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yǎng)士四百年

“揚(yáng)州刺史劉繇告天下萬民書:今天下亂局,天子受困於長安,諸侯征伐,大漢十三州,數(shù)千萬百姓顛沛流離,居無定所,此乃黃巾賊作亂之果也。繇乃漢室宗親,天子皇伯,理當(dāng)肩負(fù)重任,中興漢室,今遣吾子於秣陵外修建石頭城,拒淮水而築城,引龍氣聚秣陵,天子有意東歸洛陽之時,繇願親率兵馬以待之,於秣陵修宮殿爲(wèi)冬宮。”

“江東四郡新定,今有吾長子劉奇獻(xiàn)上江東六項,軍民政面面俱到,於方山之上,修一正氣書院,相邀天下大儒,宇內(nèi)名士前來任職,但凡大漢之民,無論貴胄血統(tǒng),無論出身寒門,盡皆一視同仁。”

“……大漢養(yǎng)士四百年,天下諸侯之亂,欲亡吾大漢基業(yè),願諸君與吾共襄大業(yè)。”

一番話,霸氣顯露,也將興建皇宮別院,建立書院的事宜告之天下。

在這一份招賢令發(fā)出之後,揚(yáng)州、荊州的細(xì)作,幾乎是第一時間從江東領(lǐng)了上萬份,發(fā)放各地郡縣,北地和蜀中,也很快會得到此間招賢令。

半個月之內(nèi),整個揚(yáng)州、淮南、袞州、徐州、荊州之地,引起了一陣喧譁。

更甚者,乃是潁川私學(xué)的那些士子。

徐州,下郅。

面上帶著王霸之氣的威武中年武將龍行虎步一般,走入堂中,隨手將身上的甲冑卸下,掃了一眼等候在堂前的文士,“公臺此來,可有要事?”

“君侯可知,那揚(yáng)州刺史劉繇頒佈招賢令一事?”

“半月之內(nèi),吾徐州境內(nèi),各地便流入數(shù)千份帛紙,那江東之地,可富碩得緊呀。”魁梧大將落座案後,隨手取了案上酒盞滿上一杯,直接遞到嘴邊。

“啊”他一口飲盡杯中烈酒後,嘴裡發(fā)出一聲酣暢淋漓之音。

“軍侯,此乃離心之計也。”

壯漢笑著看了他一眼,“哦?何爲(wèi)離心之計?”

“掌握著天下財富的,大多是士族,掌握天下書籍典藏的,亦是士族,君侯可知,這天下究竟是寒門多,還是士族多?”

“當(dāng)是寒門多些。”他一手捋了捋下巴的鬍鬚,“倘若人人都如豪富,百姓都能豐衣足食,想來,十幾年前,也不會爆發(fā)黃巾賊動亂。”

“然也。”陳宮鬆了一口氣,好在自家君侯還是明事理的。

“寒門之中,多有聰慧之輩,只是缺乏書籍典藏觀閱,這便是他們不如士族之一,然各地諸侯,大多都在拉攏士族,寒門士子,即便是在那曹孟德麾下,亦無太多大用之人。”

“劉繇此舉,意在拉攏寒門士子前往江東求學(xué),若是被其計謀得逞,怕是我徐州日後人才流失,再無法與其抗衡也。”

呂布雙眉微皺,“公臺未免有些危言聳聽吧,那江東與吾徐州尚有袁術(shù)廣陵郡抵擋,如何能威脅到我徐州,更何況,若是擔(dān)心寒門士子南下,大可於南下道路設(shè)下關(guān)卡即可。”

陳宮微微搖頭,“還請君侯下令,頒佈招賢令,此間吾徐州新得,尚需文士經(jīng)營各地,君侯大可趁此良機(jī),一舉收攏徐州士子之心。”

“此事,便由公臺去辦吧。”呂布面色有些疲乏,微微擺手道。

“喏。”陳宮邁步走出大殿,方纔長舒了一口氣,雖然勸得很勉強(qiáng),但好歹,他還是答應(yīng)了。自己親力親爲(wèi)的話,徐州,應(yīng)該不會損失太多才是。

“不過,那招賢令上寫的《九章算術(shù)》,莫不是北海康成公收集先賢典籍所創(chuàng),竟是在他手上有真解,且墨工亦有,耕田、巧車之法亦有,鑄造增強(qiáng)刀刃鋒利之法亦有,造船增速十倍之法亦有,這定不是那劉繇之策,能寫出這招賢令的,怕是其子劉奇。”陳宮面色略微凝重,對著眼前的帛紙,對那一位素未蒙面之人,已是心生幾分忌憚。

