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災(zāi)和平叛

- -

聽到駱思恭的話,大殿裡的人全都愣住了,左都御史楊鶴一臉的癡愣,天啓皇帝則是苦笑著搖頭。看來該來的總歸是要來的,擋也擋不住。駱思恭的神色也是頗爲難看,剛剛經(jīng)歷了北疆戰(zhàn)事,南疆有發(fā)生叛亂,黃河又決口了,這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

天啓皇帝記得四川的叛亂和遼東的戰(zhàn)事有關(guān),朝廷徵調(diào)全國兵馬增援遼東,四川永寧宣撫司宣撫使奢崇明才趁機叛亂的。現(xiàn)在遼東的戰(zhàn)事順利,瀋陽大捷,遼東沒有出現(xiàn)大潰敗。朝廷也沒有下令徵調(diào)四川的兵馬,怎麼還會有異動?

看了一眼駱思恭,天啓皇帝沉聲說道:“說說吧!究竟是怎麼回事?”

“回皇上,四川地處邊陲,各民族混居,很是複雜。臣派去的錦衣衛(wèi)在那裡找到了錦衣衛(wèi)的暗樁,經(jīng)過多方打探發(fā)現(xiàn)四川永寧宣撫司奢崇明卻是有不臣之心。他似乎一直再等帶著機會,不過一直沒有什麼機會。不過前些日子山東叛亂的消息傳到了四川,奢崇明似乎準備朝廷清剿山東叛亂之際反叛朝廷。”駱思恭說這些的話的時候,神情顯得很怪異,已經(jīng)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生氣了。

天啓皇帝和楊鶴也是哭笑不得,這個時代交通十分的不發(fā)達,消息傳播的也是非常的慢。山東的叛亂已經(jīng)被平復了,四川那邊居然才接到叛亂的消息。

笑著搖了搖頭,天啓皇帝無奈的說道:“錦衣衛(wèi)的消息是什麼時候出來的?”

“回皇上,是十五天前!”駱思恭恭敬的對著天啓皇帝施了一禮,沉聲說道。十五天從四川到京城,這個速度怎麼說都不慢了。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遲疑著說道:“那說不定四川那邊已經(jīng)可是叛亂了?”

駱思恭和楊鶴都沒有說話,這個當然是有可能的,他們便用默認回答了天啓皇帝。

拿起駱思恭的密報,天啓皇帝在手裡輕輕的摔打著,皺著眉頭沉吟了片刻,天啓皇帝無奈的說道:“等一下一起商議一下吧!看看羣臣有什麼好主意!”

“皇上聖明!”這個時候這句話就來上了用場了,楊鶴和駱思恭非常有默契的喊道。

時間不長,六部和內(nèi)閣大學士們就全都來了,有的已經(jīng)向王承恩打聽過了。在知道黃河決口之後,大臣們心裡也不知道是什麼滋味,大明朝真是多災(zāi)多難啊!

天啓皇帝緩步的走進大殿裡,坐到了龍書案後面。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在例行公事一般的參拜過後,天啓皇帝也沒有遲疑,沉聲說道:“今天召集衆(zhòng)位愛卿過來,是因爲有大事情發(fā)生了。”

下面的大臣全都豎著耳朵聽著,其實黃河決口也不是第一次,在他們看來其實沒什麼大驚小怪。既然有災(zāi)害,那就派錢糧賑災(zāi),這本就沒什麼好說的。不過大臣們也都明白,國庫裡面沒有錢,這錢還是要從天啓皇帝的內(nèi)庫裡面出。只要天啓皇帝出錢出糧,這事情自然是迎刃而解了。

看了一眼下面的大臣,見他們一臉無所謂的表情,天啓皇帝就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如果是簡單的決口自然好,只是這次是黃河改道了。自從萬曆年間潘季馴治理黃河之後,朝廷財政一直緊張,對黃河的堤壩並沒有進行過整修,天啓皇帝心裡也清楚這裡面不存在什麼貪污修河公款的事情。

掃視了一圈,天啓皇帝將目光落到了王承恩的身上,沉聲說道:“你把左光斗的奏摺念一念,只念關(guān)於災(zāi)情的部分。”

