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三章 徐公明

夜已至三更,營外的更夫剛剛走過。

徐晃已經是脫下長靴,準備脫衣就寢,畢竟明後幾日,還須得面見刺史劉繇,參與武鄉侯劉奇大婚,尚需費神。

下一息,他猛地擡頭,帳外出現了一個黑影。

“將軍,可已安歇?”門外的親衛,突然開口小聲詢問道。

“未曾,何事?”徐晃微微皺眉,立即傳好了靴子,邁步走向帳門。

親衛邁步入內,朝著徐晃躬身一拜,“將軍,帳外有武鄉侯親衛長劉五求見。”

“夜已三更,武鄉侯親衛長尋吾何事?”徐晃心生狐疑,但人在屋檐下,若是無所要事,對方顯然也不會主動尋上門來。

他猶豫片刻,取了外衫披在身上,“讓他進來吧。”

“喏。”

不多時,劉五邁步入內,他朝著徐晃恭敬一拜,“劉五拜見騎都尉。”

“劉校尉此來,所謂何事?”徐晃坐在案邊,直接發問道。

“饒是吾家少將軍在旁外新營中軍大帳中相邀將軍夜下同飲,不知將軍可願往之?”

徐晃雙眉微皺,當即陷入沉默。

“吾家少將軍夜裡已經會見車府丞韓義,接了天子詔令,進獻兩千精兵與三千石糧草。”

徐晃面色微驚,隨後又下意識道:“此事,爲何告知於某?”

劉五笑道:“少將軍有言,將軍乃是忠勇之人,斷不會背棄大漢皇室,當可直言無妨。”

“如此,那便有勞劉校尉頭前帶路吧。”

“喏。”

兩人一前一後,偷偷溜出了營門,不多時,便來到了旁邊的萬人大營。

“報……少將軍,騎都尉徐晃已至營外。”中軍大帳,劉奇獨自斟飲,忽然聽到彙報,面色一喜,當即起身走出帳門,一眼,便是看到了徒步前來的徐晃。

他面色一喜,直接邁步上前。

“徐晃拜見安東將軍。”徐晃躬身一拜,卻見劉奇直接拉了他的手臂,將他帶入營帳,“公明吶,吾與你一見如故,此番三更相邀,若是冒犯之處,可莫要見怪。”

徐晃連稱不敢。

“公明請坐。”劉奇拉著徐晃坐到自己身側的長案之後,此刻,案上已經備下牛肉、燒雞、烈酒。

“不知少將軍相邀吾前來,可有要事?”徐晃落座之後,心裡仍是忐忑,忍不住率先發問。

“自然是有要事,來來來,先幹了這一碗,再說不遲。”劉奇當即舉起手中的酒碗大笑。

“喏。”徐晃不疑有他,直接幹了一碗。

“公明,你乃興義將軍部將,聽聞,陛下意欲東歸之時,亦是你出言相勸興義將軍,方纔讓他回心轉意,護送天子東歸。”

“此乃興義將軍忠義矣,非是公明之功。”徐晃立即答道。

劉奇微微一笑,“那此番,公明護送天子使臣北來江東,可是自己請命?”

徐晃微微一驚,隨後點頭。

“不知公明爲何願意渡江北來江東?”劉奇再問。

“吾在長安時,便聽聞江東有一文武雙全的少年將軍,數月間,便連敗諸路諸侯,平定江東四郡,乃大漢雋才,早已神交已久。”

“然此番天子東歸,身邊兵卒不多,錢糧更是近月便要告竭,太僕年邁尚且願意南下,吾只能率軍保護太僕安然至此。”

“公明當真忠義。”劉奇笑道,舉碗再敬。

徐晃亦是再幹了一碗。

“公明黃昏率軍入營,見我這營中新軍如何?”

