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六十四章 遼東大捷

- -

一匹馬,一個人,飛速的在京城的街道上奔馳,絲毫沒有減速的意思。一路上狂奔而過,無數的人被嚇得跳開,路邊的小攤都被撞倒了很多。

京師重地,很少有人敢在這個地方飆馬,哪怕是王公大臣世家子弟,也不會這樣做。可是今天卻有人做了,這個人不過是一個小兵,身上穿著大明的制式鎧甲。他狂奔的路上,遇到了幾次官員的車架,甚至有王公大臣的車架,可是沒有一個人攔住他,也沒有一個人上來詢問。因爲這個人的背後揹著一面旗子,上面寫著一個大大的遼,同時這個人口中還不斷的喊道:“遼東八百里急報!”

遼東打仗了,這個所有人都知道,一聽說遼東的戰報來了,上到王公大臣,下到百姓布衣,沒有人不關心的。只不過看到戰報來的這麼急,很多人的心裡都是一沉,這一幕是那麼的似曾相識。無數次的遼東戰報,無數次的喋血殺場,無數次的折戟沉沙,讓京城的百姓已經習以爲常了。只不過此時所有人的心中依舊抱著那一絲希望,希望能夠有一次難得的勝利。

那人騎著馬一路狂飆,快馬來到了紫禁城的門口,口中大聲的喊道:“遼東大捷!”說著翻身跳下馬,不過似乎太過疲累,猛地一下,撲倒在地上。

站在門口的禁衛趕忙走過去,將那人攙扶了起來,扶著他到一邊坐下,侍衛統領大聲的問道:“你說什麼?”

那人在懷裡拿出一份摺子,氣息微弱的對侍衛統領道:“這是遼東督師孫承宗孫大人派小的送來的八百里急報,直接呈給皇上,遼東大捷,我們打贏了!”在說出最後的五個字之後,那人頭一歪,便暈了過去。

拿著那份奏摺,侍衛統領頓時就愣住了,緊接著便是面露狂喜,他自然也知道這次遼東的戰事。既然說是打勝了,那就肯定是大勝啊!想到這裡,這位侍衛統領將戰報高高的舉在手上,同時口中大聲的喊道:“八百里加急,遼東大捷!”迅速的向皇宮裡跑去。

這一聲大喊頓時驚動了很多人,在這紫禁城中,任何人都是要謹小慎微的,哪有人敢這麼大聲的叫喊。可是當聽到遼東大捷之後,頓時所有人都愣住了,多少年了,期盼這個聲音多少年了。

此時天啓皇帝正在皇極殿,六部尚書和六部的侍郎都在這裡,他們正在說的正是關於遼東的戰事。只不過都是嘴上說說,畢竟事出突然,那邊都打起來了,這邊做什麼都有些遲了。

“陛下,臣覺得這次遼東之戰不會有什麼問題,畢竟瀋陽城城池高大,守軍七萬,想來是沒什麼問題。”一個文官站了出來,對著天啓皇帝施了一禮,大聲的說道。

看了一眼說話的人,乃是吏部尚書周嘉謨,這位原本的東林黨干將,此時已經開始爲自己的抱負工作了。見他站出來說話,天啓皇帝微微點了點頭,笑著道:“但願吧!”

“陛下,微臣覺得應該一道聖旨,讓孫大人嚴防死守,切不可出城迎敵,當年的薩爾滸之戰,我軍就是大敗於野戰啊!”這次站出來的是禮部尚書孫如遊,在他看來明軍積弱,想要正面擊敗建奴的機會非常的低。這個時候只能是堅守,徐徐圖之。

看著孫如遊,天啓皇帝微微嘆了口氣,剛要開口,一邊又站出來一個人,大聲的道:“臣不同意孫大人的說法,我遼東帶甲之兵二十萬,建奴不過八萬,應該主動出擊,一舉剿滅建奴!”

看著侃侃而談的兵部尚書姚宗文,天啓皇帝心中哀嘆,這可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上次熊廷弼的事情,天啓皇帝需要顧及東林黨的反映,沒有幹掉這個傢伙,居然還敢站出來。其實天啓皇帝心中認爲孫如油的說法是對的,畢竟明軍野戰不如建奴是不爭的事實。

就在大殿裡的人大聲的發表各自意見的時候,天啓皇帝似乎聽到了外面有人在大喊大叫。不過這些人實在是太吵了,聽不清楚,只是聽到了遼東。此時天啓皇帝對於遼東十分的關心,不由用力的一拍桌子,大聲的說道:“都不要在說了,像什麼樣子?拿這裡當菜市場嗎?”

頓時屋子裡安靜了下來,當外面再次傳來喊聲的時候,大殿裡的人都愣住了,因爲那人喊的是:“八百里加急,遼東大捷!”

天啓皇帝也沒有理會那些大臣們,快步的從上面下來,向著外面就跑了出去。

等到天啓皇帝衝出了大殿,裡面的人才反應過來,陳洪領著一羣太監宮女在後面追,一邊還喊著:“皇上,慢一點,慢一點!”

