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四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趙構對手下一干人的德性當然是知道的,但知道又能如何?這種理念之爭,不是把眼下這批人都換掉之後就能理清楚的。

前面已經說了,天底下愛當官的人多得是。

這真的一點也不假,只看眼下這麼多心口不一的官員你就能明白。

可把這些心口不一的傢伙給踢出朝後,提拔上來的官兒照樣是心口不一的人。

這種事兒,必須經過很長時間的演變,這個時間之長他甚至都有可能等不到。

不過沒關係,把制度定死了,後人只要遵守便可以了。

就像雍老四的兒子上位之後,把雍老四丟在一邊,學康麻子那一套,學的很麻溜麼。可也沒見乾隆主動廢除攤丁入畝之政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之策啊。

所以,錦衣衛經常彙報一些官員的不恰當之言論,趙構多是會只記在心裡,而放他們一馬。

因爲被錦衣衛報上來的不少官員,雖然口中牢騷不少,但本職工作乾的還是很用心的。這樣的人自然是屬於能被他高擡貴手的。

只有那些發牢騷的同時還幹不好本職工作的傢伙,纔會被他利索的給收拾了。

亦被當做一隻只宰殺的雞子,來警示著衆人。

“官家……”曾擇捧著一堆奏摺進來。

不同於藍珪和康履,這兩人已經步步高昇,走上高位了。一個在內務府做起了副總管,天天睜著大眼睛盯著自己的身影瞧看,唯恐有半點歪了,叫首任內務府總管的邢煥給逮個正著。後者這內務府總管的職位就是個虛的,唯一的權利或是作用,就是給底下人挑刺。

一個也掛著副總管的頭銜,卻不在“中央”,而在“地方”——皇商。

只有曾擇沒有選擇油水豐厚的內務府,而繼續留在了趙構的身邊。隨著監軍的差事被趙構全面叫停,這宮裡的內侍,前程可是很有限的。

位高權重的內侍都在內務府呢,可他們位高權重的同時,也離皇帝有些遠了。離皇帝近的內侍呢,就像現在的曾擇,頂著東頭供奉官的帽子提領福寧殿使,也就是福寧殿的太監總管。

這已經是到了頂峰了。

再要往上走,那就只能轉去內務府。

與先前趙宋控制宦官的手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只是把宦官從宮內向宮外的轉出途徑,從武官體系變成了內務府。

先前時候的宦官,走到東頭供奉官這一層次後,想要繼續向前,就只能接受掌管樞密院的樞密長官的管轄的,而趙宋的樞密長官,多爲文官(也有少數武官)。

這宦官始終就在文官集團的壓制之下的。

現在是轉入內務府,那就更被壓制了。

“今天都是哪兒的摺子啊?”趙構站在殿門前,長吸了一口氣,涼涼的空氣進入肺腑,登時叫他精神一震。

這就是當皇帝的無奈啊。

除非你想當昏君,不想當昏君庸主,眼下的工作那就是每天都必須經歷的。

天下那麼大,有資格向趙構遞摺子的人,沒有五百也有三百。所以,天天都有摺子飛到御前。而且那還多是有重要的事情。

不重要的事情,比如說歷史上滿清的請安摺子,那是斷然不可能有的。

國家力量不是這麼浪費的,他趙構的精力也不是這麼浪費的。

遞摺子,那就是有要事。

不重要的事情,還是乖乖的走正規程序。

“有燕京、關西、廣南西路三路的軍奏,京東東路、河東、蜀中諸路的民奏。”

“沒彈劾摺子?”趙構都沒有發現,說這句話的時候自己語氣裡竟然都有著三分愉悅。

“回官家,沒有。”

“那就從燕京的開始。”嘴角露著喜氣,趙構新一天的工作就這麼的開始了。

而等他放下手中硃筆的時候,天色已經暗淡了下來。“發去內閣。”

看也不看奏摺一眼,只一個勁的活動著手腕,趙構現在半點都不爲寫著一筆好字而感到幸福了。

因爲天天批改至少兩個時辰的奏摺,還不算內閣朝臣議事,甚至還有上朝,那真的不輕鬆啊。

他的身子骨很強,別看一個勁的活動手腕,實則手腕並不覺得累。

可他心累。

因爲他發現這明君英主真的是很不好當,很不好做。

趙構同時也發現自己遠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勤勞。別說是跟歷史上的雍老四比了,怕就是跟歷史上的趙九妹比也不見得能勝過。

他曾經不止一次的分析過這一點,最終把原因歸類到了21世紀。因爲那時他的靈魂就是一個小草根,而不是傑克馬、隔壁老王那種一年在天上飛大幾百個小時的牛人。

後世無數個吊絲都只羨慕的看著熒幕上的二馬一王等超級富豪,卻沒幾個人看得到他們背後的忙碌。

將一個小草根猛地安置到二馬一王的位置上,你還真受不了那種辛苦。

這是先天上的短板。

如是,趙構即便已經有了上輩子在明末的歷練,當了幾個月的皇帝的他仍舊感覺累得慌。

所以,對於‘欲戴其冠,必承其重’這八個字,他現在理解的更深刻了。

這真的不是一句虛言啊。

趙構他作爲一個穿越者,本心的念想自就是叫中原牛逼閃閃,掃蕩四夷,好給自己賺取更多的那啥。他不可能去學李存勖的不是?

