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章 長江經濟帶,建設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支撐帶_長江經濟帶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思考

長江經濟帶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思考

長江是貨運量位居全球內河第一的黃金水道,長江通道是我國國土空間開發最重要的東西軸線,在區域發展總體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長江經濟帶研究是一個很宏大的課題,儘管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們對長江經濟帶的重大調研至少也有三次,但是,要說對長江經濟帶有深入研究還談不上,這裡就長江經濟帶的幾個問題談一些初步的認識。

第一,關於流域經濟的屬性與特點。“長江經濟帶”屬於流域經濟,流域經濟是特殊形態的區域經濟,是依託大江大河的區域經濟(依運輸方式區域經濟可劃分爲流域經濟、臨空經濟、港口經濟、陸橋經濟或通道經濟等),既有區域經濟的一般屬性(地域性、綜合性、系統性等),也有“水資源”的專門屬性;具有整體關聯性、區段差異性、網絡層次性、開放協同性等特徵。此外,“長江經濟帶”在空間形態上是“帶”,與“圈”和“羣”等其他空間形態具有不同的經濟特性。從世界經濟發展史來看,流域經濟帶是各國發達的經濟走廊和經濟中心,如美國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德國的萊茵河流域等。

第二,發展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意義。長江流域經濟的相關概念很早就提出來了,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國內學者對此也做過幾次重要研究。這次又重提“長江經濟帶”,意義在哪裡?《意見》講得很明確,即“五個有利於”:有利於挖掘中上游廣闊腹地蘊含的巨大內需潛力,有利於優化沿江產業結構和城鎮化佈局,有利於形成上中下游優勢互補協作互動格局,有利於建設陸海雙向對外開放新走廊,有利於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支撐帶”,是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謀劃中國經濟新棋局做出的既利當前又惠長遠的重大戰略決策。

從國家謀劃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佈局來看,今年中央提出

了兩大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一個講“經濟圈”,一個講“經濟帶”。這兩個大戰略各有其特殊的戰略意義。京津冀協同發展是講大城市圈,世界級的城市羣;長江經濟帶是覆蓋中國40%以上人口和GDP的200多萬平方公里流域,這個流域的經濟在未來要支撐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國家意圖是很明顯的。長江經濟帶是貫穿東中西部的經濟帶,從未來經濟發展重點來看,要從過去的外需拉動向內需拉動轉變,而拉動內需的主戰場主要還是在中西部,長江中上游地區蘊含有巨大的內需潛力。因此,長江經濟帶的謀劃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從國家謀劃對外開放格局來看,戰略重點是“一帶一路”?!靶陆z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不但是對外開放戰略,也與國內的區域發展密切相關,如果要把國內各個區域融入到“一帶一路”,應該說都是有依據的。其中,長江經濟帶的作用尤爲重要,它是連通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連接通道。

第三,長江經濟帶如何實現一體化發展。建設長江經濟帶,核心還是要實現一體化發展。首先要建立綜合交通運輸網絡,要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作用,不僅是水運,而且包括公路、鐵路、航空,這是一體化的基礎條件。同時,流域各地區要形成合理的產業分工與合作,爲要素的自由流動和各類經濟主體的合作競爭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發展條件,培育統一開放大市場,實施錯位發展,避免同質化競爭。此外,生態環境方面也要形成聯防、聯控、聯治的有效機制。

實現一體化發展,最核心的還是體制機制問題。目前,我國地區之間,特別是大的經濟區內部的不同行政主體之間協調難度非常大,區域之間的合作,跨流域、跨省區的合作,如果沒有上一級有權威的機構來協調,作用和效果就不明顯,因此,需要創新區域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F在提出要建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部級機構,這種

體制怎麼發揮作用,是不是有效,還有待觀察。可以建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發揮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以及環境保護部華東、華南、西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等機構的作用,協同推進長江防洪、航運、發電、生態環境保護等工作。同時,區域協調機制,應該從區域治理的角度去認識,不僅是政府之間,在社會團體之間、企業之間以及民間都應該有一套系統的參與區域協同發展的機制。

這麼長的經濟帶如何一體化發展,我覺得還是需要有一些具體的抓手。《意見》裡提了不少的經濟區,我們還可以做一些跨省區的試驗,比如長江中游提出“小三角”,咸寧、岳陽、九江希望打造一個“鹹嶽九試驗區”,通過小範圍的區域進行跨省市的合作。長江經濟帶一體化發展需要有這樣一些抓手來推進。