那些大臣們則是跟在最後面,很多都已經是年紀很大了,剛跑幾步便氣喘吁吁,可是依舊互相攙扶著向前跑。每個人的臉上都是驚異、驚喜、在加上不敢置信!

跑出去不遠,天啓皇帝就看到一個錦衣衛的統領手裡舉著戰報,一邊跑一邊大聲的喊道。快步的來到天啓皇帝身邊,那人馬上跪了下去,大聲的道:“陛下,大喜!遼東大捷!”說著將捷報舉過了頭頂。

輕輕的將捷報拿起來,天啓皇帝緩緩的打開,仔細的看了起來。

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屏氣凝神的看著天啓皇帝,可是當看到天啓皇帝不斷顫抖的雙手,大臣們又擔心了起來。忽然天啓皇帝猛地擡起頭,對著天空大叫了一聲,接著眼淚便流了下來。來到這裡時代,每天過著壓抑的生活,每天都在思考著怎麼改變這個國家。內心裡的苦楚沒有人去說,也沒有人知道自己想法,對於前路充滿了擔心。這一刻,天啓皇帝的心裡百味陳雜。將捷報交給身邊的陳洪,天啓皇帝大聲的道:“念!”

顫抖的接過天啓皇帝的遞過來的捷報,陳洪大聲的道:“臣孫承宗頓首,臣自來到遼東以來,恰逢建奴圍攻瀋陽。瀋陽總兵賀世賢,副總兵尤世功努力奮戰,,遼東將士浴血沙場,瀋陽大捷!此一役,殲敵一萬七千餘,俘虜八千餘!繳獲戰馬一萬五千餘匹。重傷建奴努爾哈赤,報捷於陛下!”唸完之後,陳洪的身子都在不斷的顫抖,緊接著便跪在地上,對著天啓皇帝大聲的道:“恭喜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那些滿臉不敢置信的大臣,此時也反映了過來,連忙跪在地上,大聲的喊道:“恭喜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接下來的來的時間裡,就像在紫禁城裡投下了一顆石子,濺起了無數的漣漪。從天啓皇帝站立的地方開始,向著外面,一層層的下跪,一層層的呼喊,整個紫禁城萬歲之聲之上雲霄。

遼東大捷,殺死了好幾萬的建奴,消息飛快的傳播著,整個北京城陷入了空前的喜悅之中。作爲天朝上國,屢次讓小小建奴跳出來,這讓天朝臣民情何以堪?

一時間整個北京城陷入了空前的興奮中,百信對於天朝臣民的自豪感再一次回來了,自信心前所未有的高漲。一時間孫承宗的名字響徹北京城,上到王公大臣,下到百姓布衣,沒有一個不知道的。

很多茶館已經開始講起了這件事情,那架勢彷彿他就親眼參見了這場戰鬥一樣。只是無論在那裡版本里,孫承宗都成了一個羽扇寬巾,神機妙算的人。更有甚者直接就說,孫承宗坐在小車上,談笑間建奴灰飛煙滅,整個就是諸葛再世,武侯復生。每家茶館都在說這些,每家茶館都是暴滿,人們對於這件事樂此不疲。

可是世界上的事情不可能盡如人意,仗打贏了,問題自然就來了。在第一次聽到關於殺敵和俘虜的時候,朝中就有人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明君之中謊報,瞞報已經成了慣例,這次一定要給孫承宗一個教訓。一定要讓皇帝不信任他,最好能讓他似無葬身之地。對於這個剛剛崛起的黨派領袖,很多人想要除之後快的!

遠在遼東的孫承宗自然不會知道京城的情況,不過天啓皇帝會高興,那是肯定的。此時的瀋陽城陷入了空前的喜悅之中,孫承宗下令全軍大慶三天,殺雞宰羊,全軍不禁酒。

城裡的百姓也知道了這次打了打勝仗,他們幾年都不用在擔心被襲擾了,也是非常的高興。聽說大慶三天,很多人都自發的來到軍營,送米送糧,送酒送肉!總之整個瀋陽城,家家都像是過年,應該說比過年更加的興奮。這三天裡,瀋陽城的鞭炮聲就沒有停過,每天都是響徹內城。

“大帥,卑職來了!”在幾個人攙扶下,尤世功緩緩的走了出來。這位這次戰役的關鍵人物,身中六箭,後背還被人砍了一刀,可以說是撿回了一條命。

快步的走到尤世功的身邊,孫承宗將他扶住,嗔怪著道:“將軍既然有傷,就不要出來了!”

看了一眼屋子裡的人,尤世功大聲的道:“卑職這一輩子第一次這麼痛快,這慶功酒怎麼能少的了我?”

