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

面對兩位尚書的熱情,徐景昌無動於衷,“夏尚書,茹瑺和你們也是自己人吧!”

夏原吉怔了一下,“是的,不過當他犯下致命錯誤就不是了。”

這位還真是實誠,徐景昌哼道:“你們這是棄之如敝履啊!”

蹇義微微咳嗽道:“他跟我們還是很不一樣的。”

徐景昌越發想笑了,“我跟你們不一樣更多,甚至文武殊途。我又不傻,還能不明白?你們是瞧著陛下大殿痛擊茹瑺,打得腦袋開花,心裡頭害怕了,想要找個人頂在前面,給你們遮風擋雨。不過啊,這雷霆雨露,皆是天恩,就算天雷劈碎了你們,那也是皇恩浩蕩,我就不摻和了。”

徐景昌直接站起身,“蹇尚書,你要是真把我當自己人,就給我的考評打個下等,讓我回家繼承爵位就算了,這個朝堂也沒啥意思,我揮手之間,就讓兩部官吏齊齊落馬,實在是太無聊了。還不如回家釣魚舒服。”

如果是姚廣孝在這裡肯定知道徐景昌玩什麼把戲,但是這兩位畢竟還經驗不足,夏原吉還在勸說:“徐通政,我們沒有歹意,你也不想內閣那幾個翰林詞臣爲所欲爲吧?”

徐景昌哈哈大笑,“夏尚書,你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內閣執掌公文,環繞在天子身邊,那就是事實的宰相。別管他們品級如何,只要他們能左右陛下的想法,代天子落實政務,他們就是大明的中樞。你們兩位都只能掌管一部,人家能統御全局,早早晚晚,你們都要失敗,所以還是別費心思了,投降最好,求人家庇護,當內閣走狗鷹犬,就是六部尚書最好的下場了。”

徐景昌說完,大搖大擺,就往外面走,直接把兩位尚書扔在了身後。

夏原吉和蹇義臉都氣黑了,這兔崽子是真欠揍,要不是看在你爹,你姑姑的面子上,我們非彈劾你個囂張跋扈不可!

只不過氣過之後,夏原吉憂心忡忡道:“老兄,這小子話雖然不好聽,但道理卻是真的,楊榮,解縉,黃淮,楊士奇,這幾個人圍繞在天子身邊,片刻不離,議論朝政,品評政務,確實比咱們更像宰相。”

蹇義黑著臉,他心思更深沉一些,“現在這幾個人還只是五品的大學士,僅僅是以備諮詢,他們商議出來的結果,還要咱們六部尚書點頭,這幾個人距離宰相還遠著呢。”

夏原吉苦著臉道:“是很遠,但是徐景昌說得對,他們能參與全局,什麼政務都能說上兩句話,我們說到底,還只是負責本部事務,論起插手的範圍,就差了一大截。你我還能抵擋,據理力爭。可其他幾部尚書、侍郎,就不免被這幾個人狐假虎威,侵奪權柄,久而久之,後患無窮。”

蹇義悶著頭,皺著眉,苦思冥想,朱元璋廢除中書省,留下了巨大的權力真空,他活著的時候,還能靠自己超級強悍的精神頭,填補了空缺,此刻卻是必須恢復常態了。

其實也別覺得官員就不行,假如朱元璋不廢除中書省,有丞相一級的輔政重臣在,至少能讓朱允炆少犯一點錯,朱棣的靖難就不會這麼容易了。

說到底,還是朱允炆一夥,沒有統御國家的經驗,卻驟然執掌朝廷大權,結果一把好牌,硬生生打沒了,拱手將朱棣推上了龍椅。

這就是漢弗萊爵士未必好,但他總比望之不似人君的金毛生菜之流強多了。

“如今六部九卿,整個朝堂,能抵抗內閣的,就剩下一個通政使司。”蹇義沉聲道:“太祖皇帝有言,

政務如水,故需常通。所以才設立通政使。如果我們進言,把內閣諸臣掛名通政司之下,又會如何?”

夏原吉心微微一動,“如果這麼一來,通政司可就真成了宰相了,也不是我們之福。更何況徐景昌這小子比起那幾個詞臣還要能折騰,我怕會出大事。”

蹇義擺手,“你不能這麼看,徐景昌還是說了實話的,他家裡頭有爵位在,他執掌通政司,也就是一時的,想要罷黜他不難,後續朝臣要學他也不可能。倒是內閣大學士,翰林院的詞臣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天下還有那麼多飽學之士盯著,而且三年一次的科舉,早早晚晚,會把內閣變成真正的宰相的。”

這倆人聊來聊去,也算是統一了看法,徐景昌只是小問題,內閣纔是心腹大患。

夏原吉道:“上次御前會議,我們已經反對了通政司監督百官,現在驟然改變,怕是不妥吧!”

