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

次日天亮,金人的攻勢並未繼續,而是停了下,這也似一證據,證明了陳留大捷的不虛。故而短短時間裡,汴京城內軍民們的信心就節節暴漲。一個個再無半點的彷徨與恐懼了。

因爲就是最不懂軍事的人都能知道金人眼下的困局。

他們短時間裡拿不下汴京城,又無法在正面擊潰康王帶領的勤王大軍,背腹受敵,那除了拔營而走,還能如何呢?

趙桓天亮後就又擺出皇帝的儀仗來,巡視各門,慰問守軍。所到之處,軍民皆歡聲雷動。

一夜之間,汴京城裡的所有人都儼然變了一副精氣神。

“勝利”在望,叫他們一個個都變得意氣風發來。

南薰門上(南城正門),趙桓看著不見一個金兵身影的城外,大聲的誇獎著張叔夜、姚友仲等人。

金人已經不足爲慮,今後他更要重視的是他的好兄弟了,那自然需要張叔夜、姚友仲這些干城們的鼎力相助。所以,這些人他不僅不會戰後就丟開,還會更加溫和親切的去拉攏他們。

那好話連篇,說的幾人又是羞赧,又是激動。

這羞赧的是,金兵並非爲他們所擊敗,那是康王的功勞;激動則就簡單多了,因爲他們受到了皇帝的誇獎和盛讚。

但就在趙桓要再接再厲,宴請諸將,要與他們把酒言歡時候,一個消息傳來,金人的使臣又到了。

這次來人非同小可,正史完顏希尹,副使高慶裔與劉彥宗。

趙桓忙回宮去。

他令莫儔和高世賞繼續擔任館伴使,先將完顏希尹等金使安排到都亭驛,去與撒盧母、蕭慶等作伴,然後即刻了解他們此次之來意。

先前的撒盧母等人,可是要求大宋親王和宰臣入金營和談,割讓黃河以北的所有土地,歲納貨幣百萬之巨,遭到了趙桓與何慄的拒絕。然後那撒盧母野性大發,竟然對莫儔等人說:“我們還要請皇帝出城會盟呢,不然,圍城之軍決不解除,攻城之具決不撤退。”

還說什麼“未破城前,皇帝若出城,二帥當執臣子之禮;若城破後,恐無相見之禮。若認爲使人言語太過,即請斬之,使人不惜一死。此事,乃關係貴朝社稷存亡之大事也。”

那氣焰囂張的,簡直是拿宋室君臣當俘虜看待。

但現在,趙桓等都堅信,金人態度必然有變也。

張叔夜望著皇帝急匆匆離去的背影嘆了一口氣。他長子張伯奮在陳州門當值,身邊只有次子張仲熊陪伴,張仲熊聽到父親的嘆氣說,不解說道:“如今危局已解,社稷可存,父親怎的又嘆起氣來?”

張叔夜張口就要說話,但是被冷風直灌進口中,滾燙的心也冰冷冰冷。就收住了口,不再給兒子說什麼了,只又重重的嘆口氣!

“大宋可真是多災多難啊。”

畢竟也是朝廷的高官,必要的政治敏感性,張叔夜還是有的。

這京師之圍被解開自然是一大樂事,但解圍的大功都落在了康王頭上,加之先前傳出的消息,張叔夜要還摸不準趙桓的心裡可就是白在官場裡打混這麼多年了。

與張叔夜憂喜交加的心情不同,跟趙桓憂慮已經大過歡喜的心情也不同,陳留城內的趙構等那是真的高興非常,看著自己在軍中暴漲的聲望,感受著諸將衆軍對自己的尊敬,那心情怎可能不好?

大肆歡慶一日,宋軍便在陳留重整兵馬來。

大量的皮甲弓手換上了金人的鐵甲,可以說趙構這支宋軍的戰鬥力又提升了一截。

然後趙構就引著兵馬大步向汴京城奔來了。

這距離當日之戰,時間也僅僅過去了五日。

汴梁城的城頭上,守軍將士都能夠肉眼看到打東南殺過來的援軍,哪怕他們只能看到一片黑色。

金軍主力也殺氣騰騰的迎了上去,粘罕、斡離不只叫銀術可、賽裡二人引兩支萬人軍看住汴梁。

城樓上,趙桓的手指都已經發白。

哪怕到了這個時候他都還有一絲擔憂,害怕趙構被金人一舉擊敗。可他同樣也堅定的拒絕了張叔夜、姚友仲的出擊請求。

這人就是如此的矛盾!

姚友仲是姚古的親子,姚家作爲大宋西軍將門,什麼場面沒有見過?

