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

被媳婦說婦人之仁,朱高熾屬實有億點點尷尬。

他覺得徐景昌這麼幹,完全是故意整人,編制羅網,把糧商給坑了,算不得厚道。

可太子妃張氏一語道破,這可不是什麼做生意,這是你死我活的爭鬥,說了好幾年的革新,成天講要推翻理學,改革儒家,重新確立官學。

你總不會覺得在保留士紳集團的前提下,能順利完成這些目標吧?

連孔家都廢了,刨到了儒家祖墳上面,還心慈手軟,演給誰看啊?自我感動嗎?

“那個,他們找到岳父,託你家幫忙,這事要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張氏呵呵冷笑道:“他們能給多少?靠著他們那點孝敬,能勝得過老二嗎?想靠著仨瓜倆棗,就讓我改變心思,未免太小瞧我了。放心吧,我有數。”

既然夫人都這麼說了,朱高熾還能說什麼!

“我算是看明白了,伱們都比我強,我真是自愧弗如啊!”

張氏看了看他,笑道:“殿下不要這樣,最起碼你還有自知之明,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朱高熾眉頭亂挑,氣得臉色鐵青,你可真會安慰人!

他索性直接去了積善寺,去見姚少師,不跟你們玩了。

等朱高熾邁步進了寺院,還有點心裡毛毛的。他已經有很長時間沒來了。他對天發誓,不是輕視姚少師,就是政務太忙,事情太多。

老和尚絲毫沒有怪罪的意思,甚至他巴不得誰也不來,讓他安心靜修好了。

很顯然,這是奢望。

早就有人找上門了。

“殿下,你可是想通了?有了定見?”

朱高熾愣了下,隨後道:“是有了想法,我也不打算讓士紳大戶掌控糧食,這個要收回朝廷。”

姚廣孝頓了頓,沉聲道:“殿下,古往今來,從秦始皇開始,車同軌,書同文……歷朝歷代都在想著增加權柄。到了本朝,自然也不例外。但是要讓老臣來說,此事並不容易。”

朱高熾好奇道:“少師,我聽了好幾個人的看法,我也想聽聽您的看法,我到底該怎麼選擇?”

姚廣孝沉吟道:“殿下,中原百姓,精耕細作,辛勤勞動,一年下來,除了完糧納稅,所剩餘的糧食,也就勉強餬口而已。士紳霸佔了土地,卻能徵收遠高於田賦的地租。他們收了這份糧食,賣給糧商,運到城中,供養城市百工之人。士紳賺到了錢,又會採買絲綢傢俱,讓城市裡的作坊有事可做。”

姚廣孝總結道:“我跟徐景昌在一起聊的時候,他說過,這似乎叫商貿循環……靠著貿易,將城市和鄉村聯繫在了一起。如今要撼動糧商,城裡百姓的口糧怎麼辦?士紳無利可圖,又有誰來購買絲綢?而且依老衲看來,糧價持續下降,萬一弄得百姓撂荒,不再耕種土地,這又怎麼辦?”

姚廣孝雪白的壽眉,微微蹙著,顯然並不樂觀。

經濟循環,一環扣著一環……你想抑制兼併,打擊士紳,但是同樣會傷損到城市百姓,甚至會損害種田百姓。

一個不好,就會弄出不可收拾的大亂子。

“少師,您的話我知道了,但眼下的事情,只怕勢在必行了。我想請教少師,有什麼辦法彌補嗎?”

姚廣孝想了想,低聲道:“這事情定國公那邊,會有準備,陛下也不會坐視不理。只是他們出手未免粗錯了一些,殿下還要秉持仁厚,多照顧百姓,事緩則圓。”

朱高熾想了再三,終於點頭,“少師,這幾天我就在這寺裡和您一起吃住,咱們共同參詳,您看如何?”

姚廣孝點頭,“也好,現在大明日新月異,好些事我也要仔細思量。”

……

就在朱高熾搬過來的第二天,應天城就下起了淅瀝瀝的小雨。南方就是如此,一到秋末冬除,綿延不絕的小雨,密如牛毛。暗點不劇烈,但是要不了多久,就是溼透衣衫,從裡面往外涼。

那些存放糧食的地方,就是如此。

衆所周知,存糧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既要防火,又要防水……尤其是當下,建造糧倉,不但需要深挖,還要鋪上幾層石灰,牆壁都要做好防潮。

一個好的糧倉,能儲存幾十年,糧食都不會腐爛。

同樣的,這種糧倉造價不菲,除了朝廷,沒幾個人有實力造出來。

至於那些販運糧食過來,甚至採買了不少糧食的商賈,他們只能把糧食堆放在露天,最多用席子遮蓋。

一層又一層,防止雨水滲進來。

所以說糧價雖然便宜了,可應天的蘆葦蓆子卻是翻了好幾倍不止。

可即便如此,又怎麼防得住。

連續三天雨水之後,有些雨水溼透了糧食……這一天拂曉,天還沒亮,幾乎所有人都在甜甜的夢鄉。

有馬車從倉庫出來,車上裝的都是已經腐爛的糧食。

他們打算找一處僻靜的地方,就給丟棄了。

可就在他們準備扔掉的時候,一隊錦衣衛突然出現。

“早就等著呢!敢遺棄糧食,罪大惡極,立刻拿到詔獄,嚴加拷問!”

