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

文武重臣,太子殿下,悉數支持徐景昌,到了這一步,就算是朱老四也擋不住了。

只能降旨,加徐景昌少保銜,總督北平軍務,巡撫九邊,一應財賦軍戶,通貢貿易,悉數由定國公負責。

這道旨意下達,不敢說朝野震驚,那也是開天闢地了。

將九邊重鎮,悉數託付給一個人,就算是太子去了,那也不行。這也是朱棣希望親自北上的原因,理論上只有天子有這個高度。

可偏偏朝臣都擔憂遷都,不願意勞民傷財。

朱棣沒法違逆衆意,而且徐景昌確實有能力,加上徐皇后的原因,說徐景昌圖謀不軌,那是不可能的。

當然了,這也有個時間限制。

如果只是一年半載,沒有什麼,要是三五年,甚至更長時間,徐景昌沒有二心,下面人也會添亂,朝臣這邊也不會甘心。

到了那時候,朱棣也不得不親自北上……

此時的徐景昌,只是佔據了天子和朝臣博弈的縫隙,與其說是大權在握,不如說是泰山壓頂。

朱高熾很清楚這一點,他特別下令,以最快速度把應天的事情,告訴徐景昌。

“表弟啊,能者多勞。不是大哥不幫你,實在是遷都開銷太多,就算是爲了大明的黎民蒼生,你也要撐住,哥相信你!”

……

“相信個屁,伱要是有良心,就該主動請旨,過來跟我一起處置北平的事情。現在讓我背鍋,你算什麼兄弟!無恥!”

徐景昌在破口大罵,這時候突然有人進來,“定國公,漢王殿下求見。”

“漢王?”

徐景昌一愣,朱高煦不是在應天嗎?

他怎麼來了?

不管怎麼說,在北平遇上,徐景昌還是挺高興的,主動出來迎接。

朱高煦看到徐景昌,臉上就是笑。

“這回知道了吧?我他孃的和老大老三不一樣,那倆玩意就是尿壺鑲金邊,就好在那一張嘴上!你這邊出事,我是會親自過來,替你分憂解難的。說吧,要我乾點什麼?不管是領兵,還是榷場生意,或者是借錢,我都鼎力相助?!?

在這一剎那,徐景昌的心暖烘烘的,真的,自己的報告遞上去,朝廷旨意下來,漢王朱高煦能這麼快趕到,他必定是換馬不換人,一路兼程前進,以最快速度趕過來,瞧他身上的塵沙,就看得出來。

關鍵時刻,能站出來,幫你扛事的,纔是真兄弟。

“漢王殿下,先不說那些有的沒的,我請你喝酒。”

徐景昌拉著朱高煦進來,取出美酒,又讓黃蕓芳做了幾個小菜,能嚐到黃姑娘的手藝,朱高煦還是徐皇后之後的第二人,可見徐景昌對他的熱情。

兩個人坐下來暢聊,朱高煦的確身體素質過硬,跑了這麼遠的路,已經很疲憊了,但依舊酒量很好,沒有多大一會兒,就把徐景昌灌得半醉……隨後朱高煦就跟徐景昌道:“我說賢弟,你提出那個貿易的建議,真的行得通?你準備怎麼幹?”

徐景昌臉上似笑非笑,“這事按照常理,我是誰也不會說的,但是今天我心情好,就跟你講了……我不會隨便裁撤北平衛所的,相反,我要把北平等地的衛所,轉成農場和牧場?!?

“等會兒!”朱高煦攔住了他,“你要幹什麼?”

“這不是明擺著的事……”徐景昌笑嘻嘻道:“眼下北平的衛所,千戶官、百戶官,他們搶佔兼併軍戶土地,生產糧食,還弄了一些作坊,燒製陶器……山西那邊,也有許多商人,在走私販運商貨。利之所在,擋不住的,就算這一次舉起屠刀,能殺一批,但很快就有下一批,早晚有朝廷殺不動的時候。所以這事情的關鍵,還是要找到新的辦法。”

“什麼辦法?”朱高煦探身好奇問道。

徐景昌怔了下,沒有繼續說,朱高煦急忙給他倒了一杯酒,“喝,咱們邊喝邊聊?!?

這杯酒下肚,徐景昌就笑了,“我的辦法啊,就是把衛所重新整頓,變成農場……譬如說你是千戶官,在你治下,有十萬畝土地,我就把這些土地,交給你這個千戶……是整個千戶所,不是你這個人。然後你手下的百戶、總旗、小旗、軍戶,跟你一起分享千戶所的產出,當然了,千戶官可以多拿一點,具體比例可以商討。針對這個千戶官,也要有考評,如果能力不行,就要被罷免,換上更稱職的?!?

朱高煦努力理解,漸漸的,他明白了過來。

“這不就是我在浙西弄得嗎!”

