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

徘徊在三省交際之處的小袁營動了,拋棄了義軍的旗號,舉起了官軍的大旗。袁時中從一路義軍頭領搖身一變成爲了登萊總兵下屬的參將了。

兩萬多人的隊伍也一分爲二,一路七八千人去了郯城,一路萬五千人則還留在邳州。

去往郯城的隊伍就是老秀才在領頭,這都是大明朝廷的好順民,是被當今的世道逼的不得不反的人。他們造反只是爲了活命,而當新的活路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這些人義無返顧的走上了新道路。哪怕這條路並無半分的保障性,但骨子裡渴望安定的心叫他們毅然選擇直面危險。

站在袁時中的立場上你可以罵他們忘恩負義,可如今這個世道,你卻不能不理解這種感情。

留在邳州的萬五千人就是小袁營的主力和附庸之中信不過鄭芝龍的承諾的人了。他們算是小袁營裡袁時中的根基了。與老秀才那波人自然是有不同。

在沒有足夠可以夯實的證據面前,鄭芝龍的‘空口白牙’可是無法說動他們的。

誰讓眼下這個時代,大明朝的信譽已經連張擦屁股的破紙都不如呢?

甚至於,袁時中在招安之後,對於登萊和濟南發來的進援兗州的命令都愛理不理,鄭芝龍不把許諾的錢糧兵戈堆放在他面前,袁時中縱然已經接受了招安,那也不會聽招呼的。

然而現如今是冬季,運河封凍,江海結冰,船隻根本抵達不來。鄭芝龍也沒辦法向金陵開口所要錢糧軍器,那就只能用車馬將大批錢糧兵戈從膠州灣運來邳州。這短期內豈能完成?

而至於膠州灣的兵甲錢糧是從何處來的,那顯然是芝罘島啊。

膠州灣東側的浮山前所大致就是後世的青島,這地方可是的不凍港,而且港闊水深,浪小流緩,加之黃海暖流經過,也就是前文說的黑潮分出偏向渤海的那條支流。終年不淤不凍。

鄭芝龍早看著眼紅,只是先前無有理由觸及,這才作罷。現在大好的藉口就擺在他眼前,豈有不用的道理?

藉機把浮山前所拿在手中,再加上成山角,和只存在於他的規劃中,但現實裡還沒有觸及的登州城,這幾個點只要握在手裡,這膠東就脫不開他鄭芝龍的把握。

至於登萊官府裡有沒有人擔憂此事,呵呵,那曾櫻等輩就是看出來痕跡又如何?現在最關鍵的不是抗擊韃虜麼?

至於清軍的這波攻勢完畢了後,李自成可就就又捲土重來了。

大明朝就如此的內憂外患,到時候那裡還能顧得上膠東?

前面說了,十八萬大軍在朱仙鎮一敗塗地,李自成旋即就又重新圍住了開封城,崇禎帝急忙調洪承疇南下。督師剿匪,戴罪立功。

卻不想那東林黨人中人才濟濟,就在開封城再度爲難時候,又蹦出一黃澍來。

此人是徽州人。丙子舉浙闈,丁丑登進士;授中原開封推官。那想出了一個妙策——以水代兵,決黃河堤,企圖水淹農民軍。

洪水無情,那自然是真的逼退了李自成。然而豫東的無數百姓就也跟著遭難了。

黃澍了不得啊,東林黨厲害!因爲這一場大洪水把相對富饒的豫東平原給盡數禍禍了。兼之,黃河水倒灌開封城,城內居民死傷無數,甚至還泡壞了城牆,致使中原日後再無堅城可以抵李自成大軍。不過那就都是後話了。

現在是,黃澍一‘以水代兵’的妙策使得洪承疇省了力氣,因爲李自成撤軍回南陽了,那有問題短時間裡也是楊文嶽、虎大威的事了。洪承疇部兵馬直接就停在了北直隸最南端的大名府。才歇了幾天,北邊就又有壞消息傳來。

那清軍在薊州打敗了明軍的堵截後,就在天津,沿著運河一路南下,看似要再犯齊魯??蛇€真就如江哲所料,清軍在打破了河間府之後,並沒直入東昌府,而是向西南殺入了真定府。結果卻一頭在深州撞了個大包。牛錄章京巴雅拉、普碩、阿延圖等,均戰歿。

卻是洪承疇聞訊後已經提兵進援了到深州。

他雖是急匆匆領兵南下,手下卻有舊將曹變蛟、王廷臣兩部,能打能拼。堅守城池,可不弱清軍。

阿巴泰督領滿清大軍破邊入塞。崇禎皇帝這時候自然就想到了洪承疇,比起範志完來,顯然洪承疇更得他信任。旋即把李自成拋給了豫西南的楊文嶽、虎大威等。也不管這二人受不受的起了。

白廣恩、白騰蛟在薊州一戰而潰,唐通被皇帝招入了燕京,偌大的華北之地,此刻明軍隊列裡除了洪承疇部,餘下的馬科、薛敵忠等路軍,那全是不堪一擊的。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河間之戰就是薛敵忠被清軍輕易襲破大營,以至於跟著清軍而動的山海、中協、西協、昌平、通州、天津、保定等諸路總兵,紛紛逃潰。河間府失去了外援,人心浮動,兼之自己動員的力量也有欠缺,如何抵擋的住全無牽制的清軍的攻勢?

