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出漢中

趙雲出兵前夜,漢中太守府內,閻圃、陳生、陳應、楊柏、楊昂等一衆文武匯聚一堂。

“今諸葛軍師與龐軍師合兵一處,舉兵十萬攻入武都郡,祁山已爲吾軍攻佔,諸葛軍師以甘寧將軍扼守街亭,以黃忠將軍攻打天水郡,率大軍陳兵於街亭二十里外駐紮,以應對孫權之兵。”

“今漢中敵軍已退,但有馬岱、馬鐵二將率五千精兵鎮守陳倉,箕谷以北,斜谷之地又有孫權任命的中郎將蘇則率軍鎮守,本將軍有意率軍北上,沿小路偷襲陳倉,爾等以爲如何?”

“陳倉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昔日高祖成霸業之際也是以淮陰侯之計偷襲陳倉而得關中之地,方能稱霸天下,如今吾軍欲攻陳倉,馬騰已命馬岱、馬鐵鎮守此地,怕是早有防範。”閻圃一手指著沙盤上的一條山道,“趙將軍不如率軍出箕谷,於斜谷迎戰蘇則,此人歷任涼州、司隸之地太守,多有城府,但兵法韜略卻不過一般,以子龍將軍之勇,必可破其一路,到時,亦可殺至長安城下,逼迫孫權回援。”

趙雲一手撫須正待開口,便聽楊昂質疑道:“可若是吾軍擊破蘇則軍,馬岱可命騎兵馳援,吾軍於平原曠野之上,只怕並非西涼鐵騎敵手,更何況他們又數萬鐵騎,星夜奔馳,一個日夜足以從武都郡外殺至長安城外,到時,吾等又該如何是好?眼看著趙將軍被困於長安城外而不救乎?若救,怕是又中敵軍圍魏救趙之計爾。”

“趙將軍,汝率軍北上,莫非只攜帶軍中那倉促組建的五千騎兵?”又聽閻圃問道。

趙雲雙眉微皺,“騎兵不善攻城,趙某率軍北上,自然欲領漢中三萬精銳一同北上。”

“經漢中之戰,吾軍傷亡萬餘之衆,又得荊州淮南屯田兵補充,如今城內也不過四萬兵馬,趙將軍走後何人可鎮守此城?”閻圃問道。

“平北將軍文仲業,將不日率軍北上抵達漢中,以作吾軍後援。”

“諸葛軍師要從武都前線撤軍不成?”閻圃面色一驚。

“非也,武都十萬大軍,文聘將軍將後隊糧草輜重送往陽平關之後,便率軍趕來漢中,武都之兵將從成都抽調駐防之兵馳援。”

閻圃面色有些遲疑,“成都城內尚有蒯司馬鎮守,當萬無一失,可益州新得不久,內部尚不安穩,若是一次性調遣這麼多兵馬,若是後方有失……”

趙雲笑著擺了擺手,“郡丞且寬心罷,吾江東精兵強將甚衆,倘若蜀中有異動,屯駐於哀牢郡的曲阿司馬亦會揮師北上馳援,生不了大亂子。”

閻圃這才鬆了口氣。

“文聘將軍所部有一萬五千兵馬,若是他接管漢中之後,可否再引一軍北上馳援將軍?”

趙雲一手撫須,“且看吾能否將陳倉捅破一個窟窿罷。”

閻圃雙眉微皺,“趙將軍,以吾愚見,莫不等荊州大批民夫工匠攜帶攻城器械前來,那陳倉地處險要,可是易守難攻吶。”

趙雲擺了擺手,“攻城器械便交由後隊人馬帶來罷,明日吾自點齊五千輕騎先行,陳生、陳應。”

“末將在。”二人應聲出列。

“汝二人率本部一萬驍龍營緊隨前軍先行。”

“喏。”

“楊昂、楊柏。”

“末將在。”

“汝二人領兵後軍兩萬大軍攜帶糧草輜重趕來,別忘了將城中的新式戰車帶上。”

“喏。”

深夜,當一衆文武離去,閻圃仍是賴在趙雲房內。

“趙將軍當真要攻陳倉?”

趙雲和他目光對視一眼,頓時哈哈大笑,“吾就知曉瞞不過汝閻郡丞。”

閻圃撫須笑了笑,“可那安定也好,散關也罷,都不好奪。一旦被馬騰韓遂的數萬西涼鐵騎纏住,只怕將軍這五千輕騎難以脫身吶。”

趙雲擺了擺手,“無妨,吾此去只爲操練麾下騎兵,其餘兵馬先行攻打陳倉,待文仲業將軍抵達之後,再取散關,吾軍守住北上之道,便可保障吾軍糧道不失,讓孫權大軍與關中失去聯絡。”

——

當太陽升起之後,趙雲已經率軍抵達散關附近的山林。

“報……稟報將軍,馬鐵率軍三千,屯駐散關。”

趙雲雙眉微皺,“他馬岱、馬鐵麾下只有五千精兵,竟然還敢分兵?”

