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4章 宇喜多家(上)

之後的事情,我的記憶稍稍有些恍惚,似乎是拿勘合貿易的事勸過信長,想讓他有所顧忌,但是他的態度卻十分堅定。**在他看來,征伐朝鮮之事,並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的問題,一旦時機成熟,則勢在必行,即使和明廷jiao惡、失去那筆勘合貿易的收入也在所不惜。

反正他控制著安土町、堺町、京都等繁華商町,經營有撰錢屋和錢座等,還有大量的領地和寺社收入,不用擔心會缺什麼錢。不僅如此,在安土城建好後,他現在甚至沒有需要特別hua錢的地方。

另外,他的口氣之中,很輕視明廷的戰力,似乎覺得即使明廷出兵支援朝鮮,也能很輕易的將其擊敗。這實在是很奇怪的事情,他並未和明軍接觸,爲什麼會這麼認爲?

在離開安土城返回吉良陣屋的路上,我仔細想了想,覺得他這種想法,應該是鑑於嘉靖二年(1523)的寧bo爭貢事件。

那一年,大內、細川兩家都向大明派出了堪合貿易船,結果是大內家比細川家先行抵達寧bo,按照慣例應該在細川家之前jiao易。然而,主持市舶司的太監賴恩,卻接受了細川方的賄賂,讓細川家後來居上,並且在宴席上給予其遠大內家的禮遇。大內家的宗設謙道爲此極爲不忿,趁夜幹掉了細川家的所有使團人員,然後以五十三人的兵力(據胡宗憲幕僚鄭若曾的相關記錄,另南京翰林院孔目何良俊記錄是七十二人),深入明境追殺幫助細川家行賄的宋素卿(明國人,細川家船隊副使)。他們沿途殺散多股官軍,擊殺備倭都指揮劉錦、千戶張鏜,擄走指揮袁璉,一直打到了江西蕪湖一代,甚至還試圖攻打南京城。《明史日本傳》的記載中,對此描述的非常生動:“突犯會稽縣,流劫杭州,突徽州歙縣,至績溪、旌德,屠掠過涇縣,趨南陵,至蕪湖。燒南岸,趨太平府,犯江寧鎮,直趨南京。”

這件事情,震動了整個浙中,明廷聞報大怒,很快就關閉了寧bo、泉州兩處市舶司,宗設謙道等人也被蘇鬆提督曹邦輔、副使王崇古率領僉事董邦政、指揮張大綱、把總婁宇等麾下的數千官兵包圍,然後全部予以剿滅。

五十三個像野豬般流竄的武士,居然能夠攪起這麼大的風1ang,實在是匪夷所思。這充分的暴1ù了明廷內部軍事上的薄弱,也讓之後的少量真倭和大量假倭們深受鼓舞,開始頻頻襲擊大明沿海地方。

而信長,肯定也聽說了這件事情吧……他卻不知道,那些武士能取得這樣的戰績,乃是因爲當時承平日久,明國內地武備極爲鬆弛、兵將素質極差之故。在原本的歷史上,秀吉後來侵入朝鮮,最頭疼的對手是朝鮮李舜臣的水軍(大寒冥國所謂的六千年歷史,真正值得一提的其實僅此一人),以至於連軍需和補給都無法順利運送過去,給作戰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等到他本人一死,就不得不撤了回來,並且被大明和朝鮮兩國在1ù樑海逮住,於海戰中遭到極爲慘重的損失。

如今的態勢,和歷史上有了很大的不同。最大的變數,就是多了我手中這支強大得多的水軍,大概不用再擔心補給方面的問題。而按照信長的預定安排,一旦生戰事,我將會作爲總大將侵入朝鮮,並且和大明對上。這無論是從個人情感,還是從家族前途上來說,都不是我願意接受的。

難道我這些年努力擴展領地,展水軍,結果就是爲了積蓄實力和功績,然後成爲攻擊中朝兩國的先鋒和炮灰?想到這裡,我忍不住感到有些懊喪。

與此相比的話,信長想廢黜天皇家族的事,我倒不怎麼在乎……回到吉良陣屋時,我的心情依然沒有平復下來。看到出迎的信景,我若有所思的問道:“景次郎,據你看來,我們吉良家現在情勢如何口阿?”

“本家是家中的第一mén閥,按照當前的趨勢,等到主公平定天下之後,自然也是僅次於主家的顯赫武家吧!”信景很快的回答說。

“不是這樣的,”我搖了搖頭,“我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只做到目前這個程度,停止擴展本家的勢力,你覺得,是否足以對得住本家的家名,並且對得住跟隨我的諸位大人了呢?”

“父親大人的功業,自然是極其顯赫了,”信景的語氣中滿是崇敬,“即使是遍觀全天下,也難以找出幾位像父親這樣白手起家、攻取數十萬石領地的武士吧?家中的各位大人,還有我們兄弟幾個,自然都是心悅誠服,哪還有什麼不滿呢?”

