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4章 功業之結(下)

這幾天來,信景並不在本丸居住,而是在本丸西面的紅葉山御庭。

整個江戶城的內城區域,可以分爲三個部分,最核心的當然是規模極大、功能極多的本丸,由二之丸、三之丸守備著,除了建築更加繁複和宏偉外,格局和一般的居城類似:本丸的西面,是西丸和紅葉山御庭,御庭供將軍一家日常遊幸,西丸則是將軍嗣子元服後的居所,總面積比本丸區還要大上近一倍,另外還有一塊外苑和馬場,在西丸的東南方二重橋外,向東北一直延伸到大手門,是安置城內軍勢的地方,將軍集結城內軍勢、或者出行時整理隊列也都在這裡:然後就是北丸,原本是太田道灌駐江戶城時祭祀關東守護神的築土神社(祭祀田安明神),現在是江戶奉行的奉行所,由擔任江戶町一奉行的重臣進駐,下轄南、北、中三奉行,通過田安門和外界井日通。

聽成田長忠稟報說信景在紅葉山御庭,我心裡一動,明白了信景的心思。御庭在將軍居住的本丸和嗣子居住的西丸之間,他大概是已經做好了讓位的準備吧!

紅葉山御庭的深處,也有一處居館,稱爲山裡館,信景目前正是住在館內。

在成田長忠的帶領下,我和秀景等人來到居館門口,然後我有些驚訝的發現,這座居館的格局,和土佐的吉良城館非常類似,不過,想到築城的人是藤堂高虎,我立刻就釋然了,他曾經在土佐待過一陣,會參考吉良城館的格局也不奇怪。

“請大御所稍侯,臣下這就前去通報公方殿?!背商镩L忠躬身說道。

,“不必麻煩,我自己進去吧!”我冷冷的阻止了他。

一真是的,居然還給我擺起架子來了啊?儘管我向來不太看重這些虛禮,此刻也忍不住有些生氣。

於是我抱著景次郎”推開成田長忠向前走去,秀景等人連忙上前,在我的側前方開道,直接闖進了山裡館。館內走廊上的近衛武士看見秀景等人,立刻抽出長刀戒備,餘下幾個人急匆匆的向內裡跑去,一面跑一面高喊著,“大納言闖館了!”之類的警報,引得更多的近衛紛紛趕到走廊這邊來。

“混蛋!什麼闖館?是大御所駕臨!”秀景上前幾步,直闖刀陣之中,幾腳踢翻避讓他的武士”“還不快通報公方殿出來迎接!”

這就是信景新募近衛書院番的素質?可真是不夠看啊我忍不住搖了搖頭。

“啊,是大御所麼!”一個近衛頭領看見我懷中的景次郎,總算是明白了一些,臉上卻現出了爲難的神情”“稟大御所,公方殿在內廳,和成田夫人一起飲酒連歌公方殿已經喝得酪百大醉!”

“這樣麼?”我嘆了口氣”“那麼你來引路吧!其他人都散開!”

衛躬身應道,領著我前往內廳。

這是我時隔五年後再次見到信景,他的面相變化不大,但是比以前更加成熟,而且還留著的信長式的鬍子,給他添了一些威嚴的氣象。

然而,他現在的模樣,實在是和成熟威嚴相距甚遠,不僅喝得醉醺醺的,而且懷中還抱著一位衣衫不整的美貌少fù,應該就是曾經隨父親上洛拜見過我的甲斐姬。

不知是我的面相沒什麼變化,還是記憶太過深刻,甲斐姬一眼就認出了我,連忙掙脫開信景的懷抱,稍稍整理下衣衫,然後恭敬的拜了下去:,“甲斐姬拜見大御所!”

“不用多禮”我看著信景的頹廢模樣”皺著眉頭吩咐她”“你扶公方下去休息吧!”

,斐姬應道,起身要攙扶信景,卻被信景一把推開。

,“父親大人不走過來見我的嗎?爲何又讓我下去?”他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我有很多話要和您說呢!”

“你這個模樣,還能和我談話麼?”我搖了搖頭,“等你清醒時再說吧!”

,“不,這樣就很好”信景咧嘴一笑”“等到清醒過來,有些話我倒是不方便說,甚至也不敢說?!?

