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

而撇開錦衣衛(wèi)內(nèi)發(fā)生的這一幕,此時的汴河上,一艘客船正緩緩的駛?cè)霒|水門。

陰冷的天氣並不能叫汴河減色,兩岸林木滴翠,人口稠密;河上船隻往來,首尾相接。

雖然辰時還未過,但這座龐大的城市已經(jīng)熱鬧非凡,迸發(fā)無盡繁榮。

汴河作爲漕運四渠之一,爲汴京最爲重要的輸血動脈之一,河面上可不是商船雲(yún)集?

或縴夫牽拉,或船伕搖櫓,有滿載貨物,逆流而上的,也有靠岸停泊,正緊張地卸貨的。

這幅熱鬧非凡的場景,對於本地百姓而言已經(jīng)是司空見慣,但對於不少初來乍到的人來,卻是那麼的令人神怡。

章臺勾欄裡,歌妓悠揚的歌聲已經(jīng)飄蕩於河面,哪怕現(xiàn)在還是上午!

可這就是大東京的繁華,這個時代的地球絕對的no·1。

“常兄,張兄,這一路行來,兩岸風光瑰麗,帝都繁華更是使人沉醉。可憐小弟出身江南,雖然早就聽聞帝都勝景,但見慣了蘇杭繁華,自以爲那便是人間極致。不曾想,卻是小弟自不量力了。”

“豈止是江兄一人,小弟何嘗不是這般?”張新民落落大方的說:“古人云: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新民這裡卻是觀淮安而小淮南,登楚州而小東京。”

“未到東京,不知天下繁華竟至於斯。待我等於太學交了勘合,定要好好的在城中轉(zhuǎn)上一轉(zhuǎn)!”

三人都是官宦子弟,又是同一屆考入太學的太學生,父祖輩還皆有人名列‘元祐黨人碑’上,如今竟然陸續(xù)上得同一艘客船,可以說再有緣不過了。

“哈哈,這是自然,否則豈不是辜負了這一番盛世美景?”

旁邊乘船的船伕把這些話聽在耳中,面上笑而不語。如此的對話,這些年裡他聽得太多了。

站船頭的幾個人,年紀都不大,都穿著青色長衫,還都長的眉清目秀,身上有著一股書卷之氣。看模樣,顯然就是來太學的學子!

八月裡了,可不就是太學開學的日子?

這可都是未來的官老爺。

自從朝廷科舉改制,不僅更改了科舉內(nèi)容,將算術(shù)、司法添入,還一舉將這兩塊的重要性推到了僅次策論的地步,而讓經(jīng)義、詩賦淪爲了只能錦上添花的點綴。

可以說是科舉制度誕生以來的一顛覆性變動!

而除了科考內(nèi)容上的變動外,朝廷還新增了舉人科與秀才科。

二者分別對應州縣和路一級行政單位的大小吏員。不能跟進士科相比,但也算是官吏合流後對地方官府缺漏的一記補充。

同時太學與國子監(jiān)等機構(gòu),最爲國家最高學府,其生員除萌補之外,最大的來源就是各路舉子。那些不願意以‘舉人’身份入仕,年齡又在二十五歲以下的,都可以報考太學或國子監(jiān)等。

在三十歲之前,他們或許能考中進士,或者是通過不錯的學習成績,被直接推薦到中央各部門實習,那是隻要能通過三個月的考覈期,那就能留下的。

同樣是從九品的芝麻官,或是同樣當個文員小吏,是在鄉(xiāng)鎮(zhèn)裡打滾,還是在中央六部各司混跡好呢?