他顯然沒有領會到我話中的意思。

好吧……我換了更加直白的說法:“如果我現在將家業jiao給你繼承,你覺得怎麼樣?”

“父親大人正當鼎盛之年,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信景顯然是大吃了一驚。####

“你就回答我,是否有信心籠絡住家中的各位重臣?並且守住目前的家業?”我繼續看著他問道。

信景認真的思索了一會,擡頭看了看我,xiao心翼翼的回答道:“如果父親大人是想看孩兒的志氣和器量,那麼至少現在,孩兒確實沒有這個把握,能夠讓家中諸位歸心,並且在1uan世中守住這份家業。想要做到的話,還需要更多的歷練才行。而且,和父親大人比起來,孩兒實在差得很遠,或許一輩子也趕不上,畢竟您太過耀眼了……這樣說,您是否會失望?當然,若是您覺得兄長比我更加適合,那麼孩兒也不會有什麼異議。”

“你想到哪裡去了?我並沒有這個意思。”我嘆了口氣。也難怪信景會這麼想,關於家業的事情,實在是太過於敏感了一些。在這個時代,即使是親生父子和親生兄弟,爲了家業而產生矛盾、甚至反目成仇的事例也有很多。

“總之,你繼續努力吧!”我只好這樣說道。

“是。”信景恭敬的走了出去。

我坐在正廳之中,繼續自己的思考。沒想到過了一會,石谷賴辰忽然就走了進來。

“主公,少主剛纔告訴了我一些事情。臣下聽了,覺得非常疑huo,想向主公確證一下!”他非常鄭重的說道。

“這樣的事情,信景也告訴你了嗎?”我稍稍吃了一驚。但是想了想也就釋然了。他畢竟只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孩子,從xiao就由家臣輔佐著,有事情的話,向身邊的重臣請教並不奇怪。而且,石谷賴辰還是他的親生舅父。

“是的,”石谷賴辰在我的對面坐下,“信景似乎有些擔心,認爲主公對他的表現有所不滿,但我知道主公並沒有這樣的意思,並且也這樣寬慰了他。”

“做得不錯,”我點了點頭,“你不妨還告訴他一句,就說不要有太大的壓力,不必和帶領土佐衆征戰的周景相比較,也不必試圖向我靠齊。如今天下將定,他的責任,和我們這一輩是不同的,不在於平定天下,而在於如何治理本國或者中樞,這一點,他從xiao就學得很好。”

“臣下領命,”石谷賴辰欠了欠身,目光炯炯的看著我,“可是,主公自己是否也有什麼壓力呢?……臣下覺得,主公似乎有徹底退隱的打算?”

“居然被你看出來了口阿!”我笑著搖了搖頭。

“若說征戰或者治政的本事,臣下確實不怎麼樣。但是,說到察言觀sè,趨利避害,臣下還是有一些自信的,”石谷賴辰也笑了,略略帶著些自嘲的意思,“主公讓我留在安土輔佐信景,不就是這個原因嗎?”

“那麼,你覺得怎麼樣呢?”我反正沒事,也就向他請教道。

“臣下覺得斷不可行,”石谷賴辰斬釘截鐵的回答,“其一,信景資歷尚淺,完全沒有做好準備,主公突然放手,只會引起家中的hún1uan,也讓諸位大人無所適從,對前途失去信心;其二,除了主公以外,無論是剛即位的信景,還是征戰多年的秀景大人,都沒有足夠的威望來統合整個水軍和四國,而且本家目前正面臨著海上和備前的挑戰,這也只有主公才能夠應付;其三,即使主公想退,內府殿下會同意嗎?……以內府殿下的xìng格,除非是他的意思,否則是斷不能容忍臣下無故摞挑子的,輕則將主公叫去訓斥一頓,強迫繼續爲他征戰;重則沒收部分領地,並且疏遠吉良家……雖然情況不同,原田直政殿下的事情,卻不能不讓主公警醒口阿!”

“你說得不錯,確實是這麼回事,”我努力的坐好了身姿,“看來是我自誤了。”

“其實,主公肯定明白這些事情吧!只是這些事違背了的心情,所以主公在內心不願接受而已。”石谷賴辰向我指出。

“但是,還是要謝謝你這番話的,”我微微嘆了口氣,“雖然這些事的確讓我有些爲難。”

“雖然不知道生了什麼事,但是希望主公能夠振作起來,”石谷賴辰有些擔心的望著我,口氣既像是在勸諫,又像是在感慨,“畢竟,每個人,只要身處紅塵之中,就無法逃避自己的責任口阿!……例如說我吧,生xìng疏懶,愛好山水之樂,也沒有什麼志氣。可是,因爲和主公的信任和菜菜的囑託,也只好打起jīng神,勉力輔佐信景了。”

“就是這麼回事,”我點了點頭,“所以也只好繼續掙命了……過兩天我就回四國,對mao利水軍起進攻吧!”

