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請你善良

徐景昌做了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個同名同姓的十五歲少年,而且出身顯赫,是勳貴之後,祖父叫徐達,是大明開國魏國公,追封中山王,父親叫徐增壽。

還有個姑姑,嫁給了燕王朱棣。

也就是說,朱棣是他的姑父!

這身份有億點點厲害,然後,一切就成了現(xiàn)實……

七月的金陵城正籠罩在一片暑熱之中,徐景昌穿著素白的孝服,坐在葡萄架的石凳上面,環(huán)視著足有一畝地的小花園,徐府的豪氣,不言自明。

wWW?ttKan?CO

只是這個煊赫的將門,此刻卻到了興衰生死的關(guān)頭,哪怕無數(shù)勳貴人頭落地的洪武朝,都未曾如此狼狽過。

過去的四年,正是靖難之役的四年。

朱棣以弱勝強,掀翻了侄子朱允炆,就在幾天前,大馬金刀殺進了應(yīng)天。

而徐景昌的父親徐增壽不斷給姐夫朱棣提供情報,立下了汗馬功勞,眼看就要收穫勝利果實,結(jié)果卻倒在了成功前夜,被朱允炆殺死。

這也是此時徐景昌穿著孝服的原因。

他的大伯,承襲魏國公爵位的徐輝祖,卻選擇了忠於建文皇帝,成了靖難之役的失敗者。

賭對的死了,賭錯的還活著,卻也和死去差不多了。

幾乎一夜之間,撐起徐家門庭的兩根柱子,轟然倒塌。

偌大的徐家,千斤重擔(dān),全都落在了徐景昌頭上。

他的歷史算不得多好,只是隱約記得,徐家好像是一門雙公,但到底是怎麼渡過難關(guān)的,是一點也不知道。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姑姑徐皇后肯定出了大力氣……要不給姑姑寫封信,作爲(wèi)唯一還說了算的長輩,拉小侄一把吧!

又或者直接去找姑父朱棣,跟他說我爹死了,你不能不管……

徐景昌搜腸刮肚,一時還拿不定主意。突然有一個獨眼老家將匆匆進來,躬身施禮。

他叫徐義,洪武五年的時候隨徐達征戰(zhàn)北元,丟了一隻眼睛,隨後就在徐府,幾十年間,侍奉了三代人,一直盡心竭力,上上下下,都很尊重他。

“公子,漢王殿下,還有駙馬王寧來訪。”

徐景昌微微皺眉頭,漢王殿下就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煦,他勇猛好武,頗類朱棣。在靖難之役中,立下大功,朱棣登基,封朱高煦漢王。在勳貴武臣當(dāng)中,頗有聲望,論起來還是徐景昌的表兄。

眼下朝堂一堆事情,他突然來訪,肯定不是敘家常那麼簡單。

徐景昌思忖著,還是出去迎接,沒走幾步就聽到了爽朗的笑聲,人家主動進來了,沒當(dāng)自己是外人。

“賢弟,賢弟可好?”

說話之間,邁步走進來一個偉岸的年輕人,二十出頭的樣子,孔武有力,威風(fēng)堂堂,大約就是漢王朱高煦。在他身後,緊跟著一個文質(zhì)彬彬的中年人,正是朱元璋的駙馬,名叫王寧。

朱高煦快步衝到徐景昌近前,伸手抓住徐景昌的手臂,仔細看了看,才噓寒問暖道:“前幾天陪著你安葬舅舅,聽說回來你病了,可好了?”

徐景昌微微點頭,他不是病了,是穿越了,當(dāng)然這話是萬萬不能說出來的。

“多謝殿下關(guān)懷,好了不少。”徐景昌迎接兩個人,讓進了客廳,分賓主落座。

朱高煦主動道:“賢弟,靖難剛成,千頭萬緒,父皇那邊也忙,舅舅的葬禮是有些倉促,回頭我跟父皇講,找機會重新高規(guī)格安葬,舅舅爲(wèi)了我們連命都丟了,一想到這裡,

我這心裡過意不去啊!”

