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

從徐景昌返回應天開始,大明朝堂就亂了起來。

刑部上下,悉數被停了津貼,收入直接打了對摺……雖說品級越高,津貼就越多。但是由於高官本身俸祿就高,停了津貼,還能勉強維持。

可下面的人就指著這點津貼,沒了津貼,雖然不至於餓死,但也要從吃乾的變成喝稀的,隔三差五的肉菜也要停了,

日子一下子就悽苦起來。

如果單是這樣也就罷了,更讓人接受不了的是明發六部,通報天下。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幾乎一夜之間,刑部成了全天下的笑柄,連頭都擡不起來。

大傢伙在嘲笑之餘,一想到自己也有這麼一天,頓時就笑不出來了。

大體逃不了兔死狐悲之意。

但是不可否認,徐景昌迴歸,屬實讓朝臣都老實了許多,做事兢兢業業,雷厲風行,絲毫不敢有任何的馬虎。

各部公文,基本上能當天出來的,絕對不拖延到第二日。

通政司大堂上,各種進度條,都在瘋狂刷新。

尤其是刑部這邊,他們還有津貼壓著呢,不玩命也不行了。

因此剛剛走馬上任不久的刑部尚書劉觀上來了一份詳細的方略……朱高熾耐心閱讀,他越看越是心驚,越看越是震怒。

其實不是沒有好方法,實在是下面的人不抽他們鞭子,就是不願意動彈。

比如針對農村田產爭端的問題,刑部的方略很簡單,就是承認家庭土地所有權。

這個家庭,指的是父子夫妻,不包含外人。

也就是說,那些族老前輩,想要仗著身份,侵奪田產,逼著改種桑棉,全都是違法的。

再說的直白點,就是承認小家庭,否認宗族。

這事情其實早就定下來了,但就是在法令的執行上面,遲遲得不得落實。

如今壓力下來了,刑部也不得不加速推動此事了。

接下來就是城市當中的爭端,這一點刑部要求所有衙門,必須安排專職官吏,受理此事,限期處理,如果不能妥善解決,就追究承辦官吏的職責。

看到了這些內容,朱高熾不得不感嘆,真是不能小瞧了這幫人。

全都是一肚子好主意,就是不願意得罪人。

這就是大明的文官!

“我是真想下令,嚴查所有官吏,把那些尸位素餐的,全都罷免了。我現在是越來越明白太祖皇帝爲什麼那麼恨他們了。”朱高熾切齒咬牙,簡直彷彿朱重八附體。

徐景昌欣然大笑,他倒是希望朱高熾能當個雄主,別總是想當好好先生。

“殿下這麼想,那是最好不過。正好藉著吏部,發動京察,整頓吏治,我正好給殿下搖旗吶喊,站腳助威。”

朱高熾稍微愣神,隨即道:“你執掌錦衣衛,爲什麼不願意出手?”

徐景昌笑著搖頭,“殿下,錦衣衛密檔的那些東西,固然真實可靠,但是卻未必能拿出來作爲證據。如果一旦都捅出來,就會動搖大明根基……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殿下說是不是?”

朱高熾哼了一聲,“說到底啊,你就是不願意擔罵名,那我問你,現在還有什麼事情那麼重要?”

徐景昌道:“自然是伱的徵北大將軍,咱們陛下了。”

徵北大將軍?

朱高熾愕然半晌,突然忍不住笑起來,“父皇又有什麼吩咐的?”

“陛下放我回來,除了是這些事情外,還有一件最緊要的,他要對草原用兵,急需糧草供應。我在北平給他弄到了錢,但是還需要把錢變成糧食軍械,而且還要送到軍前,供他揮霍。完不成這事,他也不會讓我幹這個通政使啊!”

朱高熾眼睛眨了眨,嘆道:“賢弟,父皇屬實有好大喜功的毛病,他一心好戰,想要開疆拓土。又全然不顧開支,動輒幾十萬大軍,從江南調撥糧草,動員的民夫至少二百萬人。沿途耗損無數。說實話,我是真不想父皇御駕親征。”

徐景昌臉上含笑,“該打的仗跑不了,該花的錢,也少不了。我倒是希望陛下能大刀闊斧,好好幹一場。”

朱高熾忍不住哂笑道:“那你就給父皇籌錢唄,反正你要是幹成了這事,父皇保證把你當親兒子。”

徐景昌自然不稀罕什麼朱棣親兒子的待遇,但他也屬實安排妥當了。

眼下正有足足七十五萬石糧食,正在劈波斬浪,向北行駛。

站在甲板上的三寶太監鄭和,也沒有想到,竟然會有這麼一天,他押解著從安南和占城弄來的糧食,一路向北航行,船隊沒有進入渤海,而是饒過朝鮮半島,繼續北上,前往一處河口,然後把糧食送入內河,再向目的地進發。

就在鄭和北上的時候,曹國公李景隆也在向北進發,他的目的地同樣是河口!

這地方在洪武朝,叫做奴兒干衛,前不久被升格爲奴兒干都司,並且成爲遼東都護府所在地。

而收服女真諸部有功的曹國公李景隆,就是第一任遼東都指揮使,兼任遼東都護。

這些事在徐景昌迴應天之前,已經佈局好了,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尤其是女真蠻荒之地,除了那些亡命徒淘金客,誰還願意來?

