲呵斥那門子不曉得事,什麼阿貓阿狗都要通報進來,打擾大人靜思,難道收錢都收昏了頭不曾?

嶽和聲也苦笑搖頭,自己當著這半省巡撫,就連跟隨自己的家人門子都沾了光,哪一個一月下來不是百把銀子的進項?但隨著貪心膨脹,這也開始不看什麼人了,只要銀子多的,就都往裡報,弄得有時候自己很是爲難,看來這以後要整治整治了。

“什麼事?”嶽和聲見那門子喋喋不休的和老家人嘀咕,不奈的問道。

那老僕人見老爺問話,連忙小心的打簾子進來稟報道:“啓稟老爺,延安府士紳張員外在門外,希望巡撫大人能給予接見。”

其實這這張元本是那米脂地主,在這延安也是有著幾十間的店鋪,就是連京師西安太原都有分號,端的是做個好大生意,就是那王爺府上也包辦著採買賣出,雖然出身下賤,也是自己家的常客,一年裡也是大小箱籠的沒少給自己擡來,自己這個門童也是沒少了受他孝敬。

但往日裡都是在或晚或早的來,偏偏是這幾日裡卻是天天堵在門上死乞白賴的不走,說是家逢大難需要巡撫大人做主,但是邊鎮戰事熊熊,自己哪裡顧的上他?

“他來幹什麼?這不年不節的,就說我有公事在身,馬上要到西安覲見王爺,等我回來再說。”

“是。”門外的門子聞聽,答應一聲就要出去,嶽和聲突然道;“對了,你出去問問今天那個吳堡縣令來了沒有?呆會我在二堂見見他,都晾他多日,在我動身前問問他倒底有什麼大事,非要巴巴的趕來等候?”

其實是嶽和聲真的擔心那不開眼的東西,報個地方不淨的壞消息來給自己添堵,其實也不就是想借口減免些糧食賦稅?但新皇登基,不要你多交報喜就是寬大了,哪裡能少了半分壞了自己在新皇那裡的政績考評?現在天大地大就是新皇印象最大,其他便是塌了天都是以後去說。

想著自己即將遠赴西安,不一定幾時回來,最後給他個機會見見,然後幾句打發了,也就是應付個差事人情。

“是老爺。”那門子答應一聲,小心施禮後倒退著去了。

想到這裡搖搖頭,繼續埋頭想他的奏章的事情,絞盡腦汁想個冠冕堂皇的託詞纔是。

剛剛想出個頭緒,想要提筆書寫,卻不想門外又是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打亂了思路。

擡頭看時,又是那個門子神情驚慌的跑來與那老僕小聲說話,也不知道說什麼,竟然驚的那老僕一個踉蹌,絆倒了身後的花架,於是一陣稀里嘩啦的亂響,驚得院門外丫鬟僕婦一陣驚叫。

嶽和聲當時大怒,把手中的筆往硯臺裡一丟,大聲喝道:“什麼事大驚小怪的?看看都成了什麼體統?難道跟了我這許多年養成的規矩都丟到狗肚子裡去啦?”

那老僕人聞聽老爺震怒,急慌慌的跑進來,戰戰兢兢地給嶽和聲施禮。

“是不是還是那個張元?什麼東西,不要以爲平日裡本府給了他三分面子,就以爲怎麼著了他,去,再要在門外呱噪,亂棍打了出去。”嶽和聲沒好氣的大聲道。

沒等那老僕說話,接著氣憤道:“還有,將那門子拖出去打二十棍子,發賣了。”

聞聽此言,那戰戰兢兢站在門外等候消息的門子,當時嚇得亡魂皆冒,哪裡還顧得什麼,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把個頭磕得蹦蹦響,連連哀求主人饒命。

那老僕人見主人大怒,也顧不得打斷主人的不恭,慌忙跪下道:“老爺,這次不是張員外,而是米脂來人,報說出了大禍事,一定要老爺接見。”