第四,長江經濟帶如何尋求新增長動力。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最主要還是要尋求新的增長動力,這裡主要從政策層面,也就是體制改革來講。長期以來我們的“先行先試改革試點”是非均衡的制度安排。改革試點的不平衡,使得一些地區(尤其是東部地區)率先獲得制度優勢而先行發展,而新一輪的改革試點大部分還是集中在東部地區,包括地方發債的試點等。我們希望未來在改革試點上也向中西部傾斜,讓中西部承擔更多先行先試的試點改革。比如自由貿易區,長江經濟帶要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我們希望在下一輪自貿區審批中能夠更多地關注長江中上游地區,使其發展獲得更大的動力。此外,長江經濟帶還可以依託流域經濟進行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的試點改革?!兑庖姟分刑岢隽撕芏嗟挠媱澓退悸罚热缭谘亟瓉丫忠慌鷳鹇孕孕屡d產業集聚區、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和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推動沿江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建設,等等,都是長江經濟帶各個地區加快自身發展的有利政策平臺。

(本章完)

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堅定不移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戰略定位和重大舉措第3章 自貿區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_做好兩種“自貿區”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時代的“四三二一”戰略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以轉型改革破題新型城鎮化第4章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_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要激發多元主體活力第3章 自貿區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_自貿區的戰略部署與未來展望(節選)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新型城鎮化重在改革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時代的“四三二一”戰略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到底能夠加什麼推進“互聯網+” 加快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節選)第5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_結構性改革:改什麼 怎麼改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新型城鎮化重在改革第8章 中國製造2025,從工業大國走向工業強國_製造強國建設的戰略佈局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一體化特點、挑戰和政策難點第11章 “一帶一路”,開創全面開放新格局_“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意義第10章 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_改革創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國製造2025:邁向製造強國之路以體制機制創新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羣建設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使命和責任的定位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國家戰略分析(節選)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時代的“四三二一”戰略第2章 長江經濟帶,建設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支撐帶_長江經濟帶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思考第8章 中國製造2025,從工業大國走向工業強國_構築中國製造走出去的新優勢第5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_供給側改革的重點是要素市場改革第10章 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_改革創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時代的“四三二一”戰略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守住農業安全底線“生態保護紅線”——確保國家生態安全的生命線第2章 長江經濟帶,建設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支撐帶_創新長江經濟帶區域合作機制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健康城鎮化須守底線第5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_供給側改革的重點是要素市場改革推進“互聯網+” 加快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節選)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明確要求及安排部署第10章 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_改革創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四個全面”爲指引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發揮政府部門推動作用 釋放“互聯網+”紅利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用發展新理念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爲農業現代化打通金融血脈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守住農業安全底線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明確要求及安排部署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以轉型改革破題新型城鎮化第11章 “一帶一路”,開創全面開放新格局_共建“一帶一路” 謀求合作共贏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一體化特點、挑戰和政策難點第10章 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_生態文明建設重在污染防治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明確要求及安排部署第4章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_讓創新成果成爲現實生產力推進“互聯網+” 加快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節選)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守住農業安全底線第3章 自貿區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_自貿區擴大試點的戰略深意第5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_結構性改革:改什麼 怎麼改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使命和責任的定位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時代的“四三二一”戰略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一體化特點、挑戰和政策難點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爲農業現代化打通金融血脈第4章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_爲中國夢點燃創新驅動新引擎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一體化”頂層設計新思維以“四個全面”爲指引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推進“互聯網+” 加快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節選)第4章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_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要激發多元主體活力第2章 長江經濟帶,建設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支撐帶_創新長江經濟帶區域合作機制第3章 自貿區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_自貿區的戰略部署與未來展望(節選)第5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_供給側改革的重點是要素市場改革第5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_結構性改革:改什麼 怎麼改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堅定不移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時代的“四三二一”戰略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催生社會治理新變革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堅定不移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到底能夠加什麼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一體化特點、挑戰和政策難點第11章 “一帶一路”,開創全面開放新格局_共建“一帶一路” 謀求合作共贏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健康城鎮化須守底線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催生社會治理新變革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把握京津冀協同發展新方位第4章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_打造“衆創”發展新形態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到底能夠加什麼中國製造2025:邁向製造強國之路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堅定不移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以“四個全面”爲指引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國家戰略分析(節選)推進“互聯網+” 加快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節選)第11章 “一帶一路”,開創全面開放新格局_共建“一帶一路” 謀求合作共贏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健康城鎮化須守底線中國製造2025:邁向製造強國之路第5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_七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明確要求及安排部署第2章 長江經濟帶,建設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支撐帶_創新長江經濟帶區域合作機制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堅定不移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戰略定位和重大舉措第4章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_爲中國夢點燃創新驅動新引擎大力推進生態文明 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節選)以“四個全面”爲指引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第2章 長江經濟帶,建設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支撐帶_長江經濟帶的國家戰略意圖第2章 長江經濟帶,建設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支撐帶_長江經濟帶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思考發揮政府部門推動作用 釋放“互聯網+”紅利
