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

趙構要動兵了。但他要對付的並不是北面的金人,而是依舊盤踞在河北河東山林湖澤裡的陸匪水寇。

他是要剿匪。

隨著王善的投降,河東河北地界成氣候的匪軍/義軍是沒有一支了,但小蝦米卻多不勝數。

就像水滸裡的清風山、二龍山、桃花山一樣,三五百人縮在山林中打家劫舍,可謂多如牛毛。

隨後是兩月時間裡,在宗澤手下效力的王善頻頻建功,順利達成了河東河北地界的‘剿匪第一人’的成就。

因爲他往日在綠林中的名頭,把自己的名聲拿出來做招降納叛的資本,河東之地明明地形地勢遠較河北來的複雜,但那‘剿匪進度’卻能與河北兩路齊平,這都賴王善之力。

然後王善便就得到趙構的重用了,被一紙調令調到了真定府,成爲了真定城南門守將。

這是個很叫王善蛋疼的調命,也是個叫人說不出滋味來的調命。

按照眼下燕王軍的建制,五大營的框架依舊還在。之下依舊是每營五軍,每軍至少五個營,也就是兩千五百人,這是至少。

如此的,趙構手下只精挑細選出的披甲精銳,就有六萬餘人。事實上五大營在編的軍兵數量幾乎於八萬衆。

除了這支主力軍外,餘下的就是守備軍了。

與主力部隊裡每軍至少五個營的規定不同,守備部隊中卻是每個軍最多五個營。

營官就是指揮使,軍將就是都指揮使,與主力部隊裡的統制官的稱呼也是不同。

王善一開始就是個都指揮使,他手下名義上的幾十萬人,十個裡有九個是老百姓,都是往日裡跟著王善混飯吃的流民難民,在王善被宗澤引兵擊敗後就紛紛選擇投降。

而他僅有的一些骨幹,在被擊敗後或是被俘投降,或是四散逃去,等到王善也舉兵投降之時,他手下已經只剩了七八千人。裁剪老弱之後,能收入軍中的也就四五千人。

給他一個都指揮使是頭銜,可一點也沒有虧待他。

誰叫他是被打敗後投降的呢?

但王善隨後就在河東的剿匪作戰中立下了大功,這自然是要賞賜的,最簡單的賞賜莫過於提升一級,放到隆德府或是被趙構使軍硬生生從關西地界搶過來的河中府,亦或是晉州、代州這種軍政要地做個兵馬副總管。

兵馬總管與副總管就是都指揮使更上一級的官銜,其上再有正副都總管,這就是一路/省守備軍的分層大框架了。

尋常的州府,比如地處腹心的,或是非戰略要地經濟重地的,那就不設兵馬總管,守備部隊只有都指揮使,轄下都不見得能有五個營。

但在要害之地,不論州府軍,皆設立兵馬總管一職,轄下二到五軍不等。像隆德府、河中府和晉州、代州。

作爲一個三面受敵之處,河東路不管是南面的汴梁,還是西面的黨項人,亦或是北邊的金人,通通不能小覷,各州府的守備軍普遍都是五營建制。

隆德府、太原府的意義就不需要多說了,前者可是大名鼎鼎的上黨、壺關所在。而河中府呢,這地兒本屬於關西永興軍路,就是長安京兆,但因爲鹽池的原因,宗澤受命拿下了彼處。

當然,他打出的旗號是掃滅金虜。那河中府丟也是永興軍路先丟的。

河中府對岸(黃河)就是陝州,也就是後世的三門峽,就是李彥仙的駐地。

眼下河東路下轄的幾處設有兵馬總管的地方,最安逸,也是最不關鍵的自然是晉州,那地方跟隆德府一樣都只有兩軍守備,臨汾盆地麼。

王善本人當然也樂意去晉州‘頤養天年’。

因爲他發家在河東,往日手下不少人都進了河東軍,更招攬了不少綠林好漢,很多人也被宗澤納入了河東軍,他在河東之地可是有一些影響力的。

卻如何想得到趙構會一紙調令把他拉去真定府做守將?

真定府的守將,轄下兵馬不變,也是五個營,但級別較之軍指揮使卻高出一頭。因爲這裡是趙構落腳的行在。

趙構不是對王善真的有意見,可他在河東軍中的‘故交’也太多了些,現在把人調出河東,不止是防患於未然,也是對他的一種保護。

誰敢保證王善不會被皇城司的人給勾動?