答案不問可知。

所以,太學、國子監(jiān)等國字號學府的考覈,那也是很嚴格的。

趙構(gòu)可不想看到手底下的官兒,全都一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蠢模樣,他在推出舉人、秀才之前,先就改動了太學、國子監(jiān)等高級學府的課程。從地方上尋來了很多幾年老吏,還有一些能臣,減少了四書五經(jīng),增加了文政、數(shù)學、工程、司法、農(nóng)桑等科目,其中文政一科就附帶了祀神、制書榜文、吏典、印信衙門、獄囚、起滅詞訟、田糧、倉庫、會計糧儲、各色課程、魚湖、金銀場、窯冶、鹽場、系官房屋、書生員數(shù)、耆宿、官戶、境內(nèi)儒者、好閒不務生理、犯法民戶等31項爲官到任須知常識,外加體育。

如果是憑著真才實學進的學府,之後幾年裡只要不被汴京城的花花世界迷昏了眼,荒廢學業(yè),那三十歲之前肯定會有一個不錯的出路的。而要是真出幾個混到了三十歲都還沒有著落的人,這也是那些國字號們的恥辱不是?

話說趙構(gòu)現(xiàn)如今在趙宋士林中的名聲是譭譽參半,但總比一開始時的獨夫國賊要好很多。

這好轉(zhuǎn)的一部分名聲,不可否認,大宋現(xiàn)如今的赫赫戰(zhàn)功佔據(jù)了不小的比例,而趙構(gòu)接著推出的舉人和秀才功名,也多少起到一些作用。

哪怕他改革了科舉後,詩賦經(jīng)藝就徹底的退居二線了,但策論還在不是?而且是比重最大的。

加之舉人、秀才只要考中就能進官府做公,哪怕地位要低一些,可官吏合流之後,最低級的秀才也一樣有位列封疆的哪一天不是麼?

不說別的,就說那李若虛,這人是靖康名臣李若水的二哥。

歷史上的李若水靖康二年不屈被殺,可這個時空的李若水至今還活的好好地呢。

只是人比較那啥,跟著趙桓一路跑去了江南,很是看不上趙構(gòu)搶奪兄位的德性。現(xiàn)在也依舊在趙桓的王府裡做知客。

但李若虛卻不一樣,早早上了趙構(gòu)的船。從趙構(gòu)起兵之處就在軍需轉(zhuǎn)運上做事,至今不過五年時間,就已經(jīng)是京西南路的轉(zhuǎn)運副使了。

這人資格老,身份特殊,趙構(gòu)覺得提拔這人很有代表意義。至少能說明他的胸懷是開闊的,是不會主動尋某批人的家屬的麻煩的。

而且李若虛雖不工文章,先前就一直在家料理庶務,卻不是笨蛋。

那肚子裡固然沒有錦繡文章,可爲人小心謹慎,認真負責,對數(shù)字有頗爲敏感,就正是物資轉(zhuǎn)運這方面的人才。

加上趙構(gòu)這幾年的大力培育——並不是沒根由的一味提拔李若虛,而是有機會的時候第一個想到他。給他提供足夠多的機會叫他立功!這李若虛只要自己能撐的起來,自然短時間裡就能崛起了,就跟歷史上雍老四一朝的李衛(wèi)一樣。

上面有人親睞你,簡在帝心,那首先就不用擔憂功勞被別人搶走了;其次就又不需要擔心沒有施展能耐的機會。

那隻要有立功的機會,第一個被派上的就是他這樣的人。

所以,不過是五年間,如今李若虛已經(jīng)是一路轉(zhuǎn)運副使,成爲了吏轉(zhuǎn)官的代表人物。

說一聲“名滿天下”,那是一點也不虛!

趙構(gòu)這也是給天下讀書人尋找了更多的就業(yè)崗位不是?

這些人現(xiàn)在所能發(fā)出的聲音固然沒有一些大儒名士來的洪亮,但也不能小覷?而且潛力深厚,未來有無限可能!

