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7章 縣衙募捐

(如果本人劣作還過書友法眼,請加入書架收藏支持一下,謝謝。)

米脂城外濃煙滾滾哀嚎一片,縣城裡,大街小巷也混亂如翻滾的粥鍋,但縣衙大堂上雖然坐滿了縣城士紳大戶商賈,但死靜的卻是落針可聞。

張縣令坐在高高的大堂之上,主簿縣丞,三個師爺分立左右,一個身穿大明制式正五品盔甲的胖子也規規矩矩的站在縣尊身邊,不敢有一點造次。

按說,這縣令不過是正七品,而千戶所千戶卻是正正經經的正五品授武節將軍騎都尉,那要比這縣令的階級高上十萬八千里,但就是這樣的武官在這七品大堂卻連一個座次都沒有,只能戰戰兢兢老老實實的和縣裡幕僚從屬站在一起。

說起來,這也是大明的一個頑癥,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都是依靠武將打下江山,但一旦坐穩江山,各個都對武臣嚴加防範,以至於達到打壓防範武臣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大明後期,文臣更是對武臣視爲豬狗,同級別的文臣對武臣喊殺喊打,那是司空見慣,即便是低級文臣對高級武臣也是呼來喝去視作奴僕。

這千戶也算正五品,比那七品縣令不知道要高上幾等,但在這個縣令的眼裡,他不過是自己一個看家護院的頭頭罷了,根本就不拿他當回事,若是平時根本就對他不假以顏色,只是現在事情緊急非常,不得不讓人把他喚來,在這大堂之上尋個位置給他站著。

一早張縣令分派人手,敲鑼打鼓的四處抽丁整備城防,同時又派出胥吏衙役請來縣城之中所有頭面士紳富戶豪強,說的好聽些,是共商守城大事,其實不過是想募捐錢糧支應籤丁使費。

同時,這千戶所兵丁也是一兩年都沒有發餉,把個千戶所一千多的兵丁都餓跑了,剩下的這些,不過是些老弱病殘,不能再走的,平時靠些幫助衙役催逼些租稅錢糧過活,現在大戰將起,還得依靠他們帶領籤丁守城,這戰前的錢糧餉銀還是要發的,但這些餉銀朝廷是沒有也不會撥付的,那更捨不得從庫裡抽調,只能打這些富戶士紳的主意。這些士紳也知道此次被喊來的原有,於是大家就都悶在那裡不說話。

張光開始的時候還擺出一方父母臨危不亂的架勢,但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大堂上的氣氛更見沉默,熱汗已經不由自主的汩汩流下。

時間不等人,桿子就在三十里外整頓大軍,說不定下一刻就來攻城,再不弄些募捐供養籤丁,那就萬事皆休了。

遞個眼色給身邊的錢糧師爺,那師爺見狀,忙咳嗽一聲,上前一步道:“各位鄉親父老,想必大家已經知道,這城外不沾泥會盟各路桿子,要血洗米脂縣城,奪取資材錢糧過冬,一時間已經聚集了四五萬賊寇,聲勢十分浩大,本縣縣尊大人,受命朝廷,守牧地方,自然有守衛城郭不被殘破,保衛士紳鄉親不被荼毒之責,因此上,縣尊與我等商議,要調派千戶所兵丁,並行使籤丁職權,組織人馬守衛米脂,與賊人血戰到底,以綏靖地方,保衛鄉秭,報皇上簡拔之恩。”

師爺如此一說,坐在底下的鄉紳富戶立刻亂哄哄的恭維奉承一番,直誇的縣尊天上難找地上難尋的好父母。

那錢糧師爺見大家吹捧的實在不著邊際,連忙雙手下壓,止住大家繼續吹捧,嚴肅道:“適才縣尊大人與我等以及千戶大人商議多時了,既然賊人來犯,當然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但是,現在我們的衛所之兵久無戰事,大多荒廢操練,且久欠糧餉,毫無戰心,而如今賊有數萬,而衛所之兵只有近千怎麼能敵?”言於此,拿眼睛瞟了千戶大人一眼,那千戶老臉一紅,低頭不言。

