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60章 各方應對

一場決戰(zhàn)前的沉悶,即便是在這呼嘯的塞北寒風裡,都不能沖淡化解,雖然,這個寒冷的季節(jié)根本就不是戰(zhàn)鬥的時節(jié)。

正在低頭看著地圖,苦思冥想破敵的杜文煥赫然擡頭,看看左右,“什麼聲音?”

一個親兵稍一仔細,立刻上前,單腿跪地稟報道:“啓稟大帥,是前哨報警。”

杜文煥愣了一下,他其實早就想到闖軍要進攻,但是沒想到闖軍進攻的這麼快,按照常理,一個大戰(zhàn)之前,都是巡哨不斷的廝殺,廝殺到大家都瞭解了對方,等大家都已經(jīng)厭倦對了這種廝殺哦,然後,大家才擺開堂堂之陣,三軍相對,決以生死。

當然,這不過是當時文人士大夫,或者是一般武將遵循的一種接近春秋的禮儀戰(zhàn)陣,其實,在戰(zhàn)國之後,哪裡還有什麼堂堂之陣?

但無論如何,這怵然發(fā)難,也不是一個統(tǒng)領(lǐng)幾萬大軍統(tǒng)帥應該匆忙做到的。

“不要胡說,還不滾出去再探。”杜文煥還是心存僥倖。畢竟一方進攻,最少是一種大的調(diào)動之後,現(xiàn)在聽聞,那戰(zhàn)鼓由遠及近,綿綿不絕,卻正是大敵進攻的樣子。

還不等那個進來稟報的親兵退出,又有一個小校直接衝了進來,這種舉動,對於一鎮(zhèn)總兵的杜文煥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擅闖大帳,該是死罪。”杜文煥丟下手中的畫筆,臉色陰沉的喝道。“隨著一聲大喊:“來啊,將這個該死的傢伙拉出去,砍了。”軍律至有軍律在,哪裡還是懈怠?

不要問爲什麼,什麼都沒有維護一個總鎮(zhèn)威儀更重要的。

那小校聞聽當時大喊:“總鎮(zhèn)饒命啊,我有緊急軍情稟報啊,總鎮(zhèn)啊。”

“慢來,讓他說。”李應期坐在上手,一直在指點江山位置,這時候,突然看到杜文煥的舉動沒有按照老規(guī)矩請示自然有些不滿,於是,按照展現(xiàn)維護自己的存在本能,出於文官的習慣,制止了杜文煥的魯莽,其實,這是一種偶然也是以偶然中必然,文官高貴,武將低賤,這是一種習慣,文官的指手畫腳卻在這次決定了一個大戰(zhàn)的進程,哪怕是千般錯誤,但是,這場,對了。

杜文煥再是品級高,但在巡撫大人面前,那也要遜色三分,其實他也該慶幸,因爲就在三年之後,崇禎實行總督制度之後,武人的地位將不如豬狗。

杜文煥聞聽李應期制止了自己的軍令,也不敢惱怒,對著那個對李應期不住磕頭感激涕零的小校大聲呵斥道:“還不快說什麼事?”

“總鎮(zhèn),賊頭過天星帶著人馬殺過河來啦。”

“一個賊頭罷了,哪裡是什麼大驚小怪?”杜文煥漫不經(jīng)心的說了句。

“什麼?”突然感覺到了事情的關(guān)鍵。

“你是說,賊酋過天星衝進了我們的大陣?”這是一個好消息,真的好消息。

當這個號消息傳到李應期和杜文煥的耳朵裡的時候,這消息簡直不能讓人相信。

“混蛋,再探一下回報。”

杜文煥頭都不擡的打發(fā)了巡哨的士卒,依舊看著眼前的地圖。

眼前的敵情和地圖,真的讓自己無所適從,這時候,才真正看到自己的能力,在紛繁蕪雜的消息裡,看到,尋找到自己最需要的信息,那時候,纔是自己的本事所在。

同時,戰(zhàn)事已經(jīng)交著到了這個時候,真正考驗自己的時候到了,自己歷經(jīng)磨難,同時,自己更加歷經(jīng)百戰(zhàn),不可能,也不可以,讓自己的威名在這裡丟棄。