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堅定不移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戰略定位和重大舉措第3章 自貿區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_做好兩種“自貿區”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時代的“四三二一”戰略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以轉型改革破題新型城鎮化第4章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_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要激發多元主體活力第3章 自貿區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_自貿區的戰略部署與未來展望(節選)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新型城鎮化重在改革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時代的“四三二一”戰略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到底能夠加什麼推進“互聯網+” 加快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節選)第5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_結構性改革:改什麼 怎麼改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新型城鎮化重在改革第8章 中國製造2025,從工業大國走向工業強國_製造強國建設的戰略佈局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一體化特點、挑戰和政策難點第11章 “一帶一路”,開創全面開放新格局_“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意義第10章 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_改革創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國製造2025:邁向製造強國之路以體制機制創新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羣建設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使命和責任的定位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國家戰略分析(節選)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時代的“四三二一”戰略第2章 長江經濟帶,建設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支撐帶_長江經濟帶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思考第8章 中國製造2025,從工業大國走向工業強國_構築中國製造走出去的新優勢第5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_供給側改革的重點是要素市場改革第10章 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_改革創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時代的“四三二一”戰略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守住農業安全底線“生態保護紅線”——確保國家生態安全的生命線第2章 長江經濟帶,建設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支撐帶_創新長江經濟帶區域合作機制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健康城鎮化須守底線第5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_供給側改革的重點是要素市場改革推進“互聯網+” 加快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節選)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明確要求及安排部署第10章 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_改革創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四個全面”爲指引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發揮政府部門推動作用 釋放“互聯網+”紅利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用發展新理念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爲農業現代化打通金融血脈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守住農業安全底線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明確要求及安排部署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以轉型改革破題新型城鎮化第11章 “一帶一路”,開創全面開放新格局_共建“一帶一路” 謀求合作共贏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一體化特點、挑戰和政策難點第10章 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_生態文明建設重在污染防治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明確要求及安排部署第4章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_讓創新成果成爲現實生產力推進“互聯網+” 加快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節選)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守住農業安全底線第3章 自貿區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_自貿區擴大試點的戰略深意第5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_結構性改革:改什麼 怎麼改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使命和責任的定位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時代的“四三二一”戰略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一體化特點、挑戰和政策難點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爲農業現代化打通金融血脈第4章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_爲中國夢點燃創新驅動新引擎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一體化”頂層設計新思維以“四個全面”爲指引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推進“互聯網+” 加快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節選)第4章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_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要激發多元主體活力第2章 長江經濟帶,建設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支撐帶_創新長江經濟帶區域合作機制第3章 自貿區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_自貿區的戰略部署與未來展望(節選)第5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_供給側改革的重點是要素市場改革第5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_結構性改革:改什麼 怎麼改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堅定不移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時代的“四三二一”戰略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催生社會治理新變革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堅定不移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到底能夠加什麼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一體化特點、挑戰和政策難點第11章 “一帶一路”,開創全面開放新格局_共建“一帶一路” 謀求合作共贏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健康城鎮化須守底線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催生社會治理新變革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把握京津冀協同發展新方位第4章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_打造“衆創”發展新形態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到底能夠加什麼中國製造2025:邁向製造強國之路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堅定不移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以“四個全面”爲指引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國家戰略分析(節選)推進“互聯網+” 加快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節選)第11章 “一帶一路”,開創全面開放新格局_共建“一帶一路” 謀求合作共贏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健康城鎮化須守底線中國製造2025:邁向製造強國之路第5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_七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明確要求及安排部署第2章 長江經濟帶,建設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支撐帶_創新長江經濟帶區域合作機制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堅定不移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戰略定位和重大舉措第4章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_爲中國夢點燃創新驅動新引擎大力推進生態文明 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節選)以“四個全面”爲指引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第2章 長江經濟帶,建設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支撐帶_長江經濟帶的國家戰略意圖第2章 長江經濟帶,建設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支撐帶_長江經濟帶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思考發揮政府部門推動作用 釋放“互聯網+”紅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南县| 和政县| 琼海市| 高青县| 通山县| 辉南县| 南漳县| 凯里市| 玛沁县| 沙坪坝区| 华亭县| 静宁县| 剑川县| 邛崃市| 建德市| 永和县| 鄯善县| 拉萨市| 兴仁县| 洛宁县| 确山县| 海城市| 古蔺县| 准格尔旗| 九龙城区| 阳江市| 芜湖县| 西畴县| 通化市| 南乐县| 子洲县| 营口市| 宜阳县| 常德市| 和平县| 金坛市| 英山县| 西乡县| 镇巴县| 旬阳县| 榆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