“是嗎?”我把懷中的景次郎交給秀景,在信景面前坐了下來”“那麼你就說來讓我聽聽。”

信景點了點頭,目光轉向身邊的甲斐姬:,“甲斐姬,你先回裡面休息。”

“臣等先行告退!”秀景等人也知機的說道,帶著景次郎離開了房間。

等到衆人都離開,信景步履不整的扶著身邊的茶幾坐下,臉上lù出自嘲的笑容:“真是,就算成爲幕府大將軍,我在您眼中也依然是個小孩子?。 ?

,“你永遠是我的孩子。

”我平靜的說道。

,“那麼,現在您是看我不聽話,因此特意過來責罰我的?”信景依然帶著笑容,只是由自嘲變成了諷刺”“其實您根本不用拉那些親藩、

譜代大名來壯大聲勢,我心裡很清楚,除了關東和東北以外,其他絕大多數的大名都對您惟命是從,江戶城的整個幕府中樞,也差不多都還在您的掌握之中。您只需一道命令下來,無論是中樞還是地力火名,都會很順從的逼我讓位,扶景次郎那個姥妹繼任將軍。於是更加方便的執行您的旨意?!薄澳阋誀懳伊魬贆嗔N?”我搖了搖頭,從懷中拿出一份敕書丟到他的面前”“看看吧!”

信景接過敕書,展開看了一眼,又揉了揉眼睛,仔細的看了看:,“晉升源朝臣信景爲從一位左大臣之職……”“左大臣之上,就是太政大臣了我的確是有意讓景次郎繼任將軍,但我自己也會按照法度,辭去身上的所有官職,將朝廷和京都交給你來掌握。那些隨我來的親藩和大名,會在此見證景次郎繼任,也會立誓助你掌握朝廷和京都”我認真的看著信景,“你覺得,這樣的安排可還妥當?”

,“是麼?”信景沉默了好一會”連酒意都似乎褪了幾分”“父親大人並不想廢黜我,只是想讓我退居二線“是爲了阻止我征伐朝鮮國?”

,“正是如此”我點了點頭”“你繼任太政大臣,就不能夠像現在這樣,憑責天下武家領袖的名分推動這件事情?!?

,“那麼我就不明白了”信景臉上恢復了一些從容”“父親大人爲什麼一定要阻止我徵朝,哪怕放棄自身所有的名位也在所不惜?”

“我都老了”還在乎名位做什麼?能夠看見幕府安寧,看見後輩繼承自己的事業”這就已經足夠啦!”我感慨的lù出一個微笑”“對於你們,特別是作爲嗣子的你,我從來只有愛護,怎麼會因爲權力,做出反目的事情來?”

“……是,父親大人的愛護,我非常感荊氐下了頭。

,“所以,定下本國的對外政策,將是我這輩子做的最後一件事情”

也是我作爲朝廷太政大臣和明廷〖日〗本國王的當然責任”我嘆了口氣”“朝鮮是明國最重要的外藩,也是朝廷在大陸的門戶,徵朝就等於是證明,等於和明國決裂。而一旦和明國發生戰爭,我們沒有勝算,肯定會影響到幕府的威望,動搖幕府統治的根基?!?

,“父親大人的這句話,我實在不能認同”信景搖了搖頭1“我作爲幕府將軍,自然也想維持幕府的威望和穩定,哪怕是退居二線也是如此”這一點於父親大人並無兩樣而我之所以徵朝,除了爲自己的權勢和威望著想外”也是爲了幕府的前途?!?

“哦?這句話怎麼說?”我稍稍前傾身子,臉上lù出感興趣的表情,而心裡卻嘆了口氣。

真是,這孩子,以前不是很聽勸的嗎?爲什麼現在變得這麼固執?

如果是因爲權力的話,那麼他現在會對我的安排這麼順從?要知道,他可沒有我這樣隆重的威望,在失去了幕府將軍這一名分後,對幕府中樞的影響力就極爲有限了……

信景卻沒有直接解釋,而是反問我道:“您剛纔進來時,看見我的書院番番衆了吧?感覺如何?”

“剛纔的護衛?”我搖了搖頭,很坦白的說出了我的看法:,“實在不怎麼樣?!?

,“那麼您從町內經過時,也看到有大批武士和浪人聚集在奉行所門拼了吧?”信景又問道。

“我沒有看見,但是聽秀景說了”“頭一次被信景掌握主動,我有些不習慣,於是也反過來問他:“這兩件事有關係嗎?”