陳生策馬上前,“將軍,這馬岱似乎有意引吾軍攻打散關。”

趙雲輕笑一聲,“無妨,依計行事即可,吾軍繞過散關,只圍不攻。”

“喏。”

陳應看了一眼遠處山頭上的關卡,“將軍,繞道而行的話,怕是要走些冤枉路。”

“無妨。”

“陳應,汝留一萬兵馬於此處圍城,平日裡嚴加監視,多派哨卒。”

“喏。”

“此外,讓後隊的輜重、攻城器械都送到汝營內,擺出一副吾軍要攻破散關的架勢。”

“喏。”

交代完畢之後,趙雲便策馬過山嶺,朝著陳倉進發。

山頭之上,馬鐵一臉嚴肅地看著山下分爲兩波的敵軍,“江東軍圍而不攻,只留下一路兵馬,這是爲何?”

“將軍,吾軍以主動爲誘餌,他趙雲卻不上當,吾等該如何是好。”

馬鐵微微搖頭,“此刻突圍已是爲時已晚,關內尚有糧草數月,吾等無需著急,他們既然不攻,吾等也不點狼煙求援。”

“敵軍勢大,足有三萬之衆,將軍,若他們朝陳倉而去,該如何是好?”

馬鐵雙眉微皺,“趙雲分兵,只有兩萬大軍前往陳倉,吾兄馬岱,勇武雖不如孟起長兄,但有陳倉天險隘口,又有數千悍勇,足以抵擋此人。”

“將軍,長安方向還有兩萬精壯,不過尚在操練之中,倒是糧草甲冑已從南陽過武關運入關內,汝以爲,那張繡會率軍來救否?”

馬鐵微微搖頭,“張繡此人,先隨西涼軍,與其叔父張濟追隨董卓帳下,後兵敗投靠劉表屯駐於宛城,後又兩次投靠曹操,在劉備出逃之際又歸降孫權,此人反覆無常,不可信也。”

“可惜他麾下那些忠肝赤膽,英勇善戰的西涼騎兵。”

馬鐵微微一笑,“提及此處,吾倒覺得吾等應當感謝那董仲穎。”

“哦?將軍,這是爲何?”

馬鐵瞇著眼,“若非當年他率十萬西涼鐵騎殺入洛陽,於虎牢關外讓關東羣雄都見識了我西涼鐵騎之威,怕是如今我西涼鐵騎也不會有這般顯赫威名。”

“那將軍以爲,吾軍以數萬西涼鐵騎,可能擊敗諸葛亮十萬大軍?”

“諸葛亮麾下騎兵僅有一兩千之衆,其餘便是漢中趙雲所部的數千精騎,不足爲懼,吾軍只要與其在平原曠野之上決戰,吾軍必勝無疑。”

入夜時分,趙雲已率軍抵達陳倉城外,在幾裡外紮營,趙雲命哨騎派出二十里外監視,尤其是西北的古道,那裡隨時可能有來自武都郡外的孫權大軍。

此刻,陳倉城內,鎮守此關的馬岱正和一名儒雅的武將坐在一起。

“吾本以爲趙雲會以偏師攻打散關,引吾軍取救,再親率主力大軍偷襲箕谷,自斜谷而取長安,未曾想他卻是直奔吾陳倉而來,也不曾攻下散關,他這是有意將自己麾下數萬大軍陷於重圍之中,文師將軍以爲,吾等該如何是好?”

蘇則一手撫須,“吾軍一萬,將軍所部不過三千,一萬三千之兵,還需鎮守斜谷、陳倉二地,如今馬鐵將軍被困於散關,吾等尚不能出關去救,將軍以爲,吾軍莫非還該主動出擊不成?”

馬岱微微搖頭,“吾並非此意,吾是想詢問張繡將軍那兩萬大軍何時到來?”

“張繡將軍鎮守弘農,不能擅動,他星夜折回長安也是爲了鎮壓宵小之輩,至於那兩萬精壯,皆是新募之兵,吾軍屯田之策施行不久,只怕還得幾月纔能有戰力。”

“可大都督南下之際這些精壯已開始操練,如今已操練數月,莫非就連趕來陳倉鎮守關塞都不堪一用乎?”