如此就是有再多再重的累,他也要笑著去面對。就是心中的那股子信念,趙構雖然覺得政務處理很繁忙,卻依舊會每天認認真真的一絲不茍的把奏摺處理完。

有時候拿不定主意時,還會叫人把內閣,乃至朝廷重臣叫來商議一二。

也或許這纔是一個皇帝的生活。

像很多小說裡,當了皇帝之後還一個勁的到處浪,那真就只能存在於小說中。

“走,去潘賢妃那兒。”

燕王府的那波女人歸位之後,最是得寵的依舊是潘賢妃。原因除了潘氏姿容真的是絕冠後宮之外,更重要的是人家知情趣。

對比當上了皇后之後就一直端著皇后價值的邢氏,勞累了一天的趙構顯然更喜歡潘氏這兒的‘不講規矩’的輕鬆環境。他最需要的是放鬆啊。

可在皇后那兒,別說毫無規矩的歪躺在臥榻上了,就是說話都要一板一眼,趙構伸個懶腰都覺得跟氣氛格格不入。

“陛下……”潘氏的臉都要笑出花了。

大皇子、二皇子年歲相當,然一嫡一庶,分位上卻是天壤之別。

沒人想一輩子低人一頭,潘氏兒子在手,自然會對那張椅子產生期望。只要她能得皇帝的寵愛,那庶子有朝一日真未嘗不能壓過嫡子一頭。

陛下又沒有冊立太子!

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三百四十九章 裝神弄鬼,我信你的鬼!第二百九十七章 齊王?鄭芝龍想幹啥?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六十九章 孔孟曾顏第五百一十六章 使節第四百九十九章 錢不值錢啊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零五章 妙計要成空第二百三十二章 咆哮的德川家光第二百九十六章 揭開鄭芝龍的真面目第五十九章 黑心壞鳥鄭芝龍第三百七十九章 再添實力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韓氏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四百九十章 呂宋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三百九十四章 嶽無敵第五百零六章 畢勒哥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一百二十章 世外桃源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二百一十章 把“聯虜”給攪黃了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三百七十八章 埋下釘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二百九十六章 揭開鄭芝龍的真面目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節第五百五十一章 北巡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四百零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爾!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紙和奏疏第五百六十一章 斷後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槍取富貴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九十五章 揚眉劍出鞘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開篇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二十四章 說好話不花錢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一十六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一百六十四章 但願他是個忠臣(求訂閱,6/10)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三百九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六十八章 願隨大帥殺奴!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五十三章 反轉大戲(求收藏)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四百零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爾!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十七章 國之棟樑!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三百四十五章 有點不一樣的宗爺爺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三百七十二章 耿南仲獻策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五百七十六章 使團北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
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三百四十九章 裝神弄鬼,我信你的鬼!第二百九十七章 齊王?鄭芝龍想幹啥?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六十九章 孔孟曾顏第五百一十六章 使節第四百九十九章 錢不值錢啊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零五章 妙計要成空第二百三十二章 咆哮的德川家光第二百九十六章 揭開鄭芝龍的真面目第五十九章 黑心壞鳥鄭芝龍第三百七十九章 再添實力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韓氏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四百九十章 呂宋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三百九十四章 嶽無敵第五百零六章 畢勒哥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一百二十章 世外桃源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二百一十章 把“聯虜”給攪黃了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三百七十八章 埋下釘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二百九十六章 揭開鄭芝龍的真面目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節第五百五十一章 北巡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四百零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爾!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紙和奏疏第五百六十一章 斷後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槍取富貴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九十五章 揚眉劍出鞘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開篇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二十四章 說好話不花錢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一十六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一百六十四章 但願他是個忠臣(求訂閱,6/10)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三百九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六十八章 願隨大帥殺奴!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五十三章 反轉大戲(求收藏)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四百零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爾!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十七章 國之棟樑!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三百四十五章 有點不一樣的宗爺爺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三百七十二章 耿南仲獻策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五百七十六章 使團北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寿县| 丹凤县| 历史| 图们市| 安顺市| 自治县| 贵阳市| 大方县| 通化县| 韶关市| 海原县| 张家界市| 中江县| 哈巴河县| 清水县| 海晏县| 长沙县| 沙田区| 文化| 封丘县| 塔河县| 新竹市| 博野县| 闸北区| 桂平市| 万安县| 泰和县| 屏山县| 子洲县| 饶平县| 沁源县| 永康市| 五华县| 陆良县| 哈巴河县| 共和县| 阜宁县| 泰顺县| 沙雅县| 景泰县| 南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