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

誰給大明出力,誰就是聖人後裔,誰就是衍聖公!

這個說法太得朱棣的心思了。

在這個大明朝,只有一個太陽。

什麼是九五至尊,那就是說一不二,沒有敢反對……當然了,在家裡頭跪搓衣板這種事情,可以放在一邊。但是,在這個天下,不能有天子號令不了,得罪不起的人。

孔家也必須真正臣服皇權,按照天子的意思做事。

徐景昌的這個主意正中下懷。

朱棣看了看蹇義和夏原吉,笑道:“朕留你們三位吃飯,也就是相信你們,不管怎麼說,在你們的心裡,大明朝肯定更重要,對吧?”

蹇義和夏原吉慌忙站起,他們又不是傻子,大明更重要,那就代表著孔家要放在次要的位置,也就是說,今天談的事情,一定要守口如瓶,敢泄露出去,就等著倒黴吧!

他們自然不敢拿身家性命開玩笑。

朱棣又看了看徐景昌,“這個主意是伱提出來的,就由你去操辦,朕等著好消息。”

徐景昌也沒推脫,乖乖答應了。

只是回到家裡,徐景昌拿起了釣魚竿,就懶得走了。

南孔在浙江衢州,雖說不算太遠,但也不近。徐景昌懶得跑,眼下又沒有飛機高鐵,長途跋涉,不是靠兩條腿,就是靠四條腿。

受累倒是其次,萬一水土不服,染上了疾病,那就虧大了。

所以讓我看看哪個倒黴蛋,會得到這份光榮任務?

正在徐景昌盤算著,後面就推開了,朱高燧鬼鬼祟祟趕來了。

他看徐景昌在釣魚,連忙拿了個馬紮,坐在了他旁邊,湊過去好奇道:“賢弟,父皇留下你們三個,到底談了什麼?準備怎麼炮製儒家?”

徐景昌看了他一眼,很認真道:“你現在確實有點狗仔隊的潛質了。”

“什麼狗仔隊?我好歹也是大明的王爺,

你敢胡說八道,我就告訴母后,讓她收拾你。”

徐景昌無奈道:“你都這麼大了,還找家長,不嫌丟人啊?你要自立自強,要幹出點事業,別整天吊兒郎當的,讓人瞧不起。”

這麼一說,可把朱高燧氣壞了,“誰吊兒郎當了?尼山鴻儒會的事情,就是我宣揚出去的,王莽的事情,還有諸葛亮和司馬懿的段子,都是參與審閱的。你可要知道,我手下的那些文人,編起故事來,那就一個得心應手。他們還問我,要不要更厲害一點?”

“還怎麼更厲害?”徐景昌好奇道。

“比如時候北魏孝文帝其實是漢人血脈,他爹獻文帝是馮太后和漢人所生,這事情就是尼山鴻儒會安排的。”

徐景昌愕然了少許,這不就是海寧陳閣老和清章宗的故事嗎!不得不說,這種禍亂宮闈的段子,還真是經久不息,生命力頑強啊!

“你造這個謠,能有什麼用?”徐景昌淡淡道。

朱高燧怔了一下,隨即搖了搖頭,“沒想好,不過讓讀書人難堪,不就行了。”

徐景昌嘆道:“你啊,還是太單純了,我這麼跟你說吧,光是一個子虛烏有的尼山鴻儒會,還傷不到儒家的筋骨。需要有實際的動作,我已經上奏陛下,建議讓南孔去北平,主持祭祀,重重冊封南孔。”

朱高燧眨了眨眼睛,突然怪叫道:“好啊,你小子也太壞了,怎麼連狗咬狗的主意都拿出來了?這事太有趣了,你讓我幹什麼?去把南孔請來?我現在就動身。”

很好,免費勞力這不就來了。

不過徐景昌還保持了一絲冷靜,畢竟曲阜衍聖公只有三歲的疏漏,徹底提醒了他,有些事情不能想當然。

萬一朱高燧沒把事情辦好,那就麻煩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你先去摸摸南孔的情況,回頭咱們倆再說。”

朱高燧對這種攪合的事情,有著異乎尋常的熱情。

他只用了半天,就屁顛屁顛過來了。

要說起來,這個南孔,還真有點東西。

在靖康之亂中,趙家兩位皇帝被俘虜,完顏構在揚州繼位。彼時衍聖公孔端友就參加了大典。隨後金兵入寇,孔端友返回曲阜老家,帶著一部分族人,攜帶祖傳寶物,一路向南,逃到了浙江衢州,安定下來。

其實單純從孔家這次的作爲來看,真的不算丟人。

畢竟要是連這個都接受不了,那趙家算什麼?

豬狗不如嗎?

而且這還不算完,南宋立國之後,封南孔爲衍聖公,金國又在曲阜封了一個北孔,也是衍聖公。

這樣一來,天下就有兩個衍聖公。

而隨著元朝一統天下,忽必烈認爲南宗纔是大宗,因此想讓南宗遷回曲阜,承襲衍聖公爵位。

而此時南孔的格局就來了……他們以世居衢州,不忍捨棄祖輩墳塋的藉口,拒絕了元朝的任命。

很有可能,他們是不想侍奉元朝,哪怕從此一落千丈,也在所不惜。

從某種程度上說,北孔屈膝蠻夷,投降了金國,又投降了蒙古……南孔還真沒有這些事情,不能冤枉好人。

而起南孔還立下了規矩,不許子孫後代搶奪衍聖公爵位,不能讓聖人後裔自相殘殺,外人看笑話。

由於南孔失去了爵位,也沒有像北孔那樣,魚肉鄉里,敲骨吸髓。

總體而言,南孔還算氣節無虧。

尤其是金國南下,他們渡江追隨南宋,蒙古定鼎中原,已經認定南孔爲大宗,南孔還能拒絕給蒙古當衍聖公。

僅僅憑著這些,就足以自豪了。

還是那句話,看看人家看看你,難道不知道羞恥嗎?