接過天啓皇帝的奏摺,王承恩微微一愣,看來這份奏摺上左光斗寫了別的東西啊!打開奏摺之後,王承恩便連忙向下看去,當看到左光斗的猜想之後,王承恩頓時覺得一股涼氣從腳後跟直接透到了天靈蓋。

王承恩努力的平撫著自己的心情,不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有什麼不對。等到他將奏摺讀完,他的內(nèi)衣都已經(jīng)溼透了,額頭上也佈滿了汗珠。

下面的大臣此時已經(jīng)嚴肅了起來,臉上的表情都有一些難看,他們也沒想到黃河並不是簡單的決口,而是直接改道了。

天啓皇帝看著下面的大臣,等待著第一個站出來的人。

“啓稟皇上,臣有本奏!”第一個站出來的是戶部尚書吳亮嗣,這樣的事情戶部必須要先說話。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沉聲說道:“愛卿有什麼話儘管直說吧!”

“皇上,臣認爲應(yīng)該先決定賑災(zāi)大臣,派往此次改道的靈璧縣賑災(zāi)。另外考察一下需要修補的黃河大堤,儘快的拿出一個方案來。”吳亮嗣也是頗具才能的人,精於計算錢糧,對於大局的把握也是有一定的眼光的。

“衆(zhòng)位愛卿有什麼別的看法嗎?”示意吳亮嗣退回去,天啓皇帝再一次問道。

“陛下,臣覺得吳大人說的有道理!當務(wù)之急是穩(wěn)定民心,籌糧賑災(zāi)!如今浙江的漕糧已經(jīng)徵收完畢,共計二十萬擔,臣請撥付十萬擔到靈璧賑災(zāi)。”又有一個站了出來,正是剛剛?cè)腴w的徐光啓。

天啓皇帝看到徐光啓頓時一愣,原本以爲他會在火器廠,沒想到居然會在這裡。事情也是頗爲巧合,徐光啓正在工部研究調(diào)撥工匠的事情,正巧遇上,也就跟著來了。

天啓皇帝沒有說話,浙江的漕糧二十萬擔的確是不少,撥付十萬擔給靈璧賑災(zāi)也夠了。十萬擔糧食沒有了,京城的漕糧也無法保證,看來自己要拿錢賣糧了。

慢慢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沉聲說道:“既然如此,不知道哪位愛卿願意去靈璧賑災(zāi)?”

下面大臣們都沒有說話,職位不夠的自然不敢開口,職位夠的都在盤算。賑災(zāi)雖然是功德無量的事情,可是也非常的容易出事情啊!

“陛下,臣願前往靈璧賑災(zāi)!”大部分人還在猶豫,已經(jīng)有一個人站了出來,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當看到這個人的時候,所有人都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這個人正是工部尚書袁應(yīng)泰。朝中很多人都知道袁應(yīng)泰以前的事情,袁應(yīng)泰是萬曆二十三年的進士,初授臨漳知縣。他築長堤四十餘里,捍禦漳水。又調(diào)任河內(nèi),引沁水穿太行山,開挖廣濟河渠,成二十五堰,溉田數(shù)萬頃,鄰邑皆享其利,當?shù)匕傩諣懫淞ⅰ霸簟薄|S河在朱旺決口,役夫多死者。袁應(yīng)泰設(shè)席爲廬,飲食作止有度,民歡然趨事,治行冠兩河。

對於這樣一個以治河起家的人物,沒有人會說什麼,畢竟整個朝堂上沒有誰由他又能力治河。寬且袁應(yīng)泰乃是工部尚書,整修河堤乃是工部分內(nèi)之事,他並沒有撈過界。只是堂堂的工部尚書要去賑災(zāi),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

天啓皇帝倒是沒覺得有什麼不妥,有這樣一個人去自然是非常好。沉吟了一下,天啓皇帝沉聲說道:“既然如此那愛卿就去吧!此次賑災(zāi)之後,愛卿和左光斗好好的考察黃河的大提,哪裡有不妥的地方全都奏報上來。自從潘季馴治河以來,朝廷一直沒有從新整修過大堤,趁著這次好好監(jiān)察一下。”