蘇則輕嘆了口氣,“江東軍此役是爲奪涼州之地,於漢中、武都兩面環視長安,隨時可率軍長驅直入,攻破長安,爲日後一統天下奠定根基,吾軍以兩州之地,十萬大軍與江東十萬精銳對抗,實爲不智。”

他指著地圖上的武都郡,“諸葛亮所率兵馬,除卻黃忠、甘寧、文聘、劉磐、留贊所部兵馬之外,其餘大多是益州歸降之兵,吾軍即便能勝,也傷不了江東根基,如今漢中、陽平關、祁山都已落入江東軍之手,他們可謂進可攻,退可守,早已佔據天時地利矣。”

馬岱心中忐忑,“那吾等該如何是好?”

“正如將軍所言,與江東軍野戰一場,二十多萬大軍沙場對壘,若是吾軍能勝,則可收復武都、天水二郡失地,還可攜大勝之勢南下,嘗試奪取蜀中要塞隘口,以絕江東軍再次北伐之路。”

“可諸葛亮、龐統都是當世人傑,若非他二人聯手,大都督亦不會……”

蘇則輕嘆了口氣,“大都督雖故去,但他留下的韜略仍在,主公斷然不會放棄大都督韜略,如今吾軍驅趕涼州數十萬頭牛羊於武都郡大營,而江東軍只有從祁山運輸糧草至武都,其糧道長於吾軍數倍不止,吾軍騎兵多而悍勇,可以輕騎劫其糧道即可,十萬大軍之糧,料來江東軍也撐不了幾日。”

“可是吾聽聞沿途羌人部落也爲江東軍懾服。”

蘇則眼中多出幾分冷笑,“羌人與吾關中,乃是慼慼相關,他們不敢反叛,江東軍也不敢讓他們狗急跳牆,畢竟他們數十萬部族之中,若是拼死,還可聚集七八萬之兵,到時在江東軍身後作亂,他們將腹背受敵。”

“吾軍以羌人爲援,可吾聽聞此番諸葛亮北上也率領一支南蠻精銳,不知將軍可有聽聞?”

蘇則微微頷首,“諸葛亮稱之爲無當飛軍。”

“可吾涼州之地山地極多,山林卻罕有。”

蘇則看了一眼堂外的天色,“時候不早,吾亦該啓程回返斜谷,趙雲雖率三萬大軍北上攻打陳倉,可日前江東軍從淮南抽調兩萬屯田兵補充漢中之兵,如今漢中城內尚有一萬餘大軍,吾可不能掉以輕心。”

“蘇將軍保重。”

“馬將軍保重。”

兩人分別,馬岱很快便在屋子裡沉沉睡去,然而,剛閉眼兩個時辰,他便被軍士驚醒。

“稟報將軍,趙雲率軍連夜攻城。”

馬岱面色大變,“快,爲吾披甲。”

“喏。”

當馬岱率軍火速抵達城頭之上,卻見城外火把密集,但敵軍早已退去,城頭上到處擺著屍體,城下也有不少,但守城兵力本就不足,就這麼一會兒功夫,馬岱便見到了一二百名傷卒。

“馬岱,吾家將軍勸汝早些歸降,否則待吾軍攻下此城,汝那項上首級可保不住矣。”

馬岱惡狠狠地瞪著城下的陳生,“區區一山賊降將,焉敢在本將軍面前放肆。”

陳生指著他大笑,“馬岱,聽聞那西涼馬兒尚有一妹,生得如花碧玉,吾家趙將軍亦未娶妻,倒不如將其許配給吾家將軍如何?”

馬岱怒極反笑,“如此也好,若是子龍將軍願歸降吾涼州軍,吾妹雲祿嫁與將軍這等當時英雄也算是不枉此生。”

陳生面皮微微抖動,見討不了好,揮手之下,全軍撤退。

馬岱回眸看了一眼守城校尉,“每隔一刻鐘拋下幾支火把在關外,莫要讓城外敵軍偷摸到關前。”

“喏。”

“此外,給吾日夜緊盯著城外大營的動靜。”

校尉看了一眼城外大營,“將軍,今夜趙雲命人佯攻一陣,丟下幾百具屍首,是爲試探吾軍虛實,還是有所圖謀?”

