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5章 妙計救杜甫

如果是這樣的話,這事兒有些麻煩了。

楊國忠鐵了心要辦杜甫,態度非常堅決。爲了一個區區小吏,永寧王與楊相翻臉似乎不太值當的……

馬盧心念電閃,卻是面不改色地陪著張瑄走進了京兆府衙門。

在正堂奉茶之後,張瑄隨意與馬盧說了幾句閒話,然後就笑了笑道:“馬大人,本王久聞杜子美詩才絕世,品性高潔,今日來此,想要見上此人一見,不知馬大人可通融一二否?”馬盧尷尬地苦笑起來。

心道這杜甫被楊國忠稱之爲“桀驁不馴、狂悖無禮、包藏禍心、居心卑鄙”,但在永寧王的口中卻成了“詩才絕世、品性高潔”。如此,豈不是讓人難做?

“王爺,大獄陰森骯髒,待卑職派人將那杜子美帶到大堂之上,拜見王爺!”

張瑄微微一笑,點了點頭:“也好,本王就在這裡等候,有勞馬大人了。”馬盧匆匆離去,命人去將杜甫從大獄中帶出來。

對於杜甫來說,這一次的文字獄幾乎是飛來的橫禍。

青年時期,杜甫曾遊歷天下,兩次會見李白,談詩論對,結下深厚的友誼。天寶年間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多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鬱郁不得志,心情可想而知。

終日裡張瑄除了點卯應差之外就是飲酒作詩自娛。這麗人行一首也就是上月酒後所做,無意中被友人傳了出去。又被小人暗中構陷,這纔有了今日的牢獄之災。

杜甫正在牢中靜坐,對於他這種心性堅毅的文士來說,些許牢獄之災並不能讓他驚慌失措。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思想準備,無非是一死而已,與其這樣渾渾噩噩做個小吏渡過殘年,不如一死了之。

“杜子美,有貴人要見你趕緊出來淨面梳洗。”牢頭在牢房門外不耐煩地大聲道。

杜甫一怔,心道某家淪落到這個境地,還有人要見我?

他慢慢起身,向牢房外邊行去,身後是牢頭不住的催促和謾罵。

在大獄門房洗了一把臉,梳理了一下發髻,杜甫這纔跟著獄卒出了京兆府大獄,向京兆府的正堂大步行去。

正堂之外,馬盧昂首站立俯視著杜甫。

杜甫長出了一口氣,躬身拜了下去:“杜甫拜見京兆府尹馬大人!”“起來吧,念在你同爲斯文一脈,本官也不難爲你。今日,永寧王來府衙,要見你一面你當恭謹守禮,不要衝撞了王爺駕下。”馬盧說完,深深掃了杜甫一眼,示意他跟隨進堂。

進了大堂,杜甫匆匆望了張瑄一眼,便不敢再看,默然跪拜在地,朗聲道:“杜甫拜見永寧王!”

張瑄默然不語,只是打量著杜甫。

只見他年約四旬面黃肌瘦,形態憔悴,若不是骨子裡自有一股精氣神撐著,張瑄很難相信,這便是後世與李白齊名的詩聖杜甫。

作爲文人來說,與寄情放蕩才華外放的李白相比杜甫憂國憂民,更顯君子本色。在張瑄的心裡,杜甫的地位遠遠高於李白。論詩歌才華,杜甫或許略有不及但論風骨,杜甫又比李白高出一籌。

“杜子美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放浪形骸,作詩嘲諷楊相和三位國夫人,如今闖下大禍,還有何話說?”張瑄這話一出口,旁觀的馬盧一怔,心道永寧王怎麼又變臉了?

剛纔他明明是非常讚賞杜甫,可現在這話卻彷彿……杜甫心裡一顫,慢慢擡頭來望著張瑄,臉色微紅,輕輕顫聲道:“回王爺的話,杜甫只是就事論事作詩自娛而已,絕無對楊相不敬之意,還請王爺明察!”