分守參議趙珽、知府顏允紹、河間衛指揮使趙鼎新、知縣陳三接盡數戰死。

阿巴泰接著兵鋒就殺入了真定府,結果在深州遇到了老對手曹變蛟,屢攻不克。接著有在趙州被王廷臣堵了回來,再看其他諸路明軍都已經被洪承疇給統制,看到洪承疇部真的挺能打,又迫於皇帝的嚴令,又紛紛圍了來。阿巴泰見勢不妙,這便又掉頭東向,殺入了齊魯的東昌府,第一個被打破的就是臨清州。

後者是大運河上的一處繁華之地,上次多爾袞大軍殺來的時候,可是在這裡飽飽的撈了一把。可現在阿巴泰再來,那收益就有點寒顫人了。

狂性大發的滿清韃子於是就亂殺起人來,周遭數十里內百姓都被搜殺一空,屍骸如山,官衙民舍盡皆焚燬,場景之慘,叫人不忍目睹。

阿巴泰奪取臨清之後,滿清就分兵多路,四處攻城掠地。阿巴泰本人則親引一支兵馬與洪承疇對峙。

大批的難民南逃,兗州一日數驚,就是南直隸都有震動。

這種情況下,鄭芝龍對小袁營的招撫,那是再沒人說閒話了。兗州官紳日日夜夜呼叫援兵,你不願招撫小袁營,那自己去填兗州城吧。

那地方可不止有一個個宗室王爺在,還有曲阜孔家。豈能坐視清軍進犯而不理?

可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滿清韃子的威脅已近在眼前了,中原之地卻忽傳來援汴總兵劉超殺落職歸鄉的御史魏景琦全家30餘口,又殺舉人喬明楷與總練生員王奇珍,據永城降闖叛明的消息。

永城附近的各部義軍,聞訊後皆願隸屬劉超。河南巡撫王漢急進兵永城討劉超,駐軍東郭。永城士紳練國事、丁魁楚、張星等乘夜開北門迎王漢軍進城,與劉超巷戰。然,可笑的是這一戰的結果卻是王部潰敗,巡撫王漢戰死。劉超聲威大震!

壞消息一串串的傳入齊魯,官紳百姓相對哀嘆,而除了嘆息和無奈,他們能做的也只能加緊運送糧草器械前往邳州,以求把小袁營給餵飽了,好讓袁時中趕快進軍增援兗州。

當然,那也沒人知道,總領鄭氏暗哨的鄭芝莞,這些日子裡先是在兗州的魯王那裡撞了壁,然後又一臉鐵青的出了曲阜城……

“敢瞧不起你家爺爺,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爺爺我饒不了你……”

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三百一十九章 癡心妄想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鄭家天下”必須死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七十一章 N姓家奴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五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寒冬到第九十章 無恥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七十四章 庸臣碌碌第四百一十章 農民和商人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二百零六章 鄭芝龍的生化攻擊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得意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第五百一十四章 招女婿第五百三十九章 僱傭軍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二百八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第三百六十一章 踏陣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題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海第二百三十章 痛打落水狗(求訂閱)第三十八章 鳴金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兵島南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剋星,大清勁敵第一百六十六章 統統打包(求訂閱,8/10)第二百五十章 西班牙人的血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ㄇ笥嗛啠?/a>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順皇帝要見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一百八十八章 鄭家的板刀面沒人願意吃(求訂閱,2/3)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二百五十四章 崇禎帝:祖宗保佑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難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爲王前驅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四百六十一章 衆軍隨俺來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耶律大石的神助攻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當國公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得意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
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三百一十九章 癡心妄想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鄭家天下”必須死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七十一章 N姓家奴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五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寒冬到第九十章 無恥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七十四章 庸臣碌碌第四百一十章 農民和商人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二百零六章 鄭芝龍的生化攻擊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得意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第五百一十四章 招女婿第五百三十九章 僱傭軍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二百八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第三百六十一章 踏陣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題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海第二百三十章 痛打落水狗(求訂閱)第三十八章 鳴金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兵島南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剋星,大清勁敵第一百六十六章 統統打包(求訂閱,8/10)第二百五十章 西班牙人的血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ㄇ笥嗛啠?/a>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順皇帝要見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一百八十八章 鄭家的板刀面沒人願意吃(求訂閱,2/3)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二百五十四章 崇禎帝:祖宗保佑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難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爲王前驅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四百六十一章 衆軍隨俺來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耶律大石的神助攻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當國公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得意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皇岛市| 武邑县| 陆良县| 伊宁市| 天峨县| 金溪县| 应用必备| 荣昌县| 桐庐县| 乌什县| 军事| 桦甸市| 合阳县| 临颍县| 天等县| 镇安县| 阜新市| 大余县| 海晏县| 曲松县| 闽清县| 咸丰县| 自贡市| 桓仁| 永吉县| 天镇县| 随州市| 合江县| 新兴县| 仪陇县| 常德市| 麻城市| 信阳市| 信丰县| 鄂托克前旗| 巫山县| 绍兴市| 南昌县| 陈巴尔虎旗| 华亭县| 屯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