這幫偷偷運送糧食的,或許也沒有料到。

自己居然有福氣來詔獄參觀。

錦衣衛根本不用施展什麼大記憶恢復術,全都直接招供了。

他們是江西一個許姓糧商的家人,糧食沒地方存放,只能放在露天地,蟲吃鼠咬,陰雨發黴,至少損失了兩成,還望朝廷開恩,好歹給條活路吧!

“我都說了,尋常小事不要驚動我,這種遺棄糧食的,按照三倍罰金就是了。”徐景昌不耐煩道。

辦事的錦衣衛千戶怔了怔,很是爲難。

徐景昌看出了他的猶豫,哼道:“怎麼回事?有什麼不好辦的?”

千戶無奈道:“大都督,這個許家,據說和黃尚書有點關係。”

“黃尚書?難道是禮部的?”

千戶用力點頭。

“是我岳父?”

千戶點頭更用力了!

徐景昌眉頭緊皺,半晌輕笑了一聲,“這麼說,我也不能置身事外了?”

這回千戶可不敢胡說了。

徐景昌擺了擺手,讓他退下。

自從這一天開始,不斷有人遺棄糧食……奈何錦衣衛看的嚴,根本逃不過法眼。

更有商人來了個狠的,糧食不要了,我們人跑了總行吧!

結果逃跑的糧商,無一例外,都被抓了回來。

你們不能小瞧了錦衣衛的本事啊!

我們以有心算無心,要還是讓你們逃跑了。豈不是太無能了!

所有數得著的糧商,都有錦衣衛專門盯著,絕對是插翅難飛。

你們以爲是來賣糧食的,其實是掉進了天羅地網。

囤積不賣不行,隨便遺棄不行!

但市面上根本沒人買,價錢不斷下降,我們又有什麼辦法?

甚至有糧商已經跳了秦淮河。

各部尚書,督察院御史,乃至六科給事中……越來越多人將矛頭對準了徐景昌,紛紛彈劾,指責朝廷尸位素餐,辜負聖恩。

“定國公,你要是還不能拿出辦法,我也只有上書,請陛下裁決!”蹇義氣哼哼道,他這也算是下了最後通牒。

徐景昌突然笑了,“蹇天官,別總是吹鬍子瞪眼……我這不是剛剛有了思路嗎!要不咱們去江西會館,見見諸位糧商?”

蹇義想了想,笑道:“我就不去了,你定國公精通商賈之道,你跟他們聊吧。”

徐景昌點了點頭,“也好,不過我談出來結果,還要經過武英殿討論通過。”

蹇義答應,他幾乎能想到徐景昌的嘴臉,這小子保證落井下石,不會手軟的。

可是三天之後,談出來的草案,放在武英殿衆臣的面前,大傢伙還是倒吸口冷氣。尤其是解縉,更是眼珠子差點掉出來。

論起心黑手狠,還得看徐景昌的。

解縉曾經試圖拿出八十萬兩銀子,以低價收購糧食……可是到了徐景昌這裡,讓朝廷出錢?

想什麼呢!

朝廷是幫著你們解決問題,怎麼還能讓朝廷出錢?

不能夠啊!

因此所有糧商,繳納三千到五萬不等的押金……作爲朝廷幫忙處理糧食的代價。

也就是說,拿走了你的糧食,你還要出錢!

賠錢賣糧了屬於是!

這麼荒唐的事情,居然也能出現?

衆臣的三觀碎了一地,感覺整個世界都不好了。

論起狠辣,他們比起徐景昌,真是望塵莫及,拍馬也趕不上。

不過徐景昌也不全是坑人的手段……他在最後一部分,提出了成立糧食總商號的建議。

這一次所有的糧商,願意配合朝廷,可以獲得某個區域的收購糧食的權力。

每年朝廷會制定一個指導價格,在繳納田賦之後,依舊有餘糧,可以出售給這些商賈。然後由商賈按照糧食總行的指令,將糧食運送到相應區域。

由於糧價被限制住了,長途販運,利潤絕對算不上豐厚,但也有些賺頭兒。

“定國公,你讓朝廷定價,可自古以來,糧價就是隨行就市,起伏不定。如果那些真的有土地,有糧食的大戶,不願意賣糧,這些糧商也收不上糧食,又該怎麼辦?”雒僉毫不客氣問道。

徐景昌淡淡一笑,“這還不簡單,就把我在應天頒佈的這些法令再用一遍就是了……不許囤積,不許哄擡物價,不許浪費遺棄……一旦有這些行爲,就收回他們的田地,充公!”

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三百三十章 再無靖難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三百一十三章 妖書案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五章 大九卿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番外篇:敗家子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番外篇:真宰相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
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三百三十章 再無靖難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三百一十三章 妖書案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五章 大九卿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番外篇:敗家子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番外篇:真宰相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凤县| 宜宾市| 鄯善县| 北宁市| 鄂托克前旗| 乌兰浩特市| 弥渡县| 铁力市| 永吉县| 寻甸| 阜平县| 富裕县| 阿克苏市| 安多县| 栖霞市| 晋中市| 隆子县| 河源市| 启东市| 合川市| 巴南区| 博客| 泰和县| 当涂县| 奉新县| 会理县| 乐陵市| 通江县| 阳春市| 梁河县| 玛曲县| 麻栗坡县| 绩溪县| 巴林右旗| 金坛市| 沙洋县| 山丹县| 横山县| 临颍县| 汉阴县| 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