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零七章 士大夫的苦日子真的要來了

“御史中丞!”趙構看著眼前的秦檜心情很複雜。

這是華夏曆史上最受人不恥的罪人之一,雖然他有爲趙九妹背黑鍋的嫌疑,但這都不妨礙億萬蕓蕓衆生千百年對他的痛恨。

如果是中二時期,趙構很可能直接就賞他一刀了,至於罪名,莫須有吧。

但現在他卻知道,眼前的秦檜,自己不僅不能乾脆利索的砍殺了,還要把其重用之。

因爲這是一桿旗幟,哪怕只是一個不怎麼高的旗幟。

“汴梁城內都這般直白了麼?”秦檜的態度如此的明瞭,王宗濋竟然還把他當信使,那李若水也不阻攔,這當中的信息量,當真很大。

“官家已然南下,是非曲直亦怪不得臣等。”秦檜恭敬的回道。

王宗濋叫他傳達的消息十分明瞭,那就是請趙構放心的,燕王府裡的一干人絕不會出半點紕漏。這是趙桓發出的某種意義上的信號。

趙構對此並不覺得意外,趙桓這人能在被擄北上,那般屈辱的環境下茍活近三十載,可見是多麼貪生怕死的。他沒勇氣跟自己破釜沉舟的‘決死一搏’,趙構對此早有預料。

但這份情他是要領受的。

所以,把這份情傳遞到的秦檜,其本身的任務就已經完成了。

至於王宗濋給出的詔書,趙桓要與趙構平分天下,以黃河爲界,約爲兄弟之國,趙構根本連看一眼去都沒有。秦檜也對這個所謂的詔書,不傷心的很。

因爲誰都知道那就是一個幌子。

“既然如此,那現在的汴梁城裡又有多少文武官員欲爲孤效力?”

趙構很無奈的爲秦檜賜座,然後和聲細語的問道。而此時的秦檜已經完全一副趙構臣子的做派了。

“稟大王,京城內只在品官員就不下千人,候補官更是無數。太學中亦有無數學子,皆翹首以待大王恩沐。”

“候補官?太學生?”趙構面頰抽了抽,“孤要的是能做事的,如今各衙門在職官員又有多少?”

趙構對前兩者很不以爲然。半點不爲‘千’這個數字感到驚詫。

嗯,大宋建國初期,官員不過一萬多人,可到了宋徽宗時候就已經有五萬之巨了。這些人中自然有不少皇親貴戚,也少不了如韓公裔這般的王府官,但更多的卻還是科舉出身的進士。

因爲啊,老趙家開掛了。李唐享國290年,行科舉268次,總錄取數額也不過七千多人,平均每榜不到三十人。可趙宋呢?趙老大時候還行,但到趙老二時候那科舉就開掛了,錄取數額瞬間暴增了十倍有餘。等到真宗、仁宗時候,一科錄取三四百人已經是司空見慣的平常事了。

至於徽宗一次錄取上下五等進士上千人,你也沒辦法多說不是?

因爲一科一科進士,早就組成了一個偌大的政治集團,其力量之強遠不是萌官、補官的數量可比的。他們可不允許外部力量破壞了自己的蛋糕。

哪怕很多官兒們都空有其名無有其實,但這個龐大的文官集團依舊不允許政策有改變,北宋的冗官也就是這麼來的。

汴梁之戰又要打響了。很多官兒們掛印而去,選擇離開這一是非之地,但同時也有很多官兒們水涌一樣進入京城,這些人就是有名無實的候補官,他們在趙桓手下時實授遙遙無期,現就全指望著趙構能叫他們得償所願呢。而那些個沒有離去的太學生們也是如此。

秦檜明白是什麼意思了,卻也啞口無言了。汴梁城裡那麼多官兒,他哪知道誰能用啊。各衙門還剩下幾個官員,這更不是他所能知道的。

“臣僅知御史臺上下官員還有十五人在職。”

趙構聽了倒是一樂,御史臺啊,還能留下十五個來,這可算是一個驚喜了。畢竟御史臺人數本就不是很多,別看其下有臺院、殿院、察院三院,分別置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監察官還有不常設的裡行、言事御史等等,但滿打滿算也不過五六十人。

“這些人都是什麼人?你且於孤說來。”趙構瞇了瞇眼睛。

看著秦檜如數家珍一樣把一干人的姓名、職務、出身、履歷一一道來,哪怕眼前之人是他很不待見的一個,趙構卻也不得不承認秦檜是個好官僚。

他叫秦檜介紹這些個人,那根本不是看這些人中是不是有可用之才,而是在考驗秦檜對工作的認真。

結果,這個不受他待見的人給趙構交出了一份滿分的答卷。

“秦卿有心也。你回去便把人等好好的歸攏歸攏。還有御史臺的公文檔案,務必不出差錯。”

秦檜聽了大喜,恨不得立刻就磕頭謝恩。趙構叫他把人都好好地歸攏歸攏,這可不就是一個許諾麼。而能從御史中丞一躍蹦到御史大夫,從四品官蹦到三品官,對他而言絕對是一個質的飛躍啊。

