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

劉韐從顛簸的馬背上下來,狠狠舒展了下痠痛不已的身體後,邊捶著老腰,邊對左右嘆息說:“老夫老矣,真的是老矣。”

這從南陽府奔入襄陽府,不過二三百里路,都走了五天了,他卻還是在馬背上顛的身子骨發酸。豈不是老了麼?

三子劉子翬(hui)也下得馬來,落地一個踉蹌??粗约焊赣H捶著腰肌說自己老了,他卻兩腿插著合都合不攏,最爲一個純粹的讀書人,在弓馬上他可比常於治軍的父親差遠了。比之都已經轉職爲武將的兩個兄長來更是差的不以道理記。

還好這襄陽府已經到了,他爹不用再打馬疾馳了,他也可以長長的舒一口氣了。

從汴梁走到南陽,再從南陽打馬疾馳襄陽,一路奔波數百里,六十有三的劉韐還真有些吃不消。但身體上的疲憊卻不能打消他精神上的亢奮。

身爲農墾局這一新設官署的長官,劉韐對於自己所負責的勸農懇荒一事,有著一百個積極性。

非是因爲此事利國利民,他還真不見得爲燕王效力。

他都六十多了,黃土埋到了脖子處的人了,還想什麼高官厚祿麼?

是燕王的真心實意,他的兩個兒子劉子羽和劉子翼全被趙構調去了燕雲,不叫其與南軍廝殺,如此誠意不可謂不大。再有是他心裡頭那股想做實事的勁頭,叫他二度出山,出任了這農墾局之長官。

農墾局勸農懇荒,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劉韐真的無法推諉,也不願意推諉。

得令之後他就立刻快馬趕來南陽,從這新立的南陽府直下荊襄。

至於劉韐爲甚第一步就來到荊襄,這很簡單,因爲在有宋一朝,兩漢時期就列郡十數,土皆膏腴,古之賦輸太半多出於此的荊襄,已然是荊棘成林,無尺寸之耕,狐貍豺狼所嗥的民居稀少,土產痹薄之地。

劉韐當然首先把目光投向這片膏腴之地了。

荊襄雖然凋敝,但這兒的先天條件擺著呢,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只要肯用心招攬百姓,給予農資,開墾皇帝,不需幾年便可成事也。

就如眼下這新鮮出爐的襄陽府,其前身襄州,本地就自然條件極其優越。在本朝初年土地一度荒廢,及至真宗鹹平二年(999年),知州耿望提出建議,將原本荒廢的300餘頃屯田恢復營田。真宗允之,命耿望全權負責此事。及至大中祥符(1008年-1016年)年間,襄州的已然是風物秀美,泉甘土肥的富饒之地了。

但整個荊襄之地,真正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荊州和襄州,後世的大武漢,如今的鄂州,還是人跡荒蕪的下等州郡。

原因是鄂州之地常年爲長江洪水侵擾,附近多沼澤地,環境不好,自然凋敝。即便有宋百七十年中,鄂州左右沼澤地逐漸乾涸,但沒有了歷史上岳飛率數十萬軍民的多年經營,奠定了此處飛速崛起的農業物資基礎,鄂州依舊是一塊貧瘠之地。

徽宗年間的趙宋,河北、江南、川蜀等膏腴處,明明已經人多地少,偏天下人卻放著荊湖視而不見,似乎是都有先見之明,在給南宋留餘地的。

劉韐是準備把自己餘生都付於此地的,這不是他的一腔情願。爲官數十載,劉韐早就明白了一個事實——幹事情是不能只憑滿腔的熱血或激情的。

他有信心在餘生的歲月裡在荊湖之地做出一片事業來,那最大的原因就是燕王的支持。

燕王曾告訴過他,待到天下大定之後,他會普查天下之民,將那家無寸土的佃戶之民遷往荊湖之地,遷往河套之地,遷往東北之地。

這句話甚至都可以說是‘耕戰制度’在某種意義上的補充。

早前燕王設立軍功田,一時間天下沸騰,然後燕王且在報紙上宣說:大宋立國近二百年,因爲不限制土地兼併,天下無有寸土之民甚多,這些都是大宋的隱患,如何能置之不理?他要西擊黨項,東伐金虜,可不止是對外征戰,揚大宋的威儀,更是用朝廷大軍的兵戈來爲天下之子民奪取更多的土地。

當時劉韐就從中看到了秦漢耕戰之制的延伸,也看到了大宋江山的未來。

對比他第一次知道‘軍功田’時候所升起的擔憂,那一刻的劉韐纔算徹底的釋懷,徹底的放心。

中原之地雖然廣闊,但終究是有數的。燕王施行耕戰之策,那短期裡兵武必然銳不可當,奪取天下只是早晚事矣。到時候朝廷手裡的官田一片片的撒出去,那可以撒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卻不可能揮灑一輩子。早晚朝廷會把自己手中最後的一畝官田給分配出去,到時候又該如何收場?之前時候他的想法只有一個,那隻能學劉漢!

