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一章 投降吧

- -

天啓元年,八月二十四,宜娶妻搬家,忌祭祀上墳。

山東,鄲城內,知府衙門,內堂。

目光在屋子裡掃了一圈,徐鴻儒的臉上看不出絲毫的悲喜,看著在坐的幾個人,他的心裡可是非常的不好受。回想著自己的這麼多年的經(jīng)歷,徐鴻儒輕輕的嘆了口氣,心裡邊也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自己幼年加入白蓮教,可謂深受白蓮教的影響,不過徐鴻儒和別人想的不一樣。當年和徐鴻儒一起加入白蓮教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死了,沒死的已經(jīng)成了白蓮教的骨幹,對白蓮教可謂忠心耿耿。

到了現(xiàn)在徐鴻儒都記得自己跪在無生老母像前的感受,自己從小困苦,那個時候也沒有見到無生老母出現(xiàn)。自己無數(shù)次像神佛跪拜,也沒能見到米勒轉世,反倒是生活依舊困苦。生活在自己身邊的人也困苦,貪官欺壓,劣紳橫行,可謂苦不堪言。

在知道了大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事情之後,徐鴻儒的心裡就沒變過,始終都想成爲一個開國皇帝。開始的時候徐鴻儒覺的是官逼民反,自己造反也是無可厚非。漸漸的就將這些東西忘了,徐鴻儒的心裡也就只剩下奪天下,做皇上了。

輕輕的嘆了口氣,徐鴻儒慢慢的陷入了回憶,一直以來他都堅信人一定要有念想。只有有了念想纔有了追求的勇氣,無論遇到什麼都能挺過來。

當年自己在白蓮教中地位低下,就因爲自己有了這個念想,自己才一步一步的走了過來。如果不是心中的那份堅持,徐鴻儒覺得自己恐怕已經(jīng)死了,這麼多年自己就是憑藉那份堅持活下來的。

自萬曆二十九年開始,自己與王森、王好賢父子聯(lián)手,在白蓮教之外創(chuàng)立了聞香門,開壇做法,努力傳教,吸納教衆(zhòng),組織農民,秘密活動來人二十餘年。二十多年來,自己遇到挫折無數(shù),每次都能挺過來,每次都能渡過難關,徐鴻儒相信這次也一定可以。

原本今年並沒有準備起義,最早也到明年,可是朝廷卻探知了自己這些人的存在。二十多年了,自己這些人都沒有露餡,忽然就露餡了。徐鴻儒百思不得其解,難道自己這,裡有內奸?可是這個人究竟是誰呢?

緩緩的掃過屋子的人,徐鴻儒的目光在每個人的臉上掃過,如果真的有內奸,那麼肯定就在這些人之中。如果沒有內奸,徐鴻儒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一項組織嚴密,外面教衆(zhòng)雖多,可是真的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的卻不多。在徐鴻儒的心裡認定,這裡面一定有奸細。

本以爲先起義,然後在起義之中找到這個奸細,自己就率衆(zhòng)在鉅野西部、鄲城南部和範縣、催陽起義,按照約定好的系紅頭巾爲標誌。開始一切順利,義軍發(fā)展到了十多萬人萬多人,這讓徐鴻儒看到自己做皇帝的帝王,可是奸細卻一直沒有出現(xiàn)。

率領著兵馬先後攻佔鄲城、鄒縣、膝縣,掠運河僧船,襲擊曲阜。經(jīng)過這幾場戰(zhàn)鬥,自己可謂意氣風發(fā),覺得天下就在自己的手中了。或許上天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自己或許真的是得意忘形了。

有的時候徐鴻儒也在想,是不是因爲自己什麼都相信,所以諸天神魔都不保佑自己。率領起義軍佔領鄆城﹑鉅野交界處的樑家樓一帶﹐便做了中興福烈帝﹐建號大乘興勝﹐設立官職﹐建立政權。短短的幾天時間自己那就發(fā)展了兩萬餘人﹐先後攻佔鄆城﹑鉅野等地。同時﹐自己的其他手下沈智﹑夏仲進﹑張柬白﹑侯五﹑周念庵﹑孟先漢等﹐也分別攻佔滕縣﹑鄒縣﹑嶧縣等縣城及漕運要道夏鎮(zhèn)。

在得到這些好消息之後,自己可謂春風得意,可是好景不長。在什麼都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自己的軍隊開始節(jié)節(jié)敗退,自己還什麼都不知道時候,幾路人馬已經(jīng)被消滅了。

將目光收回之後,徐鴻儒清了清嗓子,沉聲說道:“事已至此,大家有什麼好主意?”

下面的人則是面面相覷,他們追隨徐鴻儒多年,真心造反的其實並不多。大多數(shù)都是身有劣跡,想找一個地方棲身,徐鴻儒這裡正好。徐鴻儒也願意相信這樣的人,畢竟這些人本身就不乾淨,和朝肯定走不到一起。可是徐鴻儒也知道,這些人大部分生性涼薄,出一兩個叛徒並不稀奇。

互相對視了一會之後,也沒有人開口說話,沒有人有主意。倒是有人的眼睛在不住的轉,只是不知道在想什麼,不過肯定不是什麼好事情。

輕輕的搖了搖頭,徐鴻儒此時是一臉的無奈,看來自己把當皇上想的太簡單了。不知道當年朱元璋是怎麼做到的,自己究竟差在哪裡?