張瑄冷笑道:“你還敢狡辯?詩句鑿鑿,就在眼前,你縱然巧舌如簧,也難脫重罪。事到如今,可曾後悔?”“杜甫不悔。杜甫昂揚於天地之間,自問做得正站得直,既然是無妄之災,也無話可說。”杜甫聲音雖然低沉哀傷但卻從容不迫。

“生有何歡,死又何懼?”杜甫長嘆一聲,跪在地上向張瑄拱手爲禮,“至多一死而已。杜甫此生,顛沛流離,鬱郁不得志,與其渾渾噩噩做個小吏終老,不若一死了之。”

“好一個生有何歡死又何懼!”張瑄哈哈大笑起來,突然起身上前,俯身一把將杜甫攙扶起來:“杜先生請起,張某聞先生才名久矣,如今特來一見。”杜甫震驚地望著張瑄,神色變幻,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

“先生詩句讓張瑄頗有同感。”張瑄輕輕吟道:“先生憂國憂民,俠骨柔腸與書生意氣病重,令人敬仰萬分。”

杜甫趕緊俯身再拜,“王爺過譽,杜甫不敢當。”

“先生高風亮節,有才有德,當朝名士也,不必過謙。”張瑄笑吟吟地與杜甫攜手坐下,“張某今日來,特來獻上先生脫困之計。”杜甫眼眸中神光一閃,他雖然不怕死,但也不想死,不但不想死,還想能出仕有門一展報國之志。要不然,他就不會三番五次投詩於當朝權貴,以求薦拔了。

“求王爺救我!”杜甫起身拜了下去。

張瑄回頭掃了馬盧一眼,輕輕一笑“馬大人,請準備筆墨紙硯。”馬盧有些尷尬地笑著,回頭讓人送筆墨紙硯來。

他算是張瑄在朝中的心腹之一,有些事情張瑄也不避諱他,這也算是一種信任吧。馬盧深知此處,自然心有主張。

張瑄附過去在杜甫耳邊小聲說了幾句,杜甫眼眸一亮,激動得連連點頭。

不多時,下人將筆墨紙硯送來。杜甫起身先向張瑄一拜,然後站在案幾前略加沉吟,揮筆就寫下一篇《勸進賦》。

大意就是說當今監國太子殿下英明神武,文治武功不輸於歷代大唐皇帝和當今陛下,如今老皇帝病體纏身不理國政,當行上古賢王禪讓之禮,由李亨儘快登基稱帝,安撫天下,云云。

杜甫終歸是詩賦大家,腹中有貨不愁賣。這篇賦又關係著他的身家性命和前程,他焉能不全力以赴。因此,這篇賦做得是氣勢磅礴文采橫溢,有理有據,對李亨極盡讚譽之能事。

不足半個時辰,杜甫就擱筆雙手向張瑄呈過來,“請王爺指教。”

張瑄接過一觀,哈哈大笑了起來:“好,好,很好。杜先生,你且在京兆府寬心等待,待本王進宮面見殿下改日,本王當在王府設宴,爲先生洗去蒙冤之塵!”杜甫感激涕零,跪拜在地叩首不起:“王爺恩德,杜甫感激莫名,無以言表!”馬盧到了這個份上,終於明白張瑄要做什麼了。他既要救杜甫,又不願意跟楊國忠正面衝突,便起了這麼一個妙計。

杜甫本是名士,由杜甫起草一篇勸進賦,再由張瑄上一道勸進表,當衆上呈,李亨豈能不高興萬分?如此一來,讓李亨下詔赦免杜甫,楊國忠也就沒什麼話說了。

這又不是什麼深仇大恨,他還能死揪住不放?

張瑄帶著杜甫寫就的《勸進賦》回府,他說是要進宮面見李亨,其實也不著急。這事兒,總得等過了年再說,至於杜甫這邊,馬盧是個聰明人,雖然張瑄沒有說什麼,但他知道該怎麼做。

來自楊國忠的壓力再大,他把這個案子拖上幾天還是可以的。而且,現在正值春節,楊國忠哪裡有這麼多的精力繼續跟進關注這案子。

永寧王府喜氣洋洋,全府張燈結綵,過年的氣氛已經很重了。與永寧王府的喜氣相比,張良娣的孃家張府卻是一片愁雲慘霧。

張繼勇被罷官免職,如今又被李亨勒令閉門思過。而張清則剛剛被流放回原籍,雖然性命無憂,但終歸對張家的威望來說是一個重創。

張繼勇本來心思還有些活動,準備尋機東山再起,但張瑄緊接著又拿下大理寺卿韓建良,無疑又給了張繼勇當頭一棒。

孃家的遭遇,也讓張良娣在宮裡丟了面子,最近更是鬱悶之極,出宮回了孃家居住。而李亨忙於上元節登基稱帝之事,也顧不上她。

張府客廳。

竇氏老太太望著自己有些無精打采的孫女兒,皺眉道:“乖孫女,你還是趕緊回宮去侍候太子吧。太子馬上就要登基稱帝,你要是跟太子

疏遠了,這皇后的位子……”張良娣猛然一震:“祖母大人,我……”“乖孫女啊,只要你能當上皇后,我們張家就倒不了。而用不了多久,繼勇這個孩子就能再次入閣。至於你弟弟,能不能回長安來,那還不是皇上一句話的事兒嘛?孰輕孰重,要分得清喲。”竇氏老太太不愧是老來精啊,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就直奔重點。頓時一語驚醒夢中人,張良娣急匆匆地起身去梳妝打扮,然後風風火火地就回了宮去,直奔李亨的寢宮而去。

