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仰頭看著天花板,時間一分一秒的淌過。慢慢的就有滾燙的液體順著我的眼角淌到臉上,那液體變成了一片冰涼,涼進心裡,涼得心直哆嗦。
想到關於父母,我居然還會掉眼淚。
二十五年了,如果我今天就要死去,我多麼想看看他們長什麼樣子?我想知道他們過得好不好?我是否有兄弟姐妹。我還想問問我的母親,因爲什麼原因生下了我?又因爲什麼原因遺棄了我?這二十五年來,她想我嗎?爲什麼不找我?
從我記事起,我就知道自己是被阿孃收養(yǎng)的。那時,我和阿孃住的庵裡還有別的尼姑,她們經(jīng)常繪聲繪色的告訴我,有一天清早的時候,她們起早發(fā)現(xiàn)我被放在了庵門口。一個塑料盆,襁褓中包著我,除此外,遺棄我的人連一口奶粉都沒有留下。
按常理,尼姑庵是不適宜養(yǎng)嬰兒的,但那時阿孃就跟撿了寶一樣搶過了我。尼姑們告訴我,主持的老尼姑都聯(lián)繫好了當?shù)卮迕瘛?墒菦]人能抱到我,誰靠近阿孃她就跟誰拼命。到了最後,抱著我不撒手的阿孃被老尼姑趕走。
再後來,我跟著阿孃輾轉流浪。因爲阿孃有病,我們每個庵都住不長,總是被尼姑們排擠。
於是,她帶著我從這個庵到那個庵,從這個村到那個村,從這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直到我們完全忘了第一個庵在什麼地方?
我的童年是在聽不完的木魚聲,拜不完的菩薩,念不完的阿彌陀佛,見不完的香客中度過的。我們靠著村民的施捨和自己種點地過日子。阿孃是一個很奇怪的人,不念經(jīng),不發(fā)病的時候,她教我唐詩宋詞,給我講前朝往事,逼著我練字和畫畫。
她發(fā)病的時候,我便被她打得死去活來。可惜的是我命硬,每次眼看著就要死了,最後又像癩皮狗一般頑強地活了過來。
我十三歲那年,我和阿孃轉輾到a城的一個小山村,那裡有一個庵叫梅子庵,那裡是我和阿孃住得最久的地方,也迫使我最終逃了出來。
“吱呀!”房門輕輕的被打開了,我迅速的轉過頭。並不明亮的檯燈燈光下,韋清遠的身影被拉得很長,他站在那裡,如同鬼魅。
我看著他走到了我牀前,然後挨著牀頭坐下看著我。他的手指似乎受傷了,包著厚厚的紗布。
我們就那樣對看著,用目光較著勁。
“你比我想像的還要倔三分。”終於,他先開了口。說完這句話後,他嘆了一口氣,又道:“陸隻影,求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求生纔是大本事。”
“黑玉丟了。”我冷冷的吐出這幾個字。
“所以,你要幫我找回來。”他微微俯身,伸手覆到我的額頭上,“你答應我,好嗎?”
他的語氣溫柔得好像在跟一個嬰兒說話,這種溫柔是純粹的。這和白新安的溫柔完全不一樣,白新安的溫柔裡帶著寵溺,是男人對女人的那種寵溺。
我?guī)缀跹劬Χ紱]有眨一下,但我的淚腺像突然壞了一樣,淚水止不住的流。
“好!”我說。
“那你好好睡,明天我就送你下山,好嗎?”他說著就伸出手幫我掖了掖被子,然後在我肩上輕輕的拍了拍。
我看著他起了身,很快就走出了房間,吱呀一聲門響,房間裡又只剩下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