,“當然有關係。因爲書院番的武士們,就是以前從江戶町的浪人中召集的”信景嘆息了一聲”“他們大都是北條家的人,可是北條家現在轉封到山yīn地方,領地不足之前的一成,許多武士就失去了家業,整日在町內遊dàng著,有些人還懷著對幕府的恨意可是,當聽說我設立書院番,傣祿十分豐厚,他們立刻都聚攏過來,立下血誓效忠於我,只因爲我能夠讓他們和家小都生存下去。

“但是他們畢竟來自敵方,領的是傣祿而不是領地,雖然迫於生計效忠於你,心中的芥蒂在短時間內卻無法消除,也不會爲拼命爲你死戰?!蔽页烈髦f道,也理解了書院番對秀景等幕府重臣如此疏於防範的原因。

,“我要他們死戰做什麼?和大老們對抗嗎?”信景笑了笑”“只是給他們一條生路罷了!”

“唔”我讚賞的點了點頭”“你這個安排不錯。”

“那麼,父親大人就不該阻止我”秀景這才轉回正題”“我之所以要徵朝,也是爲了替更多浪人和沒有役職、沒有繼承權的武士找一條出路,否則無論是中樞還是各藩都面臨著治安上的巨大威脅。而對於那些浪人和武豐而言,徵朝就是當前取得功勞和領地的唯一途徑,就算是作爲武士關榮的戰死,也比整日爲生計奔bō、屈尊爲商人做事、甚至作爲餓殍倒斃道旁更加有尊嚴?!?

“尊嚴啊”我心裡微微苦笑,卻不得不承認他說的有一些道理。的確,不是所有武士都像我這樣,願意去開一間,“sū菜屋”的。

就是利家,現在也不願多提當年在sū菜屋做事的事,哪怕sū菜屋的老闆是當今太政公、經營者是大御所夫人。

,“幫麼,如果是我們戰敗了呢?明國比〖日〗本大上十多倍,又是在陸上爭鋒你以爲有多大勝算能夠獲得朝鮮作爲新領?”

“明國的實力,其實不算什麼”信景見我的口氣有些鬆動,連忙拋出了另外一張底牌”“實不相瞞,五島列島還有一批明國人,是當年王直先生的舊部,他們深知明國的虛實,也對明廷yòu殺王直先生的行徑極爲憤慨,願意效忠於幕府和唐津茶……,

……”

,“還有這件事情?”我打斷了他的話,“這麼說,朝鮮方面指責二見光成收留海寇並非是虛言了咯?”

“可以這麼說吧”信景微微一笑”“可是這有什麼關係呢?朝鮮不是我方的對手,甚至連明國也不值得忌憚。即使打不過了,我們有強大的水軍,明國能奈我何?按照明廷的習慣和那些明國人的說法,只要我方表示降伏,再次遣使效忠,連勘合貿易都可以維持下來”

他前傾了身子,臉上的醉意幾乎一掃而空眼中lù出熱切的光芒:,“怎麼樣,父親大人該放心了吧?如果您願意出面,我很願意再次聽從你女的驅弛,我方的勝算也會大得多!而完成了這件事情,我父子兩人的英名將遠超歷代前賢,並且在這個國家永遠流傳下去!”

“你的雄心不小嘛!就算是我也趕不上你呢!”我掩飾住驚訝,lù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心裡卻已經打定了主意。

,“您說笑了”信景連忙欠了欠身”“父親大人英明蓋世我自集不敢奢望超越?!?

“那麼你就聽我的吧!”我收起了那份敕書”“你的出發點是好的,可是卻走上了歧路。要知道野心永遠沒有止境,這山還望著那山高然而身爲武士,自省和自律也是非常重要的品德:那些浪人們,在幕府和大納言等人的主持下,也自然能夠找到出路所以,你可以繼續擔任將軍,但是身邊的那些野心者必須讓開!特別是二見光成,他是目前亂局的源頭,也是最大的禍首,而且還在京都欺瞞了我一些事情!”

“父親大人……準備如何處置?”信景驚愕的望著我,被我突然爆發的氣勢完全壓住。

“二見光成引退,圈禁於京都,由嫡子二見景光繼任家主:宇久家收留海寇,予以改易處分,領地由琉球奄美大島的二見光忠繼承,並且擔任二見景光的後見:海寇王直的餘黨,由二見光忠主持捉拿,然後由安瀾艦隊遣返回明國?!?

,“您這是要放棄對琉球國的監控嗎?”信景的神情更加驚愕”“那可是您當年好不容易取得的光輝業績?。 ?