大傢伙絲毫不覺得這裡有什麼軍事價值。

但是徐景昌卻有不同的看法。

在北平這段時間,徐景昌反覆研究過了,對草原用兵,最大的難題,就是糧草。

解決不了,就奢談徵戰。

而且隨著距離增加,糧草運輸的難度,是呈現幾何級數增加的。

一旦吃不好,穿不暖,多能打的人馬,也會變成不堪一擊的烏合之衆。這是沒有任何辦法的事情,除非你能逆天而行!

徐景昌固然沒有逆天的本事,但是他卻有一條誰也想不到的航路,運送糧草!

那就是走海路,一路北上,尋找到奴兒干衛,這裡正是黑龍江入海口……然後從這裡逆流而上,然後走松花江,把糧草直接弄到遼東腹地。

海上運糧,最多損失不會超過一成,這是早有定論的事情,就算加上內河航道情況複雜,損失可能會加倍,但也只是兩成不過。

但若是走陸地,靠著人扛馬拉,損失至少在七成以上。

就是從北平,把漕糧運到大寧,十石裡面,路上就要消耗六石……如果以大寧爲大本營,每增加一百里的距離,損耗的糧食就要增加一成。

考慮到深入敵境,面臨騷擾的問題,當真是十不存一。

能有百分之三,百分之五運到前線,已經算是奇蹟了。

秦漢遠征匈奴,都不會超過這個數。

大明朝有了大運河,情況或許會好點,但也十分有限。

可徐景昌規劃的這條新的路線,卻是走水路,直入遼東腹地,甚至能運送到朵顏衛和福餘衛故地的。

李景隆萬萬也想不到,他居然有發揮這麼大作用的一天。

六月份的黑龍江,伴隨著上游來水,河道寬闊,波濤洶涌,很適合大船航行。

李景隆正在岸邊眺望,突然發現遠處有白帆出現,在那一刻,他簡直要哭出來了。

等船隊靠近,看到了大明的旗號。

在等到船上的人,換乘小船,臨近河口的時候,跳下船隻,淌著海水上岸,李景隆也跑了過去,不顧海水,跟來人死死抱在了一起!

“鄭公公,你真的來了!”

鄭和一臉的無奈,“曹國公,奴婢身上髒,咱們還是上岸再說吧。”

李景隆用力搖頭,“我說三寶太監,你知不知道,我這些日子,光是在茫茫曠野穿行,見到的都是生番。好容易看到了熟人,你知道我多高興啊!”

鄭和也是萬分感嘆,“這條航路雖然有人走過,但是我也沒有想到,北方竟然有這麼大的河流,能夠通航萬石海船,真是出人意料。”

李景隆也是感嘆,“錦衣衛那邊真是手眼通天,他們最初說,我還不信,但實際考察我才明白,這邊夏季水量大,屬實可以通航,只是到了秋冬結凍之後,才難以航行的。”

鄭和好奇道:“那我的船隊能把糧食送到哪裡去?”

“能送到福餘衛。到了這裡,距離蒙古人的本部,只剩下幾百裡了。雖說不算太近,但也方便多了。最最關鍵,沿途的女真諸部,我已經收服了,只要花點錢,他們就能幫咱們運送糧食。”

這倆人是越聊越開心,越聊越興奮。

只要明軍能足糧足餉,就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沒錯,就是這麼自信!

幾乎與此同時,應天方向,蹇義匆匆找到了徐景昌。

“定國公,你現在弄得事情,最好停下來,幾個總督也不要派了。”

徐景昌道:“爲什麼?我剛剛推行的東西,就讓我打自己的嘴巴?”

蹇義正色道:“定國公,我可沒有害你的意思。你看看吧!”

徐景昌接過蹇義遞來的急報,稍微瀏覽,便明白了怎麼回事。

原來朱棣邀請鬼力赤汗來參加大會,他的部下卻傳出鬼力赤並非成吉思汗後裔的說法,隨即有人挑起韃靼內亂,要重新擁立汗王。

鬼力赤大驚,要求立刻返回,收拾亂局。

而太保阿魯臺則是首鼠兩端,鬼力赤乾脆邀請大明,派兵助他平亂。

“定國公,事到如今,陛下必是要對韃靼用兵。我們需要至少籌措三百萬石軍糧,送去北平,你要還是堅持派遣總督,影響了軍國大事,那就麻煩了。”

徐景昌淡淡一笑,“原來是這事啊!用不著擔心,我們只等著捷報就是。”

(本章完)

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三章 永樂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八章 大寧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白鼠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三百三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奉天門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
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三章 永樂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八章 大寧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白鼠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三百三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王的葬禮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去奉天門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门县| 商都县| 应用必备| 惠东县| 曲阜市| 延吉市| 万年县| 都兰县| 阿拉善右旗| 会理县| 徐州市| 紫金县| 木里| 临泉县| 宁远县| 基隆市| 无极县| 昌都县| 巴中市| 阳朔县| 云浮市| 婺源县| 余干县| 和林格尔县| 翁源县| 宁远县| 太仆寺旗| 乌海市| 论坛| 米易县| 封丘县| 平潭县| 隆尧县| 镇雄县| 德州市| 丹巴县| 利辛县| 延安市| 江门市| 凤庆县| 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