見趙桓拒絕了自己的提議,便就一言不發的肅立著一旁。而張叔夜更對趙桓的心事,心知肚明,也不會往趙桓的傷口上撒鹽。

至於劉延慶,更是官場上的老油子了,滑溜而很。插手立在邊上,一個字也不多說。

趙桓心底裡大鬆了一口氣。他如何不知道這個時候應該給金人兩面夾擊纔是最對的,可想到趙構對他的威脅,趙桓卻又清楚,真正對自己最有利的一幕乃是金人與趙構兩敗俱傷。橫豎是狗咬狗,都是他的人生大敵。

所以,他即便再害怕趙構敗了,卻也是一兵一卒也不會向外發去的。

要派也當是金人敗陣撤兵時候,他派人去金營接受物質。

完顏希尹入城說的就是這件事,就金軍這些日子裡搶掠來的大批金銀錢糧來換取趙桓的按兵不動。

但實際上呢,別說金人還留下兩支萬人軍看著汴梁城,就是粘罕、斡離不全去對付趙構,在城外大營無留下一兵一卒,他也只會按兵不動。

現在看張叔夜他們這般輕易的就住了口,趙桓心中真是高興。他先前還苦惱著怎麼應對他們呢。

因爲心中的私心雜念實在不堪於人言語。

卻不想這些人這般輕易的就做了罷,果然都是朝廷忠良。

……

汴梁城外的戰場上。

二百多個震天雷枚狠狠的從半空中砸落下來,不偏不倚地落在了金軍步陣的當中。頓時就有百十人被打翻地上。

十斤重的震天雷自然比不得數十斤重的石彈重力大,但越過二百多步的距離投射來,砸中人身上了也莫不是腦袋開花骨折筋斷,呼喊慘叫之聲,響徹於戰場。

只是對於一個小萬人之多的金軍步陣來說,被震天雷砸死砸傷百十號人根本不算個事兒。

然而要是這些個震天雷在砸死砸傷了人後,又緊接著化爲一團團吞噬人命的巨大橘紅火球呢?

就在粘罕、斡離不等金軍高層的眼中,向著宋軍殺去的金兵步陣,整個中心腰身部位,幾千人軍都徹底被焰火所籠罩住了。

“莫不是真有神異?”

寒冬臘月的,粘罕額頭上的冷汗卻都流出來了。如此的巨響,如此的聲威,真天雷是也!

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孤能動兵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陛下神射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英殿上話東虜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州港番外3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五百九十四章 做個好皇帝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二百九十章 保定已先敗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順有天命,開局就王炸第五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寒冬到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峙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得意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峙第一百零九章 說客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險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一百九十二章 漢奸國賊吳三桂(求訂閱)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觀戰,軍中可有勇士敢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一百六十六章 統統打包(求訂閱,8/10)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五百七十三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一章 山海關外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三章 朝廷能容的下我等嗎?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第四百四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三百一十九章 癡心妄想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當國公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九十章 無恥第四十二章 洪承疇的一線生機(新書求收藏)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五百一十六章 使節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番外2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五百六十一章 斷後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三百六十章 大戰來臨第三十三章 趁虛再入第四百三十四章 國債三千萬貫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
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孤能動兵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陛下神射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英殿上話東虜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州港番外3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五百九十四章 做個好皇帝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二百九十章 保定已先敗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順有天命,開局就王炸第五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寒冬到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峙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得意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峙第一百零九章 說客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險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一百九十二章 漢奸國賊吳三桂(求訂閱)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觀戰,軍中可有勇士敢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一百六十六章 統統打包(求訂閱,8/10)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五百七十三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一章 山海關外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三章 朝廷能容的下我等嗎?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芝龍想幹啥呢?第四百四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三百一十九章 癡心妄想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當國公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九十章 無恥第四十二章 洪承疇的一線生機(新書求收藏)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五百一十六章 使節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番外2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五百六十一章 斷後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三百六十章 大戰來臨第三十三章 趁虛再入第四百三十四章 國債三千萬貫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壁市| 万盛区| 玉田县| 雅安市| 正宁县| 沂南县| 肇庆市| 鄯善县| 枣强县| 平阳县| 手游| 锦州市| 利辛县| 安福县| 丰县| 武陟县| 高唐县| 霍山县| 库伦旗| 临江市| 凌源市| 大荔县| 渝中区| 澄迈县| 华安县| 云浮市| 永泰县| 古浪县| 石狮市| 阿坝| 蓝田县| 古田县| 屯昌县| 米泉市| 成武县| 甘孜县| 三河市| 洪江市| 本溪| 明光市| 海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