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五十章 遵化

- -

天啓元年,六月初一,宜婚喪嫁娶,忌動土搬家。

經過一晚上的激戰,皇太極終於拿下了遵化城,當然開城投降的**功不可沒。如果不是他打開城門,皇太極想要一夜打下遵化城,簡直就是在開玩笑。

在遵化城陷落的同時,有兩批人先後到了薊州,其中一批是瀋陽總兵賀世賢率領的五萬遼東軍隊,他們日夜兼程,終於在六月初一來到了薊州。另外一支隊伍來自京城,是天啓皇帝派來送糧草軍需的,幾十輛大車,全都用大氈布蓋著。很多人都好奇,天啓皇帝送來的究竟是什麼!

不過有的人看到那些大車卻隱隱猜到了一些,畢竟有一些人是從遼東跟隨著孫承宗過來的。天啓皇帝派來保護孫承宗的禁衛就在這裡面,看到這些大車,這些人全都神秘的笑了笑。可是沒有人說話,全都是一臉的詭異,臉上充斥著的全是幸災樂禍。

薊州城的總督府,孫承宗正在接見賀世賢和從京城前來的禁衛統領張發。

看著賀世賢,孫承宗笑著說道:“真沒想到這麼快我們就見面了,賀將軍看起來穩重很多,頗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意思啊!”

“大帥說笑了,卑職一直以來行事偏頗,多虧了大帥提點栽培,卑職纔有今天。”對著孫承宗施了一禮,賀世賢一臉感慨的說道。

緩緩的點了點頭,孫承宗笑著說道:“人總是在成長啊!當日我第一次見賀將軍,賀將軍一臉的桀驁不馴,今天居然也能說出這樣的話來。真是不容易,誰能想到當初的賀將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實在是太出人預料了!”

“大帥,就不要在取笑卑職了,能夠在大帥的手下聽命,這次一定能夠再立大功。本來熊督師是要親自領兵來的,不過在瀋陽前衛發現了一支建奴的騎兵,所以熊督師留在瀋陽坐鎮了。”見孫承宗還要說自己,賀世賢連忙轉移話題道。

聽了賀世賢的話,孫承宗微微皺了皺眉頭,怎麼會這樣呢?自從知道建奴突破長城之後,孫承宗也在不住的思考,建奴這麼做究竟是爲了什麼?可是無論怎麼想,孫承宗都想不出來。聽到賀世賢的話,孫承宗心裡微微一沉,看來自己猜的果然沒錯,建奴果然有陰謀。

輕輕的搖了搖頭,孫承宗自嘲的笑了笑,神色頗爲輕鬆的說道:“老夫這個毛病就是改不了,遼東的事情有飛百坐鎮,以他的能力不會有什麼事情的,老夫還操什麼心?現在就應該把這裡的事情做好。”

說著孫承宗將目光看向了一邊的禁軍統領張發,笑著說道:“張將軍,老夫見到老友,有些失態了,張將軍不要見怪!”

“卑職惶恐,大人在軍中、朝中都是一時無二的大人物,能夠承蒙大人折節下交,卑職已經是感激涕零了,怎麼會有其他的想法!”見孫承宗這麼對自己說話,張發連忙站起身對著孫承宗施了一禮,頗爲認真的說道。

在整個大明朝,孫承宗絕對是當朝第一人,對於在京城的張發來說,對於孫承宗自然知道的更加清楚。天啓皇帝對他的這位老師可以用尊重來形容,在孫承宗面前沒有人敢託大。雖然孫承宗對自己很客氣,可是張發卻不敢託大,態度很是謙恭。

對著張發揮了揮手示意他坐下,孫承宗笑著說道:“本來老夫還想緊守薊州城,現在看來不用了,我們可以出城一戰了。無論建奴爲了什麼來到這裡,我們就不能讓他們回去,老夫要讓他們知道,大明不是他們想來就能來的。如果非要來,那就要付出血的代價!”

看了一眼賀世賢,孫承宗神情嚴肅的說道:“明天一早,整頓你的人馬,加上薊州的兩萬人馬,七萬人馬併發遵化。三萬建奴,老夫要把他們全都留在這裡。老夫要用這次戰役,告訴建奴,告訴天下人,就算是野戰,我大明的軍隊也能打贏建奴。”

“是,大帥!”孫承宗的語氣很低沉,說話的聲音也很平靜,可是賀世賢卻是一臉的激動。自己等這一天已經等的太久了,這次一定要好好的出口氣。

“給老夫三年時間,老夫建立騎兵十萬,就帶著人深入草原大漠。當年衛青能做的事情,老夫也能做,聖明天子在上,老夫一定在有生之年蕩平大明的邊患。想要贏得三年的時間就一定要把建奴打疼,瀋陽之戰沒有將韃子打疼,這次在來一下。”緩緩的站起身子,孫承宗臉上的神情愈加堅毅,眼中的目光明亮而興奮。