那師爺也不理會,接著說道;“再有,縣尊已經發快馬向延安府去求兵,但是大家也是知道的,北面正被韃靼侵擾,怕是無兵可來,也要到鄰縣借兵,但大家更是知道這官場上的事情,鄰縣那些個東西以鄰爲壑正是求之不得,本就愛那落井下石的齷齪勾當,哪裡還會出手相助?所以咱們是指不上那些外援了。”

其實不要人說,大家也知道,這次賊人勢衆,縣城鐵定不保,來的時候,衆人已經開始打點細軟,打著帶著家小外出避難的心思了,於是人人只是焦躁的盼著聚會快快結束,大家好早日帶著家小他走避禍。

那師爺也不顧及大家的表現,只是自說自話道;“而我縣,城牆守具戰備多已崩壞,都要大加整頓,護城河也要開挖疏浚,纔能有一戰之力,各位------”故意拖長話音。大家哄的站起,又是跪倒一片;“請縣尊大人憐憫和城老小,想個辦法纔好。”

“萬望大人保全和縣上下老小——”如是等等,做那苦苦哀求之狀。

看看火候差不多了。錢糧師爺乾咳一聲站出來道;“各位父老稍安勿躁,請聽我一言。”

大家連忙支起耳朵等待下面的安排。

那錢糧師爺掃視了下下面殷切的衆人,於是就把在後堂的計較說了出來。

大家一聽立刻哄的一下各個振奮起來,本來是想著縣城必破,經過師爺的一番剖析佈置,的確是可保縣城平安。

縣城不破當然是好事,畢竟金銀細軟可帶走,但廣廈豪宅卻是世代營建,賊人一來,肯定變成一片白地,真要保住縣城不破,當然大家也就不願意捨棄宅院他走了。

徵集院公莊丁到是不難,哪家大戶沒有?少的十幾多的上百。即使是死了也無所謂,這個時候什麼都缺,就不缺人,只要承諾一口飽飯,那還不擠破大門的賣身給你?給縣上出力,一是保家,二來可以省下一月飯食,於公於私兩利的事情何樂不爲呢。於是你十個他三十的大家一籌竟然湊出一千二來。但是接下來的事情就有點難辦了。

“各位,既然籤丁和家人手下都已齊備,但是,這些人馬都要吃要喝還要適當給予獎賞,再有就是衛所之兵已經經年沒發軍餉,那可是我們的主力,既然我們需要人家保命,就要在這時予以補足,並且要按照戰時雙倍發放。再有還要徵發大批民工,城牆要加高,護城河要疏浚排水,還要採買補齊守城戰具器械,這都要銀錢,上峰撥付那是遠水不解近渴,而縣裡卻沒有這筆錢糧,所以這就要在座各位籌措一二,等戰事完畢,定當呈報上峰給大家補上。”

此話一出大堂上一改亂哄哄的情狀,立刻再次變得鴉雀無聲了。

要說這大明朝的士紳和商家都是相當有錢的,首先士紳大有土地,或租給佃戶或養著長工耕作,收取八成到全部的收成,而這些卻不要納糧交稅,於是世代累計哪個不是成堆的銀錢?就是那富商更是了得,爲商的雖然地位低下受盡士紳官員白眼,但富商哪個不是低買高賣極盡專營?而且這裡的富商多與口外蒙古勾連,越是打仗買賣就越是好做,把糧食布帛尤其是鐵器販賣出去那是幾倍十幾倍的暴利,再把韃靼擄掠的戰利品和他們的戰馬牛羊販回,或賣於市面或賣與桿子,那就又是幾倍幾十倍的收入。

這樣不管是士紳還是商賈大都是身價鉅萬的主。

但是,這人是可以出的,因爲人命那是別人的,但錢卻是自己的,出錢是非常肉痛的,當然,平常給縣尊送禮那是有來有往,投桃報李的事情,與這募捐無干,說是戰事一了上峰會發還,誰不知道那是漂亮話罷了,到嘴裡的肉還有吐出的道理嗎?