“此子不除,主公基業(yè)難成也。此子他日,必成吾之大敵。”同一時間,許縣,一名穿著儒袍,滿臉鬍鬚,打扮亦是放蕩不羈的青年滿臉凝重道。

“此子聖眷不若,且多有武勇文治,今已得江東四郡,怕是氣候已成。”和青年相對而坐的,亦是一名戴著儒冠的文士。

“仲德以爲(wèi)如何?”上座的曹操瞇著眼,目光看向開口文士。

程昱立即起身一拜,“吾有兩策。”

“計將安出?”曹操眼前一亮,隨即問詢道。

“其一,主公與我等商議,本欲在袞州頒佈招賢令,卻不想,別此子搶先,如今雖已落後,但吾等不若效仿其招賢令中所說,不過,我等卻不能因小失大,得罪士族而拉攏寒門。”

“寒門士子,乃天下廣衆(zhòng),我看,那劉奇倒是看得通透。”對坐的那名青年突然笑著插嘴道。

曹操微微皺眉,看著手下兩大謀士竟是起了內(nèi)訌,想要出言開解,話到嘴邊,卻不知道該如何秉持公正。

程昱面色如常,繼續(xù)開口,“其二,此子狼子野心,於秣陵修築皇宮,此乃何舉?莫不是有僭位稱帝之念,吾等可命書吏抄寫其稱帝野心之舉,散播民間,與招賢令同時傳入民間,只要士人生疑,必不會輕信之。”

“善。”曹操大喜,“仲德不愧吾之子房。”

說到這裡,曹操看了一眼另一側(cè)的青年,“奉孝,你可有良策?”

“仲德既有兩策,主公善用便是,吾知兵事,這政務(wù)之上,卻是一塌糊塗。”郭嘉也不避諱,反之,你程昱政務(wù)再好,兵事上,自己能碾壓你十幾條街。

程昱倒也不惱,主動朝著郭嘉微微拱手一拜,“方纔,是吾失言,奉孝出身寒門,去博學(xué)多才,兵事一道,便是淮陰侯當(dāng)年,也不過如此。”

一時間,兩人再次和好。

曹孟德臉上終於露出了幾分喜色,能夠看到兩大謀臣和睦,對他而言,自然是再好不過。

壽春,得了玉璽之後便一直謀劃著進(jìn)行下一步的袁術(shù),想著下一步該出兵攻打誰。

如今他手上有著一把利刃,那便是鎮(zhèn)守在歷陽的孫策。

當(dāng)然,如今案前呈放著的一張帛紙,卻讓他受了不小的驚嚇。

“主公。”堂下此刻坐著兩人,其中一人朝著袁術(shù)微微拱手一拜,“劉繇新得江東四郡,吾等雖可進(jìn)兵北上,繼續(xù)開拓基業(yè),但歷陽之兵,不可妄動,若是正如這信中所言,配合江東連勝士氣,怕是吾軍難以抵擋。”

“長史所言甚是。”袁術(shù)深深地看了一眼楊弘,重重點(diǎn)頭。

“主公,劉繇老兒的招賢令,我等在淮南亦可發(fā)出,且主公可命人攔江設(shè)防,不許北上士人南下,那江東發(fā)放這招賢令,卻是蠱惑人心之舉。”

