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

如果說什麼能比建功立業、開疆拓土更讓朱棣興奮的,估計也就是發財了,尤其是這種每年幾百萬兩的生意,更是讓朱棣怦然心動。

可是當他看到徐景昌拿出的東西之時,又皺起眉頭。

“你讓朕承認胡氏篡權,這怎麼行?”

徐景昌道:“陛下,安南換個國主而已,只要他還聽咱們的,又有什麼不行的?”

朱棣哼道:“安南國主是上國冊封的,他們隨便更換國主,就是對上國不敬,朕必須要派兵討伐。”

徐景昌眉頭緊皺,他實在是理解不了朱棣的思路。

“陛下,臣斗膽請教,您討伐安南,要打的是誰?”

“自然是篡國的胡氏。”

“那你滅了胡氏,安南交給誰?”

“交給陳天平,朕要幫他復國。”

“復國之後呢?他能坐穩王位嗎?”徐景昌又問道。

朱棣語塞了,如果陳氏能坐穩王位,就不會被胡氏推翻了,現在只剩下一個小崽子,指望他坐穩王位,那是不可能的。

“朕可以派兵,幫助陳天平,穩住安南局勢。”

徐景昌淡淡一笑,“陛下,這麼說您是要介入安南內部事務了?那臣可要請教,此時您的對手是誰?”

朱棣眉頭緊皺,沉吟良久,才說道:“你講清楚點。”

徐景昌道:“陛下要駐軍安南,就不可避免和當地人發生衝突。在這些人看來,大明兵馬就是侵入他們家園的歹人,必定會激起他們的反抗,我承認大明兵馬戰力很強,正面交鋒,根本不怕他們,但是連綿不絕,持續不斷的襲擾,大明能扛得住嗎?當年元朝幾十萬大軍,征討安南,屢戰屢敗,損失慘重。就是前車之鑑。因爲元朝君臣根本沒有想清楚,是在跟誰作戰!”

朱棣哼道:“那伱說說,到底是和誰在戰鬥?”

徐景昌深吸口氣,

“陛下,請容許把安南的地圖拿上來。”

朱棣點頭,不多時,有宦官將安南地圖拿上來,君臣圍攏過來。

徐景昌開始講解,安南就是日後越南的北部,和大明的廣西雲南接壤……接壤的部分山巒起伏,叢林密佈,是傳統的煙瘴之鄉,屬於那種不用打,光是通過,就能扒一層皮的鬼地方。

安南的精華部分,都在都城升龍府的周圍,以及向南延伸的平坦地帶。這裡水熱條件極好,糧食一年三熟。

面對這個地圖,徐景昌就好說了。

“陛下請看,在安南的北部,西部,崇山峻嶺之間,藏著許多的部落,就類似咱們的土司,或許還要鬆散許多。他們仰仗著地利,不服王化。別說是大明的人馬,就算是安南朝廷,也不在乎。不管是誰,只要進入他們的領地,就會遭到攻擊。面對這樣的敵人,又如何應付?”

朱棣眉頭擰成川字,他不是不清楚,大明朝在西南就有一大堆的土司,你說這些土司兵馬有多厲害?

那也未必,你把他們拉出來,沒準十萬大軍還打不過幾千明軍精銳。

但是他們一旦散播在崎嶇的山地當中,依靠地形庇護,神出鬼沒,讓你抓不著,打不到,事情就麻煩了。

朝廷大軍是需要後勤輜重的,山地產出貧瘠,無法支撐大軍消耗,必須從外面運,而崎嶇的地形反過來制約運輸效率。

一百石糧食,勞民傷財送到前線,估計連十石都剩不下。

兵馬補給跟不上,士兵又容易因爲暑熱染病,非戰鬥減員嚴重,沒幾個月,一支強兵就剩下一堆病殘廢物,能全身而退都難,更不要說打仗了。

從軍事上講,攻打這種地方,絕對是不劃算的。

朱棣沉吟道:“就算你說的有理,朕安排兵馬,借道通過,只打胡氏逆賊,難道還不行嗎?”

徐景昌搖頭,“陛下,安南是唐末才從中原自立,時間並不長。國中世家林立,地方上部落衆多。這種地方任何的朝廷,都遠不及中原王朝穩固。陛下派兵過去,剿殺胡氏,失去了壓制的地方勢力,必定亂起來。到時候想走走不了,只能不斷向裡面投入,扶持扶不起來的陳朝,安南就會成爲大明的潰瘍,流血不止,消耗財富兵馬,絕對是得不償失。”

朱棣在心裡頭權衡,徐景昌所講,安南不光是一個胡朝,還有一大堆的地方勢力,錯綜複雜,不是解決了胡朝,就能解決問題的。

這一點讓朱棣深受震撼。

其次派兵過來,難以脫身,會變成大明的潰瘍,這也讓朱棣憂心忡忡。

“你說不能派兵,那你的辦法能管用嗎?”

徐景昌道:“啓奏陛下,臣以爲對付安南這種地方,不是盯著國王是誰,真正的關鍵是要有人說了算,要建立起來秩序。我們和胡氏通商,給他們好處,幫助他們培養人才,給他們武器,協助他們吞掉那些分散的部落,建立起真正的統一政權。到了這一步,咱們直接吞併掉胡朝,纔有希望。”

朱棣道:“聽你的意思,是要幫助胡朝了?”