但看著這個架勢是的確要出血的,不出些也的確說不過去,但出多出少卻是學問,於是哪個也不願意做那先飛的鳥兒。於是大家就你看我我看你的沒了話語。

錢糧師爺一見大家冷了場,也是心急,時間不等人啊,就拿眼睛不斷的看向糧商王老闆,這個人在富縣是商人中的首富,家裡頗有資材,又與縣尊多有勾連親厚,希望他能先帶個頭來認捐。

哪曾想當師爺的眼睛望過去的時候,那王富商卻把眼睛看向了別處。

如此又等了好一會,縣尊神色大是不耐,已是喝了幾碗茶水,卻依舊是沒人說話,這可如何是好?沒奈何只有點名了。

師爺上前給王富商深施一禮道;“王老闆素來寬厚豪爽,深孚衆望,又與縣尊交好,當此縣尊爲難之際,爲縣尊計,爲合城老小生死計,就請王老闆帶頭捐獻些錢糧吧。”

這王老闆心下大嘆倒黴。但既然已是問到自己,也是推搪不得,只得站起來還禮道;“扶危濟困爲縣尊解難本是我等本分,責無旁貸,更何況是這合城百姓爲難之時。但我雖然家大業大,那畢竟是外面光鮮,閤家老小下人婆子,親族鄰里都要照顧吃喝使費,手頭的確也是不寬裕的很。”

他這麼一說其他的人也各個大倒苦水,說的一個比一個艱難困苦,竟然有人都是靠借貸過活,更有的家裡已經沒了隔夜之糧,一家老小馬上就要去乞討了,真是慘不忍睹啊。

王老闆見狀心下大喜,裝作忍痛大出血的樣子,咬咬牙跺跺腳狠心道:“雖然是家中困頓,但縣尊大人吩咐怎敢不出全力?我捐紋銀二十兩,米十石。”

大家一聽有人劃下道來,於是就要跟緊,你十兩,他五兩的不甘人後,哪曾想縣尊一頓茶碗,大喊一聲;“且住,王老闆和大家好意本縣心領了,既然大家都困頓不堪,我看這募捐就免了吧。”