“主簿之意,正是吾所想矣。”袁術(shù)又看了一眼閻象,心中已經(jīng)是有了決斷。

一人之言,尚有疏漏,可他麾下兩大謀臣之言加起來,怕是就天衣無縫了吧。

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jīng)第兩百三十二章 劉奇勸黃忠第兩百三十五章 誰的戰(zhàn)船猛?第八十三章 阿蒙與彭式第一百七十七章 沉船與水龍炮第四百四十章 誰在算計誰?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五十五章 計問二張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第三百七十二章 趙雲(yún)VS馬超第五百六十九章 滅鮮卑,攻貴霜第三百四十七章 捐糧授爵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fēng)而降第九十二章 鑄錢五千萬第八十四章 汝可知大禍臨頭矣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三百九十九章 他們?nèi)绺焦侵?/a>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yuǎn)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yún)出漢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步氏誕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操:扶我起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周瑜揮淚舍朱治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毦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莽夫之勇第三百四十七章 捐糧授爵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第一百七十五章 安風(fēng)津,木牛流馬第三百三十章 諸葛參軍第五百三十三章 效秦滅義渠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陣營,進(jìn)第五十四章 張昭張子布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yún)和關(guān)羽第兩百九十七章 諸葛反間計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yán)獻(xiàn)計第五百四十六章 難道我張郃是來收屍的?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guān),呂蒙獻(xiàn)策第四百九十六章 孤城長安第四百九十三章 貂蟬產(chǎn)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趙雲(yún)VS馬超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次奪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擊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四百六十五章 丁奉初戰(zhàn)第兩百一十章 白馬已去,士燮何安?第五百三十四章 平亂第四章 子義,你歸我了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九十一章 錢糧告竭第四百九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八十二章 點(diǎn)將臺第三百八十九章 丹陽兵,不懼死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次奪城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dāng)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四百九十二章 玄德不舉乎?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漢當(dāng)五羌第一百九十一章 狼潮,重騎戰(zhàn)術(shù)第三十章 破賊第兩百五十六章 武試·刀馬石第五百四十章 輪射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三百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四百三十一章 狙殺!百步穿楊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四百五十三章 文丑末路第九十三章 鄱陽水師第兩百一十二章 士燮的抉擇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中火燒連營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tǒng)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關(guān)張組成的三叉戟第十一章 鬥將第五百一十五章 夜話子龍第五十二章 江東六項(上)第兩百章 寸土不讓第兩百二十四章 魏延的晉升之法第十四章 奪城第四百九十六章 孤城長安第三百九十四章 平南大營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四百六十九章 丁奉賺城第四百二十九章 臥龍鳳雛聯(lián)手第五百三十三章 效秦滅義渠第三百八十六章 徐庶的奇兵第八十三章 阿蒙與彭式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黃射第五百二十七章 交換營寨第兩百七十三章 攻淮還是伐劉第三百一十章 徐晃來也
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jīng)第兩百三十二章 劉奇勸黃忠第兩百三十五章 誰的戰(zhàn)船猛?第八十三章 阿蒙與彭式第一百七十七章 沉船與水龍炮第四百四十章 誰在算計誰?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五十五章 計問二張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第三百七十二章 趙雲(yún)VS馬超第五百六十九章 滅鮮卑,攻貴霜第三百四十七章 捐糧授爵第兩百九十六章 諸葛夜入襄陽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fēng)而降第九十二章 鑄錢五千萬第八十四章 汝可知大禍臨頭矣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三百九十九章 他們?nèi)绺焦侵?/a>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yuǎn)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yún)出漢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步氏誕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操:扶我起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周瑜揮淚舍朱治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毦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莽夫之勇第三百四十七章 捐糧授爵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第一百七十五章 安風(fēng)津,木牛流馬第三百三十章 諸葛參軍第五百三十三章 效秦滅義渠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陣營,進(jìn)第五十四章 張昭張子布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yún)和關(guān)羽第兩百九十七章 諸葛反間計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yán)獻(xiàn)計第五百四十六章 難道我張郃是來收屍的?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guān),呂蒙獻(xiàn)策第四百九十六章 孤城長安第四百九十三章 貂蟬產(chǎn)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趙雲(yún)VS馬超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次奪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擊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四百六十五章 丁奉初戰(zhàn)第兩百一十章 白馬已去,士燮何安?第五百三十四章 平亂第四章 子義,你歸我了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九十一章 錢糧告竭第四百九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八十二章 點(diǎn)將臺第三百八十九章 丹陽兵,不懼死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次奪城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dāng)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四百九十二章 玄德不舉乎?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漢當(dāng)五羌第一百九十一章 狼潮,重騎戰(zhàn)術(shù)第三十章 破賊第兩百五十六章 武試·刀馬石第五百四十章 輪射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三百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四百三十一章 狙殺!百步穿楊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四百五十三章 文丑末路第九十三章 鄱陽水師第兩百一十二章 士燮的抉擇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中火燒連營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tǒng)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關(guān)張組成的三叉戟第十一章 鬥將第五百一十五章 夜話子龍第五十二章 江東六項(上)第兩百章 寸土不讓第兩百二十四章 魏延的晉升之法第十四章 奪城第四百九十六章 孤城長安第三百九十四章 平南大營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四百六十九章 丁奉賺城第四百二十九章 臥龍鳳雛聯(lián)手第五百三十三章 效秦滅義渠第三百八十六章 徐庶的奇兵第八十三章 阿蒙與彭式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黃射第五百二十七章 交換營寨第兩百七十三章 攻淮還是伐劉第三百一十章 徐晃來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岛市| 常熟市| 广灵县| 甘南县| 新龙县| 于都县| 泽普县| 绥中县| 亳州市| 桂东县| 靖宇县| 阜新市| 宝清县| 崇州市| 平顺县| 宁陕县| 乌兰察布市| 嘉祥县| 图木舒克市| 玉田县| 牟定县| 屏边| 闵行区| 武城县| 墨竹工卡县| 道孚县| 阿图什市| 平果县| 万年县| 城市| 富顺县| 伊春市| 赤峰市| 剑河县| 东乡县| 门源| 米易县| 富阳市| 贵南县| 琼中|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