西漢早期時候依舊有耕戰之風,雖初期一度施行“黃老政治”,一度縱容私人工商業發展,但僅是作臨時調適或某種補充,耕戰模式依然處於主流和鼎盛。西漢帝國得以集中控制數以千萬計的人力、財力和軍隊,著手從事秦帝國未盡的功業。特別是漢武帝時,主動出擊匈奴和經營西域及西南夷等功業,可與秦始皇媲美,所依賴的就是耕戰二字。

但在武帝之後,這兩個字慢慢就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了。

原因不是劉漢的外在威脅已經大幅度削弱了,而是武帝末年舊有兵制已經遭受了嚴重破壞。

漢武帝對周邊四夷的戰爭前後持續了四十餘年,兵連禍結,及至武帝晚年天下困頓,民不聊生。無數小農之家破產流亡,漢軍的兵員沒有了,而不少豪強殷富之家則多以買到復除特權,不再負擔兵役甚至是賦稅,番上的舊制難以維持,於是刑徒兵、蠻族兵、奴兵、和募兵遂應運而生,而耕戰二字就日漸熄聲。

如今這項政策再度復甦,那究竟是利國還是壞國呢?

當時別說是站在趙構對面的劉韐,就是趙構手下的一些人也看不透,他們想的或許只把這政策當做一種過渡政策,當大宋帝國內部平穩了,外部威脅也盡數被蕩平後,該改變的自然就改變了。

直到趙構的那番話刊登出來。

而現在他向劉韐許諾要遷無地之民移去荊湖,這就叫劉韐全然放心了。

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二百七十章 太嚇人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四百零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爾!第二百三十四章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四百三十四章 國債三千萬貫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四百六十九章 爲王前驅第八十二章 戰鬥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二百一十一章 範永鬥範大人(求訂閱)番外2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ㄇ笥嗛啠?/a>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三百四十三章 夢醒趙九妹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三桂吃虧吃大發了(求訂閱)第三百六十章 大戰來臨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番外2第二百九十七章 齊王?鄭芝龍想幹啥?第五百四十七章 鑄炮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與俺巴孩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四百一十五章 何爲正統第三百七十五章 燕王趙構第一百七十三章臣願效犬馬之勞(求訂閱)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三百零七章 是滿萬不可敵,還是撼山易,撼鄭家軍難?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ㄇ笥嗛啠?/a>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二百七十章 太嚇人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十五走親戚,第三更來不及了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兵島南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四百一十章 農民和商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槍取富貴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火,火!第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五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雙刃劍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二百三十章 痛打落水狗(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癡心妄想第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求收藏)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八十二章 戰鬥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四百零七章 士大夫的苦日子真的要來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五百零六章 畢勒哥第七十一章 N姓家奴
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二百七十章 太嚇人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四百零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爾!第二百三十四章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四百三十四章 國債三千萬貫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四百六十九章 爲王前驅第八十二章 戰鬥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三百八十二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二百一十一章 範永鬥範大人(求訂閱)番外2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ㄇ笥嗛啠?/a>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三百四十三章 夢醒趙九妹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三桂吃虧吃大發了(求訂閱)第三百六十章 大戰來臨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番外2第二百九十七章 齊王?鄭芝龍想幹啥?第五百四十七章 鑄炮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與俺巴孩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四百二十八章 此內閣非彼內閣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四百一十五章 何爲正統第三百七十五章 燕王趙構第一百七十三章臣願效犬馬之勞(求訂閱)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三百零七章 是滿萬不可敵,還是撼山易,撼鄭家軍難?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二百七十章 太嚇人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十五走親戚,第三更來不及了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兵島南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四百一十章 農民和商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刀槍取富貴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火,火!第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五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雙刃劍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二百三十章 痛打落水狗(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癡心妄想第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求收藏)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八十二章 戰鬥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四百零七章 士大夫的苦日子真的要來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五百零六章 畢勒哥第七十一章 N姓家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兴县| 黄龙县| 滨海县| 廉江市| 延安市| 芦山县| 和平县| 治县。| 阜阳市| 乌拉特中旗| 休宁县| 来凤县| 马山县| 探索| 璧山县| 新乡市| 教育| 许昌县| 高阳县| 淅川县| 彝良县| 榆树市| 富蕴县| 郎溪县| 美姑县| 开封市| 巧家县| 临西县| 临安市| 乳山市| 龙泉市| 内乡县| 漳浦县| 开平市| 璧山县| 富顺县| 莎车县| 大港区| 松江区| 巢湖市| 商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