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

這朵顏三衛的首領,皆是隨著朱棣靖難的功臣,他們衝鋒陷陣,和諸將並肩浴血,共同把朱老四送進了應天。

所以他們提出討要大寧都司,這事情真的不好拒絕,至少在靖難勳貴這邊看來,是合情合理的。

再看文官這邊,蹇義和夏原吉都是侍郎出身,剛剛當上尚書,論起地位資歷,都不足以和靖難新貴爭。

正因爲如此,大傢伙的目光都落在了徐景昌身上。你這個小崽子,到底幹了什麼?

三天時間,就讓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刀兵相對,你丫的怎麼跟申公豹一個德行,也太會攪合了吧?

“徐景昌,你給朕出來。”

沒法子,吃瓜吃到了自己頭上,徐景昌不慌不忙道:“陛下,臣在。”

朱棣哼道:“朕讓你處理朵顏三衛的事情,你到底是怎麼處理的?”

徐景昌笑呵呵道:“自然是秉公處理,半點不敢有私心。”

“那他們怎麼打起來了?”朱棣追問。

徐景昌道:“這個臣就不知道了,或許他們生性好鬥。”

朱棣無奈,只能又看向那幾個人。

“脫魯忽察兒,你先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位元朝時候就存在的老古董,氣喘吁吁道:“陛下,這位徐通政說了,大寧都司是交給臣等居住,卻不是給臣等做主,老臣實在是不明白他的意思?”

朱棣猛地看了一眼徐景昌,“你是玩弄文字不成?”

徐景昌連忙道:“陛下冤枉啊,這是他們講的,說是陛下同意他們在大寧都司地界牧馬生存,這可不是臣說的。”

朱棣頷首道:“既然如此,你爲什麼又說他們不能做主?”

徐景昌笑道:“陛下,這個道理不難懂啊,譬如說臣在京城,就有一座府邸,裡面也有臣的家丁奴婢,這塊府邸是臣的,但臣不能關上府門,自立爲王,對吧?”

朱棣眉頭一皺,“你說的那是謀反。可是十惡不赦的大罪!”

“對啊!臣就是講了這麼個道理,朵顏三衛要居住大寧都司可以,但是不能自己爲所欲爲。自家的土地,和國家的疆土,這是兩件事,不能混爲一談。”

徐景昌這話可厲害了,蹇義立刻站出來,“啓奏陛下,臣以爲徐通政所講是正理。歷朝歷代,都有藩國土司,他們要接受朝廷冊封,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是這個意思。”

在蹇義後面,戶部尚書夏原吉也站出來,他身體很胖,頗有福相,但是一開口也抓住了核心。

“啓奏陛下,大寧都司原爲朝廷疆域,現在就算內遷都司,也似乎該留下一二臣子,不能一棄了之。”

有了這兩位的支持,朱棣面色緩和,繼續道:“徐景昌,你是不是這個意思?”

徐景昌道:“沒錯,臣的意思是都司可以內遷,不再屯駐兵馬,但要設立一位總督,一位提舉榷場使,總督負責主持重要禮儀,傳達朝廷命令,榷場使負責雙方的貿易。另外三衛指揮使要放在一起,輪班擔任都指揮使,每人一年,以示公平。臣捫心自問,這麼安排合情合理,沒有半點不對的地方。陛下要是怪罪臣,那臣只有辭官,這個通政使臣幹不了了。”

徐景昌的脾氣也上來了,朝堂的事情太麻煩了,明明是爲國爲民,卻不被理解。我還是回家釣魚聽曲算了。

什麼大九卿,棄之如敝履。

不要也罷!

衆人聽完徐景昌的話,一個個差點昏倒,

就連丘福、朱能這些武夫也都明白過來,像你這麼安排,別說打起來了,沒玩命就算好的了。

設立一個提舉榷場使,負責雙方貿易,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設立一個總督,不就是安排了一個太上皇嗎!

這三衛的人能答應就奇怪了。

更奇葩的是徐景昌要去讓三衛頭領,輪流擔任都指揮使,還一人一年,人家怎麼會答應?

丘福眉頭緊皺,悶聲道:“陛下,國家大事,不能兒戲,更不能任由小兒輩胡來。”

說自己是小兒輩?

你很老嗎?

徐景昌翻了翻眼皮,哂笑道:“您就是淇國公丘福吧?當年我祖父中山王領兵巡邊,你那時候官居何職?”

丘福老臉一紅,“當年我是燕王府百戶。”

“原來是百戶啊!”徐景昌呵呵一笑,“這麼說靖難以來,淇國公是立了大功,纔有今天?”

丘福哼道:“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徐景昌不慌不忙,“家父也爲了靖難之役立下大功,還因此丟了性命,陛下也一清二楚。淇國公,我雖然是小兒輩,但也請你看在徐家的面子上,看在我祖父父親的面子上,稍微尊重一些。不然,你現在說我講的兒戲,那你就拿出更好的方略來,你不講出一個道理,我就彈劾你誤國!”