大禍事大禍事,哪個縣上來的人不都把個芝麻綠豆大的事情說成禍事?不過是誇大其詞想著被自己重視罷了。

“說了什麼事嗎?”對跟隨自己幾十年的老家人還是要存些顏面的,於是也不管門外依舊小聲哀求磕頭的門子,端起茶碗撥著茶葉悶聲問道。

“那米脂來的是一個分管刑名的師爺,說是有加急公文,本來也想擋住的,不想打擾老爺想事情,結果那師爺言道是什麼幾縣桿子會盟,聚衆五萬,要在今明幾日攻打米脂,奪秋糧賦稅過冬。”

還沒等老僕人把事情說完,嶽和聲一口茶水就噎在了喉嚨間上不去下不來,憋的老臉通紅。

那老僕人當時就慌了手腳,爬起來跑到嶽和聲後面一陣捶打,這才順下嶽和聲的那口氣來。

這真是大禍事了,嶽和聲剛緩過一口氣,就氣急敗壞的道:“還在這裡幹什麼?還不把來人叫進來?”

那老僕聞訊,卻不敢走開,對著門外已經磕的滿臉是血的門子大聲呵斥道:“老爺吩咐,趕緊把那個米脂師爺帶進來。”

那門子如蒙大赦,連滾帶爬的跑了出去。

嶽和聲呆呆的坐在椅子上,兩眼發直,嘴裡喃喃道:“禍事了,真的禍事了。”

前面蒙古未平,這後院又起火了。

自己也知道現在桿子遍地都是,但還沒有攻城拔寨的,這真要聚衆如此,可就在自己轄區之內開了大明首創了,這要是被御史言官捅到朝裡,那自己的罪過可真就大了。

這可真是屋漏又逢連天雨,這讓本就入坐火盆的自己如何向上司皇上交代?

那老僕人隨了老爺多年,這樣的陣仗也是見過,見自己老爺只是喃喃,當下一面撫弄他的後背,一面小聲提醒道:“接見外官公事,恐怕於書房不便,再者老爺是不是先安頓了來人,先請贊畫來商量一下?”

嶽和聲一激靈,這纔回過神來,感激的看了下提醒自己的老僕,點點頭道:“好吧,你去告訴來人,我在大堂斯見。”但想了想,大堂人多嘴雜的,不要把這事哄揚的滿城皆知,於是改口道:“還是帶來人到二堂問話,同時把李贊畫請來,一起聽聽事情原委。”

“是,老爺。”那老僕連忙施禮,然後急匆匆退去安排。

嶽和聲就坐在那裡,腦袋裡一團亂麻,後來安慰自己道,這可能也是下面胡亂報告,把個小事誇大其詞,也說不定。

但轉念一想卻是不可能,不管他們那幫胥吏爲減免錢糧找到的藉口怎麼可笑,但還真沒有一個拿饑民變亂攻打縣城的來說事,這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有瞞報沒爆料的,更無論是什麼賊寇會盟有兵五萬了。

但真的確有其事那就壞了,五萬,天啊,這可是瞞無可瞞的通天大亂了, 更何況正是新皇登基,這不是觸了那個一心想當堯舜之君中興大明小皇帝大大黴頭?在這個節骨眼上這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啊。

想到這裡再也坐不住了,

連忙喚來下人,侍候著自己換了官府衣帽,也不管那贊畫來與沒來,急匆匆的就趕奔二堂。屁股還沒坐穩,那李贊畫已經匆匆忙忙的趕來,都是心腹嫡系,也不等通報,趕到嶽和聲滿前,邊施禮邊小聲問道:“老公祖(在明代,知府、巡撫和總督都可以被尊稱爲老公祖)老家人所說可是真的嗎?”