第三十三章 幕後第二百八十一章 投降吧第五十六章 新的一年第四十七章 進京第一百九十四章 密摺第五百一十三章 詭異的毒藥第四百零五章 英雄救小女孩第一百零四章 朝局第七十四章 體檢第一百零三章 老狐貍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宴第八十七章 遼東行第一百三十五章 局勢二第五百零七章 無妄之災第二百八十六章 寧枉勿縱第四百五十三章 火炮第二百五十四章 援軍來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閻應元第二百六十四章 聖旨來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八十四章 王承恩第三百二十三章 出城第四百六十三章各自算計第二十八章 奏摺第三百四十四章 強大的水師第五百一十四章 兵發鐵嶺第三百三十二章 選將第五十五章 無憂無慮第二百九十章 各自謀劃第一百八十五章 聖心難測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率教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家口第五十二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行動吧第兩百章 遼東之變第一百八十四章 王承恩第二百二十七章 兄妹第五百章 兵圍鐵嶺第一百五十五章 交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老兵不死第四百二十一章 見面第四百九十一章 圍城第五百一十二章 秘密欽差第五百零七章 無妄之災第三百四十章 張柏武之死第四百四十九章 回京第三百四十三章 行軍第三百八十章 武狀元第三百三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的野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六十章 人手第四百五十四章 氣勢第一百六十六章 誰耍了誰第二百一十三章 瀋陽中衛第二百七十二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三百零五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三十八章 選後第二百三十八章 造反了第三百五十章 一份奏摺第三百八十五章 御前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三章 登基大典第四百零一章 登岸第四百五十二章 第一艘戰艦第一百零三章 老狐貍第十八章 寶劍第一百六十二章 血戰瀋陽城第二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零四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九十一章 隆中對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改變第一百二十五章 命案第八十九章 隆中對一第四百十二章 躊躇第一百八十七章 賀世賢的懷疑第三十九章 聞風而動第八十章 審問第三百一十八章 十四的月亮第一百二十三章 到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廣寧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雲動第五十五章 無憂無慮第二百五十一章 廣寧第二百三十章 聯姻第四百四十八章 同行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災和平叛第一百三十五章 局勢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抉擇第三百六十一章 兩萬對十萬第三百七十六章 大喜第五百一十一章 拜師第五十一章 密談第九十九章 告密第四百六十五章 進去吧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十八章 寶劍第一百六十二章 血戰瀋陽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陣前對罵
第三十三章 幕後第二百八十一章 投降吧第五十六章 新的一年第四十七章 進京第一百九十四章 密摺第五百一十三章 詭異的毒藥第四百零五章 英雄救小女孩第一百零四章 朝局第七十四章 體檢第一百零三章 老狐貍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宴第八十七章 遼東行第一百三十五章 局勢二第五百零七章 無妄之災第二百八十六章 寧枉勿縱第四百五十三章 火炮第二百五十四章 援軍來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閻應元第二百六十四章 聖旨來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八十四章 王承恩第三百二十三章 出城第四百六十三章各自算計第二十八章 奏摺第三百四十四章 強大的水師第五百一十四章 兵發鐵嶺第三百三十二章 選將第五十五章 無憂無慮第二百九十章 各自謀劃第一百八十五章 聖心難測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率教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家口第五十二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行動吧第兩百章 遼東之變第一百八十四章 王承恩第二百二十七章 兄妹第五百章 兵圍鐵嶺第一百五十五章 交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老兵不死第四百二十一章 見面第四百九十一章 圍城第五百一十二章 秘密欽差第五百零七章 無妄之災第三百四十章 張柏武之死第四百四十九章 回京第三百四十三章 行軍第三百八十章 武狀元第三百三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的野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六十章 人手第四百五十四章 氣勢第一百六十六章 誰耍了誰第二百一十三章 瀋陽中衛第二百七十二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三百零五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三十八章 選後第二百三十八章 造反了第三百五十章 一份奏摺第三百八十五章 御前第四百三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三章 登基大典第四百零一章 登岸第四百五十二章 第一艘戰艦第一百零三章 老狐貍第十八章 寶劍第一百六十二章 血戰瀋陽城第二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零四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九十一章 隆中對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改變第一百二十五章 命案第八十九章 隆中對一第四百十二章 躊躇第一百八十七章 賀世賢的懷疑第三十九章 聞風而動第八十章 審問第三百一十八章 十四的月亮第一百二十三章 到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廣寧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雲動第五十五章 無憂無慮第二百五十一章 廣寧第二百三十章 聯姻第四百四十八章 同行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災和平叛第一百三十五章 局勢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抉擇第三百六十一章 兩萬對十萬第三百七十六章 大喜第五百一十一章 拜師第五十一章 密談第九十九章 告密第四百六十五章 進去吧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十八章 寶劍第一百六十二章 血戰瀋陽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陣前對罵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西县| 石屏县| 科尔| 德兴市| 沽源县| 鹰潭市| 金堂县| 合江县| 湟源县| 凌源市| 军事| 台安县| 晋州市| 临汾市| 永年县| 英德市| 珠海市| 平阳县| 青铜峡市| 栾城县| 乌拉特中旗| 灌云县| 昌乐县| 永胜县| 灵武市| 赤峰市| 乐山市| 泽州县| 鹤峰县| 台山市| 乐东| 咸阳市| 临城县| 澄迈县| 开平市| 永昌县| 寻乌县| 万载县| 马龙县| 乌鲁木齐市| 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