“皇上聖明!”大臣一起口中稱頌,看樣子天啓皇帝是要修河堤,不過朝廷有這個經(jīng)歷嗎?這錢從哪裡來啊?不過也沒有誰愚蠢到去問這個問題。

可能還會有很多的問題,不過現(xiàn)在也只能說到這裡了,剩餘的事情要等到袁應(yīng)泰到靈璧之後在說了。

“駱思恭,把你的事情說說吧!”大臣本以爲事情到此就結(jié)束了,沒想到天啓皇帝再一次開口說道,顯然是還有事情啊!

“是,皇上!”得了天啓皇帝的允許,駱思恭便將自己的事情說了一遍。

大臣們?nèi)济婷嫦嘤U,原來是四川的事情,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小事情。南疆的土司總是有造反的,這樣的事情並沒有什麼奇怪的。

不過事情還是需要解決的,畢竟這關(guān)乎到大明朝的臉面,很多大臣的臉上已經(jīng)有氣憤的神情了。

“陛下,臣有本奏!”這次站出來的是兵部尚書熊文燦,自從平定山東叛亂之後,熊文燦已經(jīng)加了少保銜。不過他沒有做過翰林,此生內(nèi)閣無望,兵部尚書也就到頭了。

“熊愛卿有話儘管說!”天啓皇帝看著熊文燦,點著頭說道。

略微沉吟了一下,熊文燦開口說道:“大明天子富有四海,小小蠻夷不過化外之民,竟敢如此行徑,實在是天人公憤!”

所有人都是一臉詫異的看著熊文燦,這根本就不是他說話的風格,倒像是那些御史言官,讓人覺得很是怪異。

在一段慷慨激昂的陳詞之後,熊文燦正色道:“對於這種懷有此等心思的外夷,一定要將其剿滅,臣舉薦一人可擔當此人。”

這個時候大家都明白了,熊文燦這是要保舉人啊!值得兵部尚書如此的人,當今世上恐怕不多,這究竟是要保舉誰啊?包括天啓皇帝在內(nèi),所有人都好奇的等著熊文燦說出這個名字。