徐增壽被朱允炆殺死,朱棣那邊實在是太忙,確實是朱高煦幫著安葬,十分用心,彼時的徐景昌還頗爲(wèi)感激朱高煦,恨不得對殿下哥哥唯命是從,效犬馬之勞。

“殿下大德,我感激不盡。”徐景昌說著感謝的話,可心裡的想法卻不一樣了,畢竟他可不是幾天前的那個單純少年了。

朱高煦並沒有覺察,反而欣然道:“賢弟,咱們兩家一向關(guān)係最好,你我之間,和親兄弟也差不多了,無話不談。實不相瞞,父皇曾經(jīng)跟我說過,讓我努力,畢竟大哥身體不好,又文弱迂腐,實在是……不適合繼承大業(yè)。這江山早晚要落在我的肩上。”

你?

徐景昌一怔,雖說我歷史不怎麼好,但也知道是那個大胖子笑到了最後啊!而且怎麼能把皇帝的承諾當(dāng)真?

由此可見,朱高煦的腦子確實不怎麼樣。

“恭喜殿下了。”徐景昌不鹹不淡道。

朱高煦卻是信心滿滿,笑道:“賢弟,既然如此,我這裡準備了一份奏疏,想要請大傢伙一起聯(lián)名上奏父皇,請求早立儲君,你把名字也寫上吧。”

說著,朱高煦往旁邊看了一眼,王寧立刻拿出了一份奏疏,笑著擺在了徐景昌的面前。

“漢王殿下說得對,順水推舟的事情,大傢伙都是這個意思。”王寧笑嘻嘻的,簡直是哄小孩的似的。

徐景昌兩世爲(wèi)人,哪有那麼容易上當(dāng),寫上了名字,白紙黑紙,那可就說不清楚了。

他眉頭緊皺,思索著拒絕的辦法,“殿下,我看誰當(dāng)儲君,就是天傢俬事,陛下一句話而已,用不著這麼麻煩,你們父子之間,開誠佈公就好。”

徐景昌語氣誠懇,卻也推得乾乾淨(jìng)淨(jìng)。你們父子的事情,你們自己處理,別扯上我。擺不平你爹,那是你無能!

朱高煦差點被噎死,你是真傻還是假傻?我要是能跟父皇直接說,用得著這麼大動干戈嗎?

他氣得語塞,瞪著眼睛,不停掃同來的王寧。

王寧一見,忙勸道:“儲君可不只是家事,也是國家大事,身爲(wèi)朝臣,也是可以諫言的,漢王殿下德才兼?zhèn)洌f衆(zhòng)敬仰,是最合適的人選。”

徐景昌是越發(fā)看明白了,這倆人就是想裹挾自己,幫朱高煦搖旗吶喊。

可惜啊,你怎麼是人家朱大胖的對手,那位上輩子可是狄閣老啊!

無論如何,也不能和他們攪在一起。

徐景昌索性道:“王駙馬,原來你說的是國事啊!我小小年紀,剛剛父親又去世了,萬分悲痛,實在是顧不上國事,實在是對不住了。”

朱高煦只覺得腦袋嗡嗡的,他聯(lián)絡(luò)了那麼多人,就沒有一個像徐景昌這麼難纏的。

“賢弟,家事你讓我找陛下,國事你又不管,你到底打算幹什麼?”朱高煦聲音拔高道。

徐景昌坦然道:“我剛剛失去了父親,心緒煩亂,頭腦昏昏,實在是想不明白任何事情,還望殿下高擡貴手。我打算爲(wèi)父守喪三年,閉門讀書。三年之後,我就十八歲了,懂的事情更多了,或許可以參與一二。”

“不行!”

朱高煦真的急眼了,靖難剛成功,武將都是和他出生入死的,說話最管用,大哥朱高熾還在北平看家,就連母后都沒有進京。

天賜良機,優(yōu)勢在我!

只要裹挾羣臣,讓朱棣鬆口,他就是大明朝的皇太子了。

三年之後,黃花菜都涼了。

王寧也急得冒汗,這小子怎麼跟個泥鰍似的,滑不留手?

他急切道:“漢王殿下深得陛下喜愛,立爲(wèi)太子不過是順水推舟,哪有這麼麻煩?徐家乃是開國勳貴之首,又和漢王是實在親戚,理應(yīng)站出來,登高一呼,這定策之功就到手了。更何況漢王殿下和武陽侯的感情深厚,葬禮上可是痛哭流涕,大傢伙都看在眼裡。”

武陽侯是朱棣追贈徐增壽的,王寧這是拿老爹壓徐景昌。

奈何徐景昌根本不吃這一套,他從容道:“漢王殿下和我固然是親戚,大殿下又何嘗不是?便是讓他主持家父的葬禮,想來也不會怠慢的。都是一樣的親戚,如何能厚此薄彼?”