(“贊畫-- 明 代在督、撫幕中有贊畫一種官名,取贊襄謀畫之意,文職,具體職責和品級無定製。大多都是上官尋親近有才學之人充當,授七品到五品之間)

嶽和聲搖搖頭,嘴脣哆嗦的道:“來人是這麼說,我想來人也不敢拿幾萬桿子攻城說事,所以想來此事八成是真。”

那贊畫早就知道外面的勾當亂象,現在看來那些桿子已經壯大起來了,看來壓是壓不住了,於是,想想再次拱手低聲建議道:“既然此事是真,那不如老公祖把知府等有司來堂商量,這在將來大家也能分擔些個。”

“對對,還是李先生說的對,那就麻煩你去外面召集人手,通知有司。”

“我這就去。”那李贊畫也不多言,又匆匆出外安排。

看著贊畫出去,嶽和聲穩穩心神,這才叫人傳那個米脂師爺進來。

不眠不休一天一夜的錢師爺由下人引著來到二堂,見巡撫嶽和聲正襟危坐,忙依著規矩躬身報門道;“天啓元年秀才,米脂草民,學生錢與光,參見延綏巡撫嶽大人。”

然後遞上自己的手本,嶽和聲在一個手下手裡拿過錢師爺手本打開,見除了寫著他的出身籍貫外,還有一張長長的禮單,只是拿眼睛瞄了一眼便收攏在袖口裡,對底下依足了官場禮儀叩見的錢師爺揮揮手道:“錢師爺辛苦,來人,看座。”

錢師爺千恩萬謝這才坐了半個屁股,等待大人問話。

等錢師爺坐了,嶽和聲曼聲道:“錢先生,你說的事情可是真的?可不要誇大其詞欺瞞上官,那個罪過你是知道的。”這是官場的做派,就是火上房也要忍下來,把官威擺足。

錢師爺被問,連忙撩衣服跪倒,急慌慌道:“老公祖,現在是到了性命攸關的時候,學生哪裡還敢欺瞞?我縣本身是上縣,在學生東主的治理下到還是一片太平,五穀豐登,商賈雲集,百姓安居樂業,但正因爲周邊縣份不如我縣富庶,所以才招來周邊縣份的桿子的窺視,而周邊縣份同僚不念同僚之誼,以鄰爲壑,驅除流民到我縣境來燒殺搶掠,這纔有那吳堡桿子不沾泥,聯絡了各地,前來本縣要奪糧破城,這纔有賊軍五萬圍城,還請老公祖明察。”

嶽和聲也不去聽他同僚的狗咬狗的說辭,故作鎮靜道;“與光請起,待把事情整個經過慢慢與我到來。”

嶽和聲仔細的詢問了事情的前因後果,邊聽邊是後背不斷的冷汗直冒,等錢師爺說完,自己已經虛脫的坐在椅子上不能言語了。

(請收藏支持,或者給以點評,謝謝。)