“教主,官軍來了!”就在徐鴻儒想要說什麼的時候,一個人快步的跑了進來,單膝跪在地上,大聲的說道。

頗爲無奈的在屋子裡看了一眼,看來自己的計劃成不了了,緩緩的站起身子,徐鴻儒沉聲說道:“官軍在哪裡?他們來了多少人?”

“回教主,官軍就在城外,人數(shù)來的不少,鋪天蓋地的,能有幾萬人。”報信的人有些語無倫次,朝廷對於叛賊怎麼處理他心裡明白,現(xiàn)在看到那麼官軍心裡實在是害怕的很。

緩緩的點了點頭,徐鴻儒一臉嚴肅的說道:“走吧!我們到城牆上去看看!”說完當先向外面走去。

所有人都跟在徐鴻儒的後面,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很嚴肅,可是每個人的眼神都不相同。有的人眼中含著憤怒,有的人眼中的決然,有的人眼中則是閃著莫名的光芒。

雖然沒有回頭,可是徐鴻儒也知道身後這些人肯定心思不一,正所謂大樹底下郝成亮。自己得勢的時候,這些人自然願意跟著自己,哪怕是造反。可是一旦自己失勢了,那也就是牆倒衆(zhòng)人推,這些人還不見得做出什麼呢。況且這裡面還有一個奸細,所以在走路的時候,徐鴻儒都是特別的小心謹慎。

一行人來到城頭,看到就是一羣羣的起義軍,雖然都在準備守城,可是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絕望。他們都和官軍打過交道,基本都和官軍打過仗,對於官軍的戰(zhàn)鬥力可是想當?shù)那宄?

看到城下那一排火炮,所有人的臉色都非常的難看,這裡面自然包括徐鴻儒。絕望在心裡慢慢的升騰,自己現(xiàn)在困守孤城,外面幾萬裝備精良的大軍,估計自己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與鄲城內的氣氛不同,外面的明軍則是非常的輕鬆,紮營的紮營,架炮的架炮,可謂井井有條,絲毫不亂。

快步的走進帥帳,楊肇基對著上面的熊文燦施了一禮,語氣恭敬的說道:“大人,我們什麼時候攻城?是不是要休息一晚上?”

輕輕的揮了揮手,示意楊肇基免禮,熊文燦面無表情的說道:“這鄲城就在眼前,徐鴻儒也在裡面,只要能將這裡拿下來,整個山東的叛亂也就算平復了。楊總兵,有些東西該準備的也要準備了,不知道你想的怎麼樣了?”

聽了熊文燦的話,楊肇基就是一愣,看著熊文燦 有些遲疑的說道:“大人,卑職不是很明白,請大人明示!”

微微一皺眉,熊文燦有些不悅的說道:“楊將軍,聞香門在山東行事多年,看這個樣子時間也不短了。無論是錦衣衛(wèi)、山東巡撫,又或者是你這個山東總兵,居然沒有一個衙門發(fā)現(xiàn),說出去真是丟人。”

見楊肇基愣愣的,熊文燦心裡就有些不高興了,這真是個傻蛋,他是怎麼做到總兵的位置上的?不過想到楊肇基在領兵發(fā)麪的才能,也就是釋然了。自己拿文官在朝堂上的事情和他說,完全就是雞對鴨講,想到這裡熊文燦就不再說什麼了。

看了一眼楊肇基,熊文燦笑著說道:“楊將軍,這場仗你去打吧!本官給你觀敵料陣,你想怎麼打都行,去吧!”

聽到熊文燦的話,楊肇基就是一愣,這抓住敵酋的功勞可是不小,他實在是沒想到熊文燦會把這個功勞讓給自己。對著熊文燦施了一禮,恭敬的說道:“卑職謝大人栽培!”

輕輕的揮了揮手,熊文燦笑著說道:“去吧!”在他看來這抓住敵酋的功勞有沒有都無所謂。

熊文燦是進士出身,受的黃州推官,也不曾點翰林。大明朝有非翰林不入閣的慣例,熊文燦自然也就不能進入內閣了,說不定此生做到兵部尚書就是頭了。自己督師的功勞拿到手就好了,如果和下屬搶功勞,反而會影響自己的聲譽。

楊肇基自然不明白熊文燦的心思,走到帳篷外就不在琢磨了,他來到火炮的附近,對一個人說道:“你們對著城裡開炮,儘量打城上的兵,不要向裡面打。”

