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

九月裡,秋風蕭瑟,枯草黃葉,滿地白霜。中原已經聞到了冬季冰冷的氣息,但嶺南則還暖如早秋。

從嶺南快馬趕回汴梁的徐徽言束手立在文德殿外,冷風吹拂在他的臉上,卻半點也撲不滅他心中燃燒的烈焰。

“宣徐徽言覲見?!?

“宣徐徽言覲見……”

趙構並沒有讓徐徽言等待多長時間,跟宗澤幾人大致商議了一下後,便立刻把徐徽言宣了進來。

怎麼說呢?

趙構把陳遘、徐徽言陸續派去嶺南,統制廣南東西兩路,目標就是南面的大越。

自從秦王掃六合,一統天下以來,這大越就始終是中國的一份子。中間雖然有零星中斷,甚至還搞出了一個萬春國來,但無一不被中原的大一統王朝所平定。

然這一傳承偏就在趙家手中斷了線。

唐朝衰亡時,交州土豪曲氏家族掌管靜海軍節度使一職,與統治嶺南的南漢政權相爭。南漢大有三年(930年)南漢滅曲氏,但交州本地將領楊廷藝等仍爭奪自主權。南漢大有十一年(938年),廷藝舊將吳權控制當地,南漢出兵討伐,吳權在白藤江植入大樁,待潮漲時引南漢軍船來到,此時潮水退卻,南漢軍船因碰到大樁而擱淺,吳權乘機派舟師擊敗南漢軍隊。戰後,吳權自立爲王,建立吳朝。

雖然這所謂的吳朝就是個笑話,沒幾年就被丁部領所滅,後來這個丁朝又被前黎朝所滅,活似走馬燈一樣,根五代十國像的一筆??梢簿褪沁@個一樣沒有存在幾天的前黎朝,打敗了趙宋派來南征的兵馬,鞏固了交趾政權。

那個時候趙宋的主要精力還被北方的遼國給牽引,竟然就這麼承認了前黎朝的獨立。

也是,這老趙家連北方的燕雲十六州都拿不回來,西邊的黨項(還沒有建國,但已經割據了州縣)也收拾不掉,更別說西域什麼的了,這即使把交趾給丟了,也很順理成章不是?

前黎朝之後的李朝,也就是現在的大越國王,從某種意義上,這纔算是一個真正有影響力的地方政權。至少人家已經存在了上百個年頭。

王安石變法時期,趙宋還與之曾發生了一場熙寧戰爭。

神宗的心是很大很狂野的。

在西北熙河開邊也就罷了,在南面對李朝也一樣採取了強硬態度,先後起用的邕州知州沈起、劉彝二人打製戰船,收編當地部落民衆爲兵,整頓軍伍。嶺南人徐百祥將消息泄露到大越,李朝君臣認爲此戰無可避免,不如先出兵入侵宋朝。於是,李朝便於宋熙寧八年發動侵宋戰爭,由大將李常傑領兵,攻破欽州、廉州、邕州等地。在邕州一戰中,知州蘇緘奮力抵抗,城破後自焚而死。而李軍則大行殺戮,在欽、廉、邕三州屠殺數十萬人,並俘擄民衆而回。趙宋旋即作出反擊。次年三月,命大將郭逵、趙卨等領兵,並與越南鄰近的占城、真臘等國聯合出擊。郭逵部隊奪回廣源州,又於富良江大敗越軍,擊殺越太子洪真和王子昭文。李仁宗對此深感不安,便向宋方要求停戰,願意歸還所擄掠人衆,而宋軍也因爲兩邊交界處的高山險阻,行軍不便,更因爲當地的氣候因素,軍中病疫橫生,遂選擇罷兵。

所以,趙構現在要對李朝動手,根本就不需要再尋什麼藉口。就跟宣和北伐的時候一樣,湊夠兵馬錢糧了,直接開幹就是!

可問題難就難在‘兵馬錢糧’上!

趙宋在嶺南根本就沒甚兵馬,僅有的一點精銳也隨著靖康元年李珙北上,丟了個一乾二淨。

也就是李朝老實,加之稱王五十餘年的李仁宗在靖康二年一命嗚呼,其侄李陽煥繼位,年僅十三歲。由大臣劉慶潭,張伯玉等攝政,李朝也是國勢震盪,以穩爲主。

要不然猛地發兵殺入廣南西路了,只要把境內的土官給搞定了,就肯定能勢如破竹。

可以說,整個嶺南都空虛之極。

陳遘上任後,先就著手組建地方守備軍,那唯一的優勢便是這地兒的錢糧倒是不缺。

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有錢!

不過這錢糧有一部分被割出去組建水師了。趙宋在南洋的發展,比如呂宋,比如淡馬錫,所需錢糧也皆是嶺南所出。

這倒引得李朝一陣慌亂了,從來就沒有正規水師的他們,這兩年裡也組建起了一支江海兩用的水師,但規模真心不大。因爲這東西太廢錢糧了,就李朝的國力,根本無力支撐起一支快速完備的大型艦隊。

李朝能做的就是搭起一個框架,然後一年年去慢慢的填補。

對李朝的戰事,趙構全盤交給了陳遘。什麼時候可以發兵,具體的如何動兵,這都看陳遘的。但中央對這場戰爭的支援卻是有限的,戶部根本就不打算分出錢糧來。

而陳遘完美的把所有的問題全都解決。

從整頓兵馬,到擺平廣南西路的那些個羈縻州縣,那地兒有點敏感了。大宋要在那裡大張旗鼓的動用兵馬,必須把當地的土著,還有相隔不遠的大理也要打聲招呼。

陳遘現在一切都準備好了,就等著汴梁下旨了。

而徐徽言就是那個來向趙構彙報的人。

所有的計劃,還有陳遘手中握著的錢糧物資,都在徐徽言的心中,他隨身帶的還有陳遘的奏摺。陳遘沒有用“快馬急報”的形式往汴梁傳信息,因爲不安全。

誰知道這兩年李朝在嶺南花了多少功夫呢?