至於真定守將的位置是不是更重要,這卻是因爲趙構根本就不會叫人殺到真定城外。

王善爲自己的遭遇嘆息,因爲他心中有對比對象啊。樑興、趙雲啊,沒對比沒有傷害,有了對比才會更加傷心。

他被扔到了真定當守將,看似也很不錯了。但樑興、趙雲呢,那可一開始就是御營的統制官(御營就是中大營)。

據說燕王專門叫他們去訓練一支慣在山中奔走作戰的軍隊,名義上也是一個軍,下轄卻有十個營。

但是河東最最失落的人遠不是王善,而是府州折家。

折彥質早在元宵節後就帶著一批震天雷趕到了府州,這可以看做是趙構對摺家的信重,尤其是親眼目睹了震天雷的威力之後,整個府麟二州都轟動起來。

有如此法寶在手,折家今後便是大軍十出八九,那也不怕黨項賊趁虛而入了。

作爲遼宋夏許多年反覆鏖戰之地,府州城建於黃河北岸的石山樑上,負山阻河,地勢險峻,城牆依山勢而建,大致呈靴狀,周長四里有半,完全就是小而彌堅的代表!

現在又有了威力巨大的震天雷在手,折可求覺得自己就是隻有三兩千人在手,只要有這一百顆震天雷在,黨項人就是發十萬大軍而來,他也不怕。

在他眼中,如燕王那般只憑著震天雷去炸死殺死敵軍,那是十分奢侈的做法。

他們折家本身是不能造震天雷的,故而,最適合他們的做法就是利用震天雷去摧毀敵人是陣列,而後弓弩齊發。

他們府州本身就依山勢而建,西夏人要攻城,只城頭的滾木礌石就有夠他們喝一壺的了,現在又有了無堅不摧的震天雷,府州城固若金湯啊。

但是這高興勁只持續到了二月裡,連徐徽言、孫昂都成爲了河東路的正副都總管,而折家卻還是原先的老樣子。不管是繼續做著府州知州的折可求,還是被趙構命爲大元帥府副元帥的折彥質,燕王根本就沒重用折家人的意思麼。

趙構是大元帥府可沒有解散,他只是把手頭的幾個人物分派去了地方。舊人去了,新人自然就來了。可是,此一時彼一時,眼下的大元帥府與當初的大元帥府,如何能比?

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員,好演技第四百四十八章 安定,朔方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四百六十章 狼煙起第四百九十章 呂宋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與太上皇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一百零九章 說客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三百七十五章 燕王趙構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大的驚喜第二百五十一章 復仇的吶喊聲(求訂閱)第七十三章 丟盡老祖宗的顏面第三百四十三章 夢醒趙九妹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三桂吃虧吃大發了(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五百四十六章 對塞北下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四百六十四章 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五百零七章 嘴強王者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二百五十九章 “鄭家天下”必須死第四百四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第五百零四章 東欽察一統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順有天命,開局就王炸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洋暗刃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一百零九章 說客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北巡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八十章 對壘(求收藏)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五百九十二章 給宋人當刀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五百七十六章 使團北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氣昏崇禎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五百一十章 嶺南蠻兵和交州土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二章 公主與駙馬(求訂閱)
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員,好演技第四百四十八章 安定,朔方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四百六十章 狼煙起第四百九十章 呂宋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與太上皇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一百零九章 說客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三百七十五章 燕王趙構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大的驚喜第二百五十一章 復仇的吶喊聲(求訂閱)第七十三章 丟盡老祖宗的顏面第三百四十三章 夢醒趙九妹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三桂吃虧吃大發了(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五百四十六章 對塞北下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四百六十四章 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五百零七章 嘴強王者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二百五十九章 “鄭家天下”必須死第四百四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第五百零四章 東欽察一統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五百二十二章 影響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順有天命,開局就王炸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洋暗刃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一百零九章 說客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北巡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八十章 對壘(求收藏)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五百九十二章 給宋人當刀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五百七十六章 使團北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氣昏崇禎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五百一十章 嶺南蠻兵和交州土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二章 公主與駙馬(求訂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川县| 镇康县| 金寨县| 凤阳县| 剑川县| 松原市| 长泰县| 柳林县| 平原县| 六枝特区| 高雄县| 安泽县| 廊坊市| 崇礼县| 盖州市| 山丹县| 汾西县| 固始县| 抚宁县| 惠东县| 斗六市| 宜春市| 新津县| 定结县| 武陟县| 龙口市| 锡林浩特市| 扎兰屯市| 贵阳市| 隆林| 宁武县| 比如县| 贡山| 五常市| 常州市| 丹阳市| 当涂县| 江西省| 临安市| 清水县| 泽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