可以說,趙構(gòu)雖然把士林開罪的不輕,把自己的聲望降到了有史來的最低點。

但握著實權(quán)的他,先天上就有著士林所不能比及的優(yōu)勢,他是主宰天下的皇帝。

那就像是9012年握著渠道的王者,任你的產(chǎn)品再牛逼哄哄,也要在王者面前低下頭。

趙構(gòu)現(xiàn)在還把王者升格成了皇帝,你們願意從我規(guī)矩的,朕就帶你玩,不願意的就都滾得遠遠地。

所以,官面上的聲音會越發(fā)的向他的意志靠攏,而許許多多把當官作爲目標的讀書人也會用實際操作來表明自己的立場。

而當官面上的聲音形成了大一統(tǒng)之後,民間(士林)的聲音就也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今後,士林中反對派的力量會越來越弱,他們的聲音也會越來越低。如果趙構(gòu)能再活三五十年,他絕對能看到反對聲在士林中銷聲匿跡的那一天。

因爲在華夏,不能做官不能出頭的“讀書人”是沒有未來的!

時間會迅速的將‘頑固派’們淘汰掉,趙構(gòu)看似把自己扔進了谷地,卻也很神奇的把自己置在了一個只會升不會降的位置!

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二百零六章 鄭芝龍的生化攻擊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zhàn)(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節(jié)第一百零七章 剷除隱患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二十四章 說好話不花錢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明伐北清,這還真有點虛幻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韓氏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zhàn)則喜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真太牛逼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點賊兵算的了甚?(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順皇帝要見血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袍加身第四百三十九章 遺老遺少第七十三章 丟盡老祖宗的顏面第二百九十章 保定已先敗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剋星,大清勁敵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年未見家光將軍,總要去江戶登門拜訪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繳欠稅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gòu)的槍桿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埋下釘子開篇第七十章 韃子殺來了(求收藏)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一百零二章 萬勝!第二百九十七章 齊王?鄭芝龍想幹啥?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八十四章 計較(求收藏)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gòu)的期盼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五百五十七章 陛下神射第三百零二章 魯南對決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繳欠稅第五百九十二章 給宋人當?shù)?/a>番外4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二百零六章 鄭芝龍的生化攻擊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剋星,大清勁敵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三十章 捷報傳來第二百九十六章 揭開鄭芝龍的真面目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一百二十章 世外桃源第九十四章 漢奸(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復仇的吶喊聲(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 癡心妄想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頭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業(yè),光宗耀祖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jié)義,兩姓事君王開篇
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二百零六章 鄭芝龍的生化攻擊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zhàn)(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節(jié)第一百零七章 剷除隱患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二十四章 說好話不花錢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明伐北清,這還真有點虛幻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韓氏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zhàn)則喜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真太牛逼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點賊兵算的了甚?(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順皇帝要見血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袍加身第四百三十九章 遺老遺少第七十三章 丟盡老祖宗的顏面第二百九十章 保定已先敗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剋星,大清勁敵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年未見家光將軍,總要去江戶登門拜訪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繳欠稅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gòu)的槍桿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埋下釘子開篇第七十章 韃子殺來了(求收藏)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一百零二章 萬勝!第二百九十七章 齊王?鄭芝龍想幹啥?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八十四章 計較(求收藏)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gòu)的期盼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五百五十七章 陛下神射第三百零二章 魯南對決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繳欠稅第五百九十二章 給宋人當?shù)?/a>番外4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二百零六章 鄭芝龍的生化攻擊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剋星,大清勁敵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三十章 捷報傳來第二百九十六章 揭開鄭芝龍的真面目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一百二十章 世外桃源第九十四章 漢奸(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復仇的吶喊聲(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 癡心妄想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頭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業(yè),光宗耀祖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jié)義,兩姓事君王開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河口市| 崇信县| 肇东市| 班戈县| 英吉沙县| 阜宁县| 田林县| 尉犁县| 濮阳市| 瓮安县| 仪陇县| 沽源县| 静海县| 河北区| 子长县| 灵宝市| 苗栗市| 沙洋县| 达拉特旗| 石柱| 辽中县| 信宜市| 白朗县| 大同县| 泰来县| 宝鸡市| 凉城县| 广汉市| 且末县| 迁西县| 垦利县| 弥渡县| 庆阳市| 嘉峪关市| 云和县| 金昌市| 芷江| 油尖旺区| 嘉峪关市| 高雄市| 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