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九十六章 孤城長安

建業,劉奇坐在一條長桌後方,而下方,坐姿恭謹的劉斌亦是如此。

“主公……主公,馬騰於許昌遇刺身亡,馬休、馬鐵於陳留城內與韓遂火拼,韓遂部將閻行陣斬馬休,馬鐵亦爲張飛所殺。如今韓遂已接受劉備封賞,爲兗州刺史、陳留侯,先與司馬懿、張飛合兵一處,正攻打河南尹。”新任長史陳震,不過二十餘歲,下顎已有一指長的蓄鬚,此刻口中雖然高喊著,但面上卻未曾有絲毫慌亂。

幾步行至堂內,他便恭敬地朝著劉奇一輯:“主公,先曹操攻西河,張繡奪河內,劉備再攻河南尹,只怕洛陽之地遲早會落入劉備之手,而幷州,也必爲曹操所得。”

“內閣六部諸位有何見解?”劉奇耐著性子詢問道。

“回稟主公,內閣商議,可命漢中都督趙雲,涼州司馬龐統出兵,趁勢從隴右攻入右扶風之地,直逼長安。”

“不急。”劉奇放下手上的竹簡,“且讓孫權與曹劉繼續交戰。”

陳震雙眉微皺,“主公可是在顧及吾東吳與孫氏之仇,孫權便是寧可丟掉幷州、洛陽以東之地,亦不可放任吾軍兵進關中?”

“如今陳倉、隴縣駐守何人?汝可知曉?”

陳震不緊不慢地呈上一份摺子,“回稟主公,陳倉守軍爲馬岱,如今馬騰、馬休、馬鐵三人先後慘死,西涼鐵騎分崩離析,馬超已聞訊南下,欲爲其父報仇,聽聞他已率軍南下。”

“河內有張繡,白馬有張郃,他馬超能憑著幾萬匹戰馬遊過黃河否?”劉奇冷笑一聲,“此乃魯肅之計矣。”

“依主公之見,那曹操怕是近日要吃一場敗仗。”

劉奇微微搖頭,“倘若曹操帳下有謀士能看穿魯肅之計,或可趁勢一舉將魯肅、馬超圍殲於幷州。”

“主公,那吾軍何時出兵是爲上策?”

“曹操兵敗,孫權因關中諸侯之怒,起兵伐劉之時。”

說著,劉奇一手撫須,“到時吾軍亦非出兵伐關中爾。”

陳震一臉迷糊,目送劉奇一手牽著劉斌前往後宅,這些日,自家這一位吳王都不太管事,江東大小軍政事務,都爲內閣、六部處理。

若需審閱的摺子,便需呈至吳王府,有些亦是他負責審閱。當然,其中有著考究意味,他也一一應付過來,畢竟戴良已往遼東,如今能和他商議的,也就只有府中那些曹掾。

至於六部尚書,他們實在太忙,可是各州郡尚未治理安穩,一時間,吳王府也抽調不出那麼多人手來六部任職,幫著管事。

後宅,劉奇在大喬小喬這裡吃了晚膳,看著此刻體態豐腴的小喬,她已懷孕六月,如今卻搬來與大喬同住。

“今日孤便在汝二人這裡下榻罷。”

“妾身有孕在身,不能服侍王上,今夜便住在外榻便是。”小喬俏臉微紅,她自然知曉劉奇的心思,原本每次劉奇來她姐妹院子裡,都要二女一同服侍,如今她懷有身孕,自家這位身強力壯的王上更是多次與內宅院子裡的甄妃姐妹同寢。

“無妨,今夜汝阿姊服侍孤便是。”劉奇伸手勾起她白玉一般的下巴,在她櫻脣上微微一啄,便伸手摟著她朝著屋內走去。

是夜無語,轉眼間便到了六月中旬。

這一日,天降大雨,整個建業城郊低窪處都被暴漲的江水和河水給淹沒了。

劉奇站在三層閣樓之上,看著長街之上過膝的積水,“工部是在作甚?莫非這些日忙著工匠坊和交州、涼州等地的馳道修繕,便忘卻疏通孤這建業城內的地下道乎?”

“主公息怒,平日裡地下道掩埋於地底深處,亦未曾有人時常將牆磚掀起,察看地底深處的地下道是否堵塞,臣先已調撥城內匠作、勞力前往疏通,更有守城虎衛維持秩序。日後當設專人負責定時修繕地下道。”劉曄帶著一衆工部官吏匍匐在地上,後心已經溼透。

“這大雨約摸著會下幾日?於老神仙所在可有回覆?”