第733章 闖王對闖王第126章 兄弟相殘第575章 動遷改造第230張 發兵再戰第691章 鉅變前夜第448章 意外之變第350章 臨陣磨槍第501 我有話說第575章 動遷改造第589章 增加捐稅第253章 血戰延川6第80章 信心滿滿第288章 忠言逆耳第六百一一章 大戰開始第185章 扎槍大陣第227章 前路茫茫第424章 堵門之戰13第344章 戰地黃花第510章 心灰意冷第156章 扭轉乾坤第517章 兩軍對壘第643章 只能決戰第662章 全軍陷陣第165章 諉過爲功第六百一三章 應對之法第186章 騎兵衝突第443章 開門揖盜第143章 陳策其人第247章 步入險境第57章 人生初見第240章 初露端倪第138章 瞬間傾覆第355章 肆意砍殺第560章 進退兩難第641章 潼關人選第276章 繼續前行第335章 開源節流第656章 急轉直下第272章 千秋家園第216章 死戰不退3第340章 坐地分贓第147章 裡應外合第96章 大戰再起2第144章 單騎入城第163章 瘋狂採購第738章 投名狀第721章 天下皆知第667章 不動如山第286章 兄弟相會第463章 凱旋歸來第156章 扭轉乾坤第108章 一戰所獲第165章 諉過爲功第78章 兵臨城下第22章 指點第243章 長路慢慢第469章 戰略方向第167章 統一思想第125章 火拼火拼2第331章 死守不退第316章 開山炸石第567章 萬物勃發第265章 兄弟相殘第456章 推薦要地第129章 整軍再戰第618章 計劃落空第625章 奮勇出擊第569章 請上賊船第728章 死路第333章 互探心意第584章 縣尊出馬第463章 凱旋歸來第203章 衆矢之的第329章 突然驚變第453章 有士來投第599章 驚聞鉅變第46章 分析局勢第656章 急轉直下第220章 周暨縣尊第725章 分歧第468章 以退爲進第646章 都是梟雄第588章 爭分奪秒第14章 糾結第451章 分髒方案第646章 都是梟雄第17章 絕路第203章 衆矢之的第640章 統一思想第433章 勝利會師第472章 欣欣向榮第96章 大戰再起2第186章 騎兵衝突第350章 臨陣磨槍第720章 全力配合第249章 延川血戰2第358章 慘不忍睹第715章 我意已決第307章 施行新政——土地
第733章 闖王對闖王第126章 兄弟相殘第575章 動遷改造第230張 發兵再戰第691章 鉅變前夜第448章 意外之變第350章 臨陣磨槍第501 我有話說第575章 動遷改造第589章 增加捐稅第253章 血戰延川6第80章 信心滿滿第288章 忠言逆耳第六百一一章 大戰開始第185章 扎槍大陣第227章 前路茫茫第424章 堵門之戰13第344章 戰地黃花第510章 心灰意冷第156章 扭轉乾坤第517章 兩軍對壘第643章 只能決戰第662章 全軍陷陣第165章 諉過爲功第六百一三章 應對之法第186章 騎兵衝突第443章 開門揖盜第143章 陳策其人第247章 步入險境第57章 人生初見第240章 初露端倪第138章 瞬間傾覆第355章 肆意砍殺第560章 進退兩難第641章 潼關人選第276章 繼續前行第335章 開源節流第656章 急轉直下第272章 千秋家園第216章 死戰不退3第340章 坐地分贓第147章 裡應外合第96章 大戰再起2第144章 單騎入城第163章 瘋狂採購第738章 投名狀第721章 天下皆知第667章 不動如山第286章 兄弟相會第463章 凱旋歸來第156章 扭轉乾坤第108章 一戰所獲第165章 諉過爲功第78章 兵臨城下第22章 指點第243章 長路慢慢第469章 戰略方向第167章 統一思想第125章 火拼火拼2第331章 死守不退第316章 開山炸石第567章 萬物勃發第265章 兄弟相殘第456章 推薦要地第129章 整軍再戰第618章 計劃落空第625章 奮勇出擊第569章 請上賊船第728章 死路第333章 互探心意第584章 縣尊出馬第463章 凱旋歸來第203章 衆矢之的第329章 突然驚變第453章 有士來投第599章 驚聞鉅變第46章 分析局勢第656章 急轉直下第220章 周暨縣尊第725章 分歧第468章 以退爲進第646章 都是梟雄第588章 爭分奪秒第14章 糾結第451章 分髒方案第646章 都是梟雄第17章 絕路第203章 衆矢之的第640章 統一思想第433章 勝利會師第472章 欣欣向榮第96章 大戰再起2第186章 騎兵衝突第350章 臨陣磨槍第720章 全力配合第249章 延川血戰2第358章 慘不忍睹第715章 我意已決第307章 施行新政——土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宁市| 探索| 武冈市| 宜良县| 当雄县| 马山县| 汝州市| 招远市| 衢州市| 新野县| 项城市| 新余市| 宁晋县| 金昌市| 新化县| 福建省| 青河县| 河源市| 桐乡市| 武清区| 博白县| 湘潭市| 清苑县| 富源县| 徐州市| 绵竹市| 阳西县| 日土县| 岢岚县| 武夷山市| 宁南县| 台中县| 二连浩特市| 三门县| 逊克县| 海宁市| 上饶市| 兖州市| 栖霞市| 喀喇沁旗| 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