“但是,備前國不要緊嗎?”石谷賴辰擔心的問道,“喜八和輝太郎在菜菜身邊擔任了好幾年的護衛。聽說他倆被困在備前,受到宇喜多家的圍困,她也很有些擔心呢!”

“這個你儘管放心,”我1ù出一個笑容,恢復了平日的幹練和明智,“宇喜多直家是個聰明人,既然他之前hua了好幾個月,也沒能攻下常山城,那麼現在我回來了,他就更不可能在這個時候突然力的。”

……,……六月下旬初,我回到今治城,集合麾下的本部、鹽飽、安宅、來島、村上諸水軍,直接進攻備後國xiao早川隆景的三原港。整支艦隊,共計九千餘人,大xiao艦船合計八百餘隻,包括定海、寧bo、安瀾三艘護衛艦和伊勢丸、熊野丸、淡路丸三艘鐵甲船也盡數出動。xiao早川隆景自知不敵,搶在水軍到達之前令水軍避往他港,然後緊閉三原城城mén堅守。我自然不會客氣,直抵三原港大肆破壞了一番,並且炮擊岸上的三原城,將天守閣打出了好幾個窟窿,連閣頂都打塌了半邊。

這件事情,既向整個瀨戶內海宣告了我的迴歸,也表現了吉良水軍的強勢。事後,等我率直屬軍勢和水軍主力來到兒島灣時,之前叛離的兒島水軍早已逃散,而我們也很順利和常山城守軍匯合。

證實了我方的身份,宮田光次和城戶一輝立刻打開城mén,將我和秀景一行迎入天守閣。

“這幾個月,真是辛苦你們了,”我看著他們,話語中既有關切,也透1ù出不少欣慰。經過這番磨練,兩人明顯的成熟許多,已經有了當仁不讓、堅毅嚴明的將領風采。

“全仗諸位同心協力,努力堅守,才擋住了宇喜多家的進攻,”城戶一輝欠了欠身,“這也虧了主公平日的威嚴和仁德口阿!”

“守城的事,基輝太郎在主持,臣下主要負責作戰,也曾經出城幾次,討取了宇喜多家的好幾名武將,”宮田光次咧了咧嘴,“幸好三重備傷亡不大,不然,臣下還真沒辦法和主公jiao代……另外就是,宇喜多家的鐵炮雖然不多,卻打得很毒,臣下幾次都差點中招。”

“沒事就好,”我點了點頭,“接下來的事情,就都jiao給我吧!”

:前一章的章節序號和名字都有一點失誤。不過,這些事改不了的,如果想要糾正,只能重新一章,但是那樣的話,各位就不得不多訂閱一章了,這肯定是不合適的。所以就只好這樣吧!請諒。)