徐景昌的這番話,可是嚇到了不少人。

丘福是什麼人?

張玉戰死了,他就是活著的靖難勳貴第一人,受封淇國公,世襲罔替,權勢熏天,放眼整個應天,除了朱棣,也就是他了。

正因爲有了他的支持,朱高煦纔想著謀取儲君的位置。

而今天終於有人敢站出來,跟丘福唱反調了,而且還是個初入仕途的少年郎,當真是夠勇的,誰給你的膽氣?

不過當大傢伙審視一下徐景昌的背景,頓時就不說什麼了。

這小子確實有點嚇人,徐達的孫子,徐增壽的兒子,既是開國勳貴,也是靖難功臣,還是徐皇后的侄子,正兒八經的皇親。

現在又是通政使,位列九卿之一,他要是不敢跟丘福叫板,那丘福豈不是上天了。

丘福同樣知道徐景昌,別的事情不說,漢王朱高煦是在他手上倒黴的,讓朱棣一頓好打,本來有望成爲儲君,都讓徐景昌給攪合了。

現在還要彈劾自己,你小子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看在徐家的面子上,我確實不該唐突。不過你要讓我說,那也簡單,朵顏三衛,爲大明屏障,他們駐守漠南,抵禦韃靼,是衛國戍邊,理當厚賜首領,劃分牧場,讓他們三部各安生業,以衛大明……徐通政,你明白了嗎?知道什麼是大人做事的方式了嗎?”丘福臉上帶著輕蔑的笑,他身後的諸將,紛紛點頭,朱能一臉憨厚的笑容,這纔是大將的氣度格局。

這纔是老成謀國。

丘老哥好樣的,徐景昌那個餿主意,根本是扯淡。

朱棣不動聲色,看了看徐景昌,“你說吧,丘福講的對不對?”

徐景昌一笑,“陛下,臣不好評判淇國公所講,臣只想請教陛下,難道吾皇只想要邊疆一時安寧,太平無事嗎?”

朱棣正色道:“太平無事不好嗎,你想說什麼?”

“陛下, 臣想說淇國公的這番高論,確實能讓邊疆暫時太平,但這就夠了嗎?大寧都司乃是無數將士浴血換來的,我祖父中山王就曾多次領兵北伐,靖難之前,陛下也曾浴血沙場。好容易打下來的疆土,耗費千辛萬苦得到的土地,總不能一棄了之吧?大寧都司可以內遷,但總要安排個臣子,表示大明還在統治當地吧。三衛頭領,如何產生,誰可以代表大明,治理這塊土地,總要有個規矩吧?”

徐景昌冷哼道:“大寧都司可不是那些蠻荒之地,化外疆土啊!這是大明已經拿到手的土地。依臣之見,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太平無事,而是疆土無缺,金甌永固。大明雖然很遼闊,但沒有一塊土地是多餘的。”

“一句話,大明天下,寸土必爭!爲了疆土完整,不惜血戰到底!”

徐景昌扭頭看向丘福,凜然正氣道:“淇國公,你身爲武臣,守土有責,我倒要請教,你覺得這番道理是不是小兒之言?”

丘福頓時瞠目結舌,無言以對,這話簡直不能更正確了。

最激動的人還要數朱棣,這話直接說到了他的心坎上。靖難剛剛成功,有太多人質疑他朱棣的帝位,那俺就用實力證明,俺纔是父皇最優秀的兒子,大明朝最合適的繼承人!

“徐通政所講,黃鐘大呂,至理名言。”朱棣直接朗聲讚道:“這天下乃是父皇留給朕的,朕繼承大統,必定光大江山社稷,這大明朝,寸土必爭,寸土不失!”

陛下莊嚴宣告,蹇義和夏原吉最先反應過來,齊聲高呼:“吾皇聖明!”

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白鼠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三百零四章 親孃也不親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奉天門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二百七十六章 厲害的農場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三百三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鬥力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二百五十二章 朱棣的酸腐愛情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
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白鼠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三百零四章 親孃也不親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奉天門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二百七十六章 厲害的農場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三百三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鬥力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二百五十二章 朱棣的酸腐愛情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台县| 五峰| 怀安县| 武威市| 晋江市| 罗山县| 郴州市| 禹城市| 濮阳市| 五华县| 大田县| 池州市| 山丹县| 台中市| 祁东县| 庐江县| 永城市| 淄博市| 唐海县| 舟曲县| 大理市| 鄱阳县| 太仆寺旗| 高平市| 婺源县| 贵阳市| 太谷县| 新河县| 庐江县| 盈江县| 郓城县| 临安市| 宜丰县| 宜黄县| 西青区| 虞城县| 措勤县| 奉节县| 长治县| 千阳县| 北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