到了寢宮之外,張良娣站在宮門口掃了那守門的兩個太監一眼,矜持著淡淡道:“殿下可在宮裡?”李亨沒有正妻,這張良娣就相當於太子妃,日後還有可能成爲皇后。兩個太監不敢怠慢,立即躬身回道“殿下正在書房批閱奏摺。”

第95章 遊說楊國忠(完)第396章 黃袍加身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30章 針鋒相對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223章 張瑄的心腹班底初步成型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325章 塵埃落定第325章 塵埃落定第442章 卓瑪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第103章 嚇掉了李鴻的魂第466章 主動進攻大食!第15章 妒火熊熊第159章 高力士的接班人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第391章 你本是一枚棋子第295章 抵京第198章 天大的誤會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377章 打狗給主人看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447章 野性第101章 玉真公主的預感第91章 可豁得出去、可狠得下心來否?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第30章 針鋒相對第146章 金鯽數尾戲三癡(上)第381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409章 宿命一戰!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193章 兵變,下馬威第291章 京城暗流涌動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163章 李白約鬥第157章 與老皇帝的交易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27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51章 李林甫之死第220章 安祿山心裡畏懼的種子第223章 張瑄的心腹班底初步成型第428章 三大國策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356章 一招臭棋第43章 榮歸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33章 先見高力士第204章 收名將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416章 該怎麼處置李唐皇室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第300章 君子之節不可辱!第275章 陰謀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103章 嚇掉了李鴻的魂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391章 你本是一枚棋子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439章 紅粉小妖精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75章 楊三姐進府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357章 大英雄與四千美嬌娘第368章 部署被打亂!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442章 卓瑪第189章 空兒姑娘……第396章 黃袍加身第339章 天生的尤物第312章 衝突、拿下!第90章 圖窮匕見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403章 天下戰略佈局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416章 該怎麼處置李唐皇室第174章 再定謀劃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394章 楊貴妃歿!第444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
第95章 遊說楊國忠(完)第396章 黃袍加身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30章 針鋒相對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223章 張瑄的心腹班底初步成型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325章 塵埃落定第325章 塵埃落定第442章 卓瑪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第103章 嚇掉了李鴻的魂第466章 主動進攻大食!第15章 妒火熊熊第159章 高力士的接班人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第391章 你本是一枚棋子第295章 抵京第198章 天大的誤會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377章 打狗給主人看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447章 野性第101章 玉真公主的預感第91章 可豁得出去、可狠得下心來否?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第30章 針鋒相對第146章 金鯽數尾戲三癡(上)第381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409章 宿命一戰!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193章 兵變,下馬威第291章 京城暗流涌動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163章 李白約鬥第157章 與老皇帝的交易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27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51章 李林甫之死第220章 安祿山心裡畏懼的種子第223章 張瑄的心腹班底初步成型第428章 三大國策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356章 一招臭棋第43章 榮歸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33章 先見高力士第204章 收名將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416章 該怎麼處置李唐皇室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第300章 君子之節不可辱!第275章 陰謀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103章 嚇掉了李鴻的魂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391章 你本是一枚棋子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439章 紅粉小妖精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75章 楊三姐進府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357章 大英雄與四千美嬌娘第368章 部署被打亂!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442章 卓瑪第189章 空兒姑娘……第396章 黃袍加身第339章 天生的尤物第312章 衝突、拿下!第90章 圖窮匕見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403章 天下戰略佈局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416章 該怎麼處置李唐皇室第174章 再定謀劃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394章 楊貴妃歿!第444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州市| 班戈县| 虎林市| 泾源县| 新巴尔虎右旗| 嘉善县| 威远县| 江华| 三江| 玉溪市| 台湾省| 吉木萨尔县| 苏尼特左旗| 兴安县| 芦山县| 彭州市| 鞍山市| 都匀市| 高唐县| 沁源县| 永昌县| 叶城县| 普洱| 马关县| 吉首市| 宝坻区| 宁强县| 汉寿县| 屏边| 辉县市| 兴隆县| 峡江县| 平罗县| 五常市| 云浮市| 祁连县| 东源县| 樟树市| 兴文县| 宁国市| 乐东|