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

“貴人剛剛說‘怨氣’,小人們是真不敢有。如今的好日子是拜誰所賜,小人們清楚的很。不是聖天子在位,那裡有俺們這些草民們的好活啊?”

“小老兒,小老兒……,唯一想不通的就是,……就是那個移民。”

“人均二十貫錢,沒扎牙說話的娃娃都要算上,幹不動活的老頭老太太也要算上,皇帝這莫不是要把俺們全遷去河中麼?”

“朝廷拿十倍的田畝做賠償,是很仁至義盡。但俺們又不是活不下去,

趙構跟前說話的是一個上五十歲的老漢,頭上戴著一頂破草帽,露在帽沿外邊的頭髮已經全白了。肩上是一件灰不灰、黃不黃的褂子。整個脊背,又黑又亮,似塗上了一層油。

一雙手粗糙得像老松樹皮,裂開了一道道口子。臉上也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皺紋,說話中人很是急促,不停的搓著手。

“老哥哥啊,朝廷變著法的讓大家移民,說到底這也是在爲大家的子孫後代著想啊。”

趙構能明顯感覺到氣氛的變化。

眼前這老漢的話一出口,所有農人的目光都變得可憐巴巴的了。人均二十貫錢的年收入,這是很大一部分農民家庭根本無法達成的收入。

尤其是在負擔減輕之後,很多家庭都添子添孫。過去一家人中,頂多三倆孩子,現在卻跟決堤的洪水一樣一發而不可收拾。

那都不是要生幾個的問題了,而是自家男人能讓自己懷幾個孩兒的問題了。

中國人一直都有多子多福的傳統思想,這思維跟溺嬰不違背,溺嬰是因爲家貧難養活,多子多福卻是所有中國人的理想。

可突然的這個‘人均’收入,讓不知道多少生活本來很和美的家庭,陡然的不和美起來。

沒辦法。這幾年增添的娃娃,那還沒一個長大呢。

開口的老漢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個。倆個兒子,金人南下時候折了一個,現在僅剩的獨子家中足足有五個娃。最大的孫女都要說親了,長孫也已經十五了,可下面三個二三四歲的娃娃,一下子就把家庭收入給拉到紅線以下了。

趙構一點也沒生氣,那政策頒佈之前他就能想到民間的怨氣,要不他怎麼會打出‘十倍’那張底牌呢。

“大家都想想看,朝廷辛辛苦苦的拿下了西邊的土地,結果大傢伙都不願意去。那片地盤裡生活的還是原先的土著,他們能跟咱們一條心麼?”

“這西邊的地盤,連漢人都沒幾個,就算被咱大宋的兵馬佔著,那也能算是漢人的土地嗎?”

“今兒大傢伙都不挪地兒。二十年之後,現在的孩子全都長大,甚至孩子的孩子都已經有了,那個時候諸位老哥哥們須有人都已經不在了。

但你們的孩子你們的孫子會怎麼樣呢?”

“現在你們家家戶戶都能過的美美的,因爲天底下有足夠多的土地供你們耕種。可等到你們的子孫們都長大了,天下的人口變多了,這天底下的土地卻還是原先那麼多的土地啊。”

“現在你一家有三十畝地,等你的兩個兒子全都長大了,一人就是十五畝地了,等到你的孫子長大,就說一家還是兩個男丁,那你一個孫子就只有七畝五分地了……”

“人口是會不斷增多的。只要天下太平,吏治清明,沒那麼多貪官污吏,那人口就會不斷增多變多的。”

“大宋統一天下之初,全國有七百萬戶不到,大概也就四千萬人不足。可到了大觀四年,全國有兩千萬戶,不少於一萬萬一千萬人口。”

“但大宋的天下還是那麼大啊。土地還是那麼多的土地。”

“你說,這要是從兩千萬戶再翻到四千萬戶,從一萬萬一千萬人口變成兩萬萬,乃至更多的人……”

“天下百姓就能過的和美,你們的子子孫孫就能活的舒舒服服?”

趙構給他們解釋了一下人口危機,幾個老漢,乃至他們不遠處圍過來的家人,人全都聽愣了。

就是嶽翻等人都愣住了。

“全天下人均五畝地的時候,大家還能舒舒服服的活著,可當天下人人均只有一畝地的時候,那就誰都活不舒坦。”

“一句話,人多地少!”

“如果再遇到天災人禍,官吏貪腐,那老百姓還能活得下去嗎?”

“到時候民怨沸騰,帝星飄搖。當官的,有錢人,甚至是那個時候的皇帝官家,一個個就全坐在藥粉堆上,誰都戰戰兢兢的不敢輕舉妄動,誰都怕來個火星子把藥粉點著,讓有錢的沒錢的,有權的沒權的,一起全完蛋。”

“當年東漢的黃巾起義是如此,隋唐亂世是如此,唐末的黃巢起義也是如此。”

“只要朝廷的腳步不走出中原,那任何一個王朝就都難逃這個圈圈。”

“可朝廷要怎麼才能避免這一局面?”