孫承宗這邊準備兵法遵化,遵化城內皇太極正在見**,對於這個人皇太極心裡雖然看不起,可是臉上卻非常的敬重。如果這是一個想范文程一樣的人,自己以後還真的好好的用一用。皇太極一直相信,論騎馬打仗,大明朝的人差遠了。可是運籌帷幄,陰謀詭計,八旗子弟差的太多了。必須要有這樣的人在身邊,不然會吃很多的虧的。

淡然的笑了笑,皇太極聲音柔和的說道:“陳先生,現在還不好給你安排什麼官職,等到回去以後,我會奏請父汗給陳大人加官進爵。”

“貝勒爺,陳某隻希望能夠見一見憲鬥兄,我們多年交情,陳某還真的想他了!”**沒有接皇太極的話,而是轉移話題道。對於自己的將來**有著很好的規劃,他一直堅信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在沒有弄清楚大金這邊的情況之前,**是一定不會邁進去的。

輕輕的瞇起眼睛,皇太極臉上的神色卻是絲毫不變,不過心裡卻忍不住腹誹道:“看來也不是簡單的角色!”略微沉吟了一下,皇太極沉聲問道:“陳先生,現在我們剛剛得了遵化,不知道對於我們下一步的戰略,先生有什麼看法?”

皇太極雖然笑嫣然的,可是**的心裡清楚,投名狀雖然遞上去了,可是這第一腳如果踢不開,自己過去以後也得不到重用。

略微沉吟了一下,**笑著說道:“無論什麼人作什麼事情,都是有目的的。目的就是整個事情的推動力,陳某並不知道貝勒爺這次的目的,所以陳某不會有什麼太好的建議。不過眼前的事情,陳某還是能說說的。我大金的軍隊剛剛打下遵化,無論下一步走怎麼走,有一個地方是一定要打下來,那就是三屯營。”

聽著**的話,皇太極輕輕的皺起了眉頭,看著身後的地圖,他將手放到了三屯營的位置上。回頭看著**,皇太極一臉凝重的問道:“這裡有多少人馬?”

“回貝勒爺,三屯營存放著糧草軍需,那裡有一萬人看守,而且都是精銳。那裡的地理位置再我們的後面,不能放任它在我們的後面。裡面的糧草軍需都是我們大金急需的,所以我們大金一定要拿下那裡。”**看著皇太極,心有成竹的說道。對於他周圍的這些地方,**都非常的熟悉。

略微沉吟了一下,**頗爲擔憂的說道:“貝勒爺,三屯營鎮守的都是精銳,況且那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我們大金想要打下那裡,還是有些困難的。”

沒有理會**,皇太極只是緊緊的盯著地圖上三屯營的位置,許久才沉聲說道:“陳先生,你的人裡面有沒有會用火炮的?遵化城上的火炮不少,挑幾門好搬運的帶走,有了火炮,還愁打不下三屯營?”

雖然皇太極嘴上說的肯定,可是他的心裡一直有一個擔憂,那就是瀋陽城之戰的時候,明軍最後使用的火炮。那種射程有八里遠的火炮,如果三屯營也有那種火炮,自己就算帶去了火炮也無濟於事。遵化城的火炮有適合搬運的弗朗基炮,只是這種火炮的射程最遠的不過一里半,和那種巨大威力的火炮相差甚遠。

如果三屯營也有這種火炮,這些弗朗基還沒等擺上,恐怕就已經被炸上天了。不過皇太極對於三屯營並不是很擔心,因爲這裡未見得有那種火炮。那麼大威力的火炮,造價一定非常的昂貴,瀋陽城有幾門正常,如果連三屯營都有就奇怪了。

想到這裡,皇太極的目光再一次看向了**,遲疑的問道:“三屯營有火炮嗎?都是什麼樣的火炮?”

“回貝勒爺,三屯營有火炮是十二門,全都架設在三屯營兩側的山上,其中六門是大型的弗朗基炮,射程都有三裡遠。剩下的六門就是小型的弗朗基,射程在一里左右。”**微微一愣,不過還是將自己知道的說了出來,這都是他事先就摸清楚的,現在果然派上了用場。

緩緩的點了點頭,皇太極輕輕的嘆了口氣,他第一次想擁有大明朝那種大威力的火炮。在八里外一頓大炮,整個城牆都能炸塌了,大金的軍隊一定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瀋陽城、遼陽城全都唾手可得,甚至入主中原也不是夢想。