原來浙西遭了水災,朱高煦過去,弄了個改稻爲桑……他跟老百姓簽了約書,要求百姓改種桑樹,提供生絲。

而他這邊也需要想辦法保證生絲價格,並且提供糧食,避免因爲糧價過高,老百姓活不下去。

所以朱高煦就從災民當中,挑選了一批德高望重的人,這幫人負責下面的生絲收購運輸,要確保生絲質量,同時和朱高煦這邊對接,糧食,錢財,百姓需要的東西,他們再交給百姓,然後按照交易額度,獲取抽成。

仔細想想,徐景昌要做的,不就是複製這一套嗎,甚至北平這邊更方便,畢竟這邊已經有完備的衛所繫統了,將衛所改爲農場,似乎也不是不行。

經商這麼久了,朱高煦對一些事情的看法,遠比朝臣敏銳……不然他也不會急吼吼跑北平來了。

爲什麼說地主集團,或者說士紳官僚集團,非常可惡,任何發展,都必須推翻他們……問題就在於地主不事生產,坐享其成。

什麼興修水利,改進技術,發展生產……這些事情,他們都不會做。

有人會覺得地主們不是按照收成收取地租嗎,佃戶產糧高了,他們田租也多了,何樂而不爲。

這就是把地主想的太好了,他們賺的不只是田租,還包括高利貸!

甚至可以說田租只是日常收入,高利貸印子錢纔是他們主要的利益來源。

地租和放貸,相輔相成。

假如提高了農田產量,讓老百姓富裕了,誰還借錢?。?

不借錢,他們怎麼發財啊?

收取地租和利息,自古以來,都是最容易來錢的路子,也是最不思進取,最是坑人的玩意。

有這麼一羣人在,你想談發展,談富國裕民,根本是扯淡……因爲他們就是靠著百姓倒黴食利,怎麼會允許老百姓過好日子?

朱高煦在南方種桑樹,織絲綢,就是這跟這幫人鬥。

他靠著錢莊放貸,建作坊,收購生絲,培養工人……忙得不亦樂乎。

要不是他身爲漢王,又有徐景昌在背後撐著,還要維持寶鈔運轉的重任,根本撐不到現在。

如果能在北平推行這一套,毫無疑問,是拉來了一大批的盟友,大大增加了手上的實力。

農場這種模式,軍戶是有股份的,雖然少一點,但還是能保證生存的……也就是說,改成了農場,可能是整個農場負債,不可能是軍戶負債。

因爲底層軍戶活不下去了,就可以去其他經營好的農場……說白了,就從固定在這裡的佃戶,變成了出賣勞力的工人。

這樣一來,那些衛所官,就沒法坐享其成,巧取豪奪。他們必須拿出本事,讓農場賺到更多的錢,這樣一來,他們才能拿到更豐厚的分成。

從旱澇保收,變成了禍福與共……而且這麼弄下來,還有個好處,就是普通軍戶養不起牲畜,但是農場可以養,有了牲畜,種田開荒的效率都會大大增加。

此外這麼幹,還有一個隱藏的好處,什麼叫對外開拓的動力???

無非就是有更多的收入,能發財,能賺錢。

乾的好了,農場不夠大,那怎麼辦?

向北開拓??!

有了錢,除了農場,也可以搞牧場,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漢王,你想想,這麼弄下來,北平產糧肯定會增加……有了糧食,跟蒙古諸部的貿易就可以發展起來。賺了錢,咱們可以武裝農場……到時候農場的戰力肯定要超過現在的衛所。順便把邊防的事情也解決了。你說說,我的這個辦法怎麼樣?”

“高,簡直高到了沒邊……可我還是不太明白,按照道理,你不該阻止遷都的。這事跟遷都有關係嗎?”

徐景昌哈哈大笑,“漢王啊,你怎麼也糊塗了,如果遷都了,北平瞬間多了幾十萬人,而且還都是有權有勢的,他們肯定要四處圈佔土地,我問你,那時候還能弄起來農場嗎?農場需要的是地廣人稀,是要有足夠的效率。所以我對逃亡軍戶並不是很在意。因爲什麼?我們需要讓一個人幹三五個人的活,然後給他們開雙倍的工錢,懂了嗎?”

朱高煦目瞪口呆,“懂了,真的懂了!論起壓榨財富,還是賢弟更勝一籌!”

徐景昌呵呵冷笑,一頓酒杯,“聽了這麼好的事情,還不給我倒酒?!?

“是是是?!敝旄哽氵B忙給徐景昌倒酒,哪怕對他爹,都沒有這麼恭敬過。

可就在這時候,外面突然有人闖進來。

“定國公,大事不好了,韃靼太保阿魯臺領兵五萬南下,揚言要替朵顏三衛報仇?!?

上一秒徐景昌還在醉眼朦朧,下一秒,他的眼睛就瞪大了……要出事!

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三百三十章 再無靖難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八十三章 超越朱元璋的雄心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奉天門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上架感言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
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三百三十章 再無靖難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八十三章 超越朱元璋的雄心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奉天門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上架感言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台市| 延川县| 大城县| 湘阴县| 灵璧县| 焦作市| 霍山县| 甘洛县| 津南区| 电白县| 莱芜市| 庆安县| 慈溪市| 随州市| 邵东县| 吉安县| 古浪县| 桂林市| 舟山市| 宜宾县| 西贡区| 扶沟县| 太白县| 伊川县| 小金县| 白山市| 隆林| 绥宁县| 丘北县| 营口市| 卢湾区| 桃源县| 长春市| 万源市| 汉寿县| 凉城县| 苏尼特右旗| 光山县| 改则县| 麻栗坡县| 弥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