“那不是逼著治下的百姓們不去吃飽飯,不去生養孩子,而是用自己手裡的刀劍去爲自己的子民後人來尋找更多的土地,來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這纔是化解危機的正解。”

“至於如何去得到更多的土地,如何去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那不只是朝廷的責任,也在於天下黎民百姓不是?”

“那麼大的地盤就空在那裡,幾百裡看不見一個漢人,朝廷不移民,什麼時候能把河中新闢之疆土變爲大宋之疆域?”

話已經不需要繼續說下去了。趙構的言語足以叫眼前的莊稼漢們理解。不過他最後還是饒上了一句:“朝廷理解百姓們的故土難離,所以給出了十倍的兌換。那百姓們是不是也要體量一下朝廷呢?”

樹下好一陣寂靜,不管是幾個老漢,還是旁邊他們的親人,一個個臉上都生出愁苦來。

他們是真不想背井離鄉的被遷移到萬里之外。

但他們摸著自己的良心,也不能說朝廷枉顧人性命,不顧百姓死活。

十倍的優待,真的叫他們說不出二話。

“嗨,早知今日,當初我就去投軍了。”圍來的人中,一個二十來歲的後生攥著拳頭說著。

因爲軍屬是不在遷移序列中的。

而此時面帶不甘的青壯絕不是隻有這個叫出聲的後生。

“胡說。當兵有什麼好?戰場上刀劍無眼,一不小心命就丟了。老漢我不求你大富大貴,只要你平平安安。”

“別跟我說那些大道理。你爹我有耳朵,那些大道理我也有聽。朝廷說的對,可再對我也不許你去——”

那後生的父親看兒子面有不忿,還要鼓譟,緊接著就是一陣呵斥。

“今後少給我去巡檢司湊熱鬧!”

巡檢司就好比後世的派出所,是縣尉(警局)的下屬機構。職權除了捕盜和安定清肅地方外,再有一功能就是轄制鄉勇。

而後者就是在農閒之餘操練起來的鄉鎮民兵,以保甲爲單位,但並沒什麼強制性。

這些話聽得趙構嘴角直抽抽,但他又能如何?天底下如這老漢一樣的人多了去了。他還真要跟人計較不成?

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十八章 罪該萬死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四百九十五章 滅北寇!保大越!第五章 尋找退路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番外3第十九章 顯大名於天下,收厚譽於己身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城啦,抄大戶啊……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二十八章 俘虜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明伐北清,這還真有點虛幻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點賊兵算的了甚?(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五章 現在死一個,日後死一家(求訂閱,7/10)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紙和奏疏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州港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二百五十一章 復仇的吶喊聲(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三章 朝廷能容的下我等嗎?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五章 滅北寇!保大越!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頭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四百六十五章 屁股開花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與俺巴孩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觀戰,軍中可有勇士敢戰?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三章 朝廷能容的下我等嗎?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三桂吃虧吃大發了(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頭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三百三十五章 豪格授首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麼敢?我怎麼不敢?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州港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三十八章 鳴金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五百零四章 東欽察一統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五百五十七章 陛下神射番外1第一章 穿越“閩海王”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從鄭芝龍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三百七十五章 燕王趙構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得意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七十章 韃子殺來了(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七章 鄭森與鄭平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疇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大的驚喜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主要靠韃靼人(求訂閱)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四十二章 洪承疇的一線生機(新書求收藏)第十三章 此乃好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雙刃劍
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十八章 罪該萬死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四百九十五章 滅北寇!保大越!第五章 尋找退路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番外3第十九章 顯大名於天下,收厚譽於己身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城啦,抄大戶啊……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二十八章 俘虜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明伐北清,這還真有點虛幻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點賊兵算的了甚?(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五章 現在死一個,日後死一家(求訂閱,7/10)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紙和奏疏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數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州港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二百五十一章 復仇的吶喊聲(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三章 朝廷能容的下我等嗎?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五章 滅北寇!保大越!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頭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四百六十五章 屁股開花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與俺巴孩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觀戰,軍中可有勇士敢戰?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三章 朝廷能容的下我等嗎?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三桂吃虧吃大發了(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頭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三百三十五章 豪格授首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麼敢?我怎麼不敢?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州港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三十八章 鳴金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五百零四章 東欽察一統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五百五十七章 陛下神射番外1第一章 穿越“閩海王”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從鄭芝龍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三百七十五章 燕王趙構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得意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草原(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七十章 韃子殺來了(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七章 鄭森與鄭平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疇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大的驚喜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主要靠韃靼人(求訂閱)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四十二章 洪承疇的一線生機(新書求收藏)第十三章 此乃好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雙刃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江县| 武胜县| 大厂| 门源| 河池市| 叶城县| 康平县| 淮阳县| 雷波县| 乐都县| 延庆县| 巴林左旗| 图片| 锡林郭勒盟| 广汉市| 云安县| 聊城市| 临沭县| 宜城市| 中牟县| 辽阳县| 山西省| 灵石县| 沙田区| 清远市| 民县| 镇安县| 舟曲县| 栾川县| 九龙城区| 修水县| 玉屏| 淮滨县| 肃南| 永春县| 马关县| 东辽县| 永泰县| 渝中区| 天祝| 阿拉善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