第一百二十章 探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百六十一章 兵進遵化第十章 起風了第三十八章 選後第二十二章 主角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忍心第四百三十一章 御製大誥第二百四十章 真正的計劃第四百八十四章 原來如此第一百四十七章 建奴來了第四百二十章 跳樑小醜第八十二章 信第四十七章 進京第五百一十六章 行動吧第三百一十章 天啓皇帝的希望第一百二十七章 選定第一百二十章 探子第二百五十章 遵化第二十四章 序幕第三百八十七章 武舉殿試第一百二十二章 駱思恭的人選第二百八十六章 寧枉勿縱第一百七十六章 歡喜禪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第四百八十七章 準備第九十二章 隆中對四第三百一十三章 桃花運第三十六章 早朝第一百一十四章 吳三桂第一百二十二章 父子謀劃第三百一十七章 三方準備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第六十五章 請辭第四百四十四章 抄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三百八十一章 遼東改制第三百七十六章 動作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第一百一十三章 出發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的野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殺人第五章 前進的步伐第二百五十三章 許顯純的決心第三百五十章 一份奏摺第三十章 憤怒第二百二十八章 科爾沁第一百八十四章 王承恩第三百九十四章 平定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臣傳第三百九十四章 平定第二百三十六章 凌遲和剝皮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婚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御製大誥第八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二百四十四章 遼東的反映第一百零九章 大朝會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派兵第二百零八章 天啓大案第六十六章 送行第七十八章 博弈第四百六十三章各自算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血戰瀋陽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九十三章 隆中對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聖旨來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騎兵對騎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渡赤水第十七章 計劃第三章 登基大典第八十四章 熊府第二百四十八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抉擇第二百九十四章 軍隊來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請辭第一百一十四章 吳三桂第一百三十六章 局勢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拼了第四十章 做媒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流駱思恭第四百一十二章 擬旨第七十七章 疑惑第四百八十六章 安心第四百四十一章 全體總動員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軍並進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的野心第七十一章 燧發槍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人的想法第七十八章 博弈第二百九十一章 中秋才子宴第二百五十八章 回京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事不宜遲第一百九十四章 密摺第二百八十一章 投降吧第一百八十九章 阻力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災和平叛第五百零一章 火炮焚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抄家抓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騎兵會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抓人
第一百二十章 探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百六十一章 兵進遵化第十章 起風了第三十八章 選後第二十二章 主角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忍心第四百三十一章 御製大誥第二百四十章 真正的計劃第四百八十四章 原來如此第一百四十七章 建奴來了第四百二十章 跳樑小醜第八十二章 信第四十七章 進京第五百一十六章 行動吧第三百一十章 天啓皇帝的希望第一百二十七章 選定第一百二十章 探子第二百五十章 遵化第二十四章 序幕第三百八十七章 武舉殿試第一百二十二章 駱思恭的人選第二百八十六章 寧枉勿縱第一百七十六章 歡喜禪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第四百八十七章 準備第九十二章 隆中對四第三百一十三章 桃花運第三十六章 早朝第一百一十四章 吳三桂第一百二十二章 父子謀劃第三百一十七章 三方準備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第六十五章 請辭第四百四十四章 抄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三百八十一章 遼東改制第三百七十六章 動作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第一百一十三章 出發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的野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殺人第五章 前進的步伐第二百五十三章 許顯純的決心第三百五十章 一份奏摺第三十章 憤怒第二百二十八章 科爾沁第一百八十四章 王承恩第三百九十四章 平定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臣傳第三百九十四章 平定第二百三十六章 凌遲和剝皮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婚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御製大誥第八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二百四十四章 遼東的反映第一百零九章 大朝會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派兵第二百零八章 天啓大案第六十六章 送行第七十八章 博弈第四百六十三章各自算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血戰瀋陽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九十三章 隆中對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聖旨來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騎兵對騎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渡赤水第十七章 計劃第三章 登基大典第八十四章 熊府第二百四十八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抉擇第二百九十四章 軍隊來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請辭第一百一十四章 吳三桂第一百三十六章 局勢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拼了第四十章 做媒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流駱思恭第四百一十二章 擬旨第七十七章 疑惑第四百八十六章 安心第四百四十一章 全體總動員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軍並進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的野心第七十一章 燧發槍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人的想法第七十八章 博弈第二百九十一章 中秋才子宴第二百五十八章 回京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事不宜遲第一百九十四章 密摺第二百八十一章 投降吧第一百八十九章 阻力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災和平叛第五百零一章 火炮焚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抄家抓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騎兵會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抓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安市| 康平县| 墨脱县| 杭州市| 桑植县| 石阡县| 句容市| 辉县市| 大冶市| 望谟县| 井研县| 崇阳县| 东方市| 贺州市| 北碚区| 红原县| 雷山县| 新源县| 乌什县| 西青区| 肃南| 南溪县| 阜阳市| 广灵县| 湟中县| 威信县| 丹江口市| 扶绥县| 抚宁县| 通化县| 乌什县| 宿州市| 会宁县| 普格县| 三都| 郴州市| 昌都县| 日照市| 谢通门县| 天台县| 道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