“是,將軍!”神機營的人施了一禮,恭敬的說道。

時間不長,火炮便響開了,頓時整個鄲城內外,硝煙瀰漫,炮聲隆隆。

火炮時間響起不久,楊肇基忽然看到城頭上舉起了一面巨大的白旗,頓時有一種啼笑皆非的感覺。

第四百八十六章 安心第二百四十三章 改變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軍並進第一百九十五章 時機第一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一百三十三章 思考第二百八十九章 都到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抄家抓人第二百五十章 遵化第四百零四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二百三十九章 分兵第九十五章 廠衛(wèi)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命官司第三十六章 早朝第十章 起風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老兵不死第四十九章 讀聖賢書第四百六十九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七十九章 夜晚第四百一十九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三百八十六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六十二章 早朝之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軍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起死吧第四百一十一章 任長樂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災和平叛第八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二百六十三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二百九十六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四百零一章 登岸第一百一十六章 首級第四十章 做媒第三百一十三章 桃花運第三百九十五章 還是錢的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工部尚書第一百章 葉志高第四百零五章 英雄救小女孩第二百八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九十二章 後顧之憂第十二章 苦逼集合體第三百三十章 新火器第一百六十四章 遼東大捷第三百五十五章 蔣幹盜書第一百零八章 大朝會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零九章 戚金的眼淚第六十四章 妥協(xié)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零七章 登聞鼓第一百七十章 無賴第三百九十六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五百一十七章 對決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婚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氣勢如虹第一百零九章 大朝會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三百零六章 動手吧第一百二十三章 到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二百六十三章 攻打三屯營第四百零八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三百三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一百六十四章 遼東大捷第八十七章 遼東行第一百五十四章 開戰(zhàn)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貴陽第二百六十七章 戚金的決定第七章 君前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位第四百六十八章 龍昌票號第三百六十六章 事不宜遲第二章求推薦求收藏哈哈哈哈第四百零四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八十一章 出發(fā)第三百一十章 天啓皇帝的希望第二百三十四章 商號佈局第五百一十五章 三方準備第四百八十四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八十八章 突入第一百一十章 大朝會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暮色第四百九十三章 兵發(fā)鐵嶺第三百九十四章 平定第六十四章 妥協(xié)第三百七十八章 入貴州第二百四十一章 叛亂起第四百零五章 英雄救小女孩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位第二百四十一章 叛亂起第二百八十一章 投降吧第二百三十六章 凌遲和剝皮第三百四十七章 成都第八十三章 來龍去脈第二十八章 奏摺第一百二十一章 笑四笑第三百一十二章 望江詩會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軍第四百二十八章 東廠的刀
第四百八十六章 安心第二百四十三章 改變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軍並進第一百九十五章 時機第一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一百三十三章 思考第二百八十九章 都到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抄家抓人第二百五十章 遵化第四百零四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二百三十九章 分兵第九十五章 廠衛(wèi)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命官司第三十六章 早朝第十章 起風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老兵不死第四十九章 讀聖賢書第四百六十九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七十九章 夜晚第四百一十九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三百八十六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六十二章 早朝之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軍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起死吧第四百一十一章 任長樂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災和平叛第八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二百六十三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二百九十六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四百零一章 登岸第一百一十六章 首級第四十章 做媒第三百一十三章 桃花運第三百九十五章 還是錢的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工部尚書第一百章 葉志高第四百零五章 英雄救小女孩第二百八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九十二章 後顧之憂第十二章 苦逼集合體第三百三十章 新火器第一百六十四章 遼東大捷第三百五十五章 蔣幹盜書第一百零八章 大朝會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零九章 戚金的眼淚第六十四章 妥協(xié)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零七章 登聞鼓第一百七十章 無賴第三百九十六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五百一十七章 對決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婚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氣勢如虹第一百零九章 大朝會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三百零六章 動手吧第一百二十三章 到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二百六十三章 攻打三屯營第四百零八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三百三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一百六十四章 遼東大捷第八十七章 遼東行第一百五十四章 開戰(zhàn)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貴陽第二百六十七章 戚金的決定第七章 君前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位第四百六十八章 龍昌票號第三百六十六章 事不宜遲第二章求推薦求收藏哈哈哈哈第四百零四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八十一章 出發(fā)第三百一十章 天啓皇帝的希望第二百三十四章 商號佈局第五百一十五章 三方準備第四百八十四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八十八章 突入第一百一十章 大朝會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暮色第四百九十三章 兵發(fā)鐵嶺第三百九十四章 平定第六十四章 妥協(xié)第三百七十八章 入貴州第二百四十一章 叛亂起第四百零五章 英雄救小女孩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位第二百四十一章 叛亂起第二百八十一章 投降吧第二百三十六章 凌遲和剝皮第三百四十七章 成都第八十三章 來龍去脈第二十八章 奏摺第一百二十一章 笑四笑第三百一十二章 望江詩會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軍第四百二十八章 東廠的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尔山市| 和龙市| 湛江市| 南召县| 罗江县| 文安县| 江山市| 阳新县| 桑植县| 陕西省| 鸡东县| 商丘市| 铜陵市| 石城县| 顺昌县| 淮南市| 库尔勒市| 高阳县| 顺平县| 潜山县| 吉首市| 上杭县| 丹阳市| 大足县| 嘉禾县| 那坡县| 安康市| 余姚市| 都江堰市| 南靖县| 卓尼县| 邵阳县| 锡林浩特市| 江川县| 浮梁县| 彭山县| 鸡西市| 民县| 阳泉市| 旅游| 安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