“我說了,不會在乎那些名望。而且如今形勢已經不同,明國重開寧bō市舶司,琉球那個中繼點也沒用了,再監控他們,只會影響明廷和我方的友好關係!”我不由信景反駁,繼續說出了我的安排”“平野長泰三兄弟轉封中伊予十萬石,中納言局跟隨他們一同離開,大奧由大御所夫人總管,日常事務交給景次郎的rǔ母幸姬,回頭我會奏明朝廷,給她一個正式的封號……另外,成田氏長身爲景三郎的外祖父,不適合在中樞主政,中老之職由常陸藤堂高虎接替,作爲關東諸藩的代理:瀧11一忠也要退任,由尾張織田信重接替他?!?

,“這樣一來,我當不當這個將軍又有什麼分別!”信景的酒意徹底醒了,他瞪著雙眼,不甘示弱的反駁我的決定”“而且,奉行家中已經有蒲生宣秀大老,如今又加上山內和藤堂,這與幕府法度不合!”

,“瀧11一忠是統領家,不也和井伊宣直衝突麼?爲什麼當初你堅持讓衆大老同意他繼任?”我反問信景道。

“這”信景無言以對了。他當然不能說,是瀧11一忠等部分織田舊臣因爲他是織田家女婿,更願意聽命於他。

有些事情,可以心照不宣,但不能放到檯面上。

而有些事情,則是非常的無奈。例如,我知道信景依然很尊崇我,通過書院番一事,也說明他的治政手腕大有長進??墒牵冶仨氉柚顾绯?,也阻止〖日〗本養成對外擴張的習慣,哪怕他爲此和我產生矛盾也在所不惜。因爲習慣一旦養成,想再糾正就非常困難了,歷史上的秀吉儘管在朝鮮遭到慘敗,然而在明治時代卻被奉爲大陸政策的先驅,成薦後世向朝鮮、向東北侵略的引路人,直到史無前例的吃到了兩顆原子彈,才知道反省自己的擴張行爲,因爲他們自己也深受其害,不僅白白的損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本土民衆們也不得不作出了極大的犧牲,生活水平甚至還不如佔領區的異國民衆。

,“所以接下來的幾年,你就和諸位學一學如何處理內政吧!不要再走上以戰爭轉移矛盾的歧路專注於內政,正是你從少時就擅長的事,也是你作爲次代幕府將軍的職責!”我揮了揮手,起身走出了房間。!。