劉曄身軀微微一顫,“回稟主公,入暑本有雨季,吾建業尤爲甚之,只怕三五日不能停歇。”

“三五日不停,那這長江之水便要淹沒孤這建業城矣。”

“臣已知會兵部,自有城外大營兵馬前往修繕河堤。”

“儘快,此外再命快馬傳報吳中諸郡,北上淮南沿岸亦是如此,莫要讓這延綿幾日的大雨淹沒了孤治下的諸多城池。”

“喏。”

“費仲。”

“臣在。”

“傳訊戶部,調撥糧草,準備救濟災民,建業附近的災民就安置在孤城外的兩萬新軍大營身側,孤此前便準備了不少帳篷,此外再從府庫調撥一些,莫要讓他們露宿野外。”

“喏。”

閣樓之下,費仲和陳震對視一眼,陳震摘下身上的蓑衣斗笠,“令先此欲何往?”

費仲滿臉苦笑,“卻是主公擔憂延綿幾日大雨會危急沿岸百姓,命吾前往戶部、兵部調度人手賑災。”

“主公仁德,汝且去罷,這蓑衣斗笠都交給汝,這大雨雨傘可遮不住。”說著,陳震便瞧見費仲將油紙傘放到一側,接過了他的蓑衣斗笠。

陳震大步登上閣樓,朝著劉奇一輯,“主公,北地急報。”

“念。”劉奇沒有回頭,面視著街道上緩緩退去的水浪,雙眉仍舊緊鎖著。

“曹操於晉陽城外中伏,虎豹騎盡沒,曹操爲許褚所救,此人力戰馬超一百五十合不敗,不過曹操也丟了雁門三郡,撤返鄴城。”

劉奇回眸看向他,“河內如何?”

“張繡爲張郃、高覽所部圍攻,力戰七晝夜,城破後,爲張郃所斬,曹操大喜,封其爲關內侯。”

劉奇長嘆一聲,“張繡終將落幕,可河內仍舊在他人之手,怕是魯肅還得回師南下攻取河內。”

“主公,劉備已經連取汜水關、虎牢關、洛陽等地,陳兵於弘農。又命韓遂率西涼諸部北上攻掠上黨。”

“攻掠上黨?劉玄德這是卸磨殺驢。”劉奇冷笑一聲,“他以韓遂爲誘餌,進攻上黨,馬超爲報父仇,勢必來攻,只要他韓遂能拖住魯肅大軍,他便可長驅直入,直取長安。”

“可長安尚有潼關據守,孫權並非無能之輩,他若調集長安、右扶風之兵,或可堅守數月?”

劉奇微微搖頭,“汝太高看關中之兵矣,他孫權除卻魯肅一部可對外征戰之外,如今留守陳倉之馬岱,鎮守隴縣之蘇則兩路兵馬便分去關中六七成可戰精銳,他孫權怕是要親自趕往潼關矣。”

——

長安,涼王府。

孫權來回走動在堂內,“韓遂狗賊,焉敢反叛。”

“主公,當下並非惱怒之際,還請主公三思,若是主公以身犯險,前往潼關坐鎮,那兩翼河東、弘農二郡勢必爲劉備所佔。”

孫權冷笑一聲,“那又如何?他劉備肯捨棄韓遂北上上黨,與義公交戰,孤便捨不得區區弘農、河東郡乎?”

“主公,臣以爲,或可調集隴右之兵回防長安。”

孫權回眸怒視著羊秘,“汝莫不知孤與江東劉奇乃死仇爾?汝命他蘇則棄守隴縣,莫不是將龐統、趙雲之兵引入關中之地,那陳倉如何堅守?”

“陳倉之兵,亦可撤入關中。”

說著,羊秘認真地看著孫權,“主公,若不能擊敗劉玄德,吾關中之地寸土難存,若能擊敗劉玄德,龐統、趙雲,勢必不肯丟棄涼州如今百廢正興之基業,與吾軍爲戰。”

孫權狐疑地看了他一眼,“汝言下之意,便是勾結那外夷之兵?”

“非是勾結,他們覬覦絲綢之路已非一兩日,主公此舉,不過是推波助瀾爾。”

孫權沉默,“可否聯繫北漠、西域諸部,以金錢命其出兵攻伐西涼諸郡?”