第三百七十章 一路凱歌第四百九十一章 圍城第七十七章 疑惑第二百零九章 內(nèi)閣大學士第三百四十章 張柏武之死第四百三十七章 百草園第四百一十二章 擬旨第二百六十五章 喜峰口守將第二十四章 序幕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婚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宏第四十一章 參選第二百九十二章 河道總督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們跑吧第三百二十三章 出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臣傳第五十七章 開始了第五百零三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二百二十六章 籌備第三百九十一章 渡赤水第四百五十八章 甘薯第六十章 改弦更張第一百二十五章 命案第二百九十四章 軍隊來了第二百五十章 遵化第三百五十二章 朝議遼東第二百二十九章 互相依託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和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擬旨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乎預(yù)料的戰(zhàn)鬥力第一百四十七章 建奴來了第五十一章 密談第二百一十八章 衝進去第一百八十四章 王承恩第兩百零六章 早朝詩第三百三十七章 欽差大臣第二百三十一章 動作第四百四十八章 同行第三百六十九章 氣勢如虹第三十九章 聞風而動第九十一章 隆中對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戚金的決定第一百零三章 老狐貍第二百三十二章 威逼利誘第五十五章 無憂無慮第二百六十五章 喜峰口守將第二百三十五章 徐家集第五十五章 無憂無慮第四百四十五章 食鹽第三百九十一章 渡赤水第七十六章 罷官第二章 提上褲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工部尚書第四百九十五章 地道第三百三十章 新火器第一百三十四章 局勢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局勢三第一百章 葉志高第三百四十章 張柏武之死第三百一十八章 十四的月亮第六十章 改弦更張第一百七十七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婚四第十四章 愚蠢的女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氣勢如虹第四百八十章 早朝奏對第三百八十一章 遼東改制第八十一章 出發(fā)第三十章 憤怒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流駱思恭第一百八十六章 抄家抓人第一百章 葉志高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火執(zhí)杖第五百零八章 離心離德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軍並進第三百五十一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零七章 真在這裡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命官司第一百五十九章 喝酒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軍第二百九十一章 中秋才子宴第兩百零二章 會京師第三百四十五章 四萬匹軍馬第二百三十三章 談生意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人的想法第一百三十六章 局勢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龍昌票號第二百二十九章 互相依託第四百二十八章 東廠的刀第一百七十五章 許顯純第四百一十四章 皇上上公堂第兩百零六章 早朝詩第一百六十四章 遼東大捷第四百一十九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五百一十八章 撤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戚家軍第二十五章 粉墨登場第二百四十一章 叛亂起第三百九十八章 這就是兩百萬兩?第一百一十六章 首級
第三百七十章 一路凱歌第四百九十一章 圍城第七十七章 疑惑第二百零九章 內(nèi)閣大學士第三百四十章 張柏武之死第四百三十七章 百草園第四百一十二章 擬旨第二百六十五章 喜峰口守將第二十四章 序幕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婚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宏第四十一章 參選第二百九十二章 河道總督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們跑吧第三百二十三章 出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臣傳第五十七章 開始了第五百零三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二百二十六章 籌備第三百九十一章 渡赤水第四百五十八章 甘薯第六十章 改弦更張第一百二十五章 命案第二百九十四章 軍隊來了第二百五十章 遵化第三百五十二章 朝議遼東第二百二十九章 互相依託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和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擬旨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乎預(yù)料的戰(zhàn)鬥力第一百四十七章 建奴來了第五十一章 密談第二百一十八章 衝進去第一百八十四章 王承恩第兩百零六章 早朝詩第三百三十七章 欽差大臣第二百三十一章 動作第四百四十八章 同行第三百六十九章 氣勢如虹第三十九章 聞風而動第九十一章 隆中對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戚金的決定第一百零三章 老狐貍第二百三十二章 威逼利誘第五十五章 無憂無慮第二百六十五章 喜峰口守將第二百三十五章 徐家集第五十五章 無憂無慮第四百四十五章 食鹽第三百九十一章 渡赤水第七十六章 罷官第二章 提上褲子第一百二十四章 工部尚書第四百九十五章 地道第三百三十章 新火器第一百三十四章 局勢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局勢三第一百章 葉志高第三百四十章 張柏武之死第三百一十八章 十四的月亮第六十章 改弦更張第一百七十七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婚四第十四章 愚蠢的女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氣勢如虹第四百八十章 早朝奏對第三百八十一章 遼東改制第八十一章 出發(fā)第三十章 憤怒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流駱思恭第一百八十六章 抄家抓人第一百章 葉志高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火執(zhí)杖第五百零八章 離心離德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軍並進第三百五十一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零七章 真在這裡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命官司第一百五十九章 喝酒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軍第二百九十一章 中秋才子宴第兩百零二章 會京師第三百四十五章 四萬匹軍馬第二百三十三章 談生意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人的想法第一百三十六章 局勢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龍昌票號第二百二十九章 互相依託第四百二十八章 東廠的刀第一百七十五章 許顯純第四百一十四章 皇上上公堂第兩百零六章 早朝詩第一百六十四章 遼東大捷第四百一十九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五百一十八章 撤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戚家軍第二十五章 粉墨登場第二百四十一章 叛亂起第三百九十八章 這就是兩百萬兩?第一百一十六章 首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日县| 高雄市| 霞浦县| 株洲县| 视频| 紫云| 和平区| 新龙县| 塘沽区| 景德镇市| 东港市| 凭祥市| 清徐县| 遂平县| 温宿县| 军事| 石屏县| 怀安县| 乾安县| 鞍山市| 昭觉县| 错那县| 吉首市| 无棣县| 海门市| 嘉祥县| 浏阳市| 凭祥市| 龙海市| 旅游| 呼图壁县| 双鸭山市| 富川| 类乌齐县| 虎林市| 吕梁市| 衡阳县| 峨眉山市| 黑河市| 宁陵县| 弋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