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海

日本佐渡島上,一羣穿著統一毛氈工作服、留著短髮的勞改犯們正揮舞著鐵錘、榔頭,在海邊一處石場裡破碎石子。大塊的石頭已經被藥粉炸開了,但接下還需要人力破碎,然後才能用來鋪路。

而至於說水利鍛錘/破碎錘之類的便利器械,對不起,佐渡島這兒一切從簡,還沒能安裝這麼高級的設備。

而勞動中的這些勞改犯也都是漢地的重犯,或是契丹、女真、黨項等族中的頑固戰俘,趙構使用起他們來半點也不手軟。

這佐渡島開荒,可是很需要人力的,不用這些人上,難道還要工部花錢僱人麼?

至於這些人爲什麼都留著短髮,卻是他們在服刑之初就已經被剃髮了。不剃沒辦法啊,頂著長長的頭髮來開荒,蝨子、污垢橫生,衛生問題根本無法解決,只有禿了纔是乾淨。

而至於勞改犯們願不願意剃髮,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這可由不得他們。

何況剃了發的一天三頓飯:兩幹一稀,天天還能混點肉沫魚乾吃吃。不剃髮的就只有一干一稀兩頓熬著,乾的活還要更艱苦些,別說契丹、女真和黨項等族本就有禿頂的傳統(禿頂不代表禿頭),就是漢人也沒誰能扛得住。

再大的規矩也大不過自己的小命,也抵不過自己的肚皮嘛。

而且他們都被扔到大海里了,除了拼命的幹活,爭取能早點逃出生天,那邊上就是沒人盯梢他們,也沒人能逃跑不是?

他們能往哪裡逃啊?

自從趙宋與日本洽談合作之後,島上爲數不多的日本人就都已經遷去內陸了。現在這地方除了駐軍和被髮配來的勞改犯外,就是一支支探礦隊了。

佐渡島上的一切都是在爲了不久後的金銀礦開採而準備的,捎帶著給劉子羽帶領的海上兵馬做一下物資的中轉站。

所以勞改犯們纔會那麼苦逼,因爲他們的工作量極其巨大,既要修築港口,又要開闢交通。日後更要下礦坑的幹活。

也是在說,眼下只是頂著寒風在海邊碎石,這都是輕鬆的幹活。

雖然佐渡島沒有什麼天然良港,不過作爲一個海島,要搞一個如今條件下的海港,那還不是小菜一碟麼?又不是要把水師基地建在這兒?

如今的佐渡島除了這五六百正規軍兵外,就是上千人的勘探隊,分做多隊,在有經驗的大師傅的帶領下,翻山越嶺的在佐渡島的山巒間埋頭苦幹已經大半年了。效果是極顯著的!

然後就是衆人數多大兩千多人的勞改犯了。

總數不下四千人口呢,這數量較之佐渡島本有的人口也不見遜色了。

日本政府口上說的很好聽,但實際上還是在對岸的越後、越中地區增置了兵馬。但相對比日本官府的小心和謹慎,越後、越中的商人們卻是高興了。因爲背靠日本,佐渡島的開荒所需,無論是糧食,還是日常工具,很多都是直接從日本採購。

這可是四千人口呢,他們的物資所需,哪怕諸多勞改犯的待遇根本不能與軍兵和勘探隊相比,但總計量也不可以小覷的。

因爲勞改犯們乾的也是力氣活,只要乖乖聽話,每日兩幹一稀,那也是要叫人吃飽肚子的。

如此就讓臨近的日本商民都收穫了不少的好處。

因爲趙宋從日本採買物資時候,那出手是極其大方的。不說日本的物價了,只說就近採買的便易和對佐渡島開荒的促進作用,那就叫趙宋官府根本不會去計較那麼點的小錢。

如今的佐渡島那就是一副熱火朝天的勞動模樣。甭管是不是自願的,一個個都在緊張勞動。

就是駐島官兵都一個個忙的腳不沾地。

因爲這碎石和運送的差事,不止是勞改犯們在做,軍兵中也有人在做。

除了必要的警衛和監視工作之外,每天總有一半的官兵忙碌在石場上。這也是佐渡島短短時間內就能建造起一座漂亮的石頭據點的最根本原因。

勤奮。不止是勞改犯們被壓榨的不得不勤奮,連島上的軍兵和勘探隊的人員,都一個賽一個的勤奮。

這並沒有什麼額外的獎勵,只是一種習慣成自然的潛移默化。

當初趙宋剛登陸佐渡島的時候,這裡雖然也有幾個日本村町,但木質的房屋顯然不符合宋軍的追求,便就是拿來做牢房都不安全。

何況他們接受的指令就是建造一座石頭城,佐渡島的利益,宋軍官兵、勘探隊員和勞改犯們不知道,汴梁城的趙構卻心知肚明。誰敢保證,日本人在洞悉了佐渡島的利益之後,就不會發兵來打?