馬岱冷笑一聲,“某不管他趙子龍意欲何爲,吾陳倉城內僅有三千兵馬,只能鎮守,不能出關迎戰,爾等切記,待會兒下去收斂屍首的軍士也只能從吊籃上將屍體帶入關內,莫要開城門。”

校尉連忙躬身一輯,“喏。”

馬岱帶著親衛回返城主府,卻是再難入眠,他走動幾步,坐落到案邊,提筆落下一行字來。

“安南張將軍親啓。”

第兩百四十二章 接舷戰!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三百五十一章 五溪蠻部集結第四百三十三章 雨夜,山路難行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許褚從未想過要逃第兩百一十四章 毛孝先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操:扶我起來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一百四十五章 甘寧之辱(四更求首訂)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兩百零三章 軍功二十爵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使入廣陵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兩百六十三章 吳侯家的莊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綿竹關第五百三十一章 曹操裂土分遼東第一百九十六章 吾恐霸王之絕唱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袁歡語泣珠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五百三十二章 懾萬衆者,陸伯言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四百五十八章 老奸巨猾的一羣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曹操兵敗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一百九十章 潰敗,虎豹騎的屠殺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雨夜,山路難行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元化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一百八十九章 五千戰一萬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一百三十八章 劉玄德兵至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馬懿三策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三百一十五章 郭嘉病重第三百一十三章 拖刀計第七十章 太僕韓融第一百七十一章 叔父,吾來也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操:頭疼欲裂第兩百七十四章 殿試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黃射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一百八十二章 算計曹孟德第五章 點卯第兩百五十二章 升官發財不走此路第六十八章 在下潁川徐元直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襲白水關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五百一十章 吳中五帥第四百五十四章 諸葛武侯第一百五十五章 周瑜:金蟬脫殼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袁歡語泣珠第四百三十九章 龐統:我爲魚肉第四章 子義,你歸我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兩百二十三章 張羨,卒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毦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兩虎相爭第兩百章 寸土不讓第三百二十五章 劉協之喜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八十四章 汝可知大禍臨頭矣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三百二十四章 諸葛治喪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兩百二十三章 張羨,卒第三百零七章 意氣風發關雲長第一百四十三章 錦衣衆,先登(二更求首訂)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四百二十六章 驛卒張任第四百六十章 一個時辰告竭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兩百二十九章 甘寧戰黃忠第兩百八十五章 張繡降孫第四百二十六章 驛卒張任
第兩百四十二章 接舷戰!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三百五十一章 五溪蠻部集結第四百三十三章 雨夜,山路難行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許褚從未想過要逃第兩百一十四章 毛孝先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操:扶我起來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一百四十五章 甘寧之辱(四更求首訂)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兩百零三章 軍功二十爵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使入廣陵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兩百六十三章 吳侯家的莊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綿竹關第五百三十一章 曹操裂土分遼東第一百九十六章 吾恐霸王之絕唱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袁歡語泣珠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五百三十二章 懾萬衆者,陸伯言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四百五十八章 老奸巨猾的一羣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曹操兵敗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一百九十章 潰敗,虎豹騎的屠殺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雨夜,山路難行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元化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一百八十九章 五千戰一萬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一百三十八章 劉玄德兵至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馬懿三策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三百一十五章 郭嘉病重第三百一十三章 拖刀計第七十章 太僕韓融第一百七十一章 叔父,吾來也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操:頭疼欲裂第兩百七十四章 殿試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黃射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一百八十二章 算計曹孟德第五章 點卯第兩百五十二章 升官發財不走此路第六十八章 在下潁川徐元直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襲白水關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五百一十章 吳中五帥第四百五十四章 諸葛武侯第一百五十五章 周瑜:金蟬脫殼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袁歡語泣珠第四百三十九章 龐統:我爲魚肉第四章 子義,你歸我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兩百二十三章 張羨,卒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兩百一十八章 毛太守,有禮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毦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兩虎相爭第兩百章 寸土不讓第三百二十五章 劉協之喜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八十四章 汝可知大禍臨頭矣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三百二十四章 諸葛治喪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兩百二十三章 張羨,卒第三百零七章 意氣風發關雲長第一百四十三章 錦衣衆,先登(二更求首訂)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四百二十六章 驛卒張任第四百六十章 一個時辰告竭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兩百二十九章 甘寧戰黃忠第兩百八十五章 張繡降孫第四百二十六章 驛卒張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东县| 伊春市| 博客| 博客| 永和县| 东海县| 达尔| 宣威市| 河北省| 鲜城| 灵台县| 杂多县| 石景山区| 永清县| 遂溪县| 宜章县| 长汀县| 衡水市| 易门县| 铜梁县| 吴江市| 新沂市| 大理市| 南康市| 行唐县| 西华县| 耿马| 义乌市| 定西市| 永安市| 巴马| 栖霞市| 红原县| 松桃| 灵石县| 昆山市| 乌苏市| 昌图县| 霍邱县| 含山县| 封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