衆位士紳富商一見縣尊臉色不愉,當下各個尷尬的站在那裡,不知所措了。

第717章 都在改變第187章 略懂略懂第698章 趁火打劫第727章 離心第114章 禍亂出現第180章 獎勵戰功第204章 應對進剿第11章 發難第523章 緊隨其後第47章 如何自處第332章 遠方來客第67章 縣衙募捐第306章 施行新政——宗族第226章 新附軍成第580章 絕不強拆第500章 大闖王高迎祥第453章 有士來投第118章 盟主決斷第31章 加入第317章 你們是英雄第642章 出擊出擊第706章 慢慢改變第24章 結盟第528章 支援敵人第568章 一片光明第211章 應對追擊第432章 要求入夥第74章 狼狽爲奸第320章 忠君周暨第67章 縣衙募捐第437章 再建鐵軍第645章 暗夜怒潮第736章 陷入絕境第335章 開源節流第186章 騎兵衝突第739章 良性運作第577章 再造神器第741章 改變歷史第482章 原則問題第72章 延安巡撫第608章 焦土政策第172章 討要兵權第710章 蠢蠢欲動第13章 田園第311章 軍心浮動第141章 慨然面對第368章 巡視地方第138章 瞬間傾覆第523章 緊隨其後第473章 欣欣向榮2第363章 一場亂戰第664章 同樣抗命第332章 決定一戰第667章 不動如山第15章 豐收第236章 周暨無力第155章 武裝調停第586章 翹首以待第471章 發放俸祿第146章 果斷聯合第597章 隱隱隔閡第302章 給予索取第69章 狼狽爲奸第722章 進退維谷第143章 陳策其人第507章 敵襲敵襲第373章 合法外衣第282章 千秋義氣第730章 死戰第14章 糾結第六百一二章 知己故人第610章 戰前之夜第497章 謀劃經濟第321章 又起波瀾第655章 一觸即發第157章 曲終人散第332章 決定一戰第258章 血戰延川10第355章 肆意砍殺第708章 政府成立第565章 天下無賊第136章 沒有騎牆第71章 全面備戰第577章 再造神器第169章 戰略方向第681章 心有戒備第661章 不忘內訌第256章 血戰延川9第503章 無妄之災第696章 烈火焚城第529章 高闖應對第242章 以身犯險第334章 安排任務第705章 無爲而治第299章 盡舒胸臆第641章 潼關人選第357章 陳車之心第287章 盡心遊說第168章 身處死地第648章 情況危急
第717章 都在改變第187章 略懂略懂第698章 趁火打劫第727章 離心第114章 禍亂出現第180章 獎勵戰功第204章 應對進剿第11章 發難第523章 緊隨其後第47章 如何自處第332章 遠方來客第67章 縣衙募捐第306章 施行新政——宗族第226章 新附軍成第580章 絕不強拆第500章 大闖王高迎祥第453章 有士來投第118章 盟主決斷第31章 加入第317章 你們是英雄第642章 出擊出擊第706章 慢慢改變第24章 結盟第528章 支援敵人第568章 一片光明第211章 應對追擊第432章 要求入夥第74章 狼狽爲奸第320章 忠君周暨第67章 縣衙募捐第437章 再建鐵軍第645章 暗夜怒潮第736章 陷入絕境第335章 開源節流第186章 騎兵衝突第739章 良性運作第577章 再造神器第741章 改變歷史第482章 原則問題第72章 延安巡撫第608章 焦土政策第172章 討要兵權第710章 蠢蠢欲動第13章 田園第311章 軍心浮動第141章 慨然面對第368章 巡視地方第138章 瞬間傾覆第523章 緊隨其後第473章 欣欣向榮2第363章 一場亂戰第664章 同樣抗命第332章 決定一戰第667章 不動如山第15章 豐收第236章 周暨無力第155章 武裝調停第586章 翹首以待第471章 發放俸祿第146章 果斷聯合第597章 隱隱隔閡第302章 給予索取第69章 狼狽爲奸第722章 進退維谷第143章 陳策其人第507章 敵襲敵襲第373章 合法外衣第282章 千秋義氣第730章 死戰第14章 糾結第六百一二章 知己故人第610章 戰前之夜第497章 謀劃經濟第321章 又起波瀾第655章 一觸即發第157章 曲終人散第332章 決定一戰第258章 血戰延川10第355章 肆意砍殺第708章 政府成立第565章 天下無賊第136章 沒有騎牆第71章 全面備戰第577章 再造神器第169章 戰略方向第681章 心有戒備第661章 不忘內訌第256章 血戰延川9第503章 無妄之災第696章 烈火焚城第529章 高闖應對第242章 以身犯險第334章 安排任務第705章 無爲而治第299章 盡舒胸臆第641章 潼關人選第357章 陳車之心第287章 盡心遊說第168章 身處死地第648章 情況危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安县| 西昌市| 无极县| 临沧市| 大悟县| 类乌齐县| 西丰县| 任丘市| 资中县| 天津市| 马关县| 香港| 宜兰市| 开阳县| 舒兰市| 会泽县| 民和| 文化| 唐海县| 阿图什市| 万安县| 白城市| 运城市| 长沙县| 禹城市| 河南省| 盘山县| 保山市| 利辛县| 阳曲县| 长岛县| 嘉祥县| 彭山县| 临城县| 合川市| 黄大仙区| 江安县| 离岛区| 乐山市| 江西省| 南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