第106章 長島、濱鬆(中)第156章 幕府之制(上)第114章 紀伊征伐(上)第34章 三家合作第78章 三好退治(下)第154章 決戰時分(下)第145章 一觸即發(上)第14章 “名將”之姿第151章 轉折之傷(下)第159章 畿內之冬(下)第148章 羽良景秀(上)第126章 未雨綢繆(下)第139章 繼室之位(中)第68章 信長勢成(下)第132章 再赴九州(上)第149章 風再起時(下)第160章 永安之悼(下)第157章 定居京都(中)第66章 安濃之戰(上)第37章 風雨美濃第102章 元親攪局(中)第164章 功業之結(中)第90章 憤怒!報復!(上)第160章 永安之悼(中)第57章 公方之慮(下)第75章 各方利益(下)第90章 憤怒!報復!(下)第137章 勢如朝露(下)第138章 天正夫人(上)第140章 海闊天高(中)第96章 一盤大棋(下)第92章 繞過一向(上)第42章 坐看雲起第149章 風再起時(下)第142章 毛利之戰(中)第136章 進退之道(下)第23章 難解之緣第114章 紀伊征伐(中)第137章 勢如朝露(中)第146章 動靜相宜(上)第116章 天正通寶(下)第137章 勢如朝露(上)第150章 雲隨風動(上)第62章 造勢之旅(下)第62章 造勢之旅(上)第82章 心安何處(下)第149章 風再起時(中)第157章 定居京都(下)第117章 兒女之事(上)第129章 島津攻略(中)第46章 搶親之旅第151章 轉折之傷(上)第132章 再赴九州(上)第154章 決戰時分(上)第113章 教派之爭(上)第139章 繼室之位(下)第125章 紛繁家務(中)第157章 定居京都(上)第117章 兒女之事(下)第107章 三方決戰(上)第130章 抗命請命(中)第117章 兒女之事(上)第99章 各人抉擇(上)第110章 勘合貿易(上)第122章 琉球處置(下)第134章 驚世之變(下)第147章 賤嶽之戰(中)第148章 羽良景秀(上)第137章 勢如朝露(上)第131章 信康事件(下)第115章 第一回合(下)第55章 赤崛覆滅第149章 風再起時(上)第42章 坐看雲起第107章 三方決戰(中)第163章 國策之爭(上)第135章 得失之間(下)第88章 元龜之初(下)第132章 再赴九州(下)第142章 毛利之戰(中)第148章 羽良景秀(下)第145章 一觸即發(中)第125章 紛繁家務(中)第155章 於斯爲極(中)第14章 “名將”之姿第112章 貿易船隊(下)第154章 決戰時分(下)第147章 賤嶽之戰(下)第85章 暗渡室戶(下)第137章 勢如朝露(下)第146章 動靜相宜(中)第117章 兒女之事(下)第57章 公方之慮(下)第54章 津屋設立第76章 問題兒童(下)第144章 局中之人(上)第117章 兒女之事(中)第105章 浮雲變幻(下)第61章 永祿之變(上)第15章 出仕之途
第106章 長島、濱鬆(中)第156章 幕府之制(上)第114章 紀伊征伐(上)第34章 三家合作第78章 三好退治(下)第154章 決戰時分(下)第145章 一觸即發(上)第14章 “名將”之姿第151章 轉折之傷(下)第159章 畿內之冬(下)第148章 羽良景秀(上)第126章 未雨綢繆(下)第139章 繼室之位(中)第68章 信長勢成(下)第132章 再赴九州(上)第149章 風再起時(下)第160章 永安之悼(下)第157章 定居京都(中)第66章 安濃之戰(上)第37章 風雨美濃第102章 元親攪局(中)第164章 功業之結(中)第90章 憤怒!報復!(上)第160章 永安之悼(中)第57章 公方之慮(下)第75章 各方利益(下)第90章 憤怒!報復!(下)第137章 勢如朝露(下)第138章 天正夫人(上)第140章 海闊天高(中)第96章 一盤大棋(下)第92章 繞過一向(上)第42章 坐看雲起第149章 風再起時(下)第142章 毛利之戰(中)第136章 進退之道(下)第23章 難解之緣第114章 紀伊征伐(中)第137章 勢如朝露(中)第146章 動靜相宜(上)第116章 天正通寶(下)第137章 勢如朝露(上)第150章 雲隨風動(上)第62章 造勢之旅(下)第62章 造勢之旅(上)第82章 心安何處(下)第149章 風再起時(中)第157章 定居京都(下)第117章 兒女之事(上)第129章 島津攻略(中)第46章 搶親之旅第151章 轉折之傷(上)第132章 再赴九州(上)第154章 決戰時分(上)第113章 教派之爭(上)第139章 繼室之位(下)第125章 紛繁家務(中)第157章 定居京都(上)第117章 兒女之事(下)第107章 三方決戰(上)第130章 抗命請命(中)第117章 兒女之事(上)第99章 各人抉擇(上)第110章 勘合貿易(上)第122章 琉球處置(下)第134章 驚世之變(下)第147章 賤嶽之戰(中)第148章 羽良景秀(上)第137章 勢如朝露(上)第131章 信康事件(下)第115章 第一回合(下)第55章 赤崛覆滅第149章 風再起時(上)第42章 坐看雲起第107章 三方決戰(中)第163章 國策之爭(上)第135章 得失之間(下)第88章 元龜之初(下)第132章 再赴九州(下)第142章 毛利之戰(中)第148章 羽良景秀(下)第145章 一觸即發(中)第125章 紛繁家務(中)第155章 於斯爲極(中)第14章 “名將”之姿第112章 貿易船隊(下)第154章 決戰時分(下)第147章 賤嶽之戰(下)第85章 暗渡室戶(下)第137章 勢如朝露(下)第146章 動靜相宜(中)第117章 兒女之事(下)第57章 公方之慮(下)第54章 津屋設立第76章 問題兒童(下)第144章 局中之人(上)第117章 兒女之事(中)第105章 浮雲變幻(下)第61章 永祿之變(上)第15章 出仕之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湖市| 循化| 朔州市| 龙口市| 青州市| 上犹县| 海盐县| 彭泽县| 垣曲县| 兰考县| 乡城县| 杭州市| 丰镇市| 卫辉市| 苏尼特右旗| 长岭县| 呼伦贝尔市| 博客| 凭祥市| 庆阳市| 翁源县| 嘉义市| 略阳县| 新田县| 汝阳县| 宝山区| 阜南县| 如皋市| 雷山县| 宝清县| 舞阳县| 东乡族自治县| 唐河县| 河池市| 五华县| 南江县| 莱州市| 神木县| 新闻| 定南县| 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