第112章 貿易船隊(上)第143章 再次佈局(中)第129章 島津攻略(上)第20章 經營之道第121章 備前鏖兵(上)第149章 風再起時(中)第43章 海賊吉良第74章 關於本心(上)第90章 憤怒!報復!(下)第78章 三好退治(下)第127章 荒木覆滅(中)第130章 抗命請命(中)第117章 兒女之事(上)第102章 元親攪局(下)第143章 再次佈局(下)第62章 造勢之旅(上)第161章 不如歸去(下)第163章 國策之爭(上)第101章 勝瑞之戰(下)第160章 永安之悼(中)第118章 勢態調整(上)第108章 武田退兵(下)第102章 元親攪局(上)第146章 動靜相宜(上)第23章 難解之緣第135章 得失之間(中)第73章 虎子虎母(下)第161章 東山御所(下)第85章 暗渡室戶(上)第103章 三國演義(中)第140章 海闊天高(上)第55章 赤崛覆滅第112章 貿易船隊(中)第156章 幕府之制(中)第140章 海闊天高(下)第161章 不如歸去(下)第104章 佈政中樞(上)第118章 勢態調整(上)第59章 忠誠考驗(下)第69章 海灣之主(上)第155章 於斯爲極(下)第107章 三方決戰(上)第159章 畿內之冬(下)第139章 繼室之位(下)第85章 暗渡室戶(下)第155章 於斯爲極(中)第164章 功業之結(中)第141章 進軍山陽(上)第119章 亂世人心(中)第97章 淡路立國(上)第103章 三國演義(下)第134章 驚世之變(中)第140章 海闊天高(中)第34章 三家合作第127章 荒木覆滅(上)第119章 亂世人心(下)第124章 宇喜多家(上)第128章 進軍九州(下)第141章 進軍山陽(上)第22章 京郊之“狩”第24章 錢座之設第133章 變之序幕(上)第80章 刺殺事件(下)第141章 進軍山陽(上)第30章 桶狹之崩第79章 堺町之行(下)第156章 幕府之制(下)第146章 動靜相宜(上)第153章 流水漸去(上)第145章 一觸即發(中)第131章 信康事件(上)第139章 繼室之位(上)第64章 如何抉擇(上)第93章 揚威土佐(下)第66章 安濃之戰(下)第161章 不如歸去(中)第127章 荒木覆滅(中)第95章 平定阿波(上)第88章 元龜之初(上)第111章 土佐平定(上)第103章 三國演義(下)第75章 各方利益(上)第156章 幕府之制(下)第7章 武士之序第137章 勢如朝露(下)第147章 賤嶽之戰(下)第133章 變之序幕(中)第161章 東山御所(中)第75章 各方利益(上)第160章 永安之悼(上)第147章 賤嶽之戰(中)第153章 流水漸去(中)第129章 島津攻略(下)第143章 再次佈局(中)第45章 水軍總領第120章 走勢如何(上)第46章 搶親之旅第4章 閒居幽境間第124章 宇喜多家(下)第152章 態勢之爭(中)
第112章 貿易船隊(上)第143章 再次佈局(中)第129章 島津攻略(上)第20章 經營之道第121章 備前鏖兵(上)第149章 風再起時(中)第43章 海賊吉良第74章 關於本心(上)第90章 憤怒!報復!(下)第78章 三好退治(下)第127章 荒木覆滅(中)第130章 抗命請命(中)第117章 兒女之事(上)第102章 元親攪局(下)第143章 再次佈局(下)第62章 造勢之旅(上)第161章 不如歸去(下)第163章 國策之爭(上)第101章 勝瑞之戰(下)第160章 永安之悼(中)第118章 勢態調整(上)第108章 武田退兵(下)第102章 元親攪局(上)第146章 動靜相宜(上)第23章 難解之緣第135章 得失之間(中)第73章 虎子虎母(下)第161章 東山御所(下)第85章 暗渡室戶(上)第103章 三國演義(中)第140章 海闊天高(上)第55章 赤崛覆滅第112章 貿易船隊(中)第156章 幕府之制(中)第140章 海闊天高(下)第161章 不如歸去(下)第104章 佈政中樞(上)第118章 勢態調整(上)第59章 忠誠考驗(下)第69章 海灣之主(上)第155章 於斯爲極(下)第107章 三方決戰(上)第159章 畿內之冬(下)第139章 繼室之位(下)第85章 暗渡室戶(下)第155章 於斯爲極(中)第164章 功業之結(中)第141章 進軍山陽(上)第119章 亂世人心(中)第97章 淡路立國(上)第103章 三國演義(下)第134章 驚世之變(中)第140章 海闊天高(中)第34章 三家合作第127章 荒木覆滅(上)第119章 亂世人心(下)第124章 宇喜多家(上)第128章 進軍九州(下)第141章 進軍山陽(上)第22章 京郊之“狩”第24章 錢座之設第133章 變之序幕(上)第80章 刺殺事件(下)第141章 進軍山陽(上)第30章 桶狹之崩第79章 堺町之行(下)第156章 幕府之制(下)第146章 動靜相宜(上)第153章 流水漸去(上)第145章 一觸即發(中)第131章 信康事件(上)第139章 繼室之位(上)第64章 如何抉擇(上)第93章 揚威土佐(下)第66章 安濃之戰(下)第161章 不如歸去(中)第127章 荒木覆滅(中)第95章 平定阿波(上)第88章 元龜之初(上)第111章 土佐平定(上)第103章 三國演義(下)第75章 各方利益(上)第156章 幕府之制(下)第7章 武士之序第137章 勢如朝露(下)第147章 賤嶽之戰(下)第133章 變之序幕(中)第161章 東山御所(中)第75章 各方利益(上)第160章 永安之悼(上)第147章 賤嶽之戰(中)第153章 流水漸去(中)第129章 島津攻略(下)第143章 再次佈局(中)第45章 水軍總領第120章 走勢如何(上)第46章 搶親之旅第4章 閒居幽境間第124章 宇喜多家(下)第152章 態勢之爭(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诏安县| 巫山县| 车险| 澄城县| 林口县| 九江县| 信宜市| 神农架林区| 澳门| 共和县| 兴安县| 修武县| 新和县| 和平区| 山东| 陵水| 黄陵县| 桃园市| 吐鲁番市| 瑞丽市| 合水县| 齐河县| 铜鼓县| 突泉县| 延长县| 赣榆县| 花垣县| 交口县| 南溪县| 盖州市| 图木舒克市| 平乐县| 华池县| 河曲县| 商南县| 庄河市| 新野县| 开阳县| 准格尔旗| 富阳市| 汝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