“少將軍帳下,皆是能吏干將,所練兵馬,不過月餘便有如此軍列,假以時日,經歷戰陣,必可成天下強軍也。”徐晃這話倒也沒有說謊,劉奇沒有在軍中變動職務,但後世軍訓中的隊列整訓之法,他倒是融入了新編軍法之中。

如此,方能在月餘有此良效。

“江東新定,百廢待興,吾以屯田養兵,數年之內,可募兵馬十餘萬衆,但能養之兵,卻僅有八九萬,除卻鎮壓山越、賊寇之兵,可調動者,不過四五萬。”

“來此之前,吾星夜得報,吳郡、會稽、豫章等地,討賊順利,約有五千精壯正押送前來此地,吾欲興建一新營,命之爲虎衛,不知將軍可願任此營統帥?”

徐晃面色一驚,“晃身負皇恩,豈能……”

劉奇微微擺手,打斷了他的話,“將軍無需如此,那楊奉雖對將軍有提拔之恩,但卻吾主君之仁義,然大漢天下正值危急存亡之秋,將軍尚有一身勇武,莫非當真甘願做那旗下數百人統帥?”

徐晃面色一陣複雜,有些勸解,又不知該從何說起。

“明日吾便向太僕明言,留將軍於江東訓練兵卒,鎮守別宮,倘若他日陛下渡江北來,便由將軍麾下虎衛營夜宿宮牆,鎮守內外。”

“這……”徐晃面色微變,在劉奇含笑的目光中,沉默了許久,他微微拱手,“請恕公明不敢請爾。”

“爲何?”劉奇不惱,繼續含笑發問。

“晃素無勇名,僅一帳下小校,不知武鄉侯爲何如此看重於吾?”徐晃這話問得很認真,目光清澈地看著劉奇,眼中也帶著幾分期待。

劉奇心中有些驚訝,徐晃乃是曹魏後世五子良將之一,成名之戰,無非是解圍樊城,大破關二爺所部,因此被曹孟德稱之爲“有周亞夫之勇也”,其人也善於用兵,有如此淡定的心態和反問,當是自然。

劉奇心中一定,迎著徐晃真摯的目光,緩緩開口:“太僕年邁,將軍尚敢率軍百人渡江北來,途中跋山涉水,何止千里,如此忠勇,奇豈能不敬之。”

“況吾之所爲,亦爲漢室江山,亦爲天下黎民百姓,今淮南袁術,此處征伐,早有異心,冀州袁紹,與公孫瓚互相攻殺,早已是讓北地民不聊生,兗州、徐州如何,相信將軍亦有所瞭解,奇願拜將軍爲麾下週亞夫,與吾南征北戰,復昔日世祖中興之路,讓吾大漢江山永固。”說著,劉奇站起身來,朝著徐晃長輯一禮,鞠躬彎腰,頭手與地面平齊。

徐晃站在原地,因這一番話,面色潮紅不已,他猶豫片刻,躬身扶起劉奇,在劉奇的驚喜的目光下,朝他鄭重一拜,“承蒙武鄉侯不棄,倘若太僕願命吾歸於江東,某願在將軍帳下聽命。”

“善,還請將軍與吾同飲。”劉奇大喜過望,回身拿起酒碗,再次敬了徐晃一杯。

徐晃心結解開,臉上也是露出喜色,在他看來,楊奉非是明主,而漢室天子,亦是衰微,東歸洛陽,尚無任何諸侯接見,唯有眼前的劉奇父子,願意以臣之禮相待,且無論真假,至少,劉奇和他的忠心,在某一刻,是相同的。

況且,他已二十有四,昔日武帝時冠軍侯,二十有四便已病逝,天下兵荒馬亂,他又能活得了幾年,他爲何,便做不得大漢又一冠軍侯?