“不是。”徐景昌又道:“臣的意思,第一步先要從安南身上撈到銀子,要賺錢,不管幹什麼,都不能賠了!”

徐景昌又一次拿起了他的那份草約。

安南別的沒有,糧食還是充裕的,尤其是沿海平原地帶,更是盛產糧食。

只要大明拿到一個港口,建立起貿易線路,就能得到源源不斷的糧食,除了供應下西洋的船隊,還能送回大明。

“陛下,其實安南的國情決定了胡氏也沒法掌控全局,只要咱們進去了。就可以利用他們內部矛盾,縱橫捭闔,大發利市。哪怕胡氏不願意跟咱們貿易,覺得糧食賣給咱們是虧了,他們也阻攔不住。畢竟他們要是擋了那些家族的財路,這幫人就會起來,推翻胡朝,再換一個國王。”

“而且咱們只要控制了一個據點,就可以修建堅固城堡,背靠大海,只要安排一兩千人,據城死守,幾萬安南兵馬,也別想攻破。我們可以隨時通過海路,進行增援。到了那時候,就是安南主力攻擊我們,而不是我們幾十萬大軍去漫山遍野尋找安南人。尤其關鍵,這些建設,養兵的錢,都可以從安南身上賺到。非但不需要動用國庫,還能給大明提供不少糧食,充實大明的國庫。”

徐景昌介紹到這裡,朱棣也不能不心動了。

旁邊的朱高熾更是五體投地,表弟這一手著實漂亮,簡直無懈可擊。

其實歷代不是沒想過把安南納入版圖,也不是沒有派兵打過,難題永遠都不是怎麼打進去,麻煩的是如何守住,如何利用較低的成本,控制住地盤。

大張旗鼓,十萬大軍打過去,那是無論如何也行不通的。

徐景昌的思路,一個最基本的東西,就是不給大明國庫造成負擔,不需要投入太多的兵馬。

以商貿爲主,先賺錢,然後再水滴石穿,鯨吞蠶食,最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利用當地的矛盾,培養親近大明的勢力。

“父皇,兒臣以爲定國公所言,方纔是謀國正論。那些主戰諸臣,絲毫不顧及安南的國情,也不體恤國庫艱難,又背棄往日主張,只是一味好戰。真不知是何居心?”

朱高熾毫不猶豫,朝著幾個主戰之臣,發起了彈劾。

兵部尚書劉俊也是滿臉尷尬……他本以爲朱棣主戰,想要開疆拓土,迎合天子,就必定能成功。但是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徐景昌出手,拿出了完備的方案……既能發財,又能水滴石穿,吞併安南。

且不說能不能最後做到,但是先賺點錢,總是沒錯的。

畢竟大明也不寬裕,朱棣是想用兵,但他更想對北邊用兵,徹底剪除蒙古諸部的威脅,對安南等地用兵,屬實因小失大,如果損兵折將,那就更不值得了。

“陛下,胡氏篡國,陳天平哭求上國垂憐,幫助復國。大明非但不幫忙陳氏,反而相助胡氏逆臣,臣唯恐會失去人心啊!”

朱棣眉頭緊皺,突然一聲怒喝,“誰說胡氏是亂賊的?朕幾時說過?難不成是你劉尚書意思嗎?”

劉俊嚇得渾身哆嗦,這臉變得也太快了,“陛下,臣不敢,臣沒有這個意思,請陛下寬宥。”

說著劉俊跪在地上,磕頭作響。

他真是嚇壞了,得罪了太子不說, 連陛下都翻臉了,他現在都琢磨著趕快告老辭官算了。

朱棣沉吟片刻,沒有繼續說什麼,畢竟他也是主戰的人之一。

“傳旨黔國公,讓他遞上來一份安南的情狀,一定要詳實仔細。”

朱棣降旨,羣臣各自散去。

朱高熾喜滋滋追上徐景昌,“賢弟,你這回說得可是太好了,要是聽他們的,勞民傷財不說,還容易損兵折將,這幫東西口口聲聲,愛惜名利,仁政王道……結果遇到了事情,總是添亂,簡直誤國誤民。”

徐景昌笑道:“沒錯,如何跟藩國打交道,不能聽他們這些腐儒的。因爲我們以大明的利益爲重,必要的時候,需要和惡棍打交道,又要拋棄某些不合作、沒有價值的好人,這是他們的腦袋無法理解的事情。所以往後應該避免讓他們參與具體的對外事務。他們只需要知道誰好誰壞就夠了。當然了,這個好壞是我們定義的。”

(本章完)

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八十章 朱棣就是個敗家子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三章 永樂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
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八十章 朱棣就是個敗家子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三百三十九章 朱棣禪讓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三十六章 太祖庇護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三章 永樂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柱县| 历史| 秦安县| 利津县| 安塞县| 安丘市| 许昌市| 沾化县| 湘乡市| 岳阳县| 莲花县| 太和县| 桦川县| 静乐县| 霍林郭勒市| 昆山市| 安泽县| 博乐市| 彭州市| 溆浦县| 哈巴河县| 潮安县| 嵊泗县| 平安县| 三门峡市| 巴彦县| 滦平县| 马边| 湖北省| 灵山县| 锡林郭勒盟| 马山县| 呈贡县| 搜索| 南康市| 健康| 鄄城县| 武义县| 宝鸡市| 平乡县| 茶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