“或可一試,不過趙雲於漢中屯兵二三載,只怕亦會趁機進兵。”

“趙雲吶。”孫權氣得牙癢癢,“此人乃不世之良將,恨不得爲孤所用矣。”

“主公麾下亦有西涼之錦,足以匹敵趙雲。”

“可他馬超,如今卻是殺昏了頭,剛擊破曹操,當順勢南下,一舉奪回白馬、河內郡,再與劉備一戰,他卻非要先救上黨,誅殺韓遂,此人剛愎自用,不聽調令,留之何用?”孫權滿臉氣憤,此前魯肅之命或許馬超還能聽從一些,他這涼王不遠千里給馬超下令,細做回報,馬超竟然直接在帳內將書信給撕了。

“主公,馬超之父馬騰、其弟馬休、馬鐵皆亡於韓遂、張飛之手,爲報此仇,他必死戰爾,此乃人之常情,主公莫非記不起建業之劉奇,徐州之曹操乎?”

孫權沉吟片刻,“此人雖然暴戾,性子不受孤所掌控,卻是有情有義之輩。”

羊秘鬆了一口氣,“主公,既然主公不願拋棄陳倉、隴縣,便可下令他們固守即可,不能妄自出戰,此外,主公可將關中各地的屯田之兵全部徵召起來,如此,吾軍於潼關附近,當有三四萬之衆,老卒僅有五千,但若不出關與劉備軍野戰,亦可不敗。”

“汝言下之意,是欲與劉備拖斗一場?”

“正是如此,劉備坐擁豫州、兗州之地,但兗州剛附,各郡未平,更有鄴城曹操虎視眈眈,他勢必不敢在吾關中之地征伐太久。”

孫權鬆了口氣,“汝以爲,上黨之戰,吾軍可能擊敗劉備乎?”

“若只是韓遂與大都督交戰,有馬超西涼鐵騎助戰,必可取勝。”

孫權鬆了口氣,朝著羊秘喝道:“立即點齊關中諸路兵馬,隨孤趕往潼關據守,子邦,吾與羊耽前去,汝且留在長安據守。關中諸路兵馬,皆可聽汝調度。”

“喏。”

孫權匆匆率兵出城,羊秘擦拭了一下額頭上的冷汗,剛回府內,一道黑影便躥進了他的後花園。

“汝等莫要相勸,吾深受涼王重恩,萬萬不能歸降汝東吳。”

“丞相又何必拒人於千里之外。”來人走出月色,露出一身黑色的夜行衣,只有雙眼暴露在羊秘的視線之下。

“且讓吾聽聽吳王賞賜的高官厚祿,汝便歸去罷,吾關中今日落到如此地步,吾不願與爾等結仇。”

來人面色一喜,“吳王有令,可將弘農封賞給羊氏一族爲封地,汝一門數人,皆可封侯。”

“封侯?縣侯、亭侯?亦或列侯、關內侯?”

“丞相自然是縣侯,其餘衆人皆列侯爾。”

“何職?”

“丞相可爲吏部侍郎,爲司州刺史,坐鎮長安,關中軍政,仍由丞相調度。”

羊秘冷笑一聲,“關中諸路?那陳倉馬岱、隴右蘇則不願歸降汝江東,又該如何是好?”

“不降則殺之。”

“汝既然能潛入吾這府邸,只怕城內亦有爾等不少同黨罷。”

來人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丞相既掌關中軍政,此事應該知曉纔是。”

“有多少人馬?”

“可奪城門之兵爾。”

羊秘心中一顫,心中想到一種可能,“汝等早就在等涼王率軍前往潼關否?”

“丞相,隴縣已破,如今龐軍師已率軍長驅直入,殺入右扶風,蘇則戰死,汝此刻可調集救援長安之兵,唯陳倉馬岱一部爾,而陳倉之外,更有吾東吳上將趙子龍圍城,若是馬岱回師救援,陳倉必爲吾軍所奪,到時他率一萬輕騎長驅直入,只怕這長安也守不住。”

羊秘來回走動幾步,“吾尚需和吾羊氏衆人商議此事。”

黑衣人面色一笑,“可,丞相且在府內等候片刻,吾這就命人將他們送入府內。”

羊秘心中一顫,他這還是第一次對東吳吳衛產生恐懼,至於眼前這人,若是他沒有猜錯的話,便是那昔日護持在漢天子身側的大劍師王越之徒史阿。

整理:

吳王府:

內閣四人:孫邵、是儀、步騭、徐庶

吳王相:孫邵

太傅:是儀

大都督:徐庶

御史中丞:步騭

長史:戴良——陳震,字孝起

中尉:太史慈

東曹掾:費仲(費煒之父),杜撰字令先

六部:

史部尚書:虞翻

戶部尚書:張昭

戶部左侍郎:桓階

禮部尚書:喬玄

兵部尚書:太史慈

刑部尚書:毛玠

工部尚書:劉曄

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三百九十七章 進退張弛第一百六十九章 淮北之戰——孫策,汝妻吾養之第三百九十八章 百獸破陣第兩百六十六章 考場如官場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四百零八章 望風而降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四百五十六章 曹丕眼中的美人兒第五十九章 有女昭姬第三百零四章 心灰意冷第一百二十六章 襲取歷陽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都督之墓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第兩百一十九章 張羨據荊南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八十三章 阿蒙與彭式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出漢中第一百五十章 皇叔,想煞吾矣(第九更,求首訂!)第十五章 被窩有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西涼鐵騎VS江東精騎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兩百一十七章 士族爲牢第一百二十五章 步氏誕子第三百四十一章 莽夫之勇第一百八十八章 騎戰,曹純與虎豹騎第四百二十六章 驛卒張任第九十二章 鑄錢五千萬第一百二十六章 襲取歷陽第七十章 太僕韓融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一百零三章 陳登定計!呂劉之盟第五百五十四章 涿縣之戰(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三百七十九章 劉奇:送君四千二百響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人想做關雲長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三百二十五章 劉協之喜第兩百六十六章 考場如官場第三百七十章 家有五常,誰敢殺吾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射,卒(八更,求首訂)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第兩百九十七章 諸葛反間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四百一十二章 哀牢侯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三百一十九章 曹操兵敗第一百九十六章 吾恐霸王之絕唱第三百一十五章 郭嘉病重第三百零七章 意氣風發關雲長第五百三十四章 平亂第五百二十七章 交換營寨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叔的嘆息第兩百九十四章 劉表託後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次奪城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兩百六十二章 士燮質子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北之戰——趙雲拜營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五百二十六章 猛火油第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一百二十五章 步氏誕子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五百零九章 三國立第五百二十六章 猛火油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我愚蠢的弟弟啊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七章 克下縣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五百零六章 魯肅殉國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射,卒(八更,求首訂)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十四章 奪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操:扶我起來
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三百九十七章 進退張弛第一百六十九章 淮北之戰——孫策,汝妻吾養之第三百九十八章 百獸破陣第兩百六十六章 考場如官場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四百零八章 望風而降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四百五十六章 曹丕眼中的美人兒第五十九章 有女昭姬第三百零四章 心灰意冷第一百二十六章 襲取歷陽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都督之墓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第兩百一十九章 張羨據荊南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八十三章 阿蒙與彭式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出漢中第一百五十章 皇叔,想煞吾矣(第九更,求首訂!)第十五章 被窩有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西涼鐵騎VS江東精騎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兩百一十七章 士族爲牢第一百二十五章 步氏誕子第三百四十一章 莽夫之勇第一百八十八章 騎戰,曹純與虎豹騎第四百二十六章 驛卒張任第九十二章 鑄錢五千萬第一百二十六章 襲取歷陽第七十章 太僕韓融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一百零三章 陳登定計!呂劉之盟第五百五十四章 涿縣之戰(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三百七十九章 劉奇:送君四千二百響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人想做關雲長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三百二十五章 劉協之喜第兩百六十六章 考場如官場第三百七十章 家有五常,誰敢殺吾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射,卒(八更,求首訂)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第兩百九十七章 諸葛反間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四百一十二章 哀牢侯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三百一十九章 曹操兵敗第一百九十六章 吾恐霸王之絕唱第三百一十五章 郭嘉病重第三百零七章 意氣風發關雲長第五百三十四章 平亂第五百二十七章 交換營寨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叔的嘆息第兩百九十四章 劉表託後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次奪城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兩百六十二章 士燮質子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北之戰——趙雲拜營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五百二十六章 猛火油第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一百二十五章 步氏誕子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五百零九章 三國立第五百二十六章 猛火油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我愚蠢的弟弟啊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第七章 克下縣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五百零六章 魯肅殉國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射,卒(八更,求首訂)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十四章 奪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操:扶我起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泽县| 嵊州市| 神农架林区| 分宜县| 兰考县| 和田县| 根河市| 玛纳斯县| 浦县| 房山区| 讷河市| 上犹县| 项城市| 晋城| 鄱阳县| 同仁县| 安新县| 余姚市| 三都| 景德镇市| 乐业县| 松原市| 化隆| 克拉玛依市| 且末县| 石河子市| 苗栗县| 陆川县| 上虞市| 绥江县| 陵水| 日喀则市| 安乡县| 定结县| 林口县| 东乡族自治县| 大悟县| 龙海市| 河池市| 安岳县| 新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