所以立足未來,那打造一座堅固的堡壘就是必須要做的事。

這佐渡島上的人丁,甭管是什麼身份,從上島的第一天起,那就加足馬力的投入進了建設之中。

現在別看佐渡島已經初具規模,但習慣已經養成了,停不下來了的。何況當一支支勘探隊的成果不斷被彙總之後,誰還不清楚佐渡島代表著什麼啊?

那更是咋看都絕對不安全。別說一座石頭城了,那就是三座石頭城,也堵不住所有的路。

那麼,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呢?惟獨死勁幹。

三座石頭城不成,那就五座;五座石頭城不成,那就來十座。只要搞得多,總是能把路給堵死的。

這就跟西邊半島上的高麗人一樣,面對著宋軍的威脅,他們也是在不停的堆積軍隊。尤其是在釜山。

後世棒棒的第二大城池,在眼下時候還是一個小漁村。

宋軍以防備女真爲藉口,以高麗朝背棄趙宋向女真稱臣爲理由,很順利的從高麗的版圖中割下了幾塊血淋淋的肉來。耽羅島是也,釜山亦是也。

高麗一直是契丹的屬國,根本沒有對趙宋稱臣,可面對宋使的問罪,朝野上下卻沒人膽敢拒絕。他們誰也不曾料到,趙宋竟然能在戰爭中反敗爲勝,且不僅沒在野蠻的女真人手下吃大虧,反而反推了女真,一舉光復了幽雲十六州。讓宋金之間的局面有了根本性的扭轉,這完全出乎高麗朝野的預料。

於是,就像當初選擇茍且的恭順女真一樣,高麗也向趙宋獻上的自己的膝蓋。

但這絕不意味著高麗君臣願意看著趙宋一方日益蠶食高麗。

那可比21世紀的後輩子孫們有風險意識多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二百八十六章 圖窮匕首見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一百六十六章 統統打包(求訂閱,8/10)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與俺巴孩第三十八章 鳴金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三十八章 鳴金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二百零六章 鄭芝龍的生化攻擊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三百六十章 大戰來臨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九十六章 殺聲起第四百三十七章 紙鈔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六十章 未來的鄭軍陸師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九十六章 殺聲起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三百六十六章 追亡逐北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四百六十七章 風氣在變(元旦快樂!)第四百三十四章 國債三千萬貫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三百零二章 魯南對決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一百七十三章臣願效犬馬之勞(求訂閱)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統快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三百四十三章 夢醒趙九妹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三百一十四章 陽謀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四百三十九章 遺老遺少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輩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四百零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爾!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三百零七章 是滿萬不可敵,還是撼山易,撼鄭家軍難?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二百七十章 太嚇人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輩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三百五十八章 詔書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二百三十四章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與不幸
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二百八十六章 圖窮匕首見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一百六十六章 統統打包(求訂閱,8/10)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與俺巴孩第三十八章 鳴金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三十八章 鳴金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二百零六章 鄭芝龍的生化攻擊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三百六十章 大戰來臨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九十六章 殺聲起第四百三十七章 紙鈔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六十章 未來的鄭軍陸師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九十六章 殺聲起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三百六十六章 追亡逐北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四百六十七章 風氣在變(元旦快樂!)第四百三十四章 國債三千萬貫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三百零二章 魯南對決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一百七十三章臣願效犬馬之勞(求訂閱)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統快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三百四十三章 夢醒趙九妹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三百一十四章 陽謀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四百三十九章 遺老遺少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輩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四百零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爾!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三百零七章 是滿萬不可敵,還是撼山易,撼鄭家軍難?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二百七十章 太嚇人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輩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三百五十八章 詔書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二百三十四章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與不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坻区| 竹山县| 邵武市| 逊克县| 聊城市| 华容县| 万安县| 通城县| 思茅市| 思南县| 新乐市| 三河市| 报价| 甘德县| 马边| 资阳市| 油尖旺区| 同仁县| 临沭县| 闻喜县| 平利县| 北海市| 沁阳市| 张北县| 陇西县| 龙山县| 高淳县| 柞水县| 余干县| 五家渠市| 常德市| 德安县| 安新县| 武陟县| 新河县| 虞城县| 威远县| 岢岚县| 盘山县| 惠州市| 云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