蹇義想了一會兒,“這樣吧,我上書諫言,六部九卿,每旬至通政司議論政務,討論事情,協調統籌大事,由吏部牽頭,通政司主持。”

此言一出,夏原吉頓時大喜,高啊!

六部尚書單獨一個,對上內閣不佔便宜,但是六部湊在一起,能夠互相溝通,可就不怕內閣了。

而且名義上放在通政司,算是給徐景昌一點甜頭兒,可實際上卻是吏部主持。

通過這個通政司旬會,六部的地位就鞏固了,而且也能更好落實政務,對陛下那裡有交代,既能謀國,又能謀身。

蹇義的功力可見一斑。

“老兄上書,我也會追隨,此刻陛下尚在猶豫之間,不知道將政務交給誰負責,只要咱們仔細勸說,未必不能成功。”

這兩位達成了一致,整個文官體系,全都運作起來。

除了戰損狀態的兵部和工部,其他四部,加上督察院,大理寺,鴻臚寺,全都打著積極建言獻策的目的,話裡話外勸說朱棣,不要弄內閣,現有的各部衙門足夠了,只要大傢伙在通政司討論一下,也就可以了。

他們的舉動很快又驚動了另外一些人,那就是翰林院,國子監,詹事府,還有六科廊……沒錯,這些衙門是傳統的清水衙門,品級低,權力小,日子苦。

還沒有晉升的出路。

朱棣從詞臣當中挑選人員,進入內閣,輔政天子。

毫無疑問,是他們最好的一條晉升途徑。

萬萬不可讓六部得逞。

別看這幫人品級低,但勝在數量多。

比如翰林院檢討胡儼就直接指出,如果按照吏部的提議,等於將通政司變爲政事堂,六部尚書就是兩宋的同平章事,靠著旬會的方式,形成了事實上的羣相制。

等於違背祖制,萬不可答應。

他這一上書,頓時引來了無數的附和。

徐景昌每天就在通政司,樂顛顛看著爭吵的奏疏,一堆支持蹇義,一堆支持胡儼,雙方你來我往,簡直妙不可言。

“吵架好,越吵越好玩。統統都送給陛下,讓陛下發愁去吧。”

徐景昌翹著二郎腿,儼然當朝第一樂子人。

你們不鬥,我哪來的戲看?

“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

他還哼唱開了。

正在徐景昌高興的時候,姚廣孝來了。

徐景昌也不意外,“大師是又想素齋了?我心情好,不用您老幹什麼,我請客。”

姚廣孝點頭,這一次足足弄了十八個菜,擺了滿滿一桌子。

“徐通政,你不用老衲幹什麼,老衲倒是要告訴你一件好事。”

“什麼好事?”徐景昌不解道。

姚廣孝笑道:“是這樣的,大殿下在北平發來了一份奏疏,追思舅父,請求陛下加恩,讓你繼承武陽侯的爵位。”

襲爵了?

徐景昌就是一愣,自己有官職在身啊!

難道可以回家了?

姚廣孝夾著一塊排骨,笑吟吟道:“陛下不光同意了,還要賜你太子太保銜,通政使依舊。”

徐景昌更爲驚訝,還有這等好事?

“對了,陛下也同意六部九卿旬會,以品級最高者,主持旬會。”

徐景昌目瞪口呆,半晌才喃喃道:“那幾個尚書都是二品吧?”

“沒錯,只有你是從一品。”老和尚笑瞇瞇道。

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二章 姑姑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上架感言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五章 大九卿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們結婚吧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八章 大寧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二章 姑姑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
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二章 姑姑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上架感言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五章 大九卿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了賊船的南孔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一百零四章 朕還怎麼做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們結婚吧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八章 大寧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二章 姑姑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淅川县| 定边县| 吉安县| 靖西县| 巴塘县| 莫力| 安溪县| 田东县| 遂溪县| 泊头市| 武乡县| 邯郸市| 金平| 新巴尔虎左旗| 纳雍县| 固安县| 建瓯市| 塘沽区| 马山县| 公主岭市| 陇西县| 大丰市| 伊宁县| 龙海市| 郴州市| 连南| 泰安市| 阿瓦提县| 如东县| 云南省| 龙游县| 车险| 虞城县| 远安县| 隆林| 吴忠市| 察哈| 望江县| 临高县| 崇州市| 龙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