追隨一江東雄主,自然勝過世間懦夫。

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四百二十九章 臥龍鳳雛聯手第五百零六章 魯肅殉國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一百三十章 劉奇馭下第兩百一十九章 張羨據荊南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兩百三十五章 誰的戰船猛?第二十八章 朱皓之死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襲吳王衛隊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三百三十九章 徐庶破混元一氣陣第兩百三十三章 劉表遞戰表第五百零六章 魯肅殉國第四十五章 錢唐長闞澤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四百八十四章 襄平之戰(二)第六十九章 四方招賢館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第四百九十三章 貂蟬產子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三百二十七章 凡娶貴嫁第五百零五章 馬超來降,匈奴寇邊第五百三十四章 平亂第三百零一章 劉備三顧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一百二十四章 郭嘉:吾有一計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瑜出三輔第兩百四十二章 接舷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文丑末路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四百八十一章 管寧說蹋頓第兩百五十六章 武試·刀馬石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兩百一十四章 毛孝先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兩百二十章 呂蒙雪夜襲長沙第五百五十章 願請老曹爲相第十五章 被窩有人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三十五章 小霸王渡江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四百六十五章 丁奉初戰第五百二十五章 夜踏連營第兩百六十一章 大興土木,修建馳道第四百五十七章 火爆場面第十五章 被窩有人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操:頭疼欲裂第一百八十六章 兩桿銀槍第三百九十二章 丞相爲何不救?第四百零九章 周泰戰文丑第四百七十三章 馬忠:喲,我又撿人頭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若人生只爲初見第一百五十章 皇叔,想煞吾矣(第九更,求首訂!)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三百四十七章 捐糧授爵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兩百三十九章 黃祖絕江第一百七十一章 叔父,吾來也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三百二十五章 劉協之喜第四章 子義,你歸我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淹下邳第五百零一章 主公!魯肅在此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三百六十五章 上庸申氏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綿竹關第一百四十四章 甘寧VS徐晃(三更求首訂)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
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四百二十九章 臥龍鳳雛聯手第五百零六章 魯肅殉國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一百三十章 劉奇馭下第兩百一十九章 張羨據荊南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兩百三十五章 誰的戰船猛?第二十八章 朱皓之死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襲吳王衛隊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三百三十九章 徐庶破混元一氣陣第兩百三十三章 劉表遞戰表第五百零六章 魯肅殉國第四十五章 錢唐長闞澤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四百八十四章 襄平之戰(二)第六十九章 四方招賢館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第四百九十三章 貂蟬產子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三百二十七章 凡娶貴嫁第五百零五章 馬超來降,匈奴寇邊第五百三十四章 平亂第三百零一章 劉備三顧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一百二十四章 郭嘉:吾有一計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瑜出三輔第兩百四十二章 接舷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文丑末路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四百八十一章 管寧說蹋頓第兩百五十六章 武試·刀馬石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兩百一十四章 毛孝先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兩百二十章 呂蒙雪夜襲長沙第五百五十章 願請老曹爲相第十五章 被窩有人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三十五章 小霸王渡江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四百六十五章 丁奉初戰第五百二十五章 夜踏連營第兩百六十一章 大興土木,修建馳道第四百五十七章 火爆場面第十五章 被窩有人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操:頭疼欲裂第一百八十六章 兩桿銀槍第三百九十二章 丞相爲何不救?第四百零九章 周泰戰文丑第四百七十三章 馬忠:喲,我又撿人頭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若人生只爲初見第一百五十章 皇叔,想煞吾矣(第九更,求首訂!)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三百四十七章 捐糧授爵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兩百三十九章 黃祖絕江第一百七十一章 叔父,吾來也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三百二十五章 劉協之喜第四章 子義,你歸我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淹下邳第五百零一章 主公!魯肅在此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三百六十五章 上庸申氏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綿竹關第一百四十四章 甘寧VS徐晃(三更求首訂)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都县| 汝州市| 三门县| 焉耆| 宕昌县| 嘉鱼县| 洛扎县| 林周县| 盐池县| 沙河市| 尚义县| 左权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宣威市| 车致| 广宗县| 武定县| 县级市| 灵宝市| 农安县| 阿克陶县| 崇信县| 宣威市| 常山县| 罗定市| 杭州市| 隆林| 靖宇县| 荥经县| 溧水县| 称多县| 芜湖县| 田阳县| 新平| 大田县| 开远市| 务川| 牙克石市| 宜州市| 房产| 通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