沒錯,說的就是你……完顏構,你能要點臉不?

“表弟,我這一打聽才知道,南孔屬實有點氣節,不愧是聖人後裔,很值得欽佩。”

徐景昌翻了翻眼皮,“是啊,可你想過沒有,這樣的南孔,能輕易接受旨意,乖乖進京嗎?”

朱高燧傻了,是啊,南孔有家規,不許和北孔有嫌隙,更不許兩派相爭。

畢竟一旦鬥了起來,丟的可是老祖宗的臉。

聖人苗裔,就要拿出聖人風範。

所以說,徐景昌雖然算計厲害,但是人家不上鉤,又能怎麼辦?

“賢弟,要不這樣,你給我二百錦衣衛,我去把南孔綁過來,怎麼樣?”

“不怎麼樣。”徐景昌哼道:“這麼幹就不是看孔家笑話,而是看我的笑話了。”

朱高燧無奈了,“賢弟啊,那怎麼辦?”

徐景昌哼道:“不要總是問我怎麼辦,你要動腦子,要想辦法,如何才能讓南孔進京,只要把他們弄來,事情就好辦了。”

朱高燧皺著眉頭,思忖了片刻,竟然真的有了一個主意。

“表弟,你看這樣行不?”他在徐景昌耳邊嘟囔了兩句,徐景昌眼前一亮,忍不住笑道:“不錯,你這個主意很好。但你要記著,從應天出去,你要大張旗鼓,但是出城之後,立刻輕車簡從,以最快速度前往衢州,說動了南孔之後,再以最快速度回來。我會安排錦衣衛接應你。”

朱高燧點頭,他也清楚,別看朱棣下令蹇義和夏原吉保密,但是朝中爭論人盡皆知,任何舉動,都會引來無數猜測,萬一有人提前示警,那就麻煩了。

因此朱高燧按照徐景昌的意思,故佈疑陣,先是帶著人馬車輛,離開應天,隨即他親自帶著心腹,晝夜兼程,直奔衢州而去。

朱高燧這一走,京城大體陷入了平靜,只不過大傢伙也都知道,這事情不會結束,就看在哪裡爆發出來了!

半個月時間過去,突然一個消息,驚動了應天城。

衢州南孔進京……隨同他們前來的,還有孔氏三寶!

沒錯,是貨真價實的孔氏三寶。

不是什麼德劍、血經、隨侯珠……而是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據傳爲子貢親手雕刻、唐代吳道子繪孔子佩劍圖和至聖文宣王廟祀朱印。

瞧見沒有,人家孔家的寶貝,不是那些玄而又玄的東西,而是實實在在的好東西。

一個木像,看起來很普通吧,可這是孔夫子弟子子貢雕刻的,格調立刻就上來了。

畫像沒什麼,但是吳道子花的……試問整個天下,有幾幅吳道子的真跡?

這纔是真正的貴族……你像霸道總裁們,開著限量版跑車,穿著頂級定製西裝,從裡往外,就沒有一件便宜貨,彷彿就是錢堆出來的。

看著很厲害吧?

但是到了徐景昌這裡,穿的是飛魚服,腰間配著洪武皇帝御賜的玉佩,手裡拿著永樂皇帝賞的如意……瞧見沒有,這些玩意,沒有一件是能拿錢衡量的,要的就是貴氣。

可即便如此,跟人家孔家也沒法比,人家拿出來的玩意,已經不是貴氣了,而是高不可攀的文化氣息。

稍微有一點常識的國人聽到這三樣東西, 就知道背後代表的東西。

此三寶,是當年孔端友帶著,追隨南宋渡江,到了衢州的。

如今南孔又送回了應天。

他們的用意很明白,孔家沒有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跟那個鬼扯的尼山鴻儒會更沒有關係。

我們進京,是爲了澄清誤會,免得流言蜚語,中傷了聖人名譽。

不得不說,南孔確實不一般。

他們不是和北宗爭什麼榮華富貴,而是爲了聖人名譽而來。

朱棣也頗受感動,立刻書寫了五個大字,送給了南孔。

忠孝第一家!

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二章 姑姑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二百七十六章 厲害的農場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八十三章 超越朱元璋的雄心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白鼠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
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二章 姑姑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二百七十六章 厲害的農場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八十三章 超越朱元璋的雄心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白鼠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州市| 凌云县| 宝坻区| 青铜峡市| 白水县| 尼勒克县| 高陵县| 景洪市| 绿春县| 衢州市| 武邑县| 耿马| 鹿邑县| 德钦县| 砀山县| 五常市| 东山县| 临沂市| 开平市| 仙游县| 衡山县| 汤阴县| 得荣县| 泰兴市| 青田县| 万载县| 连州市| 大城县| 米易县| 昌平区| 兴化市| 潢川县| 腾冲县| 台中县| 海淀区| 行唐县| 海晏县| 海伦市| 武汉市| 龙游县| 长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