當時,這個士卒的消息=還是被想當然的忽略,但是,賀人龍的到來卻打破了這個決斷。

“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賀人龍沒有了平時的沉穩(wěn),急匆匆衝進杜文換的大帳,對著正不知道外面情況的巡撫李應期和總兵杜文換高聲喊道。

“成什麼體統(tǒng)?(什麼好消息)”李應期與杜文換一起發(fā)聲問詢。

賀人龍也顧不得上下禮儀,大聲喊道:“賊酋過天星,單槍匹馬殺進了我軍重重聯(lián)營啦。”

聞聽此言,李應期神色大變。杜文換豁然站起,一起眼睛緊緊盯著賀人龍。

“你說什麼?”李應期顫聲問道。杜文換興奮喊道。

“是的,是過天星賊酋,單槍匹馬,衝進了我們的聯(lián)營。”

李應期頹然坐倒,渾身突然失去了沒一點力氣。杜文換興奮的雙臂高呼:“老天保佑大明,聖主顯靈啊。”喊著,已經(jīng)是悽然淚下。

“大人,下步怎麼辦,還請總鎮(zhèn)定奪。”賀人龍可沒機會感謝什麼老天聖主,他的心已經(jīng)飛到了前線,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這是千載難逢戰(zhàn)勝闖賊,翻盤這陝西就戰(zhàn)局,成就自己萬代功業(yè)的大好時機,可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放過。

雖然在飛奔請命的路上,自己已經(jīng)有了絕對萬無一失的謀劃,但是,無命令出兵,即便是得了天大的功勞,那也是死無葬身之地,因此還是趕來請命,但是,其實,他在來時,已經(jīng)派出了自己整編完畢的七千嫡系殺向了戰(zhàn)場,並且匆忙中,展現(xiàn)了作爲一個大將的素質(zhì)本領(lǐng),果斷分兵,命一部無論如何也要圍殲過天星這個莽漢,越快越好,三千對一人,便是天王下凡也不過是片刻時候。第二部,便是直接插向渭河沿岸,阻擊闖賊救援的援軍。

殺了過天星,雖然不能再根本上動搖闖賊, 按照錢中軍的分析,可能還爲闖賊消除將來的隱患,但是,就現(xiàn)在來說,殺了過天星,對闖賊的士氣將是毀滅性打擊,那麼,陝西這關(guān)乎天下格局的一戰(zhàn),將以官軍的完勝告終,禍亂全陝,糜爛一方的闖賊,將在這一戰(zhàn)之後,再次成爲流寇。

錢中軍的死,當時他也接到了報告,但是,雖然錢軍師才華出衆(zhòng),但與殺了過天星相比,那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困死過天星。不惜一切代價,殺了他。”杜文換渾身散發(fā)著難得的殺氣,瞪著眼睛對著賀人龍,對著滿帳的將軍大聲喊道。

“是。”滿帳衆(zhòng)將一起亢奮的喊道。

“調(diào)派賀人龍最精銳部隊,分兵一部,立刻趕奔渭河沿岸,不惜一切代價,阻擊闖賊救援隊伍。”

“是。”這就是名將的素質(zhì),一切都有一種默契。

也不管沒有施禮的跑出去的賀人龍,杜文換對著滿帳眼睛裡帶滿趁火打劫的渴望的戰(zhàn)將,大聲喊道:“全軍聽令。”

所有的戰(zhàn)將鬥志昂揚的一起上前一步,肅然聽令。

“整隊人馬,全軍出動,殲滅過天星。”

“是。”衆(zhòng)將轟然應諾。

被冷落的李應期突然站出來,對著就要出去搶攻的衆(zhòng)將大聲喊道:“不論是誰殺了過天星,我都將上奏皇上,賞萬金,官升五級。”

這是一種激勵,同時,也是一種表現(xiàn),變現(xiàn)自己的存在。

現(xiàn)在,雖然事起突然,但杜文換一個武將不和自己商量,不徵求自己的意見就獨斷專行,身爲文官的李應期心中大怒,這不是小事,這是一筆天大的功勞,在兩府合兵,衆(zhòng)目睽睽之下,竟然拋開自己不顧,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李應期還沒蠢到全盤推翻治兵的杜文換來攪局,只是跳出來封官許願,讓這些腌臢漢子時刻知道,恩從上出,恩出文官,不要太得意忘形。