陳遘一點險都不願意冒。

歷史是不會忘記徐百祥的,就像不會忘記投奔李元昊的張元和吳昊一樣。

這個徐百祥也是個讀書人,早年也曾十年寒窗,苦讀書史,小有些才學。誰知時乖命蹇,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卻屢試不中,年華老去一事無成,自詡滿腹經綸而沒有用武之地,漸漸怨天尤人,滿腹怨氣,認爲宋朝皇帝和官吏有眼無珠,不識賢才,才耽誤了自己大好前程。在聽聞宋朝和交趾國關係緊張時候,不由的心中一動,認爲自己的機會來了。

張元、吳昊兩個大好例子就在前頭豎著呢。

於是他提筆給交趾國的國王寫了一封信。司馬光的《涑水記聞》記載了這封信的內容。信中對交趾國王說:“大王您的祖上也來自閩中,您的文武大臣很多也來自中原。我才幹突出,中原皇帝卻不用我,我願意到您麾下效力?,F在兩國形勢緊張,大王不如先下手爲強,我可以作爲內應?!?

然後就有了熙寧一戰,然後就有了邕州等地數十萬百姓的死傷。

不過更可悲的是,當李朝兵馬面對郭逵等率領的趙宋精兵連吃敗仗時候,卻第一個把徐百祥拋出去做了替罪羔羊。

陳遘現在防備的就是第二個、第三個徐百祥。

這兩年,趙構的那些政策得罪了太多太多的士大夫了。錦衣衛、皇城司破獲的一些針對藥粉配方的盜竊案,內裡可不止是外族人。

誰敢說嶺南的士大夫裡就沒有那豁的出去的呢?

第八十四章 計較(求收藏)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三十九章 殺韃子可真痛快!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一百一十三章 荷蘭人在行動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五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一百六十六章 統統打包(求訂閱,8/10)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保駕護航擎天柱第九十四章 漢奸(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九十五章 揚眉劍出鞘第五百九十二章 給宋人當刀第四十七章 你爲何不早來,你爲何不早來?第四百七十二章 末日的到來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四百一十五章 何爲正統第五百九十二章 給宋人當刀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四百六十一章 衆軍隨俺來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場第四百一十五章 何爲正統第三百六十一章 踏陣第二百五十四章 崇禎帝:祖宗保佑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點遺忘的大殺器第四百五十三章 耶律大石的神助攻第四百九十章 呂宋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洋暗刃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風氣在變(元旦快樂!)第二十五章 世之大義(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五章 豪格授首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賊,殺虜!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一百章 碰撞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三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三百九十四章 嶽無敵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城啦,抄大戶啊……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第五百五十章 嶽雷受罰第四百三十七章 紙鈔第二百九十章 保定已先敗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五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洋暗刃第一百五十七章 攤牌(續)第五百九十三章 回朝第五百四十八章 試炮場,趙構教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五十三章 反轉大戲(求收藏)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毒第五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寒冬到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題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
第八十四章 計較(求收藏)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三十九章 殺韃子可真痛快!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一百一十三章 荷蘭人在行動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五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一百六十六章 統統打包(求訂閱,8/10)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保駕護航擎天柱第九十四章 漢奸(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九十五章 揚眉劍出鞘第五百九十二章 給宋人當刀第四十七章 你爲何不早來,你爲何不早來?第四百七十二章 末日的到來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四百一十五章 何爲正統第五百九十二章 給宋人當刀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四百六十一章 衆軍隨俺來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場第四百一十五章 何爲正統第三百六十一章 踏陣第二百五十四章 崇禎帝:祖宗保佑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點遺忘的大殺器第四百五十三章 耶律大石的神助攻第四百九十章 呂宋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洋暗刃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風氣在變(元旦快樂?。?/a>第二十五章 世之大義(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五章 豪格授首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賊,殺虜!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一百章 碰撞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三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三百九十四章 嶽無敵第一百三十一章 夜襲繼續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城啦,抄大戶啊……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第五百五十章 嶽雷受罰第四百三十七章 紙鈔第二百九十章 保定已先敗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五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洋暗刃第一百五十七章 攤牌(續)第五百九十三章 回朝第五百四十八章 試炮場,趙構教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五十三章 反轉大戲(求收藏)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毒第五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寒冬到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題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县| 龙山县| 嘉义县| 浦县| 桐梓县| 弥渡县| 仁寿县| 那坡县| 济源市| 淳安县| 宜兰市| 台东县| 江川县| 湖南省| 勃利县| 庆阳市| 东乡县| 寻乌县| 修文县| 靖江市| 兴文县| 平乡县| 云安县| 崇明县| 甘孜县| 启东市| 黑水县| 台南县| 高密市| 观塘区| 海林市| 新和县| 井陉县| 阜宁县| 望奎县| 丽水市| 巴林左旗| 泰兴市| 建瓯市| 太湖县| 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