“也別高興的太早了。孤對御史臺可是早有詬病。”趙構把手一擺,“風聞奏事”的權利太肆無忌憚了,後者還與士林清議時不時的混合一處,某種意義上,御史臺已經成爲了一把六親不認的尖刀。

皇帝本是想用御史臺來制衡朝堂,因爲趙宋是一個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的政治體麼。一般尋常事項,皇帝請託給政府,中書省偏重於政務,樞密院偏重於軍事,碰著軍國大事,則兩府奇特切磋。政府形成抉擇後,經過皇帝的終審就可能稱之爲詔令。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政府就像在野黨,御史臺等監察機構就像在野黨,皇帝不大願意聽在野黨嚶嚶嗡嗡的,但也有必要藉助他們來敲打下政府,以致藉機改組政府,抓穩大權。

御史們的品級誠然不高,但由於能彈劾人和事,連宰相也會掛念三分。御史臺的老大在朝堂上絕對是一個威風八面的主兒。

但皇帝卻不能阻止文官集團的力量一點點的侵蝕御史臺等監察機構,因爲御史臺等部門的官員也出自科舉,他們也有親朋好友。大家先天上就是一家人。

以至於御史臺等監察機構的角色就慢慢的變了定位,從皇帝手心裡制衡朝堂的利器,變成了黨爭的急先鋒。

誰叫御史們可以風聞奏事呢,這跟捕風捉影有什麼區別?空口白牙的就能污人清白。

再跟士林清議聯繫在一塊後,那對文人們的威脅力,已然大的可怕!

除非你能叫皇帝公然給你站臺撐腰,就像神宗於王安石,徽宗於蔡京、童貫、朱勔等。

“一半一半。孤不要你們什麼都‘具實以聞’,但每個人都要爲自己做出的事兒負責。你可以憑空的說一個清官貪污,只要你能真正的拿下另一個貪官就行。”

“一真一僞,孤允許你們犯錯,允許你們捕風捉影的空口白牙。但機率只有一半。”

“御史臺所屬官員每季皆有一彙總,不能達到紅線的,一律革職,永不敘用。”

隨著趙構的話音,秦檜的嘴巴一點點變大,他的心同樣也在一點點的下沉。這位燕王,可真夠苛刻的,連御史臺都不放過。士大夫的苦日子來了,士大夫的苦日子真的要來了……

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節第一百九十二章 漢奸國賊吳三桂(求訂閱)第七十四章 庸臣碌碌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五百三十七章 趙官家的雄心壯志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九十三章 回朝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日本人已經完了(求訂閱)第二百三十六章 他們(她們)到底是誰?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四百零九章 新鮮的挑戰第二百零五章 臨走前去一趟關外(求訂閱)第四百三十章 首輔賜教第二十五章 世之大義(求收藏)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賊,殺虜!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三百七十一章 趙桓的腦補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開篇第一百八十八章 鄭家的板刀面沒人願意吃(求訂閱,2/3)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一百零六章 南洋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的殘忍麼?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輩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三十章 捷報傳來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五百二十七章 他還需要學習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五百零四章 東欽察一統第六十九章 孔孟曾顏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場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五百八十九章 西遼使團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五百三十七章 趙官家的雄心壯志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開篇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六十六章 統統打包(求訂閱,8/10)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一百五十五章 李自成不是司馬炎啊?第七十 八章 斬了鄭芝龍第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求收藏)番外3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四百零七章 士大夫的苦日子真的要來了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九十六章 殺聲起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
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節第一百九十二章 漢奸國賊吳三桂(求訂閱)第七十四章 庸臣碌碌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五百三十七章 趙官家的雄心壯志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九十三章 回朝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日本人已經完了(求訂閱)第二百三十六章 他們(她們)到底是誰?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四百零九章 新鮮的挑戰第二百零五章 臨走前去一趟關外(求訂閱)第四百三十章 首輔賜教第二十五章 世之大義(求收藏)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賊,殺虜!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三百七十一章 趙桓的腦補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開篇第一百八十八章 鄭家的板刀面沒人願意吃(求訂閱,2/3)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一百零六章 南洋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的殘忍麼?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輩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三十章 捷報傳來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五百二十七章 他還需要學習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五百零四章 東欽察一統第六十九章 孔孟曾顏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場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五百八十九章 西遼使團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五百三十七章 趙官家的雄心壯志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開篇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六十六章 統統打包(求訂閱,8/10)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一百五十五章 李自成不是司馬炎啊?第七十 八章 斬了鄭芝龍第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求收藏)番外3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四百零七章 士大夫的苦日子真的要來了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九十六章 殺聲起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萨尔县| 枣强县| 荔波县| 武陟县| 镇沅| 阿鲁科尔沁旗| 花莲县| 祁阳县| 十堰市| 南丰县| 周至县| 邵阳县| 体育| 宝山区| 永福县| 韶关市| 密山市| 磐石市| 肇庆市| 石城县| 武清区| 泗洪县| 仪陇县| 天柱县| 磐安县| 武冈市| 泸水县| 旌德县| 若尔盖县| 朝阳区| 武清区| 彭阳县| 精河县| 双城市| 湘乡市| 隆安县| 锡林郭勒盟| 徐闻县| 都匀市| 中阳县| 南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