這下子連王寧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這小子軟硬不吃,也不知道感恩戴德,可怎麼辦纔好?

朱高煦盯著徐景昌,切齒咬牙,他滿以爲(wèi)徐景昌會很容易上道,沒想到這小子也長心眼了,不好擺佈。沒有辦法,只能拿出點真東西了。

“賢弟,父皇很快就會降旨,讓你承襲舅舅的武陽侯爵位,只是一個區(qū)區(qū)侯爵,哪裡配得上賢弟。我打算幫你個忙,只要你署了名,願意代表徐家,支持我當(dāng)儲君,我就讓你成爲(wèi)世襲罔替的國公。”朱高煦自信滿滿道:“徐輝祖一心忠於朱允炆,當(dāng)初就要抓我,還幾次領(lǐng)兵,跟父皇作對,他既然要跟著朱允炆, 那就一起去死,誰也救不了他。”

“不光是他,還有他的那幾個兒子,也要斬草除根,到時候魏國公的爵位,自然就是賢弟的,偌大的徐家,也都是賢弟說了算,你只要點頭,我立刻就去操辦,絕不耽誤一點時間。”朱高煦得意洋洋道,他覺得徐景昌肯定會答應(yīng)。

可這話聽在徐景昌的耳朵裡,簡直荒唐透頂,臭不可聞。

如果是前面徐景昌只是推脫閃躲,此刻卻是勃然大怒,不說別的,光是讓他點頭,去害徐輝祖和他的兒子,就萬萬不可能。

殘害親人,奪取權(quán)位,就算讓自己承襲魏國公的位置,可能坐穩(wěn)嗎?

畢竟朱棣奪侄子的龍椅,還要用清君側(cè)的名義。要是真聽了朱高煦的話,徐家自相殘殺,消息傳出去,他還要不要做人了?

尤其是姑姑還在,越俎代庖,處置她的兄長,侄子,萬一惹來了姑姑的滔天怒火,那自己可就真的危險了。

朱高煦這個傢伙,只會出餿主意,無論如何,也不能跟他攪在一起。

徐景昌豁然站起道:“大伯的生死,全在陛下的一念之間,我無話可說。但我也請殿下不要忘了,大伯也是皇后娘娘的兄長,他的幾個孩子,跟我一樣,都是你的表兄弟!斬草除根,你要除誰的根?”

這小子敢朝自己吼?

朱高煦一時恍惚,彷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誰給你的膽子?

“徐景昌,你到底什麼意思?”

徐景昌冷冷道:“沒什麼意思,只是想奉勸殿下:請你厚道,請你善良!”

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wǎng)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dāng)大冤種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dāng)大明的好大兒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fā)達了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dān)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三章 永樂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dān)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二百零八章 徐皇后要長命歲哦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qū)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四十八章 優(yōu)美的中國話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五章 大九卿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xù)搞事情的朱棣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六十一章 風(fēng)光出天牢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dān)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shù)被坑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二章 姑姑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zhàn)鬥力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dāng)大冤種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qū)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二十八章 以稅易賦,二難自解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
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wǎng)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dāng)大冤種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dāng)大明的好大兒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fā)達了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dān)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三章 永樂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dān)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二百零八章 徐皇后要長命歲哦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qū)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四十八章 優(yōu)美的中國話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五章 大九卿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xù)搞事情的朱棣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六十一章 風(fēng)光出天牢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dān)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阜姓朱不姓孔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shù)被坑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二章 姑姑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七十七章 王叔在上,請受小侄一刀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zhàn)鬥力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dāng)大冤種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qū)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二十八章 以稅易賦,二難自解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三百零九章 滿意度最高的通政司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一十五章 朝堂也是人情世故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台县| 姜堰市| 张掖市| 专栏| 汨罗市| 南丰县| 行唐县| 岳池县| 额济纳旗| 西畴县| 察哈| 东阿县| 威信县| 加查县| 榆中县| 平远县| 平和县| 宁夏| 朝阳区| 鹤岗市| 乌恰县| 深水埗区| 武义县| 扶余县| 大连市| 民勤县| 万年县| 子洲县| 东阿县| 阿合奇县| 乌拉特前旗| 香港 | 神池县| 宁阳县| 从江县| 额尔古纳市| 龙州县| 驻马店市| 抚松县| 于都县| 吉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