等到此決定一出,杜文換立刻趕到不好,望向李應期,卻也正看到李應期看向自己,一個眼神陰毒,一個眼神畏縮。

李應期不管杜文換,轉(zhuǎn)臉對著還在爲盟友錢同的死傷心的張元道:“張大人。”

一切變故來的太過突然,錢同死了,對於張元來說,這比死了老爹還值得自己悲傷,自己一個卑賤商賈,爲報父替子索命,幾乎傾盡家財,但是,經(jīng)過專家殫心竭慮的籌劃,卻是,闖賊越加強悍,自己卻是慘敗連連,前途一片黯淡。

天可憐見,送給自己一個錢中軍,在上層終於有了一個臂助,有了一個靠山,更何況,那錢先生智計百出,真心爲自己謀劃,眼看著張家在自己手中,在錢先生的扶持下就要飛黃騰達,就要光宗耀祖,可是,錢先生就這麼戰(zhàn)死了,大廈崩壞,前途斷絕,這就是現(xiàn)在張元的心情。

“張大人。”李應期叫了一聲張元,見他兩眼發(fā)呆,失魂落魄,根本就沒有聽到自己的呼喊,當時不怒反喜。

就在剛剛,看到杜文換爲了軍功戰(zhàn)績,竟然不顧自己這個堂堂巡撫,發(fā)號施令指點江山,讓李應期突然意識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個末世,戰(zhàn)亂已經(jīng)在各地生成,一個文人,再如何滿腹錦繡文章,也抵擋不過一個莽漢的拳頭,漢唐末世的故事就要重演,這時候,一支強悍的武力在手,便是一個絕對的依仗。

而這時候,自己所能依靠的便是這眼前的張家。對,是張家。

這時候的張家,失去了錢同,便等於失去了三邊總督那裡的依靠,已經(jīng)成爲孤魂野鬼,現(xiàn)在,正是自己拉一把進囊中的時候。做成漢唐末期的一方軍鎮(zhèn),自己還沒那野心,在大明也沒那機會,但是,一支軍力在手,最少暫時可以與這個開始跟自己離心離德的總兵杜文換分庭抗禮。

“張大人,張大人。”李應期連叫兩聲,張元這才從迷茫中醒來,見是巡撫大人呼喚,趕緊誠惶誠恐的站起來施禮:“大人,剛剛末將一時爲錢中軍死難傷心,沒有聽到大人垂詢,請大人贖罪。末將該死,該死。”

第314章 改造思想第711章 爲了生存第173章 有家真好第327章 屠村滅族第500章 大闖王高迎祥第514章 列隊邀戰(zhàn)第16章 驚變第436章 軍民魚水第499章 全面盤活第300章 實地考察第91章 冰釋前嫌第33章 造反第237章 十面埋伏第297章 羣雄相會第49章 堅決推拒第367章 新政策略第319章 新政受挫第649章 親赴前線第565章 天下無賊第30章 苦戰(zhàn)第六百一三章 應對之法第532章 難得休整第17章 絕路第112章 挑撥離間第136章 沒有騎牆第16章 驚變第376章 四處結(jié)盟第五百山勢六章 與賊爭功第334章 安排任務第24章 結(jié)盟第475章 黃龍近況第735章 生死存亡第340章 各有算計第184章 剽竊鍊鋼第449章 談談條件第343章 堵門之戰(zhàn)5第331章 死守不退第704章 整頓思想第9章 成功第428章 千鈞一髮第468章 以退爲進第57章 人生初見第608章 焦土政策第110章 縣衙風波爆更第八章第455章 中肯諫言第277章 急需休整第83章 根本分歧第587章 妥不妥協(xié)第67章 縣衙募捐第215章 死戰(zhàn)不退2第670章 過河過河第670章 過河過河第634章 急需俘虜第474章 自己俸祿第443章 開門揖盜第654章 導火索第75章 出謀劃策第425章 岌岌可危第77章 大戰(zhàn)開始第341章 各方反應第557章 招撫圍剿第316章 開山炸石第342章 堵門之戰(zhàn)4第647章 軍心士氣第159章 討價還價第459章 土豆來了弟五百七十八章合資辦廠第512章 大失所望第441章 爾虞我詐第635章 不能再等第161章 吃了我吧第485章 再遇對手第620章 賀人龍第636章 不得不爲地一百九十九章 後備力量第239章 意見分歧第314章 麻雀戰(zhàn)術(shù)第273章 家破人亡第153章 又見火拼3第492章 收穫季節(jié)第49章 堅決推拒第456章 推薦要地第37章 離心第120章 策劃裹挾第676章 全軍壓上第145章 所見略同第262章 慘烈突圍2第209章 釋放煙幕第230張 發(fā)兵再戰(zhàn)第358章 慘不忍睹第485章 再遇對手第626章 內(nèi)憂外患第487章 妙算無常第455章 中肯諫言第435章 輕裝輕裝第489章 親身誘敵第211章 應對追擊第337章 堵門之戰(zhàn)3第607章 堅壁清野第308章 施行新政——民生
第314章 改造思想第711章 爲了生存第173章 有家真好第327章 屠村滅族第500章 大闖王高迎祥第514章 列隊邀戰(zhàn)第16章 驚變第436章 軍民魚水第499章 全面盤活第300章 實地考察第91章 冰釋前嫌第33章 造反第237章 十面埋伏第297章 羣雄相會第49章 堅決推拒第367章 新政策略第319章 新政受挫第649章 親赴前線第565章 天下無賊第30章 苦戰(zhàn)第六百一三章 應對之法第532章 難得休整第17章 絕路第112章 挑撥離間第136章 沒有騎牆第16章 驚變第376章 四處結(jié)盟第五百山勢六章 與賊爭功第334章 安排任務第24章 結(jié)盟第475章 黃龍近況第735章 生死存亡第340章 各有算計第184章 剽竊鍊鋼第449章 談談條件第343章 堵門之戰(zhàn)5第331章 死守不退第704章 整頓思想第9章 成功第428章 千鈞一髮第468章 以退爲進第57章 人生初見第608章 焦土政策第110章 縣衙風波爆更第八章第455章 中肯諫言第277章 急需休整第83章 根本分歧第587章 妥不妥協(xié)第67章 縣衙募捐第215章 死戰(zhàn)不退2第670章 過河過河第670章 過河過河第634章 急需俘虜第474章 自己俸祿第443章 開門揖盜第654章 導火索第75章 出謀劃策第425章 岌岌可危第77章 大戰(zhàn)開始第341章 各方反應第557章 招撫圍剿第316章 開山炸石第342章 堵門之戰(zhàn)4第647章 軍心士氣第159章 討價還價第459章 土豆來了弟五百七十八章合資辦廠第512章 大失所望第441章 爾虞我詐第635章 不能再等第161章 吃了我吧第485章 再遇對手第620章 賀人龍第636章 不得不爲地一百九十九章 後備力量第239章 意見分歧第314章 麻雀戰(zhàn)術(shù)第273章 家破人亡第153章 又見火拼3第492章 收穫季節(jié)第49章 堅決推拒第456章 推薦要地第37章 離心第120章 策劃裹挾第676章 全軍壓上第145章 所見略同第262章 慘烈突圍2第209章 釋放煙幕第230張 發(fā)兵再戰(zhàn)第358章 慘不忍睹第485章 再遇對手第626章 內(nèi)憂外患第487章 妙算無常第455章 中肯諫言第435章 輕裝輕裝第489章 親身誘敵第211章 應對追擊第337章 堵門之戰(zhàn)3第607章 堅壁清野第308章 施行新政——民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涿鹿县| 大田县| 大同县| 通州市| 新田县| 合水县| 高淳县| 竹山县| 绥棱县| 德惠市| 民乐县| 志丹县| 翁牛特旗| 昔阳县| 汤阴县| 龙南县| 平乐县| 定安县| 马公市| 轮台县| 淳安县| 浦北县| 前郭尔| 安福县| 太和县| 陇川县| 察雅县| 朔州市| 石泉县| 句容市| 临桂县| 墨竹工卡县| 高碑店市| 剑阁县| 大荔县| 迁西县| 